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提高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

浅议提高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

(国网威海市文登区供电公司山东威海264200)

摘要:近年来供电公司将提高线损管理水平作为管理创新提升的一项重要内客,以管理创新提升工程为抓手,一是创新工作机制,建立数据核查、实施设备参数更新与项目竣工验收挂钩机制。优化指标体系,在原有“双指标”考核的基础上,増加挑战指标,实行三指标和对标评比排名双年度考核,强化小指标考核,努力挖潜增效;二是通过技术跟进,提升技术水平,开展高损、异损、线损波动较大的线路、台区专项治理行动,科学调整运行方式,实现无功就地平衡。通过多项措施的实施,有效提升了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

关键字:线损考核精益治理

目前在管理线损方面,集抄数据没有得到充分应用,集抄终端在线率、采集成功率低,缺少监督机制,线损统计基础数据的准确率无法得到保证;线路改造后,设备参数更新不及时,不能保证线损理论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导致线损考核指标制定不合理,线损考核缺乏公正、公平线损考核办法没有“与时俱进”,考核力度不大,奖惩额度偏小,工作积极性不高。在技术线损方面,电网运行只注重供电可靠性,经济运行不到位,不能实现网损最小化;对高损、异损、线损波动较大的线路和台区分析。检查不到位,整改措施落实不到位;无功管理水平不高,功率因数不能满足标准要求,特别是配网功率因数偏低;客户变压器重视力率调整电费收取,忽视功率因数提高。

1管理线损最小化

1.1建立数据核查机制,全面提升集抄数据使用率。设备终端在线率、采集成功率达到90%以上,自动化核算比例达到85%以上,线损、台区模型配置率100%,实时线损达标率达到60%以上。

1.2实施设备参数更新与项目竣工验收挂钩机制。监督运维检修部在项目改造完成后,在PMS电网线损理论计算及分析系统中及时修正各项设备参数,保证参与理论计算的数据准确率达到100%。

1.3合理调整线损指标体系,做到基础数据多元化,保证指标的科学、合理。

1.4完善管理网络和考核办法,创新考核机制,设立线损专项考核基金,调整奖惩额度,将线损小指标纳入考核,调动各级线损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2技术线损最优化

2.1提高电网经济运行水平,实现网损最小化,35kv及以上网损线损率完成0.95%以下。

2.2全面治理高损、异损、线损波动较大的线路和台区,消灭重损线路、台区。

2.3加大无功补偿力度,实现无功就地平衡。35kv及以上线路、10kv及以上母线功率因数达到0.95,73条1okv配电线路功率因数全部达到0.9,配电变压器功率因数达到0.9。无功补偿安装率、投入率达到100%。

3健全机制,加强管理措施,降低管理线损

建立集抄数据核查机制,提高线损统计基础教据准确杜、完善线损管理网络,建立“一部门牵头,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每月由发展建设部牵头,组织营销部、乡镇供电所管理部等相关单位对集抄数据进行核查。一是利用营销情查监控平台,统计线损异常的线路、台区,对异常教据进行进行核查;二是通过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核查自动化核算比例;三是通过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核核查设备终端在线率、线路、台区线损模型配置率、实时线损等。根据核查情况,制定《用电信息采集考核办法》,对各供电所终端在线率、采集成功率、调试占比、自动化核算比例、实时线损率进行日通报、月考核,严厉打击估抄、漏抄、错抄等造成线损率波动的行为。

实施设备参数更新与项目竣工验收挂钩机制,保证理论计算基础数据准确性。将PMIS、电网线损理论计算及分析系统参数更新正确率与项目竣工验收挂钩。项目改造后,运检部负责组织更新系统设备参数,发展部负责监督,参数不更新视为验收不合格。通过实施该机制,保证了设备参排到及时更新,线损理论计算基础数据准确率达到100%。

优化线损指标考核体系,确保考核指标的公平、公正。线损指标的核定,依据线损理论计算,电量法(电能表取数法)、近两年线损率完成值及变化趋势制定基础损耗指标,根据线路负荷特性(如农排线路,季节性用电明显;居民用电线路,节日性负荷、夏季降温负荷明显等)进行加权计算,确定指标体系。执行过程中,对连续三个月完成指标与考核指标相差较大的,重新校核调整,使指标公正、科学合理。

开展小指标专项考核。将母线电量不平衡率、计量故障差错率、三相负荷不平衡率、PT二次路压降周期受检率、站用电等纳入考核。母线电量不平衡超出范围、计量出现差错、计量一次回路故障,PT二次回路压降周期受检率考核营销部,电流互感器配置不合理、二相负荷不平衡考核运检部。站用电考核中,发展部每年根据两站新增用电设备、季节特和设备利用率,按委、月重新调整指标,调整奖惩额度,奖惩比例由1:1调整为1:3、轻奖励重处罚。

完善考核机制,调动员工降损积极性,重新修订《线损管理考核办法》,明确区域管辖、部门连带、分管领导负责、与员工专项管理奖金挂钩等的工作机制,设立线损管理专项基金、加大奖惩力度,结合各电压等级特点,根据线损率升降幅度,制定不同的奖惩系数;在原有“双指标”考核体系的基础上,增加挑战指标,实行三指标考核,同时加大考核力度,拉开考核指标、激励指标、挑战指标奖励幅度。供电所线损管理实行三指标和对标评比排名双维度考核,制作看板开标晾晒,对高、低压线损率、7%以上台区占比、3%以上10kv占比等指标每月进行排名公示,在例行考核的基础上,加大对前三名和后三名的考核,增强了各级线损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能动性,各供电所主动把降低线损•提升排名作为工作重点。

3.1合理调配资源,加强技术措施,降低理论线损

以达到电网安全经济运行为目的,科学调整运行方式。在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和电能质量的前提下,结合城区电网现状,根据电力系统设备的技术状况、潮流变化,及时调整负荷潮流方向,提高用电负荷率及功率因数,加强设备停电检修计划管理,尽量减少系统损耗,做好电网经济运行。充分利用调度自动化系统,对全县13座变电站、26台主变负荷分配情况逐一梳理,计算变压器经济负载系数,制定出经济运行曲线,平衡三相负荷,确定主变解、并列最优运行区间,在保证母线电压合格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母线运行电压,降低主网损耗。以治理高损、异损、线损波动较大的线路、台区为重点,努力降低10kv及以下配网线损率。

全面梳理高损、异损、线损波动较大的线路和台区,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发展部组织运检部、营销部、乡镇供电所管理部、责任供电所,对出现的异常单元开展。拉网式。排查,配网线路排查内容

包括集抄表码•供电半径、负荷大小、负荷分布、三相负荷是否平衡、导线型号、老化程度、改造力度、无功补偿、管理漏洞等,台区排查内容在线路排查基础上增加变压器位置及末端电压情况。

参考文献:

[1]蔡节銮。电力系统中的变电安全运行故障及对策分析[J].通讯世界,2017,09:215-216.

[2]徐文娟,李勇,李玥。基于多元回归对电力系统负荷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3:1-6.

[3]文东山,暴英凯,章禹,郭创新,付红军,王景钢。电力系统操作人因可靠性分析及其数据库系统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7,11:1-7.

标签:;  ;  ;  

浅议提高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