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

宋文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新窑乡那玉小学553401

摘要: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科学的管理、科学的设计,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实施民主、平等、和谐的有效课堂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新课程逐渐进入教师的认知领域。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因此,课堂教学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失败。

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在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课堂教学论坛”上,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广大中小学教师进行在线研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剖析,为我们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一、弄清“三维目标”,注重有效课堂设计

三维目标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发展,三者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教师要从学生出发,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起点,用学生的眼光,结合教学的三维目标进行研究工作,科学设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有效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目的。

二、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现在的发展和未来的发展。也就是说,有效课堂教学要有机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要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真正实现教师组织、引导与合作的教学效应。

1.培养学生全面参与。要做到课堂师生平等,鼓励学生向老师质疑,保护学生学习和创新的热情,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为他创设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发言、勇于探索和创新,引导学生会学习、会提问、会思考、会探究,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上,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言语,都可能在师生之间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可使课堂氛围既轻松又和谐。在这轻松又和谐的课堂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一些具有思考性、探究性、趣味性的讨论话题,通过讨论交流,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获得多种思维方式,品尝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乐趣,有力地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潜在动力,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

3.尊重学生的思维想象。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求我们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因此,我们要通过教学活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敢于想象,对学生思维有些偏颇或想象不切合实际的地方,作为教师,只能加以引导、鼓励,绝对不能给予否定和打击。因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是课堂教学中难以调动的因素,他们能思维和想象,并敢于表露,是有效课堂教学成功的最大体现。如果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将使课堂教学从最凸显的“有效”变为“无效”。只要欣赏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并加以正确分析、引导和鼓励,不但能启发他们的智慧,更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有效课堂教学的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前通过复习旧知识、猜谜语、讲故事、说笑话等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设计中,要根据新课标,结合教材和班上学生实际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查阅资料等方式寻求问题的答案或解题途径。

3.注重激发学生合作探究。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交流讨论、合作探究的条件,加强组内同学间的交流讨论,加强师生间的相互反馈,以问题和小组交流贯穿教学的始终,不断提出新问题,不断解决新问题。

4.注重课堂教学实效性。通过课堂教学,要使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知少到知多、从不会到掌握,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爱到爱、从无兴趣到感兴趣……这样有收获、有进步的课堂教学才有一定的实效性。

总之,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科学的管理、科学的设计,从“以人为本”出发,实施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需要创建一个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标签:;  ;  ;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