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后倾系统论文-徐齐,王欣,王殿龙

防后倾系统论文-徐齐,王欣,王殿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防后倾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履带起重机,防后倾,突然卸载,ADAMS

防后倾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徐齐,王欣,王殿龙[1](2017)在《大型履带起重机防后倾系统机液耦合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750 t履带起重机液压防后倾系统为例,基于多体动力学和虚拟仿真技术建立机液耦合模型,分析了在突然卸载时系统对主臂稳定性的影响及突然卸载系数的变化规律。应用ADAMS和AMESim软件分别建立刚柔耦合模型和液压系统模型,并进行联合仿真。在不同起重量、不同工作角度工况下,分析该液压防后倾系统对臂架抗倾覆稳定性的作用,同时获得臂架系统的动态响应曲线。根据臂架突然卸载时的受力情况,计算突然卸载系数,并对比GB/T 3811《起重机设计规范》以探讨突然卸载系数的变化规律,为履带起重机安全性能设计计算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液压与气动》期刊2017年09期)

徐齐[2](2017)在《履带起重机液压防后倾系统动态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履带起重机是应用广泛的起重装置之一,具有机动灵活、适用于多种作业工况和对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为确保整机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履带起重机需设置不同类型的安全装置。液压防后倾装置作为履带起重机的安全装置中的一类,采用高低压切换的工作方式,对整机抗倾覆稳定性及臂架后倾抑制具有重要作用。一旦出现不规范操作造成突然卸载的危险情况时,该液压防后倾装置开始起作用并抑制臂架后倾趋势,通过不断吸收臂架的冲击能量减小臂架振动周期。基于经济性和安全性的考虑,通常采用虚拟样机仿真的方式对液压防后倾系统阻止臂架系统后倾的过程进行模拟,同时对比研究突然卸载系数的变化规律。本文针对750t大型履带起重机在主臂工况时发生突然卸载的情况,确定研究对象为臂架系统和液压防后倾系统,根据刚柔划分原则对研究对象进行建模。在ADAMS软件中建立刚体模型,在ANSYS软件中建立臂架模型并导出中性文件,同时将该文件导入ADAMS中,在AMESim软件中建立液压防后倾系统模型。通过设定联合仿真接口可实现ADAMS和AMESim的数据交互,进而实现两类软件的联合仿真。基于ADAMS-AMESim的联合仿真模型,对比已有文献中ADAMS结合Hydraulic模块的模型,在相同工况和参数设定下验证联合仿真模型的合理性。之后分别对不同起重量、不同工作角度、不同突然卸载时间和不同臂长四类工况分析臂架系统和防后倾系统的动态特性,并研究四类工况下突然卸载系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建立基于ADAMS-AMESim的联合仿真模型,研究缓慢加载突然卸载时臂架系统和液压防后倾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不同工况下突然卸载系数的变化规律,采用机液耦合联合仿真的方式,为履带起重机设计开发提供方法和思路,对液压防后倾系统动态特性的分析为主臂防后倾装置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对突然卸载系数变化规律的探讨为履带起重机抗倾覆稳定性的设计计算参照依据。(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7-06-07)

刘可[3](2013)在《履带起重机防后倾系统及故障诊断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履带起重机防后倾系统是250t级以上履带起重机配装的保护系统,其作用是通过转台与臂架底节相连的防后倾缸的支撑作用,防止起重机在大幅度、轻载作业时出现臂架后倾翻危险,同时也能在落臂时提供一定的辅助推力。1.防后倾系统技术特点防后倾系统由液压和控制系统组成。其中控制系统通过PLC(可编程控制(本文来源于《工程机械与维修》期刊2013年11期)

李德义[4](2012)在《强夯机臂架防后倾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强夯机反复将夯锤提升到一定高度突然释放,臂架在夯锤的冲击力和夯锤由于突然卸载引起的反弹力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冲击,甚至发生臂架后倾的危险。因此研究臂架防后倾系统对于提高强夯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对于臂架防后倾的研究较少,研究都仅限于虚拟样机仿真分析,由于其建模的复杂性和模型修改的制约性等因素的限制,其理论成果没有得到应用,因此从理论角度研究臂架防后倾系统,进而推导出臂架防后倾装置受力和臂架振动的数学表达式,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对强夯机从提升到卸载的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并求出其各个阶段的臂架位移和防后倾油缸受力的数学表达式,利用MATLAB求出某一机型的臂架位移曲线和防后倾油缸受力曲线,与ADAMS中的仿真曲线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模型的合理性。主要完成以下内容:(1)研究强夯机从提升到卸载时的臂架振动和臂架防后倾装置受力;(2)MATLAB仿真分析强夯机的叁种典型工况,研究夯锤从起升到卸载,臂架的振动响应和防后倾装置的受力,直接得到强夯机的动态性能,为设计臂架防后倾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3)在ADMAS仿真环境下,联合Pro/E和ANSYS软件建立了强夯机的刚柔耦合模型,得到了同一机型强夯机的突然卸载工况的臂架振动响应和防后倾装置的受力曲线,与MATLAB仿真得到的理论曲线对比,验证模型的合理性;(4)优化臂架防后倾系统的相关参数,具体参数如下:防后倾装置的布置形式、防后倾油缸的参数、控制防后倾油缸的阻尼孔的大小。优化分析减小了臂架的振动,得到了最优的臂架防后倾系统的参数。(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2-06-12)

乔为禹[5](2008)在《大型履带起重机臂架防后倾系统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履带起重机柔性变幅系统中,变幅绳和拉板只能承受拉力而不能承受压力,当臂架向后倾翻时不能起支撑作用。一旦履带起重机发生突然卸载,尤其在大臂长、大仰角工况作业时,由于臂架、拉板和变幅绳的弹性作用极易发生臂架后倾事故。因此,履带起重机防后倾系统对于整机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履带起重机向大吨位发展,臂架长度和起重量不断增加,防后倾系统研究显得更加重要。但是,因为臂架防后倾系统属于非线性复杂系统,常规的静力学解析算法无法分析防后倾系统的动态特性;而且臂架后倾非常危险,不具备物理实验的条件。本文以大连理工大学与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QUY500履带起重机实际项目为背景,研究了履带起重机防后倾系统的形式和原理;应用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使用ADAMS/View模块结合叁维实体设计软件Pro/E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基于刚——柔耦合建模技术建立了柔性臂架的虚拟样机结构模型;使用ADAMS/Hydraulics模块建立了防后倾液压系统模型,实现了履带起重机虚拟样机的机械—液压联合仿真。通过对履带起重机主臂大仰角工况缓慢加载、突然卸载的动力学仿真,分析突然卸载时臂架在防后倾系统作用下的运动学、动力学特性,对比分析相同工况、不同臂长时防后倾的作用效果,并通过仿真对防后倾液压系统的节流孔进行了优化。本文通过建立履带起重机虚拟样机和对突然卸载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履带起重机防后倾系统的力学特性和动态特性,并对防后倾系统相关参数进行了优化,为履带起重机尤其大吨位履带起重机防后倾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手段,对于大吨位履带起重机的研发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8-12-01)

防后倾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履带起重机是应用广泛的起重装置之一,具有机动灵活、适用于多种作业工况和对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为确保整机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履带起重机需设置不同类型的安全装置。液压防后倾装置作为履带起重机的安全装置中的一类,采用高低压切换的工作方式,对整机抗倾覆稳定性及臂架后倾抑制具有重要作用。一旦出现不规范操作造成突然卸载的危险情况时,该液压防后倾装置开始起作用并抑制臂架后倾趋势,通过不断吸收臂架的冲击能量减小臂架振动周期。基于经济性和安全性的考虑,通常采用虚拟样机仿真的方式对液压防后倾系统阻止臂架系统后倾的过程进行模拟,同时对比研究突然卸载系数的变化规律。本文针对750t大型履带起重机在主臂工况时发生突然卸载的情况,确定研究对象为臂架系统和液压防后倾系统,根据刚柔划分原则对研究对象进行建模。在ADAMS软件中建立刚体模型,在ANSYS软件中建立臂架模型并导出中性文件,同时将该文件导入ADAMS中,在AMESim软件中建立液压防后倾系统模型。通过设定联合仿真接口可实现ADAMS和AMESim的数据交互,进而实现两类软件的联合仿真。基于ADAMS-AMESim的联合仿真模型,对比已有文献中ADAMS结合Hydraulic模块的模型,在相同工况和参数设定下验证联合仿真模型的合理性。之后分别对不同起重量、不同工作角度、不同突然卸载时间和不同臂长四类工况分析臂架系统和防后倾系统的动态特性,并研究四类工况下突然卸载系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建立基于ADAMS-AMESim的联合仿真模型,研究缓慢加载突然卸载时臂架系统和液压防后倾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不同工况下突然卸载系数的变化规律,采用机液耦合联合仿真的方式,为履带起重机设计开发提供方法和思路,对液压防后倾系统动态特性的分析为主臂防后倾装置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对突然卸载系数变化规律的探讨为履带起重机抗倾覆稳定性的设计计算参照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防后倾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徐齐,王欣,王殿龙.大型履带起重机防后倾系统机液耦合动力学分析[J].液压与气动.2017

[2].徐齐.履带起重机液压防后倾系统动态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

[3].刘可.履带起重机防后倾系统及故障诊断方法[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3

[4].李德义.强夯机臂架防后倾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

[5].乔为禹.大型履带起重机臂架防后倾系统仿真[D].大连理工大学.2008

标签:;  ;  ;  ;  

防后倾系统论文-徐齐,王欣,王殿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