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结构假说论文-刘赢时,田银华

效率结构假说论文-刘赢时,田银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效率结构假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效率,收敛性

效率结构假说论文文献综述

刘赢时,田银华[1](2019)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影响的研究——基于收敛性假说的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方法,对我国285个城市2005-2016年的能源效率进行了测算,然后基于经济增长中的收敛性分析方法,构建了能源效率收敛性模型,对能源效率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能源效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产业结构调整与对外开放水平对能源效率具有负向的作用;经济发展的水平、政府政策的干预与人力资本的积累对能源效率具有正向作用。据此提出,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增强人们节能环保意识;逐步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合理的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本文来源于《湖南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侯莲莲,郑向敏[2](2016)在《我国星级酒店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的关系基于“共谋假说”和“效率假说”的实证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共谋假说"和"效率假说"两大经典产业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研究我国星级酒店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的相关性,对我国星级酒店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2005—2014年,我国星级酒店一直呈中(下)集中寡占型市场结构,市场集中程度较低;经营效率波动较大,且多处于低效率水平,整体经济绩效不佳。根据"共谋假说"和"效率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两个假说均不适用于当前我国星级酒店的发展,酒店的绩效水平主要取决于其经营效率,而与其市场结构无显着统计关系。这与其星级酒店近十年来迅猛的规模扩张、产权结构变化、多元业态竞争等因素不无关系。提出,星级酒店应注重提升酒店内部经营管理效率、提高服务水平、塑造品牌个性等措施来促进其绩效水平的提高;同时,政府管理部门应积极鼓励高效率酒店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市场集中度。(本文来源于《资源开发与市场》期刊2016年06期)

王鹏,尤济红[3](2015)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要素配置效率——兼对“结构红利假说”的再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优化产业结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本文采用全要素生产率(TFP)分解法,在考虑劳动力质量和重新估算我国叁次产业物质资本存量的基础上,探讨了1978—2013年劳动和资本要素在叁次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配置效率,并对其配置的"结构红利假说"进行了再检验。研究发现:(1)由于统计方法问题,原本统计在第叁产业中的房地产业开发投资实际上统计的是建筑工程进度投资,应归入第二产业,因此在按行业来估算叁次产业物质资本存量时容易高估第叁产业;(2)我国叁次产业间资本边际产出率已经呈现收敛的趋势,至2013年,从高到低分别是第叁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劳动边际产出率却出现发散,第二产业远远高于第叁和第一产业;(3)总体上资本和劳动要素均具有显着的"结构红利"效应,但资本要素的红利效应比较微弱,产业内部增长效应是TFP增长的主要源泉。(本文来源于《经济学动态》期刊2015年10期)

高蓉蓉,吴敏[4](2014)在《市场力量假说与效率结构假说在中国银行的检验——基于产业组织理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分析范式,对中国15家商业银行2007-2012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市场力量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在中国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市场集中度越高、市场份额提升对银行绩效的改善产生显着的负面影响,而效率则对银行绩效无显着的影响。市场力量假说和效率结果假说都不适用于中国银行业。但是对15家银行进行分组分析时,发现8家股份值商业银行的绩效受到市场集中度和市场份额显着的积极影响,市场力量假说适用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本文来源于《贵州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袁宁怿[5](2010)在《中国商业银行的结构与绩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产业组织学的角度对银行业的结构与绩效,对银行业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主要以实证的方式对中国商业银行市场2001年至2008年间市场结构和银行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本文的主要模型是基于Berger(1995)和Chortareas et al. (2009)的两份文献,使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来验证市场力量学说(包括结构-行为-绩效的SCP假说和相对市场力量的RMP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包括X-效率的ESX假说和规模效率的ESS假说)。为了取得能够用于回归模型的效率变量的直观表示形式,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计算得到了ESX和ESS变量。同时,为了对银行差异化进行研究,本文还引入了一些可能影响利润率的控制变量,如资产化水平(CPA)、流动性风险(LTA)和银行规模(ASS)。最后,为了进一步验证X-效率与市场结构的关系,本文用ESX作为被解释变量,使用市场集中度和市场份额对其进行回归,从而验证了市场力量假说的一个特例,即平静生活(“quiet-life”)假说。中国的银行业数据反映出一个明显的X-低效率现象,并且这些年间的X-效率均值有明显的波动。模型的回归结果并没有任何证据完全支持所要验证的四个假设中的一个。市场结构(以集中度HHI形式表示)与效率(以资产回报率ROA表示)之间的关系呈显着负相关,说明在中国结构对效率的负面影响更占主导,因此本文认为降低市场集中度可以提高效率。通过验证平静生活“quiet-life”假说的结果,本文证实在中国存在期望“平静生活”的效果,这个理论对中国银行业X-低效率问题做出了一定解释,说明在中国高度集中化的市场中竞争压力的降低必然引起管理效率的降低,管理者没有提高效率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力,而只想寻求一种平静的生活。文章的政策建议是中国应该建立竞争性的银行业市场结构,降低市场集中度从而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实证的方法对市场力量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的四个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对其在中国银行业的适用性同时进行验证,考察了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这有别于传统文献单独研究结构或者绩效的方法,也有别于以往单独研究单一模型的文献。本文的不足在于取得样本的数量和相对性分析方法的限制导致的分析数据在开始和结束年份的准确度不足,并且2003年作为商业银行改革的重要年份处于分析的时间中段,也造成了分析数据呈现较大的波动性,不利于具体分析造成波动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0-04-10)

曹乾[6](2006)在《保险业结构、效率与绩效间的关系——理论假说与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共谋假说和有效结构假说是产业组织理论中关于市场结构和企业绩效关系的两个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研究发现:集中度与绩效之间呈正向关系,市场份额与集中度之间呈负向关系,但都不显着;保险业的效率是决定其绩效的关键因素;我国保险业不存在产业组织学中所谓的共谋假说和有效结构假说。这一结论的政策性意义在于,保险公司在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应该更加关注其经营效率。(本文来源于《金融教学与研究》期刊2006年05期)

效率结构假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共谋假说"和"效率假说"两大经典产业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研究我国星级酒店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的相关性,对我国星级酒店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2005—2014年,我国星级酒店一直呈中(下)集中寡占型市场结构,市场集中程度较低;经营效率波动较大,且多处于低效率水平,整体经济绩效不佳。根据"共谋假说"和"效率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两个假说均不适用于当前我国星级酒店的发展,酒店的绩效水平主要取决于其经营效率,而与其市场结构无显着统计关系。这与其星级酒店近十年来迅猛的规模扩张、产权结构变化、多元业态竞争等因素不无关系。提出,星级酒店应注重提升酒店内部经营管理效率、提高服务水平、塑造品牌个性等措施来促进其绩效水平的提高;同时,政府管理部门应积极鼓励高效率酒店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市场集中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效率结构假说论文参考文献

[1].刘赢时,田银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影响的研究——基于收敛性假说的检验[J].湖南社会科学.2019

[2].侯莲莲,郑向敏.我国星级酒店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的关系基于“共谋假说”和“效率假说”的实证检验[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

[3].王鹏,尤济红.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要素配置效率——兼对“结构红利假说”的再检验[J].经济学动态.2015

[4].高蓉蓉,吴敏.市场力量假说与效率结构假说在中国银行的检验——基于产业组织理论视角[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4

[5].袁宁怿.中国商业银行的结构与绩效[D].山东大学.2010

[6].曹乾.保险业结构、效率与绩效间的关系——理论假说与实证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

标签:;  ;  ;  

效率结构假说论文-刘赢时,田银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