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角测量装置论文-余侃胜,吴颖,陈明亮,邹进,谢国强

相角测量装置论文-余侃胜,吴颖,陈明亮,邹进,谢国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相角测量装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同步相量测量装置,FFT,Labview

相角测量装置论文文献综述

余侃胜,吴颖,陈明亮,邹进,谢国强[1](2018)在《基于FFT算法的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相角反向输出故障分析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验证了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测试仪的输出参考量满足工频余弦要求,分析了PMU装置装置数据流、装置测量相量时间标工作方式及相量计算算法,基于FFT算法采用Labview波形仿真分析,发现PMU装置相量相角反向输出的真实原因,提出了整治方案。(本文来源于《江西电力》期刊2018年02期)

于峰,陈振海[2](2011)在《GPS在同步电压相角测量装置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分析了同步电压相角测量的重要性,对电压相角测量原理和母线电压相量测量方法进行了综合阐述。介绍了GPS的组成,论证了利用GPS的精确时间作为全电网的同步时钟在同步电压相角测量中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基于GPS同步电压相角测量装置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及实现电路,并给出了软件设计流程、部分重要程序。最后对装置进行了重点分析了基于GPS同步电压相角测量装置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及实现电路。GPS同步电压相角测量装置可以同步、实时的测量不同点的电压相位,为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必要参数,研究基于GPS的电压同步相角的测量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用户》期刊2011年03期)

顾一明[3](2006)在《基于GPS相角测量装置站端监测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电力系统的暂态过程越来越引起重视。电压相量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参数,其中发电机的功角状况更是电力系统运行的主要变量,是监视整个电网及其电气设备稳定运行的主要判据。而为了将相量测量系统子站测量到的实时数据传送到主站,以供分析、监测等功能,主站与子站之间的通信就显得尤为重要,子站站端测量管理软件的主要功能就是实现相量测量单元(PMU)至主站间的实时数据传递。 论文首先介绍了发电机功角测量的原理及方法,提出了一种利用转速信号实时测量功角的方法,将其作为软件数据处理的理论基础。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精度不高,工程实施难等缺点,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论文接着对子站监测管理系统做了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重点对其网络通信方式及通信规约作了设计。考虑到软件的通用性及可扩展性,对软件各功能的设计采用模块化、结构化、标准化设计,便于系统规模、功能的扩充与其他系统的互联。 论文最后详细阐述了监测管理系统多线程的具体实现,并开发了一种基于消息队列的线程通信机制。对此消息传递机制的速度进行的测试表明此方法可以满足子站实时软件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期刊2006-03-01)

李波[4](2003)在《基于cPCI的实时相角测量装置的实用化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力系统的日益庞大与复杂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实现电力系统实时相角测量将在电力系统稳定监视与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电力系统相角测量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被称为当前电力系统的叁项前沿课题之一。本文以现有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在第二代相角测量装置的基础上进行了实用化开发。本文完成了相角测量装置中的实时时钟的设计,同步时钟为相角提供了一个绝对时间坐标。给出了锁相回路的设计,确保了对电流电压的等角度采样。设计了实时相角算法,使相角用于就地控制成为可能。编写了采样程序,得到系统的电压、电流、有功、无功等量,便于运行人员分析。制定了装置内部通信规约。(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河北)》期刊2003-12-30)

杨贵玉,江道灼,邱家驹[5](2003)在《相角测量装置的同步测量精度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基于全球定位系统 (GPS)、锁相环 (PLL)的相角测量装置 (PMU )主要误差因素进行了分析与仿真研究 ,结果表明 :幅值误差远小于角度误差 ;异地同步方法误差远小于同步测量环节本身的误差 ,后者主要由PMU的频率跟踪与测量、信号滤波延迟以及数值算法等环节引起 ;指出以PLL器件锁相跟踪被测信号基频时 ,在频率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可能隐含的问题。最后得出 :在保证频率跟踪测量精度的前提下 ,PMU的相角测量精度可以达到 1°。(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03年14期)

王念同,沈继刚,蔡晓越,潘丽[6](2001)在《移相整流变压器移相角微机测量装置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借助单片机配合一些辅助电路的测量系统 ,并分别对测量精度、电路原理图、计算机程序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01期)

顾和荣,史增洪,卢志刚[7](1999)在《电力系统实时相角测量装置》一文中研究指出研制的实时相角测量装置采用模块式结构,具有易于扩充和可靠性高的特点;测量系统高精度的实时时钟系统,为准确相角测量奠定了基础.通过对测量装置进行的误差分析表明,该相角测量装置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初步实验研究验证了相角测量装置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学报》期刊1999年03期)

卢志刚,郝玉山,康庆平,董青,杨以涵[8](1998)在《启发式遗传算法在优化电力系统相角测量装置安装地点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应用遗传算法优化电力系统相角测量装置安装地点,使得相角测量装置安装点数最少,在中调能看到整个系统的电压矢量,即整个系统是可观测的。在遗传算法中引入启发式搜索策略,并采取在下一代中保持最优个体的操作,加快了寻优的速度并从概率上保证能寻得全部最优解,仿真结果说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网技术》期刊1998年08期)

卢志刚,韩岩,郝育黔,赵慧,郝玉山[9](1998)在《电力系统实时相角测量装置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系统实时相角测量装置采用模块化结构,由一个GPS接收模块,一个监控模块和若干个测量模块组成。装置的相角测量、故障录波具有同步、在线、实时、精度高等优点,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监视和控制。(本文来源于《电力自动化设备》期刊1998年03期)

相角测量装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首先分析了同步电压相角测量的重要性,对电压相角测量原理和母线电压相量测量方法进行了综合阐述。介绍了GPS的组成,论证了利用GPS的精确时间作为全电网的同步时钟在同步电压相角测量中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基于GPS同步电压相角测量装置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及实现电路,并给出了软件设计流程、部分重要程序。最后对装置进行了重点分析了基于GPS同步电压相角测量装置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及实现电路。GPS同步电压相角测量装置可以同步、实时的测量不同点的电压相位,为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必要参数,研究基于GPS的电压同步相角的测量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相角测量装置论文参考文献

[1].余侃胜,吴颖,陈明亮,邹进,谢国强.基于FFT算法的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相角反向输出故障分析与对策[J].江西电力.2018

[2].于峰,陈振海.GPS在同步电压相角测量装置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用户.2011

[3].顾一明.基于GPS相角测量装置站端监测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河海大学.2006

[4].李波.基于cPCI的实时相角测量装置的实用化开发[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3

[5].杨贵玉,江道灼,邱家驹.相角测量装置的同步测量精度问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

[6].王念同,沈继刚,蔡晓越,潘丽.移相整流变压器移相角微机测量装置开发[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1

[7].顾和荣,史增洪,卢志刚.电力系统实时相角测量装置[J].燕山大学学报.1999

[8].卢志刚,郝玉山,康庆平,董青,杨以涵.启发式遗传算法在优化电力系统相角测量装置安装地点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1998

[9].卢志刚,韩岩,郝育黔,赵慧,郝玉山.电力系统实时相角测量装置的研制[J].电力自动化设备.1998

标签:;  ;  ;  

相角测量装置论文-余侃胜,吴颖,陈明亮,邹进,谢国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