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的价值观

论体育的价值观

一、谈体育运动的价值观(论文文献综述)

王梦晨[1](2018)在《中美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运动参与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国家对学校体育改革工作加大重视程度,在各方面增大投入力度,但是当今大学生的运动参与程度仍有待提高,体育价值观仍有待进一步改善,塑造高校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增强运动参与意识,提升体育运动参与率仍是在现阶段体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美国作为世界体育强国,体育人口普及率较高,基于这一现实状况,研究两国高校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和运动参与实际现状,从而为塑造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育价值观、提升体育运动参与率提供可行化理论依据,对切实提高大学生身体健康素质,加快我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研究以中美高校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与运动参与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抽取中美各五所同等水平高校中的非体育专业大学本科生为调查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专家访谈等方法进行研究分析,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大学生体育价值观按照维度划分排序依次为:教育、健身、人际关系、精神、娱乐休闲、社会经济、社会安定、爱国主义。美国大学生体育价值观按照维度划分排序依次为:精神、健身、教育、娱乐休闲、社会安定、人际关系、社会经济、爱国主义。2、中美两国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在价值取向认同度上都呈现出个人价值取向功能大于社会价值取向功能。3、中国大学生在运动参与状况上呈现出较随意性,而美国大学生在运动参与状况上呈现出较规律性。美国大学生较中国大学生在运动参与的时间上更长、频率更高、强度更大、内容更广泛。4、中美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同运动参与的关系具有相关性,但各维度与运动参与的相关性不均衡。教育维度对中国大学生运动参与最具明显正向作用,精神维度对美国大学生运动参与最具明显正向作用。5、精神维度比教育维度更能提升大学生运动参与率,中国大学生体育价值观还应注重精神维度的塑造。

陈子莹[2](2017)在《昆明市女大学生不同体育生活方式体育价值观、体育锻炼态度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现如今已跨入21世纪,这是一个竞争科学、技术的时代,更是竞争人才、国民素质的时代。高校作为我国最大的后备人才储备基地,其大学生是21世纪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想在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健康的身体成为首要条件,然而就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各方面身体素质水平逐年下降,其根本原因是锻炼不足,而女大学生作为其中的特殊群体,她们的身体状况、锻炼情况也成为关注焦点。学生时期是体育价值观、体育锻炼态度形成的关键时期,而这也会直接影响女大学生积极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因此,对昆明市女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体育价值观、体育锻炼态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其不同体育生活方式体育价值观、体育锻炼态度的差异性进行研究,有利于发现女大学生现存的问题及其间的作用机制,这对高校引导女大学生培养积极的体育锻炼态度、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学院、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这五所高校的女大学生为研究样本,以“昆明市女大学生不同体育生活方式体育价值观、体育锻炼态度的差异”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心理测量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昆明市女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体育价值观、体育锻炼态度进行现状调查,从昆明市女大学生不同身体活动指数、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体育运动方式、体育消费其体育价值观、体育锻炼态度的差异性,并试着分析了不同体育生活方式体育价值观、体育锻炼态度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昆明市女大学生身体活动指数水平偏低,低于60分累计比例为72.5%,百分之九十四的女大学生生选择了有氧运动,并且以群体的体育活动为主。从体育消费上看昆明市女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比较积极,有消费的人数远远高于无消费的人数,但是在有消费的人群中,消费金额相对较少。(2)昆明市女大学生体育价值观总体积极,不同体育生活方式其体育价值观具有显着差异:其中,身体活动指数得分越高,女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也随之升高。选择无氧运动的女大学生,其对教育成长和精神的重视程度高于选择有氧运动的女大学生。选择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只在人际关系上高于选择一个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昆明市女大学生有无体育消费显着影响体育价值观,且体育消费金额越高,女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状况越好。(3)昆明市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整体积极,不同体育生活方式其体育锻炼态度无显着差异。(4)昆明市女大学生不同体育生活方式体育价值观与体育锻炼态度存在相关性。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针对昆明市女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总体水平不理想的现状,学校应制定相应的体育锻炼激励和监督机制。(2)通过教师课上宣讲课下监督的方式,引导女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及体育锻炼态度。(3)学校应开展丰富的体育趣味活动,创造良好的校园体育环境。

金娟琴[3](2017)在《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自我效能感关系的调研报告 ——以延边大学为例》文中指出大学生当前所处的社会背景、教育背景和体育文化背景,使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具有明显的时代特性。影响当代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因素是复杂的、多元化的包括学校体育方面的塑造、社会体育文化方面的整合、大众传媒方面的宣传、主体的发展方面等方面。这些因素并不是独立地发生的,而是出于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各有侧重点的系统中,共同影响着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与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当下,大学生运动得到普及和发展运动作为高校的新兴体育课程,发现、发掘大学生运动对高校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形成和自我效能感的增强作用,对培养高校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进心理健康有着及其重要的教育意义。体育价值观能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能够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大学生教学中提供参考理论与依据,从而对大学生在体育课当中情绪、心理变化与他们的运动学习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寻找他们之间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理论是以班杜拉为依据,对延边大学的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作用、影响因素以及培养的策略进行了探析。延边大学的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是大学生行为动机的表现,影响大学生的行为选择、行为意志、行为结果及情绪反应,制约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意志力及情绪控制力。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吉林省延边大学的大学生的实证考察,探讨研究延边大学的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通过对大学生教学中大学生的年级、性别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体育价值观感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考察大学生群体在运动技能学习中所产生的心理体验。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等相关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果:1.体育价值观的均值(均值=3.0)都在3.4以上,是属于中上等程度,说明延边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在体育价值观上的认知程度偏高;自我效能感的均值在3.2左右,属于中等程度,说明大学生对自我效能感的认知程度较高。2.体育价值观中品德价值观、娱乐价值观、社交价值观、审美价值观、经济价值观与自我效能感中的一般性自我效能感之间具备明显的正相关;健康价值和社会性自我效能呈负相关。3.体育价值观与自我效能感的男、女生相比是有差异的,男生都高于女生。说明延边大学的女生应该加强对体育价值观与自我效能感的理解。

王悦[4](2017)在《湖北省青少年运动员体育价值观的现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胡燕[5](2015)在《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体育行为的关系研究 ——以云南省三所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学生成长时期是体育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养成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习惯是至关重要的,这样不仅能让体育教师更好开展体育课程,同时也培养出学生的一种终身体育的观念,从而使得我们所开展的体育教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和云南民族大学三所高校学生体育价值观和体育行为以及体育价值观与体育行为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4.1.1昆工学生比师大和民大学生的好,师大与民大学生无显着性差异。表明昆工学生对体育价值观的认识更加全面。4.1.2三所高校城乡学生在体育价值观的健身、休闲娱乐价值维度上具有差异性,师大和民大城乡学生在人际交往价值上具有显着性差异,昆工城乡学生在教育价值上具有显着性差异。城市学生的体育价值观比乡村学生的好。由此可以说明,城市学生认为体育行为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发展和意志品质形成,乡村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还较片面化。4.1.3三所高校学生的间接体育行为现状差异性不大;直接体育行为现状上差异不大,都以傍晚、清晨、锻炼10—20分钟中等强度为主,锻炼形式、项目、动机上和场所上无差异性。这与高校学生课程安排和学校氛围有关,也与云南特殊的天气气候有关。4.1.4三所高校城乡学生在间接体育行为现状上具有显着性差异,城市学生对体育现状认识好于乡村学生。直接体育行为上,城市学生在体育强度和时间上好于乡村学生,锻炼时间、时间段、场所、形式、项目、动机等方面,城乡学生无差异性。由此可以说明,城市学生认为体育行为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发展和意志品质形成,乡村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不足。4.1.5分别从三所高校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与体育行为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来看,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但相关程度都不高。三所高校大学生以健身价值观、休闲娱乐价值为主,教育价值、人际交往价值为辅,爱国主义价值无相关性。4.1.6通过三所高校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体育行为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高校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中的健身价值、休闲娱乐价值与运动强度、时间和体育消费上呈高度显着性相关;教育价值在运动强度和时间上具有高度相关性,在体育消费上呈低度相关;人际交往价值在运动时间上呈高度相关性,在运动强度、体育消费上呈低度相关;爱国主义上无相关性。说明,健身价值和休闲娱乐价值对促进学生体育行为具有明显的作用,教育价值和人际交往价值对体育行为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表明,良好的体育价值观是高校大学生体育行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保证,积极地体育行为对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根据上述状况,就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若干建设性意见,以期为高校体育工作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刘莉[6](2015)在《竞技足球犯罪中的被害人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选取了竞技足球犯罪中最有代表性的几种被害人主体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分为理论篇和各论篇两部分来展开论述。理论篇主要介绍与本研究有关的一些概念和理论,其中又分为三章,第一章是对竞技足球犯罪被害人概念的界定,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对竞技足球犯罪的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其次对竞技足球犯罪被害人的概念、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第二章对竞技足球犯罪被害人进行分类,首先介绍分类标准,其次将被害人分为国家被害人、法人组织被害人和自然人被害人三种;第三章对竞技足球犯罪被害人的特征进行归纳总结,认为竞技足球犯罪被害人除了带有被害人最本质的被害性特征之外,还带有作为竞技足球犯罪被害人的一些共同特征。各论篇重点介绍竞技足球犯罪被害人中比较典型的四类被害人自身的被害概况、被害原因和被害预防,是在理论篇归纳的基础上对竞技足球犯罪中的被害人主体进行的分析研究。各论篇以被害人主体为标题,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作为被害人的中国足协进行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中国足协被害概况进行描述,首先介绍中国足协的概况,包括足协的管理体制和足协成为竞技足球犯罪中国家被害人代表的原因,其次分析中国足协对中国足球运动的管理权现状;最后分析中国足协权利被侵害后的表现,第二部分把视角转向对中国足协自身被害原因的分析,对其自身带有的被害性从主动性和被动性两个方面进行深刻剖析,认为中国足协自身的管理存在问题是其带有的被害主动性,对职业足球联赛的开发不足是其带有的被害被动性;第三部分根据中国足协特有的被害性因素,认为可以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克服中国足协的被害主动性,通过开发职业足球市场克服中国足协的被害被动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中国足协再次成为竞技足球犯罪被害人。第二部分对作为被害人的足球俱乐部进行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足球俱乐部被害概况进行描述,首先介绍了足球俱乐部的概况,其次分析了足球俱乐部公平竞争权的概念、性质和具体内容,最后对足球俱乐部权利被侵害后的表现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分析足球俱乐部自身的被害原因,对足球俱乐部自身具有的被害性从主动性和被动性两个方面进行深刻剖析,认为足球俱乐部在制度上和在足球领域的风险投资中存在问题是其带有的被害主动性,而缺乏核心竞争力是其带有的被害被动性;第三部分根据足球俱乐部特有的被害性因素,认为可以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良好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克服其被害主动性,通过培养俱乐部核心竞争力和实施品牌赛事战略克服其被害被动性,只有克服了俱乐部自身的被害性,才能更好地实现足球俱乐部自身的被害预防。第三部分对作为被害人的足球运动员进行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足球运动员被害概况进行描述,首先分析了足球运动员的概况,其次分析了足球运动员的公平竞赛权和商品化权,并对上述权利的概念、性质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最后分析了足球运动员权利被侵害后的表现;第二部分分析足球运动员自身的被害原因,对足球运动员自身带有的被害性从易感性、诱惑性和受容性三个方面进行深刻剖析,认为运动员缺乏法律意识、职业道德价值观异化和具有变异的功利主义价值观是其被害性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根据足球运动员特有的被害性因素,认为可以通过提高运动员自身的法律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良好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克服运动员的被害易感性、诱发性和受容性;只有克服了运动员自身的被害性,才能更好地实现足球运动员自身的被害预防。第四部分对作为被害人的足球球迷群体进行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足球球迷被害概况进行描述,首先分析了足球球迷的概况,其次分析足球球迷观看真实性纯洁性比赛的权利,并对该权利的概念、性质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最后分析了足球球迷被侵害后的表现;第二部分分析足球球迷自身的被害原因,对足球球迷自身带有的被害性从易感性、诱惑性和受容性三个方面进行深刻剖析,认为足球球迷缺乏对球队的忠诚意识、以成败论英雄的错误观念和狭隘的地域足球观念以及对足球运动缺乏共同价值认同是其被害性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根据足球球迷特有的被害性因素,认为可以通过构建足球球迷文化克服足球球迷的被害易感性、诱发性和受容性;只有克服了足球球迷自身带有的被害性,才能更好地实现足球球迷自身的被害预防。

张东军[7](2013)在《中国当代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研究》文中认为运动员核心价值观是指运动员基于运动队的利益和需要所形成的对运动员价值的根本看法,是运动员在对训练和比赛中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认知和评价时所持有的基本观点。运动员核心价值观代表了全体运动员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基本的道德规范,是运动员履行使命与任务的精神支柱,影响着每个运动员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当前,在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运动员传统价值观受到极大挑战,各种不道德行为时有发生,成为制约我国建设“文化强国”和“体育强国”的关键因素。但是,国内有关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以运动员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分析方面,而系统分析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现状与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影响效果的实证研究几乎没有。鉴于国内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研究发展的现状,本文首先采用文献分析和访谈调查法,系统分析了我国当代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概念、理论渊源和构建原则,进而构建出中国当代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在此基础上为了解中国当代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现状特点,采用自编的运动员核心价值观问卷,对全国四省815名运动员进行了研究;同时还从运动队举措、教练员(领队)教育、父母教养、同伴交往、社会环境、媒体传播、自身素质等方面考察了影响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因素;此外,研究还探讨了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效果,重点考察了运动员核心价值观、成就目标取向与亲社会反社会行为的关系,以及成就目标取向在核心价值观影响亲社会反社会行为中发挥的作用。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如下:(1)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当代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包括荣耀祖国、回报社会、拼搏超越、崇尚公平、团结协作、善待身心等6个方面。(2)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现状特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中国当代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呈现比较积极的状态,中国当代运动员更加重视拼搏超越、团结协作、崇尚公平和荣耀祖国等四个核心价值观,而对善待身心和回报社会两个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相对较低。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在不同家庭居住地、年龄、运动项目类型、训练年限、技术等级、教育水平、是否主力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着显着性差异,差异主要体现在荣耀祖国、回报社会、善待身心等因子上。(3)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当前训练体制下,对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形成影响较大的因素分别是运动队举措、教练员教育和父母教养。(4)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发现,运动员核心价值观中的荣耀祖国、团结协作、拼搏超越和崇尚公平对亲社会行为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团结协作、拼搏超越和崇尚公平对反社会行为具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运动员核心价值观中的荣耀祖国、团结协作、拼搏超越和崇尚公平均对任务取向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团结协作、拼搏超越和崇尚公平对自我取向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任务取向对运动员亲社会行为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自我取向对反社会行为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任务取向在运动员核心价值观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时产生了完全和部分中介作用,自我取向在运动核心价值观负向预测反社会行为时,产生了部分中介作用。

邱丽[8](2013)在《武汉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价值观是人们认识自身行为的一个标尺,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所追求的目标、理想等都要受到自身价值观的影响,价值观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方向。在价值观日益彰显的当今社会,体育的价值也显现出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零八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体育的价值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体育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奖杯、荣耀和成绩,更成为一种文化、时尚和精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体育的需要表现在各个方面,它从一个外在的运动表现逐渐延伸到人们的内在文化中,并沉淀于都市生活男女最深层的心理结构。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栋梁之才,更需要他们具有全面的素质,体育也不例外。同时大学生的性格趋于开始稳定和成长最快的时期,也是接受新事物最容易、最稳定持久的阶段,准确的把握大学生的特点和对体育价值观的认识,势必会更好的引导他们对体育运动所持有的正确态度,这不仅可以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也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选择,同时也为大学生能否形成和贯彻“终身体育”的理念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所以说体育价值观是大学生自身对体育需要、选择和贯彻的重要衡量标准。本文根据前期学者的研究及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结果,同时结合专家对本研究的意见,在现有相关问卷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初步拟定了关于武汉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预测问卷。同时,将武汉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划分了八个维度:强身健体、娱乐身心、人际交往、智技培育、精神意志、社会责任感、社会和谐、社会经济。大学生的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对其体育价值观八个维度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体育价值观各价值维度上,武汉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的重视程度依次为:娱乐身心价值观、强身健体价值观、人际交往价值观、社会和谐价值观、社会经济价值观、精神意志价值观、社会责任感价值观、智技培育价值观。2.武汉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在性别上存在显着的差异。男生在体育的总体价值观、娱乐身心价值观、人际交往价值观、智技培育价值观、精神意志价值观、社会责任感价值观、社会和谐价值观和社会经济价值观上的重视程度比女生高,而在强身健体价值观上女生和男生的重视程度基本一致。3.武汉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在年级上存在显着的差异。高年级的学生更注重体育的强身健体、人际交往以及社会责任感价值。在体育的总体价值观方面,高年级同学比低年级更加重视。4.武汉市高校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在专业上也存在显着差异。文科的大学生不管是在总体价值观还是不同维度价值观上,都比理科的大学生更关注。但不同专业类型的大学生都将体育的娱乐身心和强身健体价值放在了首位。5.武汉市高校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在生源地上存在极显着差异。生源地是城市的武汉高校大学生在总体价值观和各个价值维度上关注程度都比生源地是农村的大学生高。生源地是农村的学生将强身健体价值放在了首位,而生源地是城市的学生则把人际交往价值放在首位。

闫静[9](2012)在《论竞技体育与精英教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英教育是教育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精英在整个人类历史中所起作用也自不必言说,怎样培育精英?这是个问题;竞技体育发展到今天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认识的深入及其所出现的异化现象,似乎也走到了岔路口,是向左还是向右?这也是个问题。但两个问题并非是没有交集的平行线,原因在于我们可以通过竞技体育来培养精英,同时,竞技体育也可以在此过程中找到失落已久的价值和意义。用竞技运动来培养精英源于古希腊的教育理念。但是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复杂的原因,竞技运动与精英教育却是渐行渐远、逐渐分离。结果只注重精英的知识训练,却忽视了竞技运动这个对精英人格的训练起重要作用的方式和手段。所以,把竞技体育和精英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并非是在发现新的真理,而是在澄明被遮蔽已久的两者之间关系的本真样态。于是,本文试图从哲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竞技体育与精英教育两者之间关系的分析,恢复、开发竞技体育的教育价值以焕发精英教育的活力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竞技体育的华丽转身。有鉴于此,本研究拟分为四部分予以论述:第一部分为当前我国精英教育的危机与竞技体育价值的凸显。其中主要对当代精英及精英教育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并初步提出了在当今危机重重的精英教育中,竞技体育的价值如何得以凸显。第二部分主要从竞技体育的词源学分析和历史解读入手,探讨了竞技运动作为一种独立的活动,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意欲用一定的限制来规范与引导竞技运动行进的方向。第三部分集中考察了西方历史上竞技体育与精英教育关系在观念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变迁轨迹,得出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竞技体育与精英教育的关系至少可以人为的分为三个阶段:非形式化阶段、形式化阶段、和制度化阶段第四部分从教育的角度市视竞技体育,要求我们要区分竞技体育与普通身体活动的不同,要充分体认它在精英教育中的价值与功能。竞技体育要成为培养精英的主课而不再仅仅是可有可无的配角。

么广会[10](2012)在《我国西南地区城乡中学生体育价值观差异性研究》文中认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1]中提到:“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201O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提到乡镇、城市中学生体质发展不平衡,呈现不乐观的态度,而中学阶段也是青少年各种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体育价值观的形成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和良好个性的形成,因此要加大对学生体育价值观念的培养,才能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信念,进而促进学生体质的提高、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本研究基于以上社会背景,立足中学生处于生理心理变化的阶段,以体育价值观为研究切点,选取处于经济不够发达西南地区为研究局域,城乡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量表,对城乡中学生体育价值观差异性进行研究,分别找出城乡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结构构成,并对其进行差异性分析,为清楚认识城乡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结构,体育价值观的培养提供参考,促进西南地区城乡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学生良好个性和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丰富体育价值观研究理论体系。研究结果如下:1)自行设计的西南地区乡镇中学生、城市中学生、西南地区城乡中学生体育价值观量表,经检验信效度较好,可以作为评价乡镇中学生、城市中学生、西南地区城乡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工具使用。2)在西南地区乡镇中学生、城市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结构验证的基础之上,对西南地区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结构进行验证,得到西南地区乡镇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结构体系是由2个层次、9个维度构成。第一个层次(个人体育价值观)包括生理健康价值观、体育娱乐价值观、性格促成价值观、信念确认价值观、团体认同价值观、教育培养价值观6个维度构成;第二个层次(社会体育价值观)包括和谐安定价值观、民族团结价值观、社会经济价值观3个维度构成。西南地区城市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由健康价值观、乐趣价值观、社交价值观、能力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和民族价值观6个结构构成。在以上体育价值观结构实证之上,得到城乡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理论结构由生理健康价值观、体育娱乐价值观、由生理健康价值观、体育娱乐价值观、个性及信念价值观、民族及社会价值观等4个维度构成,其中生理健康价值观是西南地区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核心价值观。3)西南地区城乡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总体得分较好,不同性别的城市中学生、乡镇中学生在体育价值观及各维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不同健康状况的城市中学生、乡镇中学生、西南地区城乡中学生在体育价值观及各维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研究不足:体育价值观是人们的心理活动、人的看法与认识,所涉及到的因素仍不能解释体育价值观结构影响的全部因素,可能体育价值观结构还包括其他因素,造成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研究资料较少、理论不够充分,样本含量少的问题,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要不断丰富体育价值观的内涵和理论结构,并进一步扩大样本的量;本研究只是从性别、文化程度、体育健康状况等特征属性方面对西部城乡中学生体育价值观进行分析,但是性别特征、文化程度特征等方面对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今后的研究需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

二、谈体育运动的价值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体育运动的价值观(论文提纲范文)

(1)中美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运动参与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体育价值观概述
        2.1.1 体育价值观界定
        2.1.2 体育价值观结构
        2.1.3 体育价值观作用
    2.2 运动参与研究综述
        2.2.1 运动参与定义
        2.2.2 影响运动参与的因素
    2.3 体育价值观同运动参与关系的研究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比较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中美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分析
        4.1.1 中美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各维度总体特征分析
        4.1.2 中美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分析
        4.1.3 中美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差异分析
        4.1.4 中美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差异成因
    4.2 中美大学生运动参与分析
        4.2.1 中美大学生运动参与时间分析
        4.2.2 中美大学生运动参与频率分析
        4.2.3 中美大学生运动参与强度分析
        4.2.4 中美大学生运动参与内容分析
    4.3 中美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运动参与关系分析
        4.3.1 中美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运动参与关系横向分析
        4.3.2 中美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运动参与关系纵向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昆明市女大学生不同体育生活方式体育价值观、体育锻炼态度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依据
        1.2.1 理论依据
        1.2.2 实践依据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创新点与研究目标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目标
第2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体育生活方式相关概念
        2.1.2 体育价值观相关概念
        2.1.3 体育锻炼态度相关概念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关于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
        2.2.2 关于体育价值观的研究
        2.2.3 关于体育锻炼态度的研究
        2.2.4 关于体育生活方式及体育价值观、体育锻炼态度的相关研究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假设
    3.2 研究对象与研究样本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样本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资料法
        3.3.2 问卷调查法
        3.3.3 心理测量法
        3.3.4 数理统计法
        3.3.5 对比分析法
        3.3.6 逻辑分析法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昆明市女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现状分析
        4.1.1 昆明市女大学生身体活动水平现状分析
        4.1.2 昆明市女大学生体育运动方式现状分析
        4.1.3 昆明市女大学生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现状分析
        4.1.4 昆明市女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分析
    4.2 昆明市女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体育锻炼态度的现状分析
        4.2.1 昆明市女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现状分析
        4.2.2 昆明市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的现状分析
    4.3 不同体育生活方式体育价值观的差异分析
        4.3.1 不同身体活动指数昆明市女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差异比较
        4.3.2 不同体育运动方式昆明市女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差异比较
        4.3.3 不同组织形式昆明市女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差异比较
        4.3.4 不同体育消费昆明市女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差异比较
    4.4 不同体育生活方式体育锻炼态度的差异分析
        4.4.1 不同身体活动指数昆明市女大学生的锻炼态度差异分析
        4.4.2 不同体育运动方式昆明市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差异分析
        4.4.3 不同组织形式昆明市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差异分析
        4.4.4 不同体育消费昆明市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差异分析
    4.5 不同体育生活方式体育价值观与体育锻炼态度的相关性分析
        4.5.2 不同体育运动方式体育价值观与体育锻炼态度的相关性
        4.5.3 不同组织形式体育价值观与锻炼态度的相关性
        4.5.4 不同体育消费体育价值观与体育锻炼态度的相关性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昆明市女大学生身体活动指数水平处于较低水平,选择有氧运动的人居多,以群体体育活动为主,体育消费水平比较积极
        5.1.2 昆明市女大学生体育价值观总体积极,不同体育生活方式其体育价值观具有显着差异
        5.1.3 昆明市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整体积极,不同体育生活方式其体育锻炼态度无显着差异
        5.1.4 昆明市女大学生不同体育生活方式体育价值观与体育锻炼态度存在相关性
    5.2 研究建议
        5.2.1 针对昆明市女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总体水平不理想的现状,学校应制定相应的体育锻炼激励和监督机制
        5.2.2 通过教师课上宣讲课下监督的方式,引导女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及体育锻炼态度
        5.2.3 学校应开展丰富的体育趣味活动,创造良好的校园体育环境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自我效能感关系的调研报告 ——以延边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理论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目的
        1.2.2 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动态
        1.3.2 国外研究动态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特征分析
        3.1.1 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各维度总体情况
        3.1.2 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差异比较
        3.1.3 不同年级之间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差异比较
    3.2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特征分析
        3.2.1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各维度总体情况
        3.2.2 不同性别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比较
        3.2.3 不同年级间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差异比较
    3.3 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自我效能感关系的研究
        3.3.1 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自我效能感相关关系
        3.3.2 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5)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体育行为的关系研究 ——以云南省三所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依据
        1.1.1 对体育价值观与体育行为的再认识
        1.1.2 政策法规的大力支撑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1.3.1 研究的创新点
        1.3.2 研究的难点
    1.4 研究综述
        1.4.1 核心概念界定
        1.4.2 相关理论基础
        1.4.3 国内、国外体育价值观和体育行为的研究现状
        1.4.4 体育价值观与体育行为的关系研究现状
        1.4.5 小结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实地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云南省三所高校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对比分析
        3.1.1 师大、昆工高校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对比分析
        3.1.2 师大、民大高校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对比分析
        3.1.3 昆工、民大高校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对比分析
    3.2 云南省三所高校大学生体育行为对比分析
        3.2.1 师大、昆工、民大学生间接体育行为对比分析
        3.2.2 师大、昆工、民大学生直接体育行为对比分析
    3.3 云南省三所高校城乡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对比分析
        3.3.1 师大城乡学生体育价值观对比分析
        3.3.2 昆工城乡学生体育价值观对比分析
        3.3.3 民大城乡学生体育价值观对比分析
    3.4 云南省三所高校城乡学生体育行为对比分析
        3.4.1 师大城乡学生间接体育行为对比分析
        3.4.2 师大城乡学生直接体育行为对比分析
        3.4.3 昆工城乡学生间接体育行为对比分析
        3.4.4 昆工城乡学生直接体育行为对比分析
        3.4.5 民大城乡学生间接体育行为对比分析
        3.4.6 民大城乡学生直接体育行为对比分析
    3.5 云南省三所高校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体育行为的关系分析
        3.5.1 三所高校学生体育价值观与体育行为的关系分析
        3.5.2 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体育行为的关系分析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4.2.1 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观
        4.2.2 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开展相应体育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4.2.3 利用流行网络工具宣传体育,使其对体育价值有正确认识
        4.2.4 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趣味活动
        4.2.5 加强体育锻炼强度、难度,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4.2.6 重视学生体育教育,加强科学健身指导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竞技足球犯罪中的被害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三、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述评
    四、选题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理论篇
    第一章 竞技足球犯罪被害人概念界定
        第一节 竞技足球犯罪概念概说
        一、竞技足球犯罪概念
        二、竞技足球犯罪概念的内涵
        三、竞技足球犯罪概念的外延
        第二节 竞技足球犯罪被害人概念概说
        一、竞技足球犯罪被害人概念
        二、对竞技足球犯罪被害人概念的理解
        三、竞技足球犯罪被害人概念的外延
    第二章 竞技足球犯罪被害人的分类
        第一节 分类标准
        一、学者们的分类
        二、本研究的分类标准
        第二节 竞技足球犯罪被害人的范围
        一、国家被害人——足球协会为其代表(足球运动管理中心)
        二、法人组织被害人——足球俱乐部(投资商)
        三、自然人被害人
    第三章 竞技足球犯罪被害人的特征
        第一节 竞技足球犯罪被害人的本质特征
        一、国家和法人组织被害人的被害性
        二、自然人被害人的被害性
        第二节 竞技足球犯罪被害人的一般特征
        一、被害与比赛的相关性
        二、被害人主体的复杂性
        三、被害的集中性
各论篇
    第四章 中国足协
        第一节 中国足协的被害概况
        一、中国足协的概况
        二、中国足协的管理权
        三、中国足协被害后的表现
        第二节 中国足协自身的被害原因
        一、中国足协的被害主动性——自身管理存在问题
        二、中国足协的被害被动性——职业足球市场开发不足
        第三节 中国足协自身的被害预防
        一、克服中国足协的被害主动性——创新和发展管理体制
        二、克服中国足协的被害被动性——开发职业足球市场
    第五章 足球俱乐部
        第一节 足球俱乐部的被害概况
        一、足球俱乐部概述
        二、足球俱乐部的公平竞争权
        三、足球俱乐部被害后的表现
        第二节 足球俱乐部自身的被害原因
        一、足球俱乐部的被害主动性
        二、足球俱乐部的被害被动性——缺乏核心竞争力
        第三节 足球俱乐部自身的被害预防
        一、克服俱乐部的被害主动性
        二、克服俱乐部的被害被动性
    第六章 足球运动员
        第一节 足球运动员的被害概况
        一、足球运动员的界定
        二、足球运动员的权利
        三、足球运动员被害后的表现
        第二节 足球运动员自身的被害原因
        一、被害易感性——运动员缺乏法律意识
        二、被害诱发性——运动员职业道德价值观异化
        三、被害受容性——运动员异化的功利主义价值观
        第三节 足球运动员自身的被害预防
        一、克服被害易感性——提高运动员自身的法律意识
        二、克服被害诱发性——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价值观
        三、克服被害受容性——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功利价值观
    第七章 足球球迷
        第一节 足球球迷的被害概况
        一、足球球迷概说
        二、球迷的权利——观看真实性纯洁性比赛的权利
        三、球迷被害后的表现
        第二节 足球球迷自身的被害原因
        一、被害易感性——缺乏对足球球队的忠诚意识
        二、被害诱发性
        三、被害受容性——对足球运动缺乏共同价值认同
        第三节 足球球迷自身的被害预防
        一、克服球迷的被害性
        二、克服球迷被害性的路径——构建足球“球迷文化”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致谢

(7)中国当代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源起
        1.1.1 时代的发展赋予运动员新的历史使命
        1.1.2 价值观的多元化呼唤塑造运动员核心价值观
        1.1.3 运动员的身心发展特点需要核心价值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运动员价值观及其理论综述
        2.1.1 价值观的内涵
        2.1.2 体育(运动)价值观的内涵
        2.1.3 运动员价值观的内涵
        2.1.4 运动员价值观的相关概念
        2.1.5 运动员价值观的类型
        2.1.6 运动员价值观的测量
        2.1.7 运动员价值观的理论解释
        2.1.8 运动员价值观的影响因素研究
        2.1.9 运动员价值观的影响效果研究
        2.1.10 运动员价值观的干预研究
    2.2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论综述
        2.2.1 核心价值观
        2.2.2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
        2.2.3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与相关概念辨析
        2.2.4 国内外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研究
        2.2.5 国外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
    2.3 文献综述小结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德尔菲法
        3.2.3 访谈法
        3.2.4 个案分析法
        3.2.5 问卷调查法
        3.2.6 数理统计法
    3.3 研究思路
4 研究一、中国当代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4.1 问题的提出
    4.2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概念的梳理与界定
    4.3 我国当代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理论渊源分析
        4.3.1 奥林匹克精神
        4.3.2 运动员精神
        4.3.3 我国不同时期的体育思想与精神
        4.3.4 体育政策法规制度
    4.4 我国当代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4.4.1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原则
        4.4.2 初拟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条目
        4.4.3 确定运动员核心价值观条目及其评价指标
    4.5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各条目释义
    4.6 讨论
5 研究二、我国当代运动员核心价值观问卷编制与现状调查
    5.1 问题的提出
    5.2 研究方法
        5.2.1 研究被试
        5.2.2 工具
        5.2.3 程序
        5.2.4 统计方法
    5.3 研究结果
        5.3.1 初测问卷的收集与编制
        5.3.2 无关变量的控制
        5.3.3 确立问卷初测条目
        5.3.4 项目分析
        5.3.5 探索性因素分析
        5.3.6 验证性因素分析
        5.3.7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5.3.8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状况分析
    5.4 讨论
        5.4.1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问卷的内容与结构
        5.4.2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评价中的反应偏差
        5.4.3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总体状况分析
        5.4.4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特点分析
    5.5 研究小结
6 研究三、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影响因素研究
    6.1 问题的提出
    6.2 研究方法与程序
        6.2.1 收集和整理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影响因素初测问卷条目
        6.2.2 初步确认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影响因素问卷条目,评定问卷内容效度
        6.2.3 探索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影响因素类型
        6.2.4 验证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影响因素类型
        6.2.5 分析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影响因素对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6.3 研究结果
        6.3.1 项目分析
        6.3.2 探索性因素分析
        6.3.3 验证性因素分析
        6.3.4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6.3.5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分析
    6.4 分析与讨论
        6.4.1 关于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影响因素的内容与结构
        6.4.2 运动队举措对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6.4.3 教练员(领队)因素对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6.4.4 父母教养因素对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6.4.5 同伴交往因素对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6.4.6 社会环境因素对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6.4.7 媒体传播因素对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6.4.8 自身素质因素对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6.5 研究小结
7 研究四、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影响效果研究
    7.1 问题的提出
    7.2 研究方法
        7.2.1 研究被试
        7.2.2 测量工具
        7.2.3 统计方法
    7.3 研究结果
        7.3.1 问卷信度分析
        7.3.2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成就取向和亲社会反社会行为的相关分析
        7.3.3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对亲社会反社会行为的影响
        7.3.4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对成就取向的影响
        7.3.5 运动员成就取向对亲社会反社会行为的影响
        7.3.6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成就取向与亲社会反社会行为总体作用分析
    7.4 分析与讨论
        7.4.1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对亲社会反社会行为的影响
        7.4.2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对成就目标取向的影响
        7.4.3 成就取向对亲社会反社会行为的影响
        7.4.4 成就取向对运动员核心价值观与亲社会反社会行为的中介作用
    7.5 研究小结
8 综合讨论
    8.1 我国当代运动员的核心价值观
    8.2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及其心理机制
    8.3 本研究对运动队管理与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启示
    8.4 总结与展望
9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8)武汉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2 研究现状
    2.1 价值观的研究
        2.1.1 国外对价值观的研究
        2.1.2 国内对价值观的研究
    2.2 体育价值观的研究
        2.2.1 体育价值观概念的界定
        2.2.2 体育价值观的构成因子
        2.2.3 体育价值观的研究现状
    2.3 总结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武汉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因子构建及选取
        4.1.1 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因子构建
        4.1.2 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因子选取
    4.2 武汉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问卷编制
        4.2.1 大学生体育价值观预测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4.2.2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4.3 武汉市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总体特征分析
    4.4 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特点与分析
    4.5 不同年级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特点与分析
    4.6 不同专业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特点与分析
    4.7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特点与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
6 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6.1 本研究的不足
    6.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论竞技体育与精英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的意义
    1.3 立论基础
        1.3.1 功能主义理论
        1.3.2 冲突理论
        1.3.3 社会角色理论
        1.3.4 符号互动理论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思路
2 文献综述
    2.1 对精英教育的研究
        2.1.1 关于精英教育的一般理论研究
        2.1.2 关于精英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研究
    2.2 对体育价值观的研究
        2.2.1 关于体育价值观概念界定的研究
        2.2.2 关于体育价值观演变过程的研究
        2.2.3 对体育价值观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
        2.2.4 对体育价值观取向的研究
    2.3 关于体育与教育关系的研究
    2.4 有关体育与精英教育的研究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的方法论
        3.1.1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3.1.2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3.1.3 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
    3.2 具体的研究方法
        3.2.1 问题式研究
        3.2.2 比较研究法
        3.2.3 矛盾分析法
        3.2.4 文献研究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当前我国精英教育的危机
        4.1.1 “精英观”的转向
        4.1.2 精英教育之释义
        4.1.3 精英教育家园的特性
        4.1.4 当今我国精英教育的显性危机及根源
    4.2 困境中的突围——竞技体育价值的凸现
        4.2.1 精英教育语境下的竞技体育
        4.2.2 精英教育语境下竞技体育的概念界定
        4.2.3 精英教育语境下竞技体育与几个相关概念的辨析
    4.3 精英教育与竞技体育关系的历史考察
        4.3.1 非形式化阶段,精英教育与竞技体育的直接同一
        4.3.2 形式化阶段,精英教育与竞技体育逐步分化
        4.3.3 制度化阶段,精英教育与竞技体育的片面结合
    4.4 精英教育中竞技体育的定位归正
        4.4.1 竞技体育的正名立说
        4.4.2 精英教育语境下竞技体育的功能指向
        4.4.3 精英教育语境下竞技体育的功能
        4.4.4 现实中出现的异化问题
5 结论与思考
    5.1 结论
    5.2 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无)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我国西南地区城乡中学生体育价值观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体育价值观相关概念方面的研究
    1.2 体育价值观结构方面的研究
    1.3 体育价值观对比方面的研究
    1.4 体育价值观的理论问题方面的研究
    1.5 目前体育价值观研究的不足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意义
    1.7 研究假设
    1.8 研究步骤
        1.8.1 西南地区乡镇中学生体育价值观量表编制及结构实证分析
        1.8.2 西南地区城市中学生体育价值观量表编制及结构实证分析
        1.8.3 西南地区城乡中学生体育价值观量表编制及结构实证分析
        1.8.4 西南地区城乡中学生体育价值观差异性分析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调研
        2.2.2 实地调查法
        2.2.3 专家访谈法
        2.2.4 问卷调查法
        2.2.5 数理统计法
3 西南地区城乡中学生体育价值观测量工具研制及结构实证分析
    3.1 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理论假设结构认识
    3.2 《西南地区乡镇中学生体育价值观量表》研制与结构实证分析
        3.2.1 《西南地区乡镇中学生体育价值观量表》研制
        3.2.2 西南地区乡镇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结构实证分析
    3.3 《西南地区城市中学生体育价值观量表》研制及结构实证分析
        3.3.1 《西南地区城市中学生体育价值观量表》的研制
        3.3.2 西南地区城市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结构实证分析
    3.4 《西南地区城乡中学生体育价值观量表》研制及结构实证研究
        3.4.1 西南地区城乡中学生体育价值观量表的研制
        3.4.2 西南地区城乡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结构实证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西南地区城乡中学生体育价值观总体特征
    4.2 性别特征下城乡中学生体育价值观对比分析
    4.3 不同健康状况城乡中学生体育价值观比较分析
5 讨论
    5.1 西南地区中学生、乡镇地区中学生、城市地区中学生结构比较分析
    5.2 西南地区中学生体育价值观比较分析
6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研究不足和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谈体育运动的价值观(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美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运动参与关系的研究[D]. 王梦晨. 北京体育大学, 2018(01)
  • [2]昆明市女大学生不同体育生活方式体育价值观、体育锻炼态度的对比研究[D]. 陈子莹. 云南师范大学, 2017(12)
  • [3]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自我效能感关系的调研报告 ——以延边大学为例[D]. 金娟琴. 延边大学, 2017(11)
  • [4]湖北省青少年运动员体育价值观的现状分析[D]. 王悦. 华中师范大学, 2017
  • [5]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体育行为的关系研究 ——以云南省三所高校为例[D]. 胡燕. 云南师范大学, 2015(01)
  • [6]竞技足球犯罪中的被害人研究[D]. 刘莉. 武汉大学, 2015(07)
  • [7]中国当代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研究[D]. 张东军.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7)
  • [8]武汉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调查研究[D]. 邱丽. 华中师范大学, 2013(S2)
  • [9]论竞技体育与精英教育[D]. 闫静. 北京体育大学, 2012(10)
  • [10]我国西南地区城乡中学生体育价值观差异性研究[D]. 么广会. 西南大学, 2012(09)

标签:;  ;  ;  ;  ;  

论体育的价值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