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搜索暴力论文-葛晓琳

人肉搜索暴力论文-葛晓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肉搜索暴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肉搜索,网络暴力,法律规制

人肉搜索暴力论文文献综述

葛晓琳[1](2019)在《关于“人肉搜索类网络暴力”法律规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暴力通常被我们分为两类,即人肉搜索类和语言类网络暴力。本文重点阐述其中之一"人肉搜索类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带有虚拟性特征、通过网络传播的一种特殊暴力。虚拟社会的匿名开放性和难管控性加大了网络治理的难度。针对这个问题,目前我国法律虽然在人肉搜索类网络暴力行为的规制方面有了相应的规定,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论述什么是"人肉搜索类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类网络暴力"法律规制的现状及其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揭示出它的非法性与社会危害性。并且从法律和道德角度提出完善法律规制措施,希望能够引起广大人民和立法者的重视,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本文来源于《河北农机》期刊2019年07期)

丁昭月[2](2018)在《“人肉搜索”引发网络暴力的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微软"陈自瑶事件"是人肉搜索的先例,"虐猫女"事件、铜须门事件、王千源事件、天价头事件、兰董事件随之进入大众的视野,特别是"死亡博客"事件,成为"人肉搜索第一案"。这些无一不体现了"人肉搜索"背后的巨大力量。然而近些年来我们发现,"人肉搜索"不但没有弘扬真善美、维护社会和谐,反而引发了多起网络暴力案件,严重干扰了社会秩序。这种现象也促使人们对"人肉搜索"有了新的思考。(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8年23期)

郁葱[3](2018)在《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难以杜绝,却能减少》一文中研究指出因批评一部动画,遭到动画粉丝人肉,听起来十分荒谬,却真实发生了。近日,一位老师因发表了对《魔道祖师》的不满言论,被该书作者墨香铜臭的粉丝人肉搜索,并进行人身攻击,对这位老师发带有“去死”之类的短信,并且家庭住址遭到曝光,该老师不堪压力自杀,自杀未遂后,书(本文来源于《电脑报》期刊2018-09-10)

刘红霞[4](2018)在《拒绝网络暴力 对“人肉搜索”说不》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人肉搜索”击中舆论场核心。四川德阳女医生遭人肉搜索、卷入舆论旋涡后自杀的悲剧还未消弭,又一则由人肉搜索引发的案例闯入公众视野。据媒体报道,某位老师因发表了对网络小说《魔道祖师》的不满言论,遭该书粉丝人肉搜索及人身攻击。不堪骚扰的老师选择(本文来源于《中国产经新闻》期刊2018-09-08)

李莉[5](2016)在《以“人肉搜索”为主的网络暴力的法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肉搜索"的诞生,能够给人们带来全新的搜索体验,但同时滋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它属于新型网络搜索引擎模式,实质上,"人肉搜索"也是道德舆论的一种全新形式。它可推动现代公众参与构建公共空间。但有些事件因无法满足网民的道德标准,而产生网络暴力。因此,唯有运用道德、法律进行监管,从而对网络暴力进行更好的全面的社会控制。(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6年04期)

李春雷,范帆[6](2015)在《网络舆论中“暴力心态”的规避路径研究——以“男子棒打流浪狗遭人肉搜索”事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舆论动荡不安而又戾气丛生,同时,网络技术引导下的网络舆论夹杂了诸多社会心态的转嫁,因此,文章以"男子棒打流浪狗遭人肉搜索"事件为例,分析了暴力心态泛化的多种形态的暴戾、无序的表征,认为在此驱使下的种种网络行为失范暗藏着现实破坏力,在深度剖析网络舆论中"暴力心态"的社会根源和心理肇因的基础上,提出媒体分层框架滤化的疏导路径,在全媒体时代下根据不同形态媒体的特性,发挥各自的优势和所长,涵化受众的"暴力心态",以期净化网络舆论空间长期弥漫的戾气。(本文来源于《江西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李媛[7](2015)在《以“人肉搜索”为主的网络暴力的法理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一个全新的世界向我们开启——虚拟的网络社会,在网络社会中,自由平台是面对大众的,没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从而导致网络社会的无秩序化,滋生了网络暴力现象。"人肉搜索"对于个人隐私的侵害日益严重,形成"网络暴力",对个人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对步入法治建设的我们来说,国家需要在自由和秩序中寻找平衡,保障自由和人权的实现。(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5年13期)

黄宏[8](2014)在《人肉搜索,另类暴力》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心提示: 人肉搜索,一个伴随网络而生的新名词,短时间内即能使被搜索人的私密资料公之于众。由于其侵犯公民的隐私权,常与法律相抵触,有时因为信息发布不准确,时常伤及无辜,因而被人指责为“网络暴力”。前段时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网络侵权的司法解释(本文来源于《浙江日报》期刊2014-12-18)

苏润[9](2014)在《人肉搜索让网络暴力击鼓传花》一文中研究指出还记得9月初,福建省福州市东街口新华都百货门口人行天桥桥下,一名正在乞讨的66岁老人,无故被一头戴鸭舌帽的男子踢踹,持续近10分钟。这一幕被路人看见并拍了视频传到微博上。9月5日晚,网友在微博“人肉搜索”,指出当时打人者是24岁的宁波人小张,短短4天,小(本文来源于《人民邮电》期刊2014-11-03)

[10](2014)在《“人肉搜索”:正义or暴力》一文中研究指出编者按: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公布,该司法解释已于10月10日起施行。该司法解释规定,网络用户或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公开自然人基因信息、病历资料、健康检查资料、犯罪记录、家庭住址、私人活(本文来源于《云南政协报》期刊2014-10-29)

人肉搜索暴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微软"陈自瑶事件"是人肉搜索的先例,"虐猫女"事件、铜须门事件、王千源事件、天价头事件、兰董事件随之进入大众的视野,特别是"死亡博客"事件,成为"人肉搜索第一案"。这些无一不体现了"人肉搜索"背后的巨大力量。然而近些年来我们发现,"人肉搜索"不但没有弘扬真善美、维护社会和谐,反而引发了多起网络暴力案件,严重干扰了社会秩序。这种现象也促使人们对"人肉搜索"有了新的思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肉搜索暴力论文参考文献

[1].葛晓琳.关于“人肉搜索类网络暴力”法律规制的研究[J].河北农机.2019

[2].丁昭月.“人肉搜索”引发网络暴力的成因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8

[3].郁葱.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难以杜绝,却能减少[N].电脑报.2018

[4].刘红霞.拒绝网络暴力对“人肉搜索”说不[N].中国产经新闻.2018

[5].李莉.以“人肉搜索”为主的网络暴力的法律研究[J].法制博览.2016

[6].李春雷,范帆.网络舆论中“暴力心态”的规避路径研究——以“男子棒打流浪狗遭人肉搜索”事件为例[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5

[7].李媛.以“人肉搜索”为主的网络暴力的法理学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5

[8].黄宏.人肉搜索,另类暴力[N].浙江日报.2014

[9].苏润.人肉搜索让网络暴力击鼓传花[N].人民邮电.2014

[10]..“人肉搜索”:正义or暴力[N].云南政协报.2014

标签:;  ;  ;  

人肉搜索暴力论文-葛晓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