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感觉过敏论文-沈忠飞,郭燕君

内脏感觉过敏论文-沈忠飞,郭燕君

导读:本文包含了内脏感觉过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5-羟色胺,肠易激综合征,结直肠球囊扩张

内脏感觉过敏论文文献综述

沈忠飞,郭燕君[1](2012)在《5-羟色胺系统在肠易激综合征内脏感觉过敏机制中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检测5-羟色胺(5-HT)系统在脑-肠轴上的表达,探索肠易激综合征内脏感觉过敏的神经机制。方法:将新生期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母婴分离组(实验组),在出生后第2~21天,每天将新生大鼠与哺乳期母鼠分离3 h;对照组在出生后第2~21天,不给予任何处理。成年后(出生后60 d)进行结直肠球囊扩张(Colorectal distcnsion,CRD),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脊髓背角、脑干中缝背核5-HT神经元的表达和分布。结果:母婴分离组CRD后中缝背核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数量为(40.67±4.73)个,脊髓背角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数量为(20.67±2.08)个,均较对照组显着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期母婴分离引起大鼠5-HT系统在中枢改变,提示早期生活事件所致5-HT系统的异常可能在肠易激综合征内脏感觉过敏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期刊2012年10期)

刘玮,王承党[2](2010)在《结肠黏膜低度炎症对小鼠结肠PAR-2活化和内脏感觉过敏的诱发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结肠蛋白酶激活受体(PAR-2)活化与结肠黏膜低度炎症时小鼠内脏感觉过敏的关系.方法:36只C57B/6小鼠随机分为2组.A组(对照组),18只,给予无菌蒸馏水自由饮用;慢性低度炎症(LGI)组(S组),18只,1.5%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自由饮用5d,续以无菌蒸馏水10d.第15天时观察病理学改变、测定腹壁肌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腰膨大部(L6-S1)脊髓背角SP、CGRP表达和结肠组织PAR-2表达.结果:第15天时,S组(LGI组)结肠黏膜炎症评分为1.500±0.926.结肠内压力为15mmHg时,S组的腹壁肌电幅值与A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7.958μV±1.660μVvs26.947μV±0.854μV,P>0.05).当结肠内压力为30、45、60mmHg时,S组的腹壁肌电幅值均高于A组(33.455μV±3.786μVvs31.253μV±3.842μV;46.848μV±4.038μVvs37.267μV±2.542μV;47.207μV±18.151μVvs33.798μV±8.415μV,均P<0.05).S组结肠PAR-2和脊髓背角之SP、CGRPIA值均高于A组(40.769±8.422vs21.718±4.131;30.288±13.530vs10.788±4.490;46.829±26.261vs13.997±3.340,均P<0.05);PAR-2的IA值与SP、CGRPIA值之间都有正相关关系(r=0.622,P<0.05;r=0.588,P<0.05);SP、CGRP、PAR-2IA值与腹壁肌电幅值也都呈正相关(r=0.439-0.835,P<0.05).结论:结肠黏膜低度炎症可增加小鼠结肠的内脏敏感性,与结肠PAR-2的活化有关.(本文来源于《世界华人消化杂志》期刊2010年32期)

陈宝树[3](2009)在《气郁质与内脏感觉过敏》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的体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认知能力,同一种刺激人们会产生不同的疼痛感觉,慢性胃病在辨证论治的情况下,有时有效,有时少效,有时反复发作,这可能与气郁质患者的内脏感觉过敏有关。通过隐性的气郁质证候的辨别,结合胃镜钡透的检查,判断出内脏敏感增高,采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临床疗效尚满意。(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届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9-08-22)

陈宝树[4](2009)在《“胃不和则卧不安”与内脏感觉过敏》一文中研究指出《内经》的"胃不和则卧不安"是以胃肠疾病与抑郁、焦虑相连属的一种综合征的论述,与现代医学所谓"内脏感觉过敏"的提法相类似,其治疗以小柴胡汤为主方,加以风药、宁心安神开窍药,临床疗效尚好。(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期刊2009-07-23)

钟云海,贺迎春,邱家荣,李会恩,杨奎[5](2009)在《益母草对肠易激综合征内脏感觉过敏大鼠肥大细胞和P物质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益母草调节肠易激综合征(IBS)内脏感觉过敏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结肠慢性刺激法制作内脏高敏性的IBS大鼠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益母草组,观察益母草对IBS大鼠AWR评分以及结肠肥大细胞(MC)、P物质(SP)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WR评分,结肠MC、SP含量都明显升高,而益母草组大鼠AWR评分,结肠MC、SP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结论益母草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MC、SP的分泌,来降低肠道敏感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09年12期)

钟云海[6](2009)在《益母草调节肠易激综合征内脏感觉过敏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益母草调节IBS内脏感觉过敏的可能机制,为中医药治疗IBS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选取6日龄的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实验组20只,实验组大鼠在出生后第8-21天每天接受PTCA球囊结肠刺激(CI),出生21天后停止上述操作,正常对照组大鼠未作任何处理。乳鼠结肠刺激后休息2周,然后对3组大鼠进行结直肠扩张(CRD),对每个球囊压力下大鼠腹肌收缩反应(AWR)进行半定量评分,然后对益母草组大鼠给予益母草颗粒灌胃,1次/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纯化水,持续4周,再次对其腹肌收缩反应(AWR)进行半定量评分,然后取大鼠结肠,脊髓腰骶段,行常规石蜡包埋切片。SP、VIP及c-f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肠SP、VI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肥大细胞和脊髓c-fos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1、在对大鼠内脏敏感性评分时,模型组大鼠比对照组大鼠评分值高,在压力值为20mmHg、40mmHg、60mmHg时两组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给药开始前,益母草组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在第64天(给药第4周后)评分时,与模型组在压力值为20mmHg、40mmHg、60mmHg时存在明显差异(P<0.05)或显着差异(P<0.01)。2、模型组大鼠的结肠SP阳性表达的面积、平均不透光密度值较正常对照组显着增高(P<0.01);而与模型组比较,益母草组大鼠结肠的SP面积、平均不透光密度值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结肠的VIP阳性表达的面积、平均不透光密度值较正常对照组显着增高(P<0.01);而与模型组比较,益母草组大鼠结肠的VIP平均不透光密度值明显降低(P<0.05),阳性表达面积虽有降低,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的c-fos阳性细胞数显着升高(P>0.05),而益母草组大鼠脊髓的c-fos阳性细胞数则显着低于模型组大鼠(P<0.01)。模型组大鼠结肠的MC密度较对照组显着增多(P<0.01),而益母草组大鼠结肠的MC密度则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P<0.05)。结论:益母草能降低IBS内脏感觉敏感性,影响结肠MC、SP、VIP和脊髓c-fos的表达,提示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MC、SP、VIP的分泌和抑制脊髓背角伤害性神经元的活动,降低肠道敏感性。(本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期刊2009-05-01)

刘玮[7](2009)在《结肠粘膜低度炎症诱发小鼠结肠PAR-2活化和内脏感觉过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定结肠粘膜低度炎症时小鼠内脏感觉和结肠蛋白酶激活受体(PAR-2)、脊髓背角神经递质(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探讨PAR-2活化与内脏感觉过敏的关系。方法:36只C57B/6小鼠随机分为2组,即:(1)A组,对照组,18只,给予无菌蒸馏水自由饮用;(2)S组,慢性低度炎症组(LGI组),18只,1.5%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自由饮用5天,续以无菌蒸馏水10天。第15天时观察病理学改变、测定腹壁肌电、免疫组化染色腰膨大部(L6-S1)脊髓背角SP、CGRP表达,及结肠组织PAR-2表达。结果:第15天时,S组(LGI组)结肠粘膜炎症评分为1.500±0.926。结肠内压力为15mmHg时S组的腹壁肌电幅值(27.958±1.660μV)与A组(26.947±0.854μV, P>0.05)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当结肠内压力为30mmHg、45 mmHg、60mmHg时S组的腹壁肌电幅值(33.455±3.786,46.848±4.038 , 47.207±18.151μV )均高于A组(31.253±3.842 ,37.267±2.542,33.798±8.415,P均﹤0.05)。S组结肠的PAR-2(40.769±8.422)和脊髓背角SP(30.288±13.530)、CGRP(46.829±26.261)IOD值均高于A组(PAR-2 21.718±4.131,SP 10.788±4.490,CGRP 13.997±3.340, P均<0.05);PAR-2的IOD值与SP、CGRP IOD值之间都有正相关关系(r=0.622,P <0.05;r=0.588,P<0.05);SP、CGRP、PAR-2 IOD值与腹壁肌电幅值也都呈正相关( r = 0.439-0.835, P <0.05)。结论:结肠黏膜低度炎症可增加小鼠结肠的内脏敏感性,与结肠蛋白酶活化受体-2的活化有关。(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期刊2009-05-01)

邱家荣[8](2009)在《肠易激综合征内脏感觉过敏与血瘀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内脏感觉过敏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和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探索肠易激综合征内脏感觉过敏与血瘀症的相关性。方法:30只新生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益母草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益母草组大鼠在出生后的第8天至21天,每天接受结直肠刺激,于出生后第35天观察大鼠的腹部回缩反射以进行肠道敏感性评估。第36-63天连续给药4周,益母草组大鼠灌胃给予剂量为3 g/kg/日的益母草颗粒药液,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纯化水。于出生后第64天再次评估肠道敏感性,并检测血液流变性、血清内皮素、一氧化氮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结果:1、在第35天、第64天模型组大鼠引起腹部抬起和背部拱起的压力阈值均较对照组降低,两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2、模型组大鼠的全血粘度(切变率为1/200s、1/30s、1/5s、1/1s)、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比对照组明显或显着升高(P<0.05或P<0.01),PT、APTT则显着减少(P<0.01)。3、模型组大鼠血清内皮素、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比对照组显着升高(P<0.01),血清-氧化氮含量显着降低(P<0.01)。4、与模型组比较,益母草组的压力阈值显着升高(P<0.01);全血粘度(切变率为1/30s、1/5s、1/1s)、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或显着降低(P<0.05或P<0.01),PT、APTT显着增加(P<0.01);血清内皮素、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显着降低(P<0.01),血清一氧化氮含量显着升高(P<0.01)。结论:1、肠易激综合征内脏感觉过敏大鼠有血液流变性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异常改变,肠易激综合征内脏感觉过敏与血瘀相关。益母草“以药探证”反证了这一点。2、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升高可能在肠易激综合征血瘀证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期刊2009-04-01)

姜潇[9](2009)在《中缝背核c-fos、5-HT在IBS内脏感觉过敏机制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最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和/或不适及大便习惯的改变。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内脏感觉过敏被认为是IBS腹部疼痛或不适的主要机制。内脏感觉过敏,即内脏感觉阈值降低,包括痛觉过敏及异常性疼痛两个方面。痛觉过敏指的是对于疼痛刺激反应的增强,而异常性疼痛是指对于无害刺激的疼痛应答。目前认为IBS内脏感觉过敏的机制可能是因为内脏感觉神经上行传入通路或下行调节系统异常所致。c-fos是一种即刻早基因,在神经元活化时,表达增强,可作为神经元被激活的标志,机体受到外界伤害性刺激后,诱导表达的c-fos蛋白主要出现在与痛觉传递有关的神经元细胞核内,因此表达产物被认为是伤害性感受神经元兴奋的标志物。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神经系统信号传导方面起重要作用。人体内5%的5-HT位于中枢神经。中枢神经系统5-HT能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脑干中缝背核。这些5-HT能神经元发出神经纤维下行至中缝大核或直接支配脊髓背角,在内脏疼痛的下行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推测中缝背核5-HT能神经元可能参与介导IBS内脏感觉过敏机制。目的研究中缝背核5-HT、c-fos在肠易激综合征内脏感觉过敏模型中的表达及探讨中缝背核5-HT及c-fos在肠易激综合征内脏感觉过敏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将新生期32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只:(A)母婴分离组:在出生后第2天至21天,每天将新生大鼠与哺乳母鼠分离3小时;(B)对照组:在出生后第2天至21天,不给予任何处理。(2)成年后(出生60天以后),将(A)组大鼠平均分成(a)组及(b)组(各8只),同样将B组大鼠平均分成(c)组及(d)组(各8只)。(b)组及(d)组进行结直肠球囊扩张(colorectal distension,CRD)。(a)组及(c)组静息,不进行结直肠扩张。(3)通过甲醛灌注的方法对大鼠进行固定后,取得大鼠的脑组织。(4)根据Paxinos大鼠脑定位图谱确定中缝背核的位置,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缝背核C-fos及5-HT的表达情况。结果(1)对于母婴分离组,结直肠球囊扩张后的大鼠脑组织中缝背核c-fos阳性细胞数为:114.00±9.82,其数目比未进行结直肠扩张的大鼠脑干组织中缝背核c-fos阳性细胞数:80.88±11.27,明显增加,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对于对照组,结直肠球囊扩张后的大鼠脑组织中缝背核c-fos阳性细胞数为:83.75±9.74,其数目比未进行结直肠扩张的大鼠脑组织中缝背核c-fos阳性细胞数:79.5±10.09,有一定增加,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于母婴分离组,结直肠球囊扩张后的大鼠脑组织中缝背核5-HT阳性细胞数为:20.38±2.39,其数目比未进行结直肠扩张的大鼠脑组织中缝背核5-HT阳性细胞数:18.38±3.06,有一定增加,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对于对照组,结直肠球囊扩张后的大鼠脑组织中缝背核5-HT阳性细胞数为:17.75±4.46,未进行结直肠扩张的大鼠脑组织中缝背核5-HT阳性细胞数:18.75±2.4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中缝背核可能参与对内脏伤害性信息的感知和调节异常。(2)新生期母婴分离这种早期生活事件可引起内脏刺激下,中枢5-HT系统的反应存在异常。可能部分解释早期生活事件和IBS内脏感觉过敏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9-04-01)

刘谦,杜亚平,钱伟,侯晓华[10](2006)在《快动眼睡眠剥夺对丁酸钠诱导的内脏感觉过敏大鼠模型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丁酸钠灌肠对大鼠内脏感觉功能的影响以及快动眼睡眠剥夺对大鼠内脏感觉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大鼠行丁酸钠溶液灌肠(200mmol/L,6次),对照组行生理盐水灌肠。两组大鼠均在第1次灌肠后的第3、6、9、12、15、18天行结直肠气囊扩张(CRD),观察大鼠的腹壁回撤反射(AWR)测定内脏感觉功能。丁酸钠灌肠大鼠分为快动眼睡眠剥夺组和对照组。在快动眼睡眠剥夺的第24h、48h、72h行CRD,观察大鼠的腹壁回撤反射(AWR)测定内脏感觉功能。结果第3、6、9、12天,在20、40、60、80mmHg的扩张压力下,丁酸钠灌肠组的AWR评分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灌肠组(P<0.05)。而在第15、18天,丁酸钠灌肠组的AWR评分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快动眼睡眠剥夺的第24h,大鼠对80mmHg扩张刺激的AW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快动眼睡眠剥夺的第48、72h,大鼠对不同程度扩张刺激的AWR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快动眼睡眠剥夺的第48、72h大鼠的疼痛感觉阈值升高(P<0.01)。结论丁酸钠溶液反复灌肠可诱导大鼠内脏感觉过敏;快动眼睡眠剥夺可提高模型鼠的内脏疼痛感觉阈值,降低内脏感觉敏感性。(本文来源于《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期刊2006年06期)

内脏感觉过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结肠蛋白酶激活受体(PAR-2)活化与结肠黏膜低度炎症时小鼠内脏感觉过敏的关系.方法:36只C57B/6小鼠随机分为2组.A组(对照组),18只,给予无菌蒸馏水自由饮用;慢性低度炎症(LGI)组(S组),18只,1.5%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自由饮用5d,续以无菌蒸馏水10d.第15天时观察病理学改变、测定腹壁肌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腰膨大部(L6-S1)脊髓背角SP、CGRP表达和结肠组织PAR-2表达.结果:第15天时,S组(LGI组)结肠黏膜炎症评分为1.500±0.926.结肠内压力为15mmHg时,S组的腹壁肌电幅值与A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7.958μV±1.660μVvs26.947μV±0.854μV,P>0.05).当结肠内压力为30、45、60mmHg时,S组的腹壁肌电幅值均高于A组(33.455μV±3.786μVvs31.253μV±3.842μV;46.848μV±4.038μVvs37.267μV±2.542μV;47.207μV±18.151μVvs33.798μV±8.415μV,均P<0.05).S组结肠PAR-2和脊髓背角之SP、CGRPIA值均高于A组(40.769±8.422vs21.718±4.131;30.288±13.530vs10.788±4.490;46.829±26.261vs13.997±3.340,均P<0.05);PAR-2的IA值与SP、CGRPIA值之间都有正相关关系(r=0.622,P<0.05;r=0.588,P<0.05);SP、CGRP、PAR-2IA值与腹壁肌电幅值也都呈正相关(r=0.439-0.835,P<0.05).结论:结肠黏膜低度炎症可增加小鼠结肠的内脏敏感性,与结肠PAR-2的活化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脏感觉过敏论文参考文献

[1].沈忠飞,郭燕君.5-羟色胺系统在肠易激综合征内脏感觉过敏机制中的作用研究[J].吉林医学.2012

[2].刘玮,王承党.结肠黏膜低度炎症对小鼠结肠PAR-2活化和内脏感觉过敏的诱发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

[3].陈宝树.气郁质与内脏感觉过敏[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届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

[4].陈宝树.“胃不和则卧不安”与内脏感觉过敏[C].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2009

[5].钟云海,贺迎春,邱家荣,李会恩,杨奎.益母草对肠易激综合征内脏感觉过敏大鼠肥大细胞和P物质表达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09

[6].钟云海.益母草调节肠易激综合征内脏感觉过敏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

[7].刘玮.结肠粘膜低度炎症诱发小鼠结肠PAR-2活化和内脏感觉过敏[D].福建医科大学.2009

[8].邱家荣.肠易激综合征内脏感觉过敏与血瘀相关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

[9].姜潇.中缝背核c-fos、5-HT在IBS内脏感觉过敏机制中的作用[D].浙江大学.2009

[10].刘谦,杜亚平,钱伟,侯晓华.快动眼睡眠剥夺对丁酸钠诱导的内脏感觉过敏大鼠模型的调节作用[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6

标签:;  ;  ;  

内脏感觉过敏论文-沈忠飞,郭燕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