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头全血采集中应用血细胞分析仪的必要性

在街头全血采集中应用血细胞分析仪的必要性

青岛市中心血站266071

【摘要】目的:分析在街头全血采集中应用血细胞分析仪的必要性。方法:前瞻性研究,以我站某街头献血屋试点,在献血屋进行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2016年1月~4月,共开展分析977例。结果:50名同时开展指尖血Hb、HCT检查以及全血细胞分析对象,指尖血Hb、HCT分别为(101.5±14.3)g/L、(0.40±0.02)%,全血则为(125.3±12.5)g/L、(0.47±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77例献血者全血检验,检出异常11.67%(114/977)高于既往指尖血检验不合格率5%~6%,主要表现为MCV、MCH、MCHC、RBC下降,以及WBC上升,极少数出现WBCIP变化以及RBC双峰红细胞。结论:在街头全血采集中应用血细胞分析仪相较于指尖血Hb、HCT检验,更有助于检出不合格的血液,从而降低误采率,对血站以及献血者双方都有利。

【关键词】献血;血细胞分析仪;全血采集

血液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在我国自愿无偿献血为临床用血的主要来源,但中国大陆献血率仅为9.5‰[1]。珍惜血液、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血站重要管理目标。采血前进行血液质量判断,有助于减少误采。当前,街头献血屋一般通过采集献血者的指尖血,检测Hb、HCT判断血液质量,指标少,在实际情况中,许多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的献血者在增生期这两项在正常范围内,此外部分潜在感染也不适合采血,但Hb、HCT指标正常,这类患者的血液可能也不适合采集,同时因患者感染,采血可能影响感染的控制与治疗,给患者带来负面影响[2]。加强自愿无偿献血前的血液质量分析,有助于提高采血的效率,避免血液浪费,同时为献血者提供额外的健康咨询服务,树立血站良好的服务形象,对于提升居民献血意愿具有重要意义。本血站尝试在街头全血采集中应用血细胞分析仪作为血样判断、可否采集全血的标准,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2月~12月,我站既往街头献血屋采血前的指尖血检验不合格率约为5%~6%。前瞻性研究,以我站某街头献血屋试点,将全血细胞分析仪转移到献血屋,用于献血前的分析。2016年1月~4月,共开展分析977例,其中男1042例、女935例,年龄18~43岁,平均(27.3±5.1)岁。献血屋位于人流比较密集的商业街区,未进行特殊场所如大学、机关事业单位的采血,以排除采样人群对结果的干扰。

1.2方法

在进行全血细胞分析仪之前,进行常规的指尖血检查,常规问询患者近期状态,是否有献血史、疾病情况、有无传染病等否认血样质量的问题,再进行指尖血Hb与HCT检测等基本的采血前分析。以毛细采血管采集献血者指尖末梢血,应用便携式干式化学分析仪进行Hb、HCT检查,进一步排除血样问题。抽取50名对象,同时开展Hb、HCT检查以及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977例对象全血细胞分析,采用真空采血法,EDTA-K2管,消毒待消毒液干后,对准肘部静脉,采静脉血2ml,颠倒混匀6-8次,以充分抗凝,应用sysmex/xi-5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希森美康医用电子有限公司)检测,每日进行仪器的质控。全血细胞分析结果复检规则:①WBC>10×109/L,或低于4×109/L,或不完全或无分类;②PLT>450×109/L,或低于100×109/L;③Neut<35%;③MCHC>360g/L,或低于280g/L;④MCV<80fl,或>100fl;⑤MCH<280;⑥其他:RBC表现为双峰红细胞,或<4.2×1012/L,WBCIP核左侧移动或幼稚粒细胞,原始细胞,异常淋巴细胞或不典型细胞。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计量资料采用(Mena±SD)符号(±s)表示,服从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否则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Mann-WhitneyU)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50名为同时开展指尖血Hb、HCT检查以及全血细胞分析对象,指尖血Hb、HCT分别为(101.5±14.3)g/L、(0.40±0.05)%,全血则为(125.3±12.5)g/L、(0.47±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77例献血者全血检验,检出异常11.67%(114/977),主要表现为MCV、MCH、MCHC、RBC下降,以及WBC上升,极少数出现WBCIP变化以及RBC双峰红细胞。

3讨论

相较于常规的指尖血检验Hb、HCT作为血样质量判断方法,街头全血采集中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判断血样质量具有以下优势:①全血从静脉采血相较于指尖血,血样不容易受到杂质、毛细血管氧通过率等因素影响,检验结果的信效度更好,敏感度更好,误差小,而指尖采血容易受到采血人员的业务操作能力影响,研究中指尖血Hb、HCT分别为(101.5±14.3)g/L、(0.40±0.05)%,全血则为(125.3±12.5)g/L、(0.47±0.02)(P<0.05),全血的变异指数明显下降,同时考虑到采血也是从静脉血,从静脉采血血样进行检验,更能够反映采得血液的质量;②相较于仅监测Hb、HCT,全血细胞分析能够获得信息更详细,可检测的指标包括WBC、RBC、淋巴细胞、PLT、MPV、PDW、MCH、MCHC、MCV等,这些指标能够综合判断患者的身体状态,血液质量,如WBC异常能够反映患者的炎症、免疫情况,WBC上升常见感染患者,相较于Hb、HCT检查,还能有助于判断许多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的献血者在增生期,提高贫血的检出率;③通过全血分析,可对献血者给予简单的健康咨询服务,开展健康教育,树立血站的形象,体现血站的人文关怀,扭转过去“采血牟利”的负面形象,一举多得。当然需注意的是,全血站采血,需要采集指尖血,耗费的材料更多,但从降低报废角度来看,反而更有助于节省采血的成本[3]。

综上所述:在街头全血采集中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有助于检出不合格的血液,从而降低误采率,对血站以及献血者双方都有利。

参考文献:

[1]焦丹梅.十堰市2008-2012年血液报废情况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7):760-763.

[2]薛斌利,赵京文,吴霞,等.采供血系统面对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1):85-87.

[3]耿玉兰,赵小洁,陈正立,等.两种血细胞分析仪全血细胞参数比对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11):28-31.

标签:;  ;  ;  

在街头全血采集中应用血细胞分析仪的必要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