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中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分析

桥梁施工中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分析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91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政桥梁施工中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应用较广,本文对桥梁施工中后张法预应力技术概念进行简要介绍,对施工的关键技术点展开了深入分析,以期为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桥梁;简支T梁预制;技术

1.引言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已有50多年的历史,其是指先浇入砼后待设计要求七成以上再进行预应力钢材的拉张,具有抗腐性强、充盈度高、稳固性好等特点,在混凝土施工中应用范围较广,被广泛应用,其主要特点是节约用料和成本,标准化构件形式的尺寸易于得到,构件不易受到季节影响,节省施工时间。

2.技术准备

预制场建设流程如下:布置方案→平整路基→第一批施工人员进入→水电、工棚搭设→搅拌设备进场与调试→龙门吊进场与安装→浇台座安装→第二批施工人员进场→施工材料进入→模板拼装→制梁施工。

制梁台座:应设置合理的梁预制场大小与预制场台座数量。考虑工程实际能力,梁预制场长宽可设置420×45m,6组台座,每部分4个共24个,第一梁和第二梁各12个。外侧设两用轨道,本别用于运梁及浇筑混凝土。

3.施工技术

3.1钢筋制安及孔道安装

首先对钢筋出厂合格证进行检查,严禁无合格证的钢筋应用在桥梁施工工地。骨架在钢筋棚下料后在台座上加工成型。绑扎成型的钢筋分类放置指定地点,注意防潮。骨架装配顺序:(1)支座预埋钢板→(2)标出定位线→(3)横隔板钢筋→(4)马蹄和梁肋钢筋→(5)行车道板钢筋。绑孔前要检查焊缝质量,确保钢筋位置及间距在放样时无误,钢筋绑孔按图施工,注意预埋件预留情况。采用Φ5cm胶管抽芯法,绑扎时检查预应力孔道设置是否符合上述要求,确保孔道位置无误和孔道在砼浇注时不位移。

3.2模板加工及安装

3.2.1模板构造

外模的钢板选取尺寸为6mm,骨架尺寸按60~110mm槽钢计算,由制作经验丰富的模板金属加工厂定做,保障强度、韧性、尺寸、密度和稳定合格后使用。模板顶面反凹可设置为3cm,与梁体反拱度线性结构类似。桥梁全部设置在弯道里,要按要求做出弧度,加工过程中要保持封堵钢板适应弧度值和弯道内外部分梁体长度保持一致。倒角与肋板相交点要保留曲线弧度进行过渡,方便拆模。

3.2.2模板施工

钢筋绑孔施工结束后即可开始模板施工(立模),模板施工过程要以龙门吊按步骤把模板吊上台位。中段模板在前,端头处灾后,拼模前宜事先借助螺栓杆把模板定好位,然后装双侧吊装孔和三角架,垫三角架过程中要以1米水平仪保持水平,高度误差小于2mm。然后进一步调整,固定对螺栓,进行过程中模板间接缝要涂上防水橡胶皮,确保密闭性。

3.3混凝土浇筑

3.3.1搅拌前准备

首先对水泥、砂石、辅料等材料出厂合格证进行检查,严禁无合格证的材料应用在桥梁施工工地。合理计算每种材料的含水率,并在搅拌之前提前预算材料配比。电子计量系统应经检测部门检测合格方可使用,试压块模及坍落度筒等检测工具要准备齐全,在监理的监督下在电子计量系统中输入配比值。

3.3.2浇注前检查

浇注前检查的事项主要有:一是检查预制台座硬度和稳定性,支点间距合适。二是模板大小与外形是否无误。三是预埋件位置定位是否无误,预应力筋预留管道是否预留,锚垫板与端头模板贴合程度十分完好,稳定性要强。

3.3.3混凝土搅拌及运输

要按照已确定的物料配比实施混凝土施工,各类测量仪器应设置无误,骨料含水率要不间断检测,作为调整骨料和水配比率的依据。混凝土搅拌时间要保持一定量,坍落度的控制要准确无误,拌好的砼以专用运输车按时准确送往浇筑现场,以保证混凝土到达指定施工现场时的稳定性和坍落度。

3.3.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水平是混凝土密实度的关键影响因素,与混凝土耐久性也有密切关系。浇注方法和振捣方法是控制浇筑质量的关键。(1)浇注方法:①方向:按厚度、顺序分层进行。②厚度:下料振捣后,下层振捣密实(三不:不冒泡、不下沉、不坑洼)后上层方能浇注,煤层厚度为28cm为宜。③顺序:马蹄→腹板→翼缘板。(2)振捣方法:以侧模附着和插入式振捣两种方式进行。持续和间隔时间要把握好,尽量使混凝土密度达到最优且不伤管道。振动棒运动范围不超过最大作用半径,振动棒与模板间应避免碰撞,最佳具体为8cm左右。每一位置振捣结束后,要边缓慢振动边缓缓提出,避免大气泡产生。浇筑完混凝土时,应距离抽拔管一定距离,避免漏浆堵塞孔道。坍落度以坍落度筒进行测量,数值过小或过大都会影响混凝土质量。混凝土试压件工作要做好,T梁的试件应同期保养和维护,确保张拉强度。砼浇筑过程中,模板螺栓及模板等应派专人负责校正检查。

3.3.5孔道抽拔管抽拔

以试验来分析抽拔时间,以混凝土抗压度达到0.6Mpa左右时比较好。技术关键点:抽拔时避免刮碰砼,先抽拔芯棒,先下后上,先弯后直。抽拔时应谨小慎微,确保稳定妥帖,避免裂缝出现。

3.3.6拆模

拆除的标准是砼强度达到2.5Mpa左右,顺序是中间先拆,两边后拆,将对拉螺栓和支撑松开,防止模板变形。

3.3.7维护

浇筑结束过后,派养护人员专门进行洒水保湿。拆模结束之前要在模板外侧进行浇水,浇水时间应在7天以上,设置保湿覆盖物,确保梁始终处于保湿状态,模板去除以后,继续用覆盖塑料薄膜进行湿度养护。

3.4预应力筋张拉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强度的七成以上,预应力筋张拉工作方可进行。张拉以连续7天抗压强度达到标准,不足时可放宽至最多15天后拉张。

3.4.1钢绞线穿束

材料应选用松弛性较低的大强度钢绞线,符合行业标准规定,直径15.24mm,面积140m㎡。钢绞线和锚夹等材料出厂合格证进行检查,严禁无合格证的材料应用在桥梁施工工地。材料抵达现场后,建立临时材料存储区域,由专人负责看管,试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要防止钢铰线因盘重大、钢线紊乱而伤人,可将其放入铁笼,用时逐步抽出,避免伤人。下料长度S按如下计算公式计算:其中A表示孔道设计长度;B表示千斤顶长度;C表示工具锚组件;D表示工作锚板。

S=A+2×B+2×C+2×D+2×5cm

3.4.2锚具和千斤顶的安装

锚环与锚板对中时,要保持夹片外露的一致性。安装前去除波纹管多余部分,做到孔道、锚板、千斤顶对中准确,千斤顶安装过程中,作用力轴线要与锚垫板成90度角,锚圈锥形孔的直径要等同于夹片直径,逐个检查,避免误差。新购夹片要以石墨或石蜡、机油各一半进行涂退,防止夹片退出时被卡。两端同时张拉钢绞线,在此提前要按设计的压力表编号,定号使用。

3.4.3拉张

张拉机要按设计图纸准备,定期校验,升降速度要慢,采取应力控制,伸长值控制“双控”,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同时张拉过程中,千斤顶上升过程的压力、伸长值等要统一,起拱度要符合要求。张拉时,出现断丝、漏油、油压表指针档复位等现象,要重新校验。

4.结束语

桥梁工程中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难度大、角度控制精确性要求高,为了实现桥梁工程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保证桥梁施工技术各环节指标的精确设置,施工人员必须将“质量观念”的思想牢记于心,采取一定的技术控制手段,借助先进的施工设备,全面提升桥梁混凝土预应力施工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蒙永通.市政桥梁工程中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分析[J].质量与安全,2016,(27).

[2]陆近涛.浅析桥梁施工中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J]路桥科技,2016,(19).

[3]刘一强.市政桥梁工程中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探讨[J]交通建设,2014,(01).

标签:;  ;  ;  

桥梁施工中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