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市场研究总目录

2003年市场研究总目录

一、2003年市场研究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彭秋香[1](2008)在《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贸易研究》文中提出自建交以来,中韩农产品贸易迅速发展。但随着农业的国际化和农产品市场的开放,中国与韩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的争端也越来越激烈。本文紧扣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贸易格局的变化,利用市场占有率、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以及农产品出口相似性指数的动态分析,综合评估了中国农产品在韩国市场的竞争力状况。研究发现:总体上中国农产品在韩国进口市场的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持续增加;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也表明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总体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这种竞争优势在不断地削弱。从具体产品来看,中国的大米、玉米、蔬菜及水产品在韩国市场一直都有极强的竞争力,其中大米和水产品的竞争力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玉米的竞争力波动较大,只有蔬菜的竞争力强劲而稳定;中国农产品在韩国市场的贸易强度指数测算结果都远大于1,说明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市场的开发程度较高,两国农产品贸易可拓展的空间较小,继续开发过程中贸易竞争关系将逐步显现;而中韩农产品出口相似性程度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中韩农产品出口相似性程度高,而且结构在短期内不太会改变,因此中韩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很难找到互补的合作领域,贸易竞争关系将越来越激烈。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还面临着很多不利的因素,韩国农业的国内支持、一系列的关税和非关税保护措施构成了当前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在此基础上,作者对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的前景进行了分析预测,并针对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政策建议,即中国应尽快建立多双边框架下农业保护政策体系,加紧制定中国农产品贸易战略,立足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中韩农产品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开始重视农业的多功能性,多拓展与韩国在非贸易领域的合作机会,有可能取得更多的合作成果。

沈燕[2](2007)在《中韩农产品贸易现状及竞争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韩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经贸交流与合作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从1992年8月中韩正式建交后,两国间的经济贸易合作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目前中国已成为韩国的第三大贸易国,第二大出口国,最大的投资市场;而韩国也成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国和第四大投资方。在全面经贸合作的同时,农产品贸易也有了相应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中韩农产品贸易还不尽如人意。2005年中国对韩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了1119.3亿美元,逆差高达417亿美元,而对韩农产品贸易只有30.53亿美元,仅占贸易总额的2.73%,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与其他产业所不同的是,中国对韩农产品贸易一直保存着较大的顺差,2005年达到25.61亿美元,韩国也因此而频频启动贸易保护手段,引起了许多贸易摩擦,给中国的生产经营者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中韩经济贸易与合作的正常发展。韩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仅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就迅速完成了工业化进程,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国之一,目前,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只有8.7%,国内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主要依赖于进口。由于中国与韩国地理位置相近,农业及农产品结构基本相似,国民的饮食习惯比较相同,两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很大。本文通过认真总结中韩专家学者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研究成果,应用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等国际贸易理论,在考察两国农产品现状、市场需求和农产品贸易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测算和实证验证,定性定量地分析了两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证实了中国农产品出口韩国还存在着巨大的空间。韩国由于国内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又是世界上对农产品市场最不开发的国家之一,对农业采取了若干保护和过度保护的政策,对农产品进口实施了一系列严厉的技术、检疫和环保标准,构筑了世界上最高的关税壁垒,加之我国农产品存在的某些不足,严重阻碍了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中韩经济合作与交流的全面发展,韩国经济结构变化的内在需求,中韩农产品贸易的前景非常广阔。本文建议,我国应该加强中韩农产品贸易的研究,逐步形成我国区域农产品贸易的指导体系;创造条件建立自由贸易区,实现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建立东北亚粮食储备协调机制,以应对紧急情况,保证地区市场供应;建立贸易协商机制,共同寻求可能发生的贸易摩擦的解决办法;加大对农业支持的力度,积极推行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强化和优化农产品出口管理,促进我国对韩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郑宏[3](2006)在《关于加强上海二手车市场监管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已到了汽车进入城镇普通居民家庭的时代。培育和发展汽车市场,特别是二手车市场对于汽车进入家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005年,上海市新汽车的销售量为57.28万两,新车销售是全国的9.95%;上海二手车交易量为16.55万两,占全国的8.95%。但从目前上海旧车市场的发育情况看,上海的二手车市场尚停留在交易的层面,并未达到二手车贸易的平台。无论从交易内容、交易方式还是交易效果来看,由于诸多因素的作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如果要充分挖掘这一市场的潜力,进一步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就需要政策扶持,全面改善经营模式,不断提高市场监管水平,全方位地发展二手车贸易。 美国、德国、日本这些国家的二手车交易量较大,二手车贸易市场已很成熟,相关政策法规也己较健全、完善。借鉴这些国家二手车市场的监管措施,有利于尽快提高对我市二手车市场监管的水平。 课题拟通过对分析上海二手车市场监管现状及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运用二手车市场监管理论对上海二手车市场进行分析,确定加强上海二手车市场监管的策略定位并提出加强上海二手车市场监管的具体策略。

彭婉颖[4](2018)在《国产奇幻电影创作流变与特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以来,奇幻电影因其具有展现想象、塑造奇观等特点,受到了世人的热烈追捧,并屡次创造了电影票房的新纪录。奇幻电影受欢迎的原因,不仅因为它能够运用数字技术为观众构建一个虚拟且真实的世界,而且还能使观众从中体会到一个民族更为深层的文化内涵。在中国电影百余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奇幻电影呈现出了不同的时代特征,深入研究并掌握这些基本特征,对于促进今天国产奇幻电影的理论创作与创新实践具有积极的意义。国产奇幻电影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早期以武侠神怪元素为主;“十七年”时期戏曲与儿童片成为主要内容;改革开放之后,《聊斋》改编引领了新风尚;时至今日,互联网思维的融合给国产奇幻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与之同时,国产奇幻电影的外在语境与自身美学导向都在发生着转变,这种转变通过不同时代的创作立场和创作理念展现出来。结合具体文本分析,可以发现国产奇幻电影的创作主题、叙事结构、叙述视角以及视听语言等方面都在发展中不断进步。与西方奇幻电影相比,国产奇幻电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种民族特色是在历史积淀中形成的,主要包括本土化表达、简单化叙述的创作特点和奇观化塑造、写意化呈现的艺术特点。这些特点为国产奇幻电影树立国际品牌打下良好的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国产奇幻电影依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我们必须正视这些不足。只有针对国产奇幻电影的创作内容、特点以及形式风格所表现出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如深度挖掘神话内涵、大胆改编传统文学,培养核心技术人才、创新影像语言以及构建东方意境、接轨国际市场等,才能使国产奇幻电影获得更长足的发展。

陈丹红[5](2017)在《厦工股份财务报表分析》文中认为厦工股份曾经是装载机行业当之无愧的老大,历经六十多载市场风雨的考验,但进入新世纪以来,受价格战、“厦工模式”反噬和信用销售模式扩张等多方面影响,又恰逢行业持续低迷,如今的厦工股份已是存货和应收账款居高不下,诉讼缠身,债台高筑,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不是工程机械行业内的特例,但绝对是典型案例。作者认为有剖析研究的价值。本文是关于厦工股份的财务分析。结合厦工股份发展历程及经营策略的变更,通过财务数据、财务指标和财务政策的分析,由表及里,推断出公司存在的问题,并对企业下一步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同时可作为其他工程机械企业的借鉴。本文的篇章结构主要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是研究概述,介绍研究背景、意义、研究内容及框架。第二章为行业介绍,并着重介绍装载机行业的特征、发展阶段及竞争格局,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了几家主要企业的竞争力量。第三章介绍了厦工股份的主营业务、经营业绩及市场表现,重点分析了其发展历程及经营举措。第四章着重关注厦工股份10年来的关键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中不太合理的地方。第五、六章是本文重点,对厦工股份10年的财务报表进行三维分析和财务指标分析,结合最近5年的业务模式变更,从根本上揭示厦工股份业绩下滑的原因。第七章是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厦工股份面临的问题,给出厦工股份未来发展的建议。通过对厦工股份的财务分析,本文认为一方面是因为持续的市场低迷导致厦工股份的业绩和市场地位的下滑,另一方面其销售政策更激进,风险管控及内部管理不力,导致信用风险和资金风险激增,这是更重要的内在原因,且战略布局速度过慢,导致公司积重难返。国内经济“新常态”和国际外经济走势不确定下,厦工股份当务之急是活下来,必须正视现实,刮骨疗伤,加强内部管理及风险控制,同时更积极寻找新的战略和业务单元。

王玉[6](2016)在《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文中提出建筑业是以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以及造成沉重的环境负担为代价的,据统计:建筑活动使用了自然资源总量的40%,能源总量的40%,而造成的建筑垃圾也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预计2030年建筑业产生的温室气体将占全社会排放量的25%。因此,建筑业的低碳减排迫在眉睫。而作为在改变生产方式上具有革新意义的技术创新——工业化生产方式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同时,建筑工业化已然成为建筑发展的趋势和必然。然而,由于真正基于市场环境的、相对深入的工业化建筑实践才刚刚起步,因此有针对性地相关节能减排研究还不充分甚至空白。在此背景下,针对工业化建筑的碳排放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工业化建筑发展及其碳排放现状进行分析;其次,从碳排放基础研究、建筑碳排放研究、建筑碳排放模型分析、低碳建筑评价四个方面对国内外碳排放现状展开研究;其中,碳排放基础研究包括碳排放政策、标准、相关评估法,能源碳排放因子,建材、设备碳排放因子以及碳排放计算软件;建筑碳排放模型分析包括生命周期划分和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比例;通过以上背景研究整理现有问题,并提出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针对本文的研究目标,从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建筑碳排放基础研究和传统建造方式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模型两部分展开;其中第一部分主要包括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理论以及建筑碳排放基础研究;而第二部分对传统建造方式下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汇总,构建碳排放时空矩阵核算模型,对碳排放来源进行盘查,明确各阶段碳排放测算方法和测算清单,汇总碳排放数据来源及减碳措施;并对不同结构类型、结构材料的建筑碳排放进行分析评估。在此基础上,对以上问题进行整理。在对传统建造方式的建筑碳排放模型的研究基础上,对比传统建造方式与工业化生产模式的区别,结合工业化预制装配模式的特点;通过确定目标范围、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结果解释四个方面建立一套基于全流程控制的、系统的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模型;之后具体分两部分展开:碳排放核算模型和分析评估;碳排放核算模型包括基础数据库框架、基于BIM的工业化建筑数据信息库以及各阶段的计算方法,并重新划分其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分析评估针对具体碳源、影响因素提出关于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的减碳措施。最后部分以轻型建造系统为例,对轻型可移动铝合金住宅的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实证分析,包括碳排放核算、影响评价(LCIA)和针对具体碳源的低碳设计,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轻型建筑系统的低碳建筑碳排放评价指南及核算表格系统。本文构建了全新的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模型,实现了低碳建筑的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和可操作化,不仅为轻型工业化预制装配住宅系统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也将为我国其他低碳建筑的健康、迅速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刘春梅[7](2014)在《建造视角下的建筑部品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新”,强调信息的介入。建筑部品不同于普通建筑构件,它是物质的集成也是信息的集成,是一个信息的载体,是信息时代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基础。建造视角的选取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支持,强调建筑是建造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是由物质的存在、物质的连接和动态的变化所组成的。完善的建筑部品体系应是新型建筑工业化可实现全信息化、精细化生产、快速拼装的建筑本身。片面地将建筑部品理解成简单的物质是不科学的,物质之间界面的连接,物质由盛至衰的变化过程同样隶属于建筑系统和建筑部品系统。论文从建筑部品作为物质存在的本身出发,研究“部品”这一制造业词汇的缘起,并引出“建筑部品”的概念。归纳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对“建筑部品”的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向制造业学习,学习制造业先进的生产流程,制造业对信息的有效管理、使用者需求分析等,将建筑的生产搬上工厂的流水线,探索如何快速又有效地向建筑工地提供大量优质建筑部品。论文所选取的建造视角是在系统论的支持下,对建筑建造的过程进行深入剖析,以唤醒当代建筑师应当更加注重建造过程而非建筑形式。好的建筑品质是使建筑得以长寿化的关键。信息技术下实现设计与建造的再整合,充分利用虚拟建造的优势,优化设计,提高效率,并提早发现建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修改设计,使建造更加精细化和高效性。全信息化的完善的建造视角下的建筑部品体系就是一个完整的工业化建造下的建筑,它是建筑工业化的需求,信息时代的必然。完善的部品体系是多系统相互合作的结果,每一个建筑部品都具有几何属性、位置属性、性能参数属性、界面连接方法的技术属性以及维护、回收等的管理属性,这些属性在一起相互协同构成建筑。论文以2013年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北京交通大学队作品“i-yard”作为案例分析,使整个建筑采用部品化建造。并重点分析了外围护部品体系,最后建立一个可供建筑全寿命周期选用的部品目录。从而论证本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与适用性。笔者在附录部分附上建筑师、施工企业人员、部品企业人员的访谈实录,再次从实践出发了解该部品体系在业内推广的可能性。

王来特[8](2013)在《清初中日交涉模式的形成和贸易主动权的消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7、18世纪的清朝中国和德川日本虽然有贸易关系,却并没有直接的官方交涉。且这一时期的清、日贸易的形态是中国商人前往日本而没有日本商人来华交易的"往市贸易"。这种贸易模式的形成主要基于德川幕府对贸易的政治介入和政策性调控,而清朝政府在作出同日本进行官方交涉的初步试探并遭到强硬拒绝之后亦默认了现状。这一模式的延续使日本得以避免再度进入中国中心的朝贡贸易体制,也令中日双方在贸易主动权上此消彼长的现象逐步明显。

赵赛[9](2012)在《中草药注册法律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欧盟传统草药法令》(2004/24/EC)的颁布与实施,一方面从法律角度承认了传统草药的药品地位,为我国中成药通过传统草药简化注册申请途径加以注册并以药品的形式进入欧盟市场提供了可能;但另一方面该法令设置的种种限制迫使我国中成药2011年4月30日如还未成功注册将不仅不能以目前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等形式继续销售,而且还会被迫退出欧盟市场。如今,7年宽限期已经到期,中国中草药企业至今为止没有一家通过欧盟注册,欧盟作为中药出口的中药市场之一,如果我国中草药企业的产品不能通过注册上市将对我国中药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以《欧盟传统草药法令》(2004/24/EC)的正式实施为切入点,结合中草药在国际注册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所处的局面,通过对欧盟及其各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香港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中草药和传统植物药注册的相关法规与中国相应的法规和政策进行比较和分析,其中主要对各国中草药注册法规中关于申请类别、审批程序、申报资料等相关法条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针对我国中草药境外注册过程中的难点针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略和法律建议;本文尝试将国民待遇原则引入到中草药传统使用证据效力上,以使发达国家承认而符合其使用年限的规定进而获得注册;本文通过对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关于中草药注册的相关法律定性为中草药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并对其进行法律分析,结合相关的世界贸易规则对这一壁垒提供相应的对策和法律解决方案。通过对各国家和地区中草药注册法规的比较和分析,给我国中草药知识产权保护和注册法规提供相应的立法建议,从而加速我国中草药的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

白文志[10](2011)在《中国住宅产业化进程中部品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是在当前我国大力发展住宅产业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以住宅部品、部件为研究对象,旨在为我国住宅部品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论文主要围绕住宅部品七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指出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为课题相关概念及研究现状的介绍。分别介绍了住宅产业、住宅产业化、住宅部品、住宅部品化的内涵,以及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的现状,然后对比分析了国内外住宅部品部件发展的现状;第三部分是对我国住宅部品实现产业化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从市场、政府、企业三方给予了研究分析;第四部分是对与住宅部品、部件发展相关的各种技术体系进行了分析介绍,介绍了其技术体系的构成,并且重点分析了住宅部品、部件的模数化及与其相关的接口技术等;第五部分是对我国住宅部品部件认证体系的研究。分别从认证的现状、认证标准和内容、认证程序,以及认证工作的组织与实施上给予了阐述;第六部分是工程实证分析,分别介绍了整体厨房和整体卫生间的概念、特点、部分技术运用情况,以及整体厨卫的市场发展情况等;第七部分是论文研究得到的结论,以及笔者对论文研究的展望。

二、2003年市场研究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市场研究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2.1 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规模
    2.2 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结构
    2.3 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地位的变化
    2.4 中韩农产品贸易格局的主导因素
第3章 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状况的实证分析
    3.1 中国农产品在韩国的市场占有率分析
    3.2 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的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分析
        3.2.1 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涵义
        3.2.2 中国农产品在韩国市场的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动态分析
    3.3 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的贸易强度分析
        3.3.1 贸易强度指数的涵义
        3.3.2 中国农产品在韩国市场的贸易强度分析
    3.4 中韩农产品出口相似性分析
        3.4.1 出口相似性指数涵义
        3.4.2 农产品范围的界定和数据来源
        3.4.3 计算结果及分析
第4章 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
    4.1 韩国农业的国内支持
    4.2 韩国的关税措施
        4.2.1 调节关税
        4.2.2 韩国的反倾销与反补贴措施
        4.2.3 农产品特别保障措施关税
    4.3 韩国的非关税措施
        4.3.1 技术性贸易壁垒
        4.3.2 通关环节壁垒
        4.3.3 关税配额
        4.3.4 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
第5章 前景分析与政策建议
    5.1 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的前景分析
    5.2 政策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中韩农产品贸易现状及竞争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中韩农产品贸易研究的回顾
    1.3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
    1.5 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2 中韩农产品贸易现状及结构分析
    2.1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概况
    2.2 中韩农产品贸易的出口结构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中韩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分析
    3.1 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
    3.2 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
    3.3 中韩农产品比较优势的来源分析
    3.4 中国农产品对韩国的竞争力
    3.5 本章小结
4 中韩农产品贸易的约束因素
    4.1 韩国的农业支持政策
    4.2 韩国的贸易保护政策
    4.3 韩国对农业保护的原因
    4.4 我国农业和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4.5 本章小结
5 中韩农产品贸易前景展望及政策建议
    5.1 中韩农产品贸易前景展望
    5.2 发展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的政策建议
    5.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3)关于加强上海二手车市场监管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1.2 相关理论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二手车市场监管的基本问题
    2.1 二手车市场监管的原则
    2.2 二手车市场监管目标
    2.3 二手车市场监管主体和对象
    2.4 二手车市场监管手段
第三章 国外二手车市场监管借鉴
    3.1 美国二手车市场监管状况
    3.2 日本二手车市场监管状况
    3.3 德国二手车市场监管状况
    3.4 启示
第四章 上海二手车市场监管现状分析
    4.1 上海二手车市场发展状况
    4.2 上海二手车市场监管现状
    4.3 上海二手车市场监管存在问题
第五章 加强上海二手车市场监管的策略
    5.1 加强上海二手车市场监管策略的定位
    5.2 加强上海二手车市场监管的对策
    5.3 案例分析一一上海中山北路二手车市场的监管
参考文献
致谢

(4)国产奇幻电影创作流变与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相关概念界定
        一 选题意义
        二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创新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创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国产奇幻电影的发展脉络
    第一节 武侠与神怪的集合:早期的国产奇幻电影
    第二节 戏曲与儿童片并存:“十七年”时期的国产奇幻电影
    第三节 以《聊斋》为主的改编:新时期的国产奇幻电影
    第四节 互联网思维的融合:新千年之后的国产奇幻电影
第二章 传统与现代:国产奇幻电影的创作策略变迁
    第一节 国产奇幻电影创作立场的转变
        一 从商业投机到为人民创作
        二 从践行“双百”到解放思想
        三 从民族特色到文化自信
    第二节 国产奇幻电影创作理念的转变
        一 从反对欧化到民族探索
        二 从虚拟化表达到逼真化再现
        三 从逼真还原到数字化演绎
第三章 变革与发展:国产奇幻电影创作形式与风格的转变
    第一节 主题的转变
        一 从武而不侠到情真意切
        二 从爱情至上到反思人性
        三 从自身思考到多元和谐
    第二节 叙事方式的转变
        一 从线性叙事转向碎片化叙事
        二 从单一叙述视角转为多重叙述视角
    第三节 国产奇幻电影创作风格的变化
        一 镜头语言的不断完善
        二 声音制作的不断提升
第四章 传承与繁荣:国产奇幻电影的创作特点
    第一节 民族化表达:仙侠文化的影响
        一 仙侠文化影响下的国产奇幻电影
        二 志怪小说的多样改编
    第二节 简单化叙述:对爱情的着力铺设
        一 多样化爱情表现
        二 表层化爱情展露
第五章 创新与弘扬:国产奇幻电影的艺术特点
    第一节 奇观化塑造:满足观众猎奇心理
        一 宏大的奇观场景
        二 精美的造型奇观
    第二节 写意化表达:创造东方奇幻世界
        一 影像呈现的写意化
        二 东方元素的风格化
第六章 国产奇幻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一节 基于创作内容的发展
    第二节 基于创作形式与风格的发展
    第三节 基于创作与艺术特点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5)厦工股份财务报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概述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工程机械行业分析
    第一节 工程机械行业概况
    第二节 装载机行业发展与竞争格局
第三章 厦工股份概况及发展情况
    第一节 厦工股份简介
    第二节 厦工股份业绩与资本市场表现
    第三节 厦工股份的发展与经营举措
第四章 厦工股份关键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第一节 收入的确认
    第二节 应收款项的计量和计价
    第三节 存货的计量和计价
第五章 厦工股份财务报表三维分析
    第一节 利润表的三维分析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的三维分析
    第三节 现金流量表的三维分析
第六章 厦工股份财务指标分析
    第一节 盈利能力分析
    第二节 资产使用效率指标分析
    第三节 流动性指标分析
    第四节 现金创造能力指标分析
    第五节 负债管理指标分析
    第六节 风险指标分析
    第七节 增长能力指标
    第八节 财务政策分析
    第九节 厦工股份SWOT分析
第七章 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
    第一节 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发展建议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之处
附录1 厦工股份2006年~2015年财务报表
附录2 财务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后记与致谢

(6)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筑产业碳排放现状与减排潜力
        1.1.2 建筑工业化——碳减排的重要途径
    1.2 工业化建筑发展及其碳排放现状研究
        1.2.1 工业化建筑发展回顾及现状
        1.2.2 工业化建筑碳排放现状研究
    1.3 国内外碳排放研究现状
        1.3.1 碳排放基础研究
        1.3.1.1 碳排放政策、标准、相关评估法
        1.3.1.2 能源碳排放因子
        1.3.1.3 建材、设备碳排放因子
        1.3.1.4 碳排放计算软件
        1.3.2 建筑(住宅、公建)碳排放研究
        1.3.2.1 住宅
        1.3.2.2 公建
        1.3.3 建筑碳排放模型分析
        1.3.3.1 碳排放生命周期划分
        1.3.3.2 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比例
        1.3.3.3 建筑碳排放核算
        1.3.4 低碳建筑评价
        1.3.5 问题整理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意义
    1.7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建筑碳排放研究
    2.1 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2.1.1 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概念和特点
        2.1.2 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框架(SETAC/ISO)
        2.1.3 全生命周期评价步骤与方法
    2.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理论
        2.2.1 建筑碳排放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必要性
        2.2.2 建筑生命周期划分
        2.2.3 建筑碳排放测算基本方法
        2.2.4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理论框架
        2.2.4.1 核算系统边界
        2.2.4.2 评价功能单位
        2.2.4.3 清单分析
    2.3 建筑碳排放基础研究
        2.3.1 建筑碳排放的CO_2当量计算方法
        2.3.2 能源碳排放因子
        2.3.2.1 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碳排放因子
        2.3.2.2 电力碳排放因子
        2.3.2.3 化石、电力碳排放因子选择方法
        2.3.2.4 蒸汽、热水的碳排放因子
        2.3.2.5 生物质能和可再生能源的碳排放因子
        2.3.3 建材碳排放因子
        2.3.3.1 建材碳排放因子计算方法
        2.3.3.2 部分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第三章 传统建造方式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
    3.1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时空矩阵模型
    3.2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核算公式
        3.2.1 建材开采生产阶段
        3.2.2 建筑施工阶段
        3.2.3 建筑使用和维护阶段
        3.2.4 建筑拆除和回收阶段
        3.2.5 小结: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核算公式汇总
    3.3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数据来源
    3.4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减碳措施
        3.4.1 建材开采生产阶段
        3.4.2 建筑施工阶段
        3.4.3 建筑使用和维护阶段
        3.4.4 建筑拆除和回收阶段
    3.5 不同结构类型、结构材料建筑碳排放分析评价
    3.6 传统建造方式建筑碳排放模型问题整理
        问题一:准确性
        问题二:透明性
        问题三:可操作性
第四章 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模型的构建
    4.1 传统建造方式与工业化生产模式的区别
    4.2 研究对象——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
    4.3 工业化预制装配模式的特点
        4.3.1 集成化(构件—组件—模块)
        4.3.2 工厂化(“现场—工厂”转移)
        4.3.3 循环的全生命周期
    4.4 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划分
    4.5 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模型
        4.5.1 确定目标和范围
        4.5.2 清单分析
        4.5.3 影响评价
        4.5.4 结果解释
        4.5.5 建立评价模型
    4.6 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模型
        4.6.1 基础数据库框架
        4.6.1.1 数据库的基本功能与结构设计
        4.6.1.2 生命周期清单的计算与数据库建立
        4.6.1.3 基础数据库升级
        4.6.2 基于BIM的工业化建筑数据信息库
        4.6.2.1 参数库
        4.6.2.2 清单库
        4.6.2.3 运行数据库
        4.6.3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核算
        4.6.3.1 建材开采生产阶段
        4.6.3.2 工厂化生产阶段
        4.6.3.3 物流阶段
        4.6.3.4 装配阶段
        4.6.3.5 使用和维护更新阶段
        4.6.3.6 拆卸和回收阶段
        4.6.4 小结1:工业化建造方式与传统建造方式对比
        4.6.4.1 建造环节对比
        4.6.4.2 两种建造方式碳排放量对比
        4.6.5 小结2:各阶段碳排放核算公式汇总
        4.6.6 小结3:各阶段碳排放核算模型
        4.6.7 小结4:不同结构类型、结构材料建筑碳排放分析评价
    4.7 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全生命周期分析评估
        4.7.1 建材开采生产阶段
        4.7.2 工厂化生产阶段
        4.7.3 物流阶段
        4.7.4 装配阶段
        4.7.5 使用和维护更新阶段
        4.7.6 拆卸和回收阶段
第五章 轻型可移动铝合金住宅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
    5.1 轻型可移动铝合金预制装配建筑
    5.2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评价
        5.2.1 建材开采生产阶段
        5.2.1.1 碳排放核算
        5.2.1.2 影响评价(LCIA)
        5.2.1.3 低碳设计
        5.2.2 工厂化生产阶段
        5.2.2.1 碳排放核算
        5.2.2.2 影响评价(LCIA)
        5.2.2.3 低碳设计
        5.2.3 物流阶段
        5.2.3.1 碳排放核算
        5.2.3.2 影响评价(LCIA)
        5.2.3.3 低碳设计
        5.2.4 装配阶段
        5.2.4.1 碳排放核算
        5.2.4.2 影响评价(LCIA)
        5.2.4.3 低碳设计
        5.2.5 使用和维护更新阶段
        5.2.5.1 碳排放核算
        5.2.5.2 影响评价(LCIA)
        5.2.5.3 低碳设计
        5.2.6 拆卸和回收阶段
        5.2.6.1 碳排放核算
        5.2.6.2 影响评价(LCIA)
    5.3 全生命周期分析评估
        5.3.1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比例关系
        5.3.2 组成部分碳排放量及比例关系
        5.3.3 长寿命碳排放分析
    5.4 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碳排放模型正确性验证
        5.4.1 数据来源
        5.4.2 碳排放核算分析
    5.5 小结
结论和创新点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1 建材开采生产阶段的BIM明细表清单1、数量清单2
    2 工厂化生产阶段的BIM明细表清单1、数量清单2
    3 物流阶段的BIM明细表清单1、数量清单2
    4 装配阶段的BIM明细表清单1、数量清单2
    5 拆卸回收阶段的BIM明细表清单1、数量清单2
作者简介
致谢

(7)建造视角下的建筑部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信息时代的变革
        1.1.2 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1.2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
        1.2.2 创新点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经验借鉴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建筑部品”时代必然的关键词
    2.1 “部品”与制造业
    2.2 制造业与建筑业
    2.3 “建筑部品”概念辨析
    2.4 “建筑部品”的特征与优势
        2.4.1 建筑部品的特征
        2.4.2 建筑部品的优势
    2.5 “建筑部品”对于新型建筑工业化
        2.5.1 新型建筑工业化的趋势
        2.5.2 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基础
        2.5.3 大背景下的制约
        2.5.4 存在的问题
    2.6 向制造业学习
        2.6.1 技术支持
        2.6.2 生产流程
        2.6.3 信息管理
        2.6.4 需求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建造与建筑部品体系的关联性分析
    3.1 概念辨析
        3.1.1 中方营造
        3.1.2 西方建构
        3.1.3 建造包涵的因素
        3.1.4 建筑是建造过程的表达
    3.2 建造视角的理论支持
        3.2.1 系统论的概念
        3.2.2 系统论的研究对象
        3.2.3 建造视角与建筑部品体系构建的关联性分析
    3.3 建造影响建筑品质
        3.3.1 建筑品质的概念
        3.3.2 建造对建筑品质的影响
        3.3.3 我国建筑品质的缺失
    3.4 信息技术下的建造
        3.4.1 设计与建造的分离
        3.4.2 设计与建造的再整合
    3.5 本章小结
4 建造视角下的建筑部品体系研究
    4.1 建立建筑部品体系的重要性
    4.2 建筑部品分类的现状
        4.2.1 住宅部品国家标准
        4.2.2 IFC入库标准
        4.2.3 其他研究成果
    4.3 建造视角下建筑部品分类
        4.3.1 相关组成因子
        4.3.2 多系统相互合作的建筑部品分类
    4.4 本章小结
5 新建筑部品体系的科学性与适用性
    5.1 项目介绍
        5.1.1 竞赛背景
        5.1.2 北京交通大学队“i-yard”介绍
    5.2 “i-yard”建筑部品体系
        5.2.1 “i-yard”的外围护部品体系
        5.2.2 “i-yard”建筑部品目录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索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清初中日交涉模式的形成和贸易主动权的消失(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之所在
二、“锁国”与德川幕府对外政策的调整
三、后金国至清初的对日交涉
    1. 从努尔哈赤到顺治帝的对日交涉策略
    2. 海禁时期中日贸易的数量问题
四、清朝海关贸易的开始和康熙帝对日官方交涉的尝试
五、结论

(9)中草药注册法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文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 各国植物药注册法规
        二、 中草药注册相关文献研究资料
        三、 其他参考资料
    第四节 论文结构
    第五节 我国中草药注册简介
    第六节 中草药注册的法律性质
    第七节 创新之处和不足
第二章 欧盟传统植物注册法律概述与分析
    第一节 欧盟传统植物药相关法令概述
        一、 2001/83/EC号法令
        二、 2003/63/EC号法令
        三、 2004/27/EC号法令
        四、 2004/24/EC号法令
    第二节、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2004/24/EC)概述
        一、 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2004/24/EC)的主体架构
        二、 植物药相关定义
        三、 简化注册申请程序
        四、 传统植物药产品标签及说明书的要求
        五、 植物药物质、植物药制剂及其混合物目录和欧盟植物药专论的建立
        六、 关键时间
        七、 注册审批程序
        八、 注册申请类别
    第三节 中欧草药注册法律比较分析
        一、 草药定义
        二、 简化注册
        三、 技术标准
        四、 注册申报资料差异
第三章 美国传统草药注册法律概述与分析
    第一节 美国传统草药注册法律概述
        一、 《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
        二、 《营养标签与教育法》
        三、 《饮食补充剂保健与教育法》
    第二节 《植物药产品指南》概述
        一、 植物药定义
        二、 审批途径
    第三节 中美中草药注册法律比较分析
        一、 中草药定义
        二、 风险确定批准
        三、 申报材料
        四、 技术标准
第四章 其他国家和地区传统草药注册法规概述与分析
    第一节 澳大利亚传统草药注册法律概述与分析
    第二节 日本传统草药注册法律概述与分析
    第三节 香港中成药注册法律概述与分析
    第四节 中草药注册法律比较分析
        一、 中草药定义方面
        二、 申报材料
        三、 标准
第五章 中药国际注册的对策及法律分析
    第一节 中草药注册法律分析
        一、 中草药注册的法律性质
        二、 中草药注册技术贸易壁垒的法律分析
    第二节 传统中草药应用证据效力的论证
    第三节 对我国中草药注册、管理相关立法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中国住宅产业化进程中部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研究的背景
    1.2、课题研究的目的
    1.3、课题研究的意义
    1.4、课题研究的内容
    1.5、课题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课题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1、住宅产业化内涵及发展现状
        2.1.1、住宅产业含义
        2.1.2、住宅产业化含义
        2.1.3、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水平
    2.2、住宅部品化内涵及现状分析
        2.2.1、住宅部品
        2.2.2、住宅部品化
        2.2.3、国外住宅部品化发展现状
        2.2.4、国内住宅部品化发展现状
    2.3、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住宅部品产业化模式探讨
    3.1、市场是住宅部品发展的导向
    3.2、政府支持是住宅部品发展的保证
        3.2.1、保障型住房建设
        3.2.2、住宅产业化基地建设
        3.2.3、全装修住宅建设
        3.2.4、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
    3.3、企业是住宅部品发展的主体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住宅部品技术体系
    4.1、住宅部品技术体系
    4.2、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住宅部品认证体系的构建
    5.1、我国住宅部品认证的现状
    5.2、住宅部品认证的标准和内容
        5.2.1、认证的标准
        5.2.2、认证的内容
    5.3、住宅部品的认证程序
    5.4、住宅部品认证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程实例分析
    6.1、整体厨房
    6.2、整体卫生间
    6.3、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2003年市场研究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贸易研究[D]. 彭秋香. 湖南大学, 2008(01)
  • [2]中韩农产品贸易现状及竞争力分析[D]. 沈燕.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5)
  • [3]关于加强上海二手车市场监管的思考[D]. 郑宏. 华东师范大学, 2006(03)
  • [4]国产奇幻电影创作流变与特点研究[D]. 彭婉颖. 郑州大学, 2018(01)
  • [5]厦工股份财务报表分析[D]. 陈丹红. 厦门大学, 2017(07)
  • [6]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D]. 王玉. 东南大学, 2016(01)
  • [7]建造视角下的建筑部品体系研究[D]. 刘春梅.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3)
  • [8]清初中日交涉模式的形成和贸易主动权的消失[J]. 王来特. 日本研究, 2013(03)
  • [9]中草药注册法律比较研究[D]. 赵赛.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10]中国住宅产业化进程中部品体系研究[D]. 白文志.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9)

标签:;  ;  ;  ;  ;  

2003年市场研究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