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中国论文-高莹,操乐鹏

现当代中国论文-高莹,操乐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现当代中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学生产,当代,印刷出版,新文学运动,出版史,郭沫若,现代文学,商务印书馆,刘跃进,新月书店

现当代中国论文文献综述

高莹,操乐鹏[1](2019)在《聚焦印刷出版与现当代中国的文学生产》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商务印书馆联合举办的“印刷出版与现当代中国的文学生产”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郭沫若纪念馆以及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商务印书馆等单位的中青年学者参加会议。时值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10(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2-27)

学愚[2](2019)在《论现当代中国的佛教复兴》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学术界常用"复兴"来表述民国佛教和当代中国佛教。但是,何为复兴?现当代中国佛教在哪些方面或领域呈现出复兴趋势?学者们不但没有达成共识,甚至出现相反的看法。本文以维慈《中国佛教的复兴》一书及其他学者相关研究为背景,分析现当代中国佛教,探讨佛教复兴的现象与本质,揭示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机遇和危机。(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瞿燕花[3](2019)在《敦煌壁画对现当代中国美术的启示与推动》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初,在中国美术界受西方艺术的冲击而产生困惑和反思之时,沉寂多年的敦煌壁画重新惊现于世。许多画家开始陆续到敦煌作实地的考察学习,对敦煌艺术进行全方位的临摹、研究,他们通过自身的艺术实践,把远在西北边陲的敦煌艺术介绍给全世界,使中国传统艺术重新回到了世界艺术的舞台上,并由此开启了中国传统艺术在继承中不断求变创新的新时代。本文通过释读"敦煌"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和外延,并以张大千、常书鸿等人在敦煌临摹、研究壁画的情况(本文来源于《美术》期刊2019年06期)

李浚毓[4](2019)在《现当代中国手工地毯设计分类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主要讲述了二十世纪初至今中国现当代手工地毯的设计历程,从时代变革的角度着手,探究现当代中国手工地毯设计产生的社会文化以及政治因素的差异性。整篇文章是以贯穿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手工地毯设计的变迁历程,把中国手工地毯的设计历史划分成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以及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两个历史时间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中国手工地毯的设计处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形势下,在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下,融合中国的图案创新出具有本民族特色不同以往的地毯,促使了京式地毯、彩花式地毯、美术式地毯等中国“四大名毯”的产生。对于其他手工地毯的设计来源地与同时期的中国均处于上升发展趋势,总言之不分上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以后,中国的手工地毯设计在政治倾向的影响下,在“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时代主流下产出了一批带有民族政治元素的地毯设计作品,逐渐有所停滞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受改革开放历史浪潮的影响,无论从题材、图案样式、工艺以及材质等不同设计角度均有飞跃式的发展,但在这种新形势下也引进了机制地毯的发展,因此,中国手工地毯的设计逐渐转型成定制原创设计方向的发展。在二十一世纪初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兴起,手工地毯作为“古丝绸之路”时期传入中国的工艺重新被定义了新的意义,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发展,要有自己的中国市场,设计方面应当领先于市场的发展,反思如何创新中国当代地毯在图案设计方面顺应时代的潮流。关于中国手工地毯设计的现当代发展历程的记载和研究,现代设计史文献上却鲜少记载,本研究意在填补这一重大的空白,填补中国现当代手工地毯设计阶段性历程研究领域的学术空白。提倡无论是地毯设计师还是其他领域的设计师原创设计出具有本民族特色以及特点的设计作品,用以提升国家的整体原创设计能力,通过多方面不懈的努力,促使生活质量的提高,为国家逐渐变成一个设计强国作出一份贡献。(本文来源于《鲁迅美术学院》期刊2019-06-01)

刘俊[5](2019)在《线条在现当代中国油画创作中的艺术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油画创作过程中,线条是画面中的关键元素,线条的构成会影响画面的构图、主体造型以及绘画作品的艺术风格,是油画创作中不可缺少的艺术元素之一。作者认为,只有把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与艺术语言融合到西方油画中,才能让中国油画走上创新之路和油画民族化的道路,才能形成真正属于中国的油画艺术。基于此,文章从中西方绘画中的线条表现形式切入,结合林风眠、吴冠中、董希文、刘小东等现当代油画家的作品,分析线条在现当代中国油画创作中的艺术表现。(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9年05期)

常晓丹[6](2019)在《莎士比亚纯真女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与流变》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词频分析工具CiteSpace对1949年至2017年间刊发在中国知网且与莎士比亚纯真女性相关的学术期刊论文进行量化统计,数说中国评论家读者对莎士比亚纯真女性的接受状况;并运用比较文学接受研究理论,阐释莎士比亚纯真女性从"人文主义真女性"、"爱情至上的忠贞女性"到"勇敢的女性主义者"的形象建构过程及其成因,揭示中国女性文化对莎剧女性形象的改造过程。(本文来源于《菏泽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何睿清[7](2018)在《从历史化角度看翻译对现当代中国文学变化的重要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国内翻译学者们对西方翻译理论的研究与讨论一直在前进着,而从历史进程的角度,站在意识形态看待翻译对我国文学系统的演变所带来的重大影响,却鲜有人至。本文将尝试从这一角度出发,分析梳理翻译为现当代中国文学所带来的新的文学体裁形式。安德烈·勒菲弗尔的翻译观是把翻译研究置于宏大的现实背景中,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来加以考察。翻译都反映了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或诗学形态,在某个特定社会环境中,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运作,以达到文学操纵(本文来源于《山海经》期刊2018年13期)

张西平[8](2017)在《编后记:现当代中国文学在海外——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创刊以来,本刊一直以海外汉学研究为宗旨。在如何理解"汉学"和"中国学"上学术界一直存在分歧,因为海外的中国学研究领域太广,从历史、文化到当代政治、经济、环保、科技,而海外汉学按照词义理解又似乎太窄,仅仅局限于历史、文化。学界也曾有这样的说法,海外研究历史中国我们姑且称为"汉学",海外研究当代(本文来源于《国际汉学》期刊2017年04期)

张维娜[9](2017)在《现当代中国油画的平面化形式语言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绘画较之西方国家的绘画艺术,不管是表现方式还是创作思维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是由于绘画艺术背后承载的美学思想、审美观念的差异所造成的。平面化形式语言在现当代艺术形式中的独特性地位的展现,在某种方面是我国油画审美观念意识和绘画思维向多元化发展的体现。本文就现当代平面化形式语言的发展进行分析,并对中国油画的平面化形式语言的未来的发展做相关的可能性归纳。(本文来源于《艺海》期刊2017年11期)

张晨[10](2017)在《现当代中国绘画的时代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正所谓"留取时光在图画",无论在开端还是在物化过程中,所有美术创作都离不开作者所处的地域,离不开时代的助力。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度,任何一个时代,无不孕生出彼此不可替代的当代艺术。(本文来源于《参花(上)》期刊2017年08期)

现当代中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学术界常用"复兴"来表述民国佛教和当代中国佛教。但是,何为复兴?现当代中国佛教在哪些方面或领域呈现出复兴趋势?学者们不但没有达成共识,甚至出现相反的看法。本文以维慈《中国佛教的复兴》一书及其他学者相关研究为背景,分析现当代中国佛教,探讨佛教复兴的现象与本质,揭示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机遇和危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现当代中国论文参考文献

[1].高莹,操乐鹏.聚焦印刷出版与现当代中国的文学生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2].学愚.论现当代中国的佛教复兴[J].世界宗教研究.2019

[3].瞿燕花.敦煌壁画对现当代中国美术的启示与推动[J].美术.2019

[4].李浚毓.现当代中国手工地毯设计分类比较研究[D].鲁迅美术学院.2019

[5].刘俊.线条在现当代中国油画创作中的艺术表现[J].艺术教育.2019

[6].常晓丹.莎士比亚纯真女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与流变[J].菏泽学院学报.2019

[7].何睿清.从历史化角度看翻译对现当代中国文学变化的重要影响[J].山海经.2018

[8].张西平.编后记:现当代中国文学在海外——一个新的研究方向[J].国际汉学.2017

[9].张维娜.现当代中国油画的平面化形式语言探究[J].艺海.2017

[10].张晨.现当代中国绘画的时代特征[J].参花(上).2017

标签:;  ;  ;  ;  ;  ;  ;  ;  ;  ;  

现当代中国论文-高莹,操乐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