显式拥塞算法论文-严军荣,卢玉龙,潘鹏

显式拥塞算法论文-严军荣,卢玉龙,潘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显式拥塞算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拥塞控制,数据块,分组丢失率,差错容忍

显式拥塞算法论文文献综述

严军荣,卢玉龙,潘鹏[1](2015)在《一种基于分组丢失率测量的差错容忍式拥塞控制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通信的TCP大多数是基于Vegas算法,该算法需要对往返时延进行较为精确的测量,这在具有极长且可变时延的信道特征的深空通信环境中很难实现。提出一种基于分组丢失率测量的差错容忍式拥塞控制算法,该算法采用数据块的形式发送数据,依据历史数据设定差错容忍度,利用分组丢失率测量值进行拥塞状态判断及发送窗口大小调整,从而使用较小的开销达到较高的传输效率。最后,利用数学建模方法,证明基于分组丢失率测量的差错容忍式拥塞控制算法的吞吐量比传统TCP的Tahoe算法提高34c,比Reno算法提高22%。(本文来源于《电信科学》期刊2015年11期)

唐潇,任勇毛,李俊,李灵玲[2](2014)在《一种基于显式反馈的内容中心网络?NDN拥塞控制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TCP协议的隐式拥塞控制算法不适合内容中心网络(Named Data Networking,NDN)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显式的拥塞控制算法(Explicit Control Algorithm,ECA)。ECA算法通过主动检测网络中间节点上的传输队列长度来判断网络拥塞水平,并显式地反馈给接收端,接收端据此调整Interest包的发送速率,以控制发送端发送Data包的速率,从而实现网络的拥塞控制。基于ndnSIM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ECA和传统TCP的AIMD算法相比,具有更高的传输效率和更好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期刊2014年03期)

朱小松[3](2012)在《基于队列时延与显式反馈的拥塞控制算法研究及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规模的扩大,互联网上的应用和用户数都在飞速增长,拥塞已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网络中,流量需求的资源大于网络自身容量时,会导致拥塞的发生。通过对拥塞进行管理控制,能避免发生拥塞崩溃。改进端到端协议以及设计一种新型的拥塞信号机制,能有效地避免发生拥塞崩溃。本人通过对新型的端到端拥塞控制协议-FAST TCP的深入分析,发现在某些场景下,其性能会受不公平性问题影响。究其原因是由于不能准确估测物理往返时延。本文通过数学分析以及NS2仿真,对不公平性问题,进行了定量评估。文中还发现在小缓存情形下,FAST TCP会遇到频繁的缓存溢出和不稳定传输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新颖的参数调整算法,它基于FAST TCP改进后的节拍(pacing)技术。论文还介绍了一种能极大地改善不公平性问题的队列清空算法。FAST TCP及其他类似协议,会出现性能低下的现象,部分原因是,这些协议依靠丢包或时延来估测拥塞级别。文中深入探究了一种自适应确定性报文段标记(ADPM,Adaptive Deterministic Packet Marking)算法。该算法能通过在每报文段上标记单个比特位,将拥塞信息从路由器传递到端系统。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及NS2仿真,验证了文中提出的参数调整算法能有效地避免缓存溢出发生时的严重丢包和不稳定吞吐率问题。将ADPM与其他拥塞信号机制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在接收固定数量报文段的情况下,ADPM能传递更准确的拥塞信息。(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2-02-01)

周星宇,武欣嵘,张文强,郑翔[4](2010)在《一种改进的显式拥塞控制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EMKC是一种适合于高速网络的显式拥塞控制算法。但是研究表明,EMKC存在稳态过载和公平收敛速度慢两大问题。文中通过增加一个分段调控参数改进EMKC算法的路由器反馈方式,提出了MEMKC算法。理论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MEMKC算法消除了EMKC存在的稳态过载现象,并且公平收敛速度更快。(本文来源于《军事通信技术》期刊2010年04期)

周川,张璐,陈庆伟[5](2009)在《基于显式拥塞指示的自适应主动队列管理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Internet网络中间节点拥塞控制问题在网络和控制理论界已获得了广泛关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器的AQM算法,针对TCP/AQM系统模型,结合中间节点队列管理和显式拥塞指示机制(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ECN)机制,采用梯度学习算法来在线调整基于神经元PID的AQM控制器参数,以实现标记/丢包概率的自适应调整,从而对网络拥塞程度作出及时响应,尤其在网络参数时变的情况下仍能保证良好的动态性能,并显着改善网络的服务性能(QoS)。最后通过NS-2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队列稳定性、平均丢包率等性能方面要明显优于基于常规PID的AQM算法。(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09年23期)

赖峻,叶梧,冯穗力[6](2008)在《一种改进的显式拥塞指示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RFC 3168中的显式拥塞指示(ECN)算法建议,当网关缓存的平均队列长度超过队列门限上界时丢弃分组,该策略会导致过低的网络吞吐量.为提高系统性能,文中提出一种名为长队列随机丢弃(LQRD)的改进算法,该算法在网关缓存中的平均队列长度超过队列上限时按一丢弃概率函数随机地丢弃分组以限制队列长度继续增加,其中丢弃概率函数综合考虑了平均队列、网关的缓存大小、链路容量和系统平均延迟等因素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在网关缓存保持较长队列时,能保证高吞吐量、低延迟和连通的鲁棒性.最后,通过非线性差分方程分析了该算法的解析模型.(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1期)

闫友彪[7](2007)在《新的基于非线性控制理论的显式拥塞控制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非线性控制理论的显式拥塞控制算法XPCP。XPCP在原有方案上增加了显式价格信号反馈,改变SumNet结构为MaxNet结构,仿真和分析表明XPCP算法具有很快的响应特性、高的带宽利用率、可以达到最大最小公平等,表明该算法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07年23期)

徐刚,姜胜明[8](2007)在《一种改进的用于TCP/IP的后向显式拥塞指示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显式拥塞指示(ECN)和路由器中的主动队列管理(AQM)的结合运用,提高了TCP/IP协议对拥塞控制的能力。其中,后向显式拥塞指示(BECN)建议拥塞的路由器直接把拥塞信息通过ISQ返回给发送端,以减少对拥塞的反应时间。但是,BECN对拥塞窗口的减小程度不足,每收到一个ISQ包BECN的拥塞窗口仅减少1,严重影响到拥塞解除的性能。提出用乘性减少代替线性减少以增强BECN的性能,即每收到一个ISQ包拥塞窗口乘以一个小于1的系数。仿真结果表明,乘性减少BECN比线性减少BECN在性能上有显着的提高。(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07年02期)

陶小梅,罗晓曙,陈元琰,闫友彪[9](2005)在《IP网络中的显式拥塞指示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显式拥塞指示(ECN)是指在主动队列管理技术中,借助路由器的标记功能给出显式的拥塞反馈信息,它能有效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在网络的传输控制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下一代网络使用的传输控制协议必然是基于ECN机制的,目前ECN算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平性和效率性上的。介绍并分析了ECN算法及其典型的改进算法并给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05年01期)

许力,吴子文[10](2002)在《携带缓存信息的ABR显式速率拥塞控制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显式速率控制机制的拥塞控制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扩展显示速率的功能,使其不仅反映网络的负载水平,而且反映缓存的使用情况。由于控制算法的连续性,减少了振荡。仿真表明该算法具有公平性并对网络状态的改变能够快速响应。(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02年08期)

显式拥塞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传统TCP协议的隐式拥塞控制算法不适合内容中心网络(Named Data Networking,NDN)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显式的拥塞控制算法(Explicit Control Algorithm,ECA)。ECA算法通过主动检测网络中间节点上的传输队列长度来判断网络拥塞水平,并显式地反馈给接收端,接收端据此调整Interest包的发送速率,以控制发送端发送Data包的速率,从而实现网络的拥塞控制。基于ndnSIM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ECA和传统TCP的AIMD算法相比,具有更高的传输效率和更好的稳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显式拥塞算法论文参考文献

[1].严军荣,卢玉龙,潘鹏.一种基于分组丢失率测量的差错容忍式拥塞控制算法[J].电信科学.2015

[2].唐潇,任勇毛,李俊,李灵玲.一种基于显式反馈的内容中心网络?NDN拥塞控制算法[J].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14

[3].朱小松.基于队列时延与显式反馈的拥塞控制算法研究及改进[D].南京邮电大学.2012

[4].周星宇,武欣嵘,张文强,郑翔.一种改进的显式拥塞控制算法[J].军事通信技术.2010

[5].周川,张璐,陈庆伟.基于显式拥塞指示的自适应主动队列管理算法[J].系统仿真学报.2009

[6].赖峻,叶梧,冯穗力.一种改进的显式拥塞指示算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7].闫友彪.新的基于非线性控制理论的显式拥塞控制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

[8].徐刚,姜胜明.一种改进的用于TCP/IP的后向显式拥塞指示算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

[9].陶小梅,罗晓曙,陈元琰,闫友彪.IP网络中的显式拥塞指示算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

[10].许力,吴子文.携带缓存信息的ABR显式速率拥塞控制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

标签:;  ;  ;  ;  

显式拥塞算法论文-严军荣,卢玉龙,潘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