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产地集中论文-卢凌霄,周德,吕超,周应恒

蔬菜产地集中论文-卢凌霄,周德,吕超,周应恒

导读:本文包含了蔬菜产地集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流通经济,蔬菜产地,产地集中,结构方程模型

蔬菜产地集中论文文献综述

卢凌霄,周德,吕超,周应恒[1](2010)在《中国蔬菜产地集中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东寿光批发商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对山东寿光批发商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了自然资源、政策扶持、技术交通条件、市场环境因素与蔬菜产地集中的关系。研究发现,技术交通条件、市场环境条件都对产地集中具有直接作用,而自然资源和政府扶持政策与产地集中的直接关系不大,但是两者都对技术交通条件、市场环境条件改善有积极作用。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理论,而且对地方政府制定合理有效的产业发展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来源于《财贸经济》期刊2010年06期)

卢凌霄[2](2008)在《中国蔬菜产地集中与主产地形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蔬菜作为中国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副食品之一,是各地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当各个蔬菜产地围绕着周年供应,通过产品多样化的策略使消费者的周年消费得以满足时,整个蔬菜产业也开始向过剩时期转化。众多蔬菜产地的相互竞争日益激烈,很容易造成价格低落,甚至使整个蔬菜产业陷入利润率为负值的状态。为了避免过度竞争,产地间的协调就显得相当必要。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有必要对中国蔬菜产地竞争及其集中进行规范的实证研究,分析中国蔬菜产地布局由分散向主产地集中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影响蔬菜产地间竞争及蔬菜主产地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各自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如果能够验证蔬菜产地间竞争导致蔬菜产地集中,蔬菜产地集中可以促进生产效率,那么政府层面应该如何操作来规范蔬菜产地竞争并引导蔬菜主产地形成呢?本研究拟围绕上述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其研究结果将对中国蔬菜布局政策提供理论与经验依据。目前,改革开放进入第叁十年,全国范围来看,农民增收、农业结构调整进入困境,比较利益驱使蔬菜成为各地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总量的过剩使得蔬菜生产开始由价格竞争进入品质竞争的时代,蔬菜产地的竞争及其变化将直接影响各地蔬菜生产、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目前中国的蔬菜主要生产地区如山东、河南、江苏、河北等地蔬菜播种面积与蔬菜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比重,这些区域的蔬菜产地集中一方面推动了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以及区域农业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产地之间开始寻求新的竞争策略。因此,研究蔬菜产地集中的演变机理和发展趋势,可以为各蔬菜产地生产政策以及竞争策略的安排提供指导,为全国蔬菜产地间的协调提供参考,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1985年蔬菜流通体制由政府宏观调控的计划经济向放开为主的市场自由流通变动后,蔬菜市场放开,流通突破区域限制,从“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封闭格局转变为“一地生产,全国销售”的开放式格局。宏观上大市场、大流通的客观条件导致大生产的出现。经济体制变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共同作用,推动蔬菜生产发生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叁个方面:一是蔬菜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迅速增加;二是蔬菜生产出现产地集中,主产地开始形成;叁是蔬菜生产竞争从总的数量竞争到品种多样、质量提升、周年供应变动。蔬菜具有生产季节性和消费鲜食性的特征,在自然资源禀赋一定的情况下,生产技术、交通设施、市场条件等因素在蔬菜主产地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作用重大。本文对全国和山东省内蔬菜产地集中和主产地形成的现状和趋势进行描述统计,重点分析了引起蔬菜产地集中的原因,为政府制定蔬菜生产布局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证分析的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研究内容一:蔬菜产地集中相关理论的总结概述。对产地间竞争、主产地形成、产业集聚、新经济地理学等理论进行溯源廓清。农业生产区域布局主要取决于地区资源禀赋,资源相似地区存在着基于产品数量与质量的产地间竞争,产地竞争导致主产地形成,主产地形成带来的准内部经济又推动农业产业集聚进一步发展。本研究在梳理主产地形成相关理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分析该理论在中国蔬菜产地集中的适用性,为这套理论体系以后在其他农产品区域布局与变迁的应用提供借鉴。研究内容二:中国各省和山东省内各市蔬菜产地集中的程度。首先通过对美国、日本蔬菜产地集中和主产地形成的分析,表明蔬菜产地集中是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生产技术,交通条件和市场条件改善后的必然产物,中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作为新兴的经济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国家,美日蔬菜生产布局的变动为制度变迁和技术改善后的中国蔬菜产地集中提供了一定的想象空间。其次,本文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衡量区域集中情况的相关指标,描述出我国蔬菜生产在总农作物生产中比例的变动,全国分省市蔬菜产地集中情况,以及流通体制改革后蔬菜生产迅速增加,目前成为全国蔬菜生产集中程度最高省份的山东省的蔬菜生产集中及主产地形成的情况,还利用有限的数据分品种考察了不同蔬菜在地域空间上的变动。这些宏观层面数据统计表明我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市场和技术条件的改善,蔬菜产地集中在全国层面和省的层面都不同程度的出现。研究内容叁:影响中国全国和山东省蔬菜产地集中的原因分析。本文结合农业经济、区域经济、主产地形成和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和中国蔬菜生产的实际情况,将导致近20年来蔬菜生产布局变动的原因归纳为制度因素,技术变动和市场条件改善,制度因素主要体现在蔬菜流通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自由流通的变迁以及政府在推动地区蔬菜产业发展上作的努力,因为全国各地基本都是从1985年后逐步放开蔬菜流通体制,而制度又难以定量,因此本文在全国层面用研究期间的调整回避掉这个问题,在山东层面用国际蔬菜博览会的召开与否来衡量,技术和市场条件具体又细分为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公路里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集贸市场成交额、非农就业机会、上年蔬菜播种面积等可以衡量的因素,通过全国分省数据和山东省分市面板数据的模型回归,在全国和山东层面证实了这些因素对于蔬菜播种面积的相关联系。研究内容四:山东省主要蔬菜生产地蔬菜集中程度和集中原因的调查分析。蔬菜是一个大的分类,不同品种在单产、产值、品质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数据所限,前文对于全国和山东的分析忽视了蔬菜的这种特性,为弥补这一缺陷,本文通过对山东蔬菜主产市重点乡镇的实地调查,来验证蔬菜产地集中的趋势,更详细的描述出蔬菜集中以及不同品种的集中,调查结果也表明,市场条件、政府支持和交通条件是地方官员最为认同的导致蔬菜产地集中的原因。研究内容五:案例分析——以山东省寿光市蔬菜产地集中为例。结合以上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剖析,本研究通过对山东寿光“买全国、卖全国”的案例分析,应用波特的钻石模型,还原了寿光市蔬菜产地集中和主产地形成发展的历史,进一步验证了前文的结论,指出生产和交通技术、市场条件改善和政府政策在蔬菜产地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各区域自然资源情况、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设施、市场流通条件等差异很大,将来蔬菜产地集中的趋势会有所不同。从保障蔬菜供应总量的稳定,优化资源配置,保护农业生产资源出发,在具体管理各区域生产布局时,应该采取不同的方针,在制定政策时应有所侧重。尤其是蔬菜生产已经从总量稳定逐渐向品种和地区以及供应期间的不均衡转变时,地方政府制定政策中,应该更多的考虑加强蔬菜生产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相应技术指导、加强交通条件和市场体制建设以及树立品牌上提升本地竞争优势。(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8-06-01)

蔬菜产地集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蔬菜作为中国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副食品之一,是各地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当各个蔬菜产地围绕着周年供应,通过产品多样化的策略使消费者的周年消费得以满足时,整个蔬菜产业也开始向过剩时期转化。众多蔬菜产地的相互竞争日益激烈,很容易造成价格低落,甚至使整个蔬菜产业陷入利润率为负值的状态。为了避免过度竞争,产地间的协调就显得相当必要。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有必要对中国蔬菜产地竞争及其集中进行规范的实证研究,分析中国蔬菜产地布局由分散向主产地集中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影响蔬菜产地间竞争及蔬菜主产地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各自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如果能够验证蔬菜产地间竞争导致蔬菜产地集中,蔬菜产地集中可以促进生产效率,那么政府层面应该如何操作来规范蔬菜产地竞争并引导蔬菜主产地形成呢?本研究拟围绕上述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其研究结果将对中国蔬菜布局政策提供理论与经验依据。目前,改革开放进入第叁十年,全国范围来看,农民增收、农业结构调整进入困境,比较利益驱使蔬菜成为各地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总量的过剩使得蔬菜生产开始由价格竞争进入品质竞争的时代,蔬菜产地的竞争及其变化将直接影响各地蔬菜生产、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目前中国的蔬菜主要生产地区如山东、河南、江苏、河北等地蔬菜播种面积与蔬菜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比重,这些区域的蔬菜产地集中一方面推动了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以及区域农业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产地之间开始寻求新的竞争策略。因此,研究蔬菜产地集中的演变机理和发展趋势,可以为各蔬菜产地生产政策以及竞争策略的安排提供指导,为全国蔬菜产地间的协调提供参考,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1985年蔬菜流通体制由政府宏观调控的计划经济向放开为主的市场自由流通变动后,蔬菜市场放开,流通突破区域限制,从“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封闭格局转变为“一地生产,全国销售”的开放式格局。宏观上大市场、大流通的客观条件导致大生产的出现。经济体制变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共同作用,推动蔬菜生产发生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叁个方面:一是蔬菜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迅速增加;二是蔬菜生产出现产地集中,主产地开始形成;叁是蔬菜生产竞争从总的数量竞争到品种多样、质量提升、周年供应变动。蔬菜具有生产季节性和消费鲜食性的特征,在自然资源禀赋一定的情况下,生产技术、交通设施、市场条件等因素在蔬菜主产地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作用重大。本文对全国和山东省内蔬菜产地集中和主产地形成的现状和趋势进行描述统计,重点分析了引起蔬菜产地集中的原因,为政府制定蔬菜生产布局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证分析的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研究内容一:蔬菜产地集中相关理论的总结概述。对产地间竞争、主产地形成、产业集聚、新经济地理学等理论进行溯源廓清。农业生产区域布局主要取决于地区资源禀赋,资源相似地区存在着基于产品数量与质量的产地间竞争,产地竞争导致主产地形成,主产地形成带来的准内部经济又推动农业产业集聚进一步发展。本研究在梳理主产地形成相关理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分析该理论在中国蔬菜产地集中的适用性,为这套理论体系以后在其他农产品区域布局与变迁的应用提供借鉴。研究内容二:中国各省和山东省内各市蔬菜产地集中的程度。首先通过对美国、日本蔬菜产地集中和主产地形成的分析,表明蔬菜产地集中是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生产技术,交通条件和市场条件改善后的必然产物,中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作为新兴的经济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国家,美日蔬菜生产布局的变动为制度变迁和技术改善后的中国蔬菜产地集中提供了一定的想象空间。其次,本文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衡量区域集中情况的相关指标,描述出我国蔬菜生产在总农作物生产中比例的变动,全国分省市蔬菜产地集中情况,以及流通体制改革后蔬菜生产迅速增加,目前成为全国蔬菜生产集中程度最高省份的山东省的蔬菜生产集中及主产地形成的情况,还利用有限的数据分品种考察了不同蔬菜在地域空间上的变动。这些宏观层面数据统计表明我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市场和技术条件的改善,蔬菜产地集中在全国层面和省的层面都不同程度的出现。研究内容叁:影响中国全国和山东省蔬菜产地集中的原因分析。本文结合农业经济、区域经济、主产地形成和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和中国蔬菜生产的实际情况,将导致近20年来蔬菜生产布局变动的原因归纳为制度因素,技术变动和市场条件改善,制度因素主要体现在蔬菜流通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自由流通的变迁以及政府在推动地区蔬菜产业发展上作的努力,因为全国各地基本都是从1985年后逐步放开蔬菜流通体制,而制度又难以定量,因此本文在全国层面用研究期间的调整回避掉这个问题,在山东层面用国际蔬菜博览会的召开与否来衡量,技术和市场条件具体又细分为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公路里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集贸市场成交额、非农就业机会、上年蔬菜播种面积等可以衡量的因素,通过全国分省数据和山东省分市面板数据的模型回归,在全国和山东层面证实了这些因素对于蔬菜播种面积的相关联系。研究内容四:山东省主要蔬菜生产地蔬菜集中程度和集中原因的调查分析。蔬菜是一个大的分类,不同品种在单产、产值、品质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数据所限,前文对于全国和山东的分析忽视了蔬菜的这种特性,为弥补这一缺陷,本文通过对山东蔬菜主产市重点乡镇的实地调查,来验证蔬菜产地集中的趋势,更详细的描述出蔬菜集中以及不同品种的集中,调查结果也表明,市场条件、政府支持和交通条件是地方官员最为认同的导致蔬菜产地集中的原因。研究内容五:案例分析——以山东省寿光市蔬菜产地集中为例。结合以上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剖析,本研究通过对山东寿光“买全国、卖全国”的案例分析,应用波特的钻石模型,还原了寿光市蔬菜产地集中和主产地形成发展的历史,进一步验证了前文的结论,指出生产和交通技术、市场条件改善和政府政策在蔬菜产地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各区域自然资源情况、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设施、市场流通条件等差异很大,将来蔬菜产地集中的趋势会有所不同。从保障蔬菜供应总量的稳定,优化资源配置,保护农业生产资源出发,在具体管理各区域生产布局时,应该采取不同的方针,在制定政策时应有所侧重。尤其是蔬菜生产已经从总量稳定逐渐向品种和地区以及供应期间的不均衡转变时,地方政府制定政策中,应该更多的考虑加强蔬菜生产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相应技术指导、加强交通条件和市场体制建设以及树立品牌上提升本地竞争优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蔬菜产地集中论文参考文献

[1].卢凌霄,周德,吕超,周应恒.中国蔬菜产地集中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东寿光批发商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J].财贸经济.2010

[2].卢凌霄.中国蔬菜产地集中与主产地形成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

标签:;  ;  ;  ;  

蔬菜产地集中论文-卢凌霄,周德,吕超,周应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