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裂电位论文-白宝宝,王芳芳,刘雄涛,曾迪,廉诚

碎裂电位论文-白宝宝,王芳芳,刘雄涛,曾迪,廉诚

导读:本文包含了碎裂电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碎裂电位消融,环肺静脉电隔离消融,持久性心房颤动,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碎裂电位论文文献综述

白宝宝,王芳芳,刘雄涛,曾迪,廉诚[1](2018)在《碎裂电位消融联合环肺静脉电隔离消融对持久性房颤患者心房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碎裂电位消融(CFAE)联合环肺静脉电隔离消融(CPVI)对持久性房颤患者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持久性房颤患者12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CPVI组和CPVA+CFAE组,每组62例。所有入院患者均常规检查,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和X线透视时间,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果及房颤终止后的消融情况。术后随访12个月,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的窦性心律维持情况。结果 CPVI+CFAE组手术时间较CPVI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PVI+CFAE组较CPVI组窦性心律维持时间显着延长(P <0.05)。结论 CPVI+CFAE联合消融治疗持久性房颤,消融术中终止或转变成功率高,可最大程度将持久性房颤消融终止或转变为房性心动过速,且维持率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8年35期)

许俊杰[2](2017)在《碎裂电位连线消融对长程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术成功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射频消融术已成为药物治疗欠佳、有症状的心房颤动(房颤)的首要推荐治疗方案。长程持续性房颤(long-standing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LsPeAF)由于房颤持续时间长,其发病机制更为复杂,仅行环肺静脉电隔离可能不足。碎裂电位(complex fractionated atrial electrograms,CFAE)消融是常用的心房基质改良策略,但过多的消融会造成心房纤维化瘢痕增多,增加了术后规整房速的发生率。理论上将CFAE消融区域与左房电解剖屏障相连,即碎裂电位-短线(CFAE-LINE)消融,可以减少术后房速的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附加的CFAELINE消融对LsPeAF射频消融的意义,以及对术后房速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次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170例药物治疗效果差、有症状的LsPeAF患者。LsPeAF定义为:AF持续时间超过1年,且有进行节律控制可能。术前完善常规物理检查、动态心电图、X线检查、经食管心脏超声、经胸超声心动图、肺静脉CT除外手术禁忌后行导管射频消融术。手术均在CARTO叁维标测系统下进行。在完成环肺静脉电隔离(pulmonary vein isolation,PVI)后,随机分为CFAE组(84例)和CFAE-LINE组(86例)。CFAE组患者行PVI+CFAE消融,CFAELINE组行PVI+“CFAE-LINE”消融。若术后复发房颤、房速,则行第二次手术。消融策略与第一次消融相同。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其术后房颤(AF)、房速(AT)等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导管射频消融术成功定义为术后3个月空白期后至随访结束时无心电图或holter记录的大于30秒的af、at等快速房性心律失常。随访时间为射频消融术后至2016年4月30日。术后1年内每3个月以及以后每6个月定期门诊随访,并完善常规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出现心悸、胸闷症状时,立刻于门诊就诊,酌情完善心电图等相关检查。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房颤持续时间、cha2ds2-vasc评分、bmi、ef、左房内径(lad)、左房容积指数(lavi)、合并症等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术中参数如手术时间、消融时间、x线透视时间、术中并发症等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3.术中并发症:术中cfae组有1例(1.2%)发生心包填塞,cfae-line组有2例(2.3%)发生心包填塞。平均随访45.46±30个月,所有病例无脑梗塞、肺静脉狭窄、心房食管瘘等并发症发生。4.共进行222次手术,cfae组有29例(24.4%)行二次消融,其中9例为房颤,20例为房速;cfae-line组有23例(10.7%)行二次消融,14例为房颤,9例为房速。在行二次手术的患者中,cfae组房速发生率较cfae-line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cfae-line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cfae组(73.8%和51.2%,p=0.003)。cfae-line组术后房速复发率低于cfae组(10.7%和23.2%,p=0.032)。两组患者房颤复发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5.6%和15.4%,p=0.106)。6.cox回归分析提示:手术方式不同、cha2ds2-vasc评分、手术次数为影响术后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1.附加的cfae-line消融与pvi+cfae消融相比,并未延长手术时间、消融时间、X线曝光时间,且心包填塞等手术并发症无增加。2.CFAE-LINE消融通过减少术后房速发生率,提高了LsPeAF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手术成功率。(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17-02-01)

雷森,蒲鹏,何泉,黄玮,罗素新[3](2015)在《神经节消融对乙酰胆碱诱导房颤碎裂电位时空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神经节消融对乙酰胆碱(Ach)诱导房颤的碎裂电位时空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Ach应用于10只犬,在应用前后,测量5个心房位点的不应期及房颤诱发率。于脂肪垫消融前后,分析Ach诱发出的前2次房颤,计算记录到碎裂电位的点数和碎裂电位持续时间。结果 Ach缩短平均各点不应期[(1 38±14)vs(100±15)ms,t=5.86,P<0.01)],脂肪垫消融增加平均各点不应期[(100±15)vs(115±14)ms,t=2.31,P<0.05)。Ach应用后房颤诱发率增加[(76±9)%vs(4±6)%,t=29.77,P<0.01],脂肪垫消融后减少[(76±9)%vs(54±6)%,t=9.10,P<0.01]。记录到碎裂电位的点占全部记录点的百分比于脂肪垫消融后减少(24%vs 82%),并且脂肪垫消融减少碎裂电位的持续时间[(188±63)vs(139±31)s,t=3.12,P<0.05]。结论选择性脂肪垫消融可影响犬Ach诱导房颤碎裂电位的时空稳定性。(本文来源于《职业与健康》期刊2015年11期)

刘飞[4](2015)在《环肺静脉隔离术联合单极标测QS型碎裂电位消融术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治疗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环肺静脉隔离术(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isolation, CPVI)联合碎裂电位(Complex fractionated atrial electrograms, CFAEs)单极标测QS型CFAEs分布区域的线性消融术与CPVI联合传统心房线性消融术(左房顶部线、二尖瓣峡部线、叁尖瓣峡部线)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PeAF)的临床效果相比较,探讨前者消融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初步探讨CFAEs分布区域中单极图电位呈QS形态的CFAEs形成机制,有助于理解CFAEs在PeAF中发挥的作用。方法:连续入选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99例PeAF患者分为CPVI+CFAEs单极标测QS型线性消融组(A组)51例和CPVI+传统线性消融组(B组)48例。对CFAEs的分布区域进行单极标测,根据单极图标测的结果是否呈QS型分为Al组(单极图呈QS型)35例行CPVI+QS型CFAEs分布区域的线性消融术,A2组(单极图非QS型)16例单纯行CPVI术。术中消融步骤:A1组:CPVI完成后,定义CFAEs标准,应用Ensite-Velocity系统标测AF患者心房的CFAEs分布区域,环肺电极的每个电极作为标测电极和位于下腔静脉的四极电极连接构成单极,在CFAEs分布区域采集单极图,消融单极图上呈QS型分布的CFAEs区域。A1组消融路线:若呈QS型CFAEs区域行片状消融,若消融区域靠近肺静脉前庭、二尖瓣环、左房间隔面、左心耳者,二者之间行线性消融连接;位于左心房顶部或两上肺静脉口之间者,行左房顶部线性消融;位于后壁或前壁中心区域者行片状消融。B组采用CPVI术+心房传统线性消融术。消融终点:消融步骤完成后如仍为AF者直流电复律转复窦性心律后,环肺电极验证肺静脉电位完全电隔离,环肺静脉消融线的完整性及消融径线的双向阻滞。统计分析A1组、A2组、B组间的手术消融总时间、辅助术式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术中房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消融过程中直接转复窦性心律的成功率,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随访房颤复发率。患者术后均服用胺碘酮或索他洛尔共3个月;华法林应用6个月(若AF复发继续服用)。术后第3、6、12月分别行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随访1年以后每6个月随访一次。结果:CPVI+CFAEs联合单极标测消融组(A组=51例):CPVI+QS型CFAEs的线性消融术组(A1组=35例),无QS形态CFAEs的分布区域行单纯CPVI术组(A2组=16例),CPVI+传统线性消融组(B组=48例),以P<0.05,有统计意义。1.A组与B组术中消融直接转为窦性心律成功率、房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亚组A1组的消融总时间、X线曝光时间均小于B组,A1组QS消融时间小于B组线性消融时间(P<0.001),A1组消融直接转复窦性律成功率高于B组(P=0.035)。2.A组和B组随后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的复发率、房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个月A2组的AF复发率最高达56.2%(PA2-B,=0.013,PA1-A2=0.002,PAl-B=0.750)。3.随访12个月后有27例患者复发,为AF节律患者16例,肺静脉电位(pulmonary vein potentials,PVP)恢复者12例(75%)。A1组复发为AF者4例:2例原QS形CFAEs分布的消融区域单极图再次呈现QS形态,其中1例原非QS形CFAEs分布区域单极标测单极图呈QS型;1例无QS形态CFAEs分布区域,1例无CFAEs分布。A2组6例复发为AF:有3例患者单极图呈QS形CFAEs分布区域。B组中6例复发为AF(二尖瓣峡部线未阻滞3例,顶部线未阻滞2例,叁尖瓣峡部1例),4例CFAEs区域中单极图QS形分布区域。4.11例复发为房性心动过速[房扑6例,(A组2例,B组4例),房速5例(A组4例,B组1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心包穿孔1例。结论:1.CPVI+CFAEs单极标测QS型的线性消融术治疗PeAF术中消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维持窦性心律成功率家较高,该术式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CFAEs的分布区域是PeAF维持的重要心房基质,其中单极图呈QS型CFAEs分布的区域可能是PeAF维持的关键基质所在部位,也可能是功能性阻滞传导区及主动折返环形成的焦点区域,消融此部位能破坏破坏了AF维持的基质和主动折返环的形成,该消融术式对心房基质的改良术可能更具针对性、个体化摧毁了维持AF的关键的心房基质,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5-03-01)

陶艾彬,真亚,郭俊芳,鲍中华[5](2014)在《肺静脉电隔离术联合碎裂电位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肺静脉电隔离术(pulmonary vein isolation,PVI)联合碎裂电位(complex fractionated atrial electrograms,CFAE)消融对持续性房颤的疗效。方法对比观察23名于本院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持续性房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PVI及左房顶部线性消融,其中12例联合CFAE消融,术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消融时间、手术并发症、左房大小、左房血栓、一次手术成功率等指标。结果联合CFAE消融组总手术时间(252±35)min、X线曝光时间(42±9.1)min、消融时间(94±11)min,单纯行PVI组分别为(176±22)min、(34±7.6)min、(63±8)min,联合CFAE消融组手术各时间均明显延长(P<0.01);两组手术并发症、对左房大小及左房血栓的影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联合CFAE消融组一次手术成功率(75%)明显高于单纯行PVI组(64%)(P<0.05)。结论 PVI联合CFAE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虽增加手术、消融及X线曝光时间,但并不会提高并发症发生率,可提高房颤消融的一次手术成功率。(本文来源于《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期刊2014年06期)

汤日波,董建增,尚美生,杜昕,龙德勇[6](2014)在《老年对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左房复杂碎裂电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老年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左房复杂碎裂电位(CFAEs)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入选116例行导管消融的慢性房颤患者。以60岁为界,分为老年组(n=48)与非老年组(n=68)。在CARTO系统指导下记录局部稳定的心内膜电图。应用CARTO系统内置的CFAEs分析软件进行分析。以间期置信水平(ICL)来评估CFAEs的特点。CFAEs指数定义为ICL≥7区域的面积与左房表面积的比值。将左房分为前壁、后壁、顶部、下壁、外侧壁、间隔六个部分,评价CFAEs在左房不同位置的分布特征。结果老年组男性患者比例显着低于非老年组,合并高血压、脑卒中的比例显着高于非老年组(P均<0.05)。老年组最大ICL显着大于非老年组[(16.7±2.0)vs(15.7±2.2),P=0.014)],老年组CFAEs指数显着高于非老年组[(60.4%±22.9%)vs(48.6%±22.3%),P=0.007)]。老年组左房前壁、间隔的CFAEs的分布比例显着大于非老年组。年龄与CFAEs指数呈正相关(r=0.244,P=0.008)。结论老年慢性房颤具有广泛的CFAEs。(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期刊2014年05期)

文俊杰[7](2014)在《心房颤动肺静脉电隔离与附加碎裂电位消融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在较大样本量的前提下,收集临床对照研究资料,以评价单纯肺静脉电隔离与附加碎裂电位消融术治疗药物无效的症状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资料与方法:采用Meta分析较为通用的方法拟定出符合本研究的对应标准,根据制定的标准确定检索策略,文献的类型主要包括国内外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临床对照试验(Clinical Controlled Trials,CCTs),无研究地域限制。计算机检索配合手工检索,在从1980年1月至2012年9月发表的对照试验医学文献中检索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英文文献。中文文献主要在中文生物医学期刊(CMCC)、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全文数据库(VIP)、万方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中检索,检索词:房颤、导管消融、碎裂电位。英文文献主要在Pubmed, CochraneLibrary, Embaseand, Google Scholar, Elsiver databases检索,英文检索词:atrial fibrillation.catheter ablation.fractionted electrograms.获得目标中、英文献后,根据已发表文献中的参考文献进行进一步文献追溯,对最新的期刊进行手工检索。另外,对于相同作者相似内容的重复报道文献,只选用最新文献,Meta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软件进行。结果:最终纳入了12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共包含113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心房颤动附加心房碎裂电位消融较单纯肺静脉电隔离能增加术后窦性心律维持率(RR1.17,95%CI为1.04~1.32,P=0.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心房颤动附加心房碎裂电位消融较单纯肺静脉电隔离能提高阵发性心房颤动亚组(RR1.12,95%CI为1.01~1.24,P=0.03)窦性心律维持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心房颤动附加心房碎裂电位消融较单纯肺静脉电隔离能提高持续性房颤亚组(RR1.32,95%CI为1.14~1.53,P=0.0003)窦性心律维持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心房颤动附加心房碎裂电位消融较单纯肺静脉电隔离消融会增加手术时间MD=38.29,95%CI为(27.27,49.31),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心房颤动附加心房碎裂电位消融较单纯肺静脉电隔离消融会增加X线暴露时间MD=14.81,95%CI为(7.61,22.01),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心房颤动附加心房碎裂电位消融较单纯肺静脉电隔离消融会增加消融时间MD=15.42,95%CI为(12.56,18.28),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心房颤动附加心房碎裂电位消融较单纯肺静脉电隔离消融未增加手术相关并发症(3.4%vs3.2%),无统计学差异(P=0.85)。结论:心房颤动治疗中附加心房碎裂电位消融与单纯肺静脉电隔离比较可以增加中远期窦性心律的维持率,但增加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消融时间,附加心房碎裂电位消融风险/获益比,还需更大规模的长期随访来评价。(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4-05-01)

文俊杰,罗素新,易光兆,何泉,周泓羽[8](2014)在《心房颤动肺静脉电隔离与附加碎裂电位消融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首次肺静脉电隔离与附加心房碎裂电位消融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计算机加手工检索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Elsvier、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知网、维普)中关于肺静脉电隔离与附加心房碎裂电位消融在房颤治疗的从1980年1月至2012年9月的对照试验,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了12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共包含1 13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房颤附加心房碎裂电位消融较单纯肺静脉电隔离能增加术后窦性心律维持率(RR为1.17,95%CI为1.04~1.32,P=0.008),可提高阵发性房颤亚组(RR为1.12,95%CI为1.01~1.24,P=0.03)及持续性房颤亚组(RR为1.32,95%CI为1.14~1.53,P=0.000 3)窦性心律维持率,但附加碎裂电位消融会增加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和消融时间,2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结论房颤治疗中附加心房碎裂电位消融与单纯肺静脉电隔离比较可以增加窦性心律的维持率,但增加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和消融时间,附加心房碎裂电位消融风险/获益比还需更大规模的长期随访来评价。(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刘鹏,郭继鸿,张振,李娇,刘后光[9](2013)在《不同部位刺激诱发心房颤动时碎裂电位的出现与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在心房和肺静脉不同部位行电刺激诱发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时碎裂电位(CFAEs)的出现与分布。方法 22只成年健康杂种犬,常规麻醉,气管插管,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干,破坏颈交感神经节,建立动物的去自主神经模型。双侧开胸,分别在右心耳、左心耳和四支肺静脉的近、中、远段行电刺激诱发房颤,观察在基础刺激、双侧强迷走刺激两种诱发条件下,房颤发作时CFAEs的分布情况。结果刺激诱发房颤的部位与CFAEs出现的部位并不完全一致。双侧心房(心耳)及肺静脉口附近是房颤时CFAEs出现的高频部位。当伴有迷走神经刺激时,房颤的诱发率提高,CFAEs的出现频率也随之明显增加。结论房颤时CFAEs的分布并不局限于心房或肺静脉的某一局部区域,而是在多个部位可同时标测到。迷走刺激条件下标测到CFAEs的频率增加。(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期刊2013年05期)

郭胜[10](2013)在《肺静脉前庭隔离联合左心房线性及碎裂电位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分析肺静脉前庭隔离联合左心房线性及碎裂电位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持续性房颤患者50例,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后行肺静脉前庭隔离联合左心房线性及碎裂电位消融术。先肺静脉前庭隔离,然后左心房线性消融,最后心房碎裂电位消融。术后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培哚普利及抗心律失常药治疗3个月。结果经过导管射频消融后,转复为窦性心律者10例;4例转为心房扑动,行叁尖瓣峡部消融后,成功转复;5例转为房性心动过速,关键的峡部或最早的激动点行射频消融后亦成功转复为;有21例在行电复律后成功转复;其余10例患者出院后,随访结果有3例患者复发心房颤动,7例转为房性心动过速。结论肺静脉前庭隔离联合左心房线性及碎裂电位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临床疗效良好,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3年26期)

碎裂电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射频消融术已成为药物治疗欠佳、有症状的心房颤动(房颤)的首要推荐治疗方案。长程持续性房颤(long-standing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LsPeAF)由于房颤持续时间长,其发病机制更为复杂,仅行环肺静脉电隔离可能不足。碎裂电位(complex fractionated atrial electrograms,CFAE)消融是常用的心房基质改良策略,但过多的消融会造成心房纤维化瘢痕增多,增加了术后规整房速的发生率。理论上将CFAE消融区域与左房电解剖屏障相连,即碎裂电位-短线(CFAE-LINE)消融,可以减少术后房速的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附加的CFAELINE消融对LsPeAF射频消融的意义,以及对术后房速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次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170例药物治疗效果差、有症状的LsPeAF患者。LsPeAF定义为:AF持续时间超过1年,且有进行节律控制可能。术前完善常规物理检查、动态心电图、X线检查、经食管心脏超声、经胸超声心动图、肺静脉CT除外手术禁忌后行导管射频消融术。手术均在CARTO叁维标测系统下进行。在完成环肺静脉电隔离(pulmonary vein isolation,PVI)后,随机分为CFAE组(84例)和CFAE-LINE组(86例)。CFAE组患者行PVI+CFAE消融,CFAELINE组行PVI+“CFAE-LINE”消融。若术后复发房颤、房速,则行第二次手术。消融策略与第一次消融相同。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其术后房颤(AF)、房速(AT)等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导管射频消融术成功定义为术后3个月空白期后至随访结束时无心电图或holter记录的大于30秒的af、at等快速房性心律失常。随访时间为射频消融术后至2016年4月30日。术后1年内每3个月以及以后每6个月定期门诊随访,并完善常规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出现心悸、胸闷症状时,立刻于门诊就诊,酌情完善心电图等相关检查。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房颤持续时间、cha2ds2-vasc评分、bmi、ef、左房内径(lad)、左房容积指数(lavi)、合并症等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术中参数如手术时间、消融时间、x线透视时间、术中并发症等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3.术中并发症:术中cfae组有1例(1.2%)发生心包填塞,cfae-line组有2例(2.3%)发生心包填塞。平均随访45.46±30个月,所有病例无脑梗塞、肺静脉狭窄、心房食管瘘等并发症发生。4.共进行222次手术,cfae组有29例(24.4%)行二次消融,其中9例为房颤,20例为房速;cfae-line组有23例(10.7%)行二次消融,14例为房颤,9例为房速。在行二次手术的患者中,cfae组房速发生率较cfae-line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cfae-line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cfae组(73.8%和51.2%,p=0.003)。cfae-line组术后房速复发率低于cfae组(10.7%和23.2%,p=0.032)。两组患者房颤复发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5.6%和15.4%,p=0.106)。6.cox回归分析提示:手术方式不同、cha2ds2-vasc评分、手术次数为影响术后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1.附加的cfae-line消融与pvi+cfae消融相比,并未延长手术时间、消融时间、X线曝光时间,且心包填塞等手术并发症无增加。2.CFAE-LINE消融通过减少术后房速发生率,提高了LsPeAF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手术成功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碎裂电位论文参考文献

[1].白宝宝,王芳芳,刘雄涛,曾迪,廉诚.碎裂电位消融联合环肺静脉电隔离消融对持久性房颤患者心房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8

[2].许俊杰.碎裂电位连线消融对长程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术成功率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7

[3].雷森,蒲鹏,何泉,黄玮,罗素新.神经节消融对乙酰胆碱诱导房颤碎裂电位时空稳定性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15

[4].刘飞.环肺静脉隔离术联合单极标测QS型碎裂电位消融术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治疗效果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

[5].陶艾彬,真亚,郭俊芳,鲍中华.肺静脉电隔离术联合碎裂电位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疗效观察[J].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2014

[6].汤日波,董建增,尚美生,杜昕,龙德勇.老年对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左房复杂碎裂电位的影响[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4

[7].文俊杰.心房颤动肺静脉电隔离与附加碎裂电位消融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4

[8].文俊杰,罗素新,易光兆,何泉,周泓羽.心房颤动肺静脉电隔离与附加碎裂电位消融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J].第叁军医大学学报.2014

[9].刘鹏,郭继鸿,张振,李娇,刘后光.不同部位刺激诱发心房颤动时碎裂电位的出现与分布[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3

[10].郭胜.肺静脉前庭隔离联合左心房线性及碎裂电位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分析[J].当代医学.2013

标签:;  ;  ;  ;  

碎裂电位论文-白宝宝,王芳芳,刘雄涛,曾迪,廉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