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覆盖论文-郑淑文,彭亮,何英,穆振侠,梁川

积雪覆盖论文-郑淑文,彭亮,何英,穆振侠,梁川

导读:本文包含了积雪覆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MODIS,DEM,积雪覆盖率,高程

积雪覆盖论文文献综述

郑淑文,彭亮,何英,穆振侠,梁川[1](2019)在《基于MODIS的塔什库尔干河流域积雪覆盖时空变化及地形因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塔什库尔干河主要由喀喇昆仑山区冰川融雪径流组成,是塔什库尔干县农业发展的命脉。以塔什库尔干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06~2015年MOD10A2的8d积雪合成数据,采用多项式拟合和Arc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积雪覆盖率随地形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积雪覆盖率与高程呈线性正相关,较高的积雪覆盖率主要集中在海拔高度超过5 400m的地区;南坡积雪覆盖率最低,北坡最高;积雪覆盖率随坡度的增加表现为增大趋势,坡度带年内变化的增长趋势均呈"N"型,45°~75°坡度的积雪覆盖率最大。(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谌文武,魏大川,雷宏,李永杰[2](2019)在《积雪覆盖下遗址土的强度劣化特征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不同厚度积雪覆盖条件,以抗压强度、表面硬度为评价指标,分析了遗址土的劣化破坏特征,同时设置对照组,使等质量未冻水直接入渗后进行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发现两者对遗址土冻融循环的影响相差较大,在积雪完全融化前,等质量的未冻水入渗比积雪覆盖对土体的抗压强度劣化效应更大;同一时空范围内(处于雪层下相同位置),积雪厚度越大,融化后土体强度劣化越严重;积雪覆盖边缘位置下,土样干密度越大,抗压强度损失率越大,积雪覆盖的中央位置下土样由于雪存在"保温"效应,表现出强度劣化进程较其他位置土样缓慢.在积雪覆盖下,土样表面硬度劣化特征表现为干密度越小,表面硬度损失率越大;同一干密度时,覆盖雪层越厚,随着冻融循环进行,表面硬度损失率越高.(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施成艳,杨智,彭鹏,刘乐[3](2019)在《基于MODIS的北疆阿勒泰地区亚像元积雪覆盖反演》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积雪遥感监测中常用的二值分类算法误差较大的问题,以MODIS数据作为数据源、Landsat 8数据作为真值影像,利用遥感和GIS手段构建了北疆阿勒泰区域MODIS像元地表雪盖率与雪盖指数二者的线性关系模型,经验证准确率达95.5%。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取北疆阿勒泰地区MODIS亚像元尺度的积雪信息,可为政府部门制定防灾救灾措施、合理安排草地畜牧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本文来源于《能源技术与管理》期刊2019年04期)

吴桐[4](2019)在《基于多源遥感数据中国东北地区积雪覆盖度监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积雪有助于地球的辐射能量平衡,并作为广泛的蓄水层,影响着各种气候和水文过程。常规的地面站监测不能准确地获取大范围的监测结果,地面站的监测范围是否具有代表性直接影响最终的监测精度。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光学遥感中传感器丰富的波段信息可以提供准确的积雪覆盖信息,同时实现大范围的观测,而云干扰和森林遮挡是光学遥感中获得准确雪盖信息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结合多源遥感数据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以及丰富的波段信息的特点,结合森林透射率模型,降低云的影响和森林冠层遮挡的干扰,生成更准确有效的积雪覆盖度产品,具体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如下:(1)基于FY-2G静止卫星遥感数据的东北地区积雪覆盖度监测。首先对FY-2G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辐射定标、几何校正和反射率校正等;然后通过阈值和相似度的运算识别数据中的云像元,最后结合雪在不同波段的特性计算分析,提取积雪覆盖度信息并融合多时相的数据,最终得到基于FY-2G静止卫星每日的积雪覆盖产品。通过MODIS每日雪产品进行产品验证,MODIS可对晴朗空旷地区进行准确的积雪监测;有云状态下,多时相的风云数据可以得到更准确的雪盖信息。(2)基于FY-3B极轨卫星遥感数据的东北地区积雪覆盖度监测。中国东北地区的下垫面类型可以分为森林区和非森林区。对于非森林区域,利用Landsat8OLI数据结合SNOWMAP算法得到“真实”的地表积雪覆盖情况,使用FY-3B数据计算研究区域每个像元的积雪指数;然后,通过线性回归建立积雪指数和积雪覆盖度的关系;最后,选取精度较高的积雪指数回归方程,得到无云条件下的积雪覆盖产品。针对森林地区,利用SCAMOD模型计算森林透射率,将林下积雪覆盖度表示为FY-3B可见光反射率和森林透射率函数,生成更准确的林下积雪覆盖度产品,并且结合GF-2数据进行积雪覆盖度验证。(3)基于FY-2G静止和FY-3B极轨卫星遥感数据的积雪覆盖度融合算法研究。由于FY-2G静止卫星遥感数据具有高时间分辨率的特点,所以对于研究区域一天内可以获取多幅影像数据,进而有效地降低了云层对光学传感器的干扰;同时,FY-3B极轨卫星数据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更丰富的光谱信息,可以提供更准确的积雪覆盖度产品。结合两种卫星数据各自的优越性,本文提出了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积雪覆盖度产品的融合算法,生成精度较高的每日积雪覆盖度产品。对于仍有云或者数据缺失的区域,利用隐性马尔科夫随机场模型进行预测,得到中国东北地区无云的积雪覆盖度产品。本文通过静止卫星FY-2G数据和极轨卫星FY-3B数据生成积雪覆盖度产品,并通过数据融合,降低了云层的干扰和森林冠层的遮挡影响,为中国东北地区的积雪监测研究提供有效准确的监测方法。(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张飞云,郭玲鹏,郝建盛,杨涛[5](2019)在《新疆天山西部巩乃斯河谷积雪与森林/草地覆盖条件下季节冻土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的覆盖条件下,季节冻土的特征会存在差异。为了分析积雪与森林/草地覆盖条件下季节冻土的特征,在新疆天山西部巩乃斯河上游的中国科学院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的实验场地监测了森林-积雪,草地-积雪,以及草地覆盖条件下季节冻土的冻结深度,并对有无积雪覆盖条件下季节冻土发育过程中的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进行了跟踪测量。结果表明:森林-积雪覆盖条件下季节冻土的冻结深度最浅,草地-积雪覆盖条件下次之,草地覆盖条件下最深。积雪的存在可以改变季节冻土的冻结深度,还会影响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变化。在季节冻土的发育阶段,积雪的隔热作用使得有积雪覆盖条件下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较高;在积雪消融阶段,由于积雪融水的补给,土壤含水量也相应地增加,积雪消失后由于蒸发的存在导致土壤含水量减少。(本文来源于《冰川冻土》期刊2019年02期)

魏大川[6](2019)在《积雪覆盖与雪水入渗条件下遗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土遗址赋存的东北、西北、青藏高原地区内,冬季常有降雪,甚至春秋季雨雪天气均有存在。降雪覆盖在土遗址表面,当白天温度上升至一定程度,积雪层缓慢融化,雪水从顶部入渗的方式对土遗址表面、顶部产生浸泡作用,使得土遗址顶部含水率增高,水分的迁移影响了土体颗粒骨架的强度、颗粒排列方式等要素,使土遗址在土体微观结构上发生变化。土体粒凝聚力下降,最终崩解,表现为顶部的酥碱,在外力(风沙吹蚀、人为因素等)作用下轻易的剥落。当温度降低至零度以下,积雪层融化速度逐渐减缓,其孔隙内的雪水冻结,积雪层变成冰雪混合体,覆盖雪层由干燥、片状的雪花密实化、粗颗粒化。低温使得进入土遗址的液态雪水相变成固态冰,由于冰、水的密度差异,相变后固态冰晶体积大于水,这种体积变化进而挤压孔隙是土颗粒骨架发生变形的又一个原因。为了探究积雪覆盖下遗址土劣化特征和治理措施,本文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同样的积雪覆盖条件下,不同融化温度时,遗址土的劣化破坏特征与机理;同样试验温度时,对比薄层、厚层积雪覆盖,未冻水(雪水)直接入渗条件下,遗址土的劣化破坏特征与机理;使用叁种方式加固土样(加固材料为SH溶液),进行积雪覆盖下冻融循环试验,探究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并对试验后的加固样进行崩解实验,探究其在静水中的耐崩解性。(1)研究发现,在积雪覆盖条件下的冻融循环中,当积雪厚度与冻结温度一定时,试验结束后3℃融化温度下土体顶部酥碱、裂缝较为严重,6℃时次之,9℃时土样外观基本无变化。对于干密度相同的土体,不同融化温度时,试验结束后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不同。10次循环后,6℃融化温度下土体的冻胀率最高,9℃时次之,而3℃时最小;试验结束后,叁种融化温度下纵波波速、抗压强度相差不大,而表面硬度随着融化温度增高而增大。(2)相同冻融环境下,积雪覆盖、未冻水(雪水)直接入渗对土遗址的影响差距较大。积雪覆盖条件下试样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的物理力学性质劣化特征、外观,与等量未冻水(雪水)直接入渗后的试样有较明显的差别。就物理性质来说,积雪覆盖使得土体冻胀较小,但表面易出现酥碱和泥皮翻卷,顶部易产生裂缝和掉块。就力学性质来说,当积雪量少时对土体的破坏程度小于未冻水(雪水)直接入渗,而积雪量多时,积雪覆盖使得土体劣化得缓慢,为应对由积雪覆盖引起的土遗址病害提供了时间。(3)SH在积雪覆盖条件下的冻融循环中表现出较好的加固效果,土样未出现酥碱、裂隙,强度也有所提升。试验结束后,SH拌合加固后土体仅表面出现少量掉渣,物理力学性质随SH固含量(0.4%、0.5%、0.6%)增高而增大。(4)表面喷洒加固对强度提高不大,但对表层土颗粒锁固效果好,没有掉渣产生,在浓度选择上,1.0%效果性价比更高;SH拌合+表面喷洒加固后土体几无变化,相同喷洒浓度下,SH固含量越高加固效果越好。通过崩解试验证明,叁种加固方式下的土体在在积雪覆盖下冻融循环后仍能保持较好的水稳性,崩解试验期间未出现崩解现象。(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3-01)

马宁,王炳楠[7](2019)在《积雪覆盖对光伏方阵辐照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光伏发电中,积雪覆盖对于辐照度的影响非常显着,直接影响到光伏方阵的发电量。通过设计针对性的测试方案,开展了户外实证测试,研究了积雪厚度对光伏方阵平面接收辐照度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光伏方阵表面积雪融化速度的因素。结果表明:光伏方阵辐照度的损失随其表面积雪厚度的增加而急剧增加,方阵表面积雪的融化速度主要受光伏组件的结构和功率密度的影响;在北方特别是冬季降雪量较大或降雪频次较高的地区,需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在组件选型时加以考虑,或采取适当的减少积雪覆盖时间的措施,以减少发电量损失,提高发电收益。(本文来源于《理化检验(物理分册)》期刊2019年02期)

刘畅,武胜利,郑照军,陈洁[8](2018)在《风云卫星在积雪覆盖监测方面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在积雪覆盖监测方面的应用,并结合国内外积雪覆盖遥感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利用风云卫星进行积雪覆盖监测的发展前景。目前在轨运行的风云叁号卫星搭载的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和微波辐射计,可以对雪灾的发生、发展进行及时的监测评估,提供积雪覆盖监测和相关统计分析服务。利用风云四号静止卫星数据进行积雪覆盖监测,能够有效减少云盖对积雪判识的影响,实现对积雪范围变化及其消融过程的动态监测,快速和高频次获取雪灾最新信息。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对积雪覆盖等积雪信息进行了近叁十年的长时间遥感监测,可为评估全国积雪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重要信息,也为中国气候变化分析提供可动态更新的数据支撑。(本文来源于《卫星应用》期刊2018年11期)

付强,颜培儒,李天霄,侯仁杰,马梓奡[9](2018)在《冻融期秸秆和积雪覆盖条件下土壤热容量的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冻融期不同秸秆和积雪覆盖条件下土壤热容量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冬季大田试验,设置裸地(BL)、6 000kg/hm~2秸秆覆盖(SM1)、12 000kg/hm~2秸秆覆盖(SM2)和18 000kg/hm~2秸秆覆盖(SM3)4种不同处理,采用中子仪和和时域反射仪分别测定土壤的总含水率和液态含水率,进而计算出土壤热容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冻融期,土壤热容量随着土壤冻结的发生逐渐降低,当土壤完全冻结以后,土壤热容量基本不变,在土壤融化时,土壤热容量又逐渐増加.在冻结期,秸秆和积雪双重覆盖会延缓土壤热容量减小的时间,增加土壤热容量,减小土壤热容量的变化幅度;在融化期,秸秆和积雪双重覆盖会延缓土壤热容量增大的时间,同时增加了融雪水入渗,所以增加了土壤热容量,增大了土壤热容量的变化幅度.在冻结期,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热容量减小的时间逐渐变晚,土壤热容量逐渐增加,土壤热容量变化幅度逐渐减小;在融化期,20cm土层土壤热容量最先增加,60cm土层土壤热容量增加的时间最晚,40cm土层土壤热容量的变化幅度最大.SM1、SM2和SM3这3种处理融化期的土壤热容量和变化幅度都比冻结期大.(本文来源于《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侯小刚,郑照军,李帅,陈雪华,崔宇[10](2018)在《近15年新疆逐日无云积雪覆盖产品生成及精度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降低云对MODIS逐日积雪覆盖产品MOD10A1和MYD10A1在新疆积雪实时监测与研究中的影响,引入交互式多传感器雪冰制图系统(interactive multi-sensor snow ice mapping system,IMS)等多源遥感数据和地面实测资料,综合时间滤波法、空间滤波法及多传感器融合法等不同的去云技术,建立基于多源数据的去云方法,生成新疆地区2002—2016年近15 a间逐日无云积雪覆盖产品数据,并利用实测资料对生成的产品数据进行精度评价及结果验证。结果表明,去云后积雪覆盖产品在新疆积雪覆盖的总体监测精度为90.61%,接近于去云前MODIS晴空积雪覆盖产品在新疆的总体监测精度(93.3%)。(本文来源于《国土资源遥感》期刊2018年02期)

积雪覆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不同厚度积雪覆盖条件,以抗压强度、表面硬度为评价指标,分析了遗址土的劣化破坏特征,同时设置对照组,使等质量未冻水直接入渗后进行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发现两者对遗址土冻融循环的影响相差较大,在积雪完全融化前,等质量的未冻水入渗比积雪覆盖对土体的抗压强度劣化效应更大;同一时空范围内(处于雪层下相同位置),积雪厚度越大,融化后土体强度劣化越严重;积雪覆盖边缘位置下,土样干密度越大,抗压强度损失率越大,积雪覆盖的中央位置下土样由于雪存在"保温"效应,表现出强度劣化进程较其他位置土样缓慢.在积雪覆盖下,土样表面硬度劣化特征表现为干密度越小,表面硬度损失率越大;同一干密度时,覆盖雪层越厚,随着冻融循环进行,表面硬度损失率越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积雪覆盖论文参考文献

[1].郑淑文,彭亮,何英,穆振侠,梁川.基于MODIS的塔什库尔干河流域积雪覆盖时空变化及地形因子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9

[2].谌文武,魏大川,雷宏,李永杰.积雪覆盖下遗址土的强度劣化特征试验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施成艳,杨智,彭鹏,刘乐.基于MODIS的北疆阿勒泰地区亚像元积雪覆盖反演[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9

[4].吴桐.基于多源遥感数据中国东北地区积雪覆盖度监测研究[D].吉林大学.2019

[5].张飞云,郭玲鹏,郝建盛,杨涛.新疆天山西部巩乃斯河谷积雪与森林/草地覆盖条件下季节冻土特征分析[J].冰川冻土.2019

[6].魏大川.积雪覆盖与雪水入渗条件下遗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D].兰州大学.2019

[7].马宁,王炳楠.积雪覆盖对光伏方阵辐照度的影响[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9

[8].刘畅,武胜利,郑照军,陈洁.风云卫星在积雪覆盖监测方面的应用[J].卫星应用.2018

[9].付强,颜培儒,李天霄,侯仁杰,马梓奡.冻融期秸秆和积雪覆盖条件下土壤热容量的特性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8

[10].侯小刚,郑照军,李帅,陈雪华,崔宇.近15年新疆逐日无云积雪覆盖产品生成及精度验证[J].国土资源遥感.2018

标签:;  ;  ;  ;  

积雪覆盖论文-郑淑文,彭亮,何英,穆振侠,梁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