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模式在急诊实习生带教中的体会

情景模式在急诊实习生带教中的体会

陈丽琴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急诊科上海200940

摘要:采用情景模式带教的方法让急诊实习生进入抢救角色,熟练掌握各类抢救仪器的使用,提高实习生的实践能力,训练实习生在急诊临床抢救工作中的综合能力。通过选择急诊常见的典型病例,设置模拟场景,根据模拟病情变化分析、讨论、提出问题、总结抢救过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更有利于提升护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景模式训练是适应新医疗形势下护理带教工作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增强实习生的临床适应能力、提高带教质量的一种有效措施,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情景模式;急诊带教;体会

急诊科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科室,病情复杂,变化快,且疾病种类多而重,护理人员工作量及强度大,对于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高,因此急诊科护士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技能,而且要全面了解各种疾病的特点并且要有较强的心理素质来面对每日的突发事件。而实习生由于缺乏急救经验、理论知识且护理技能较差。加之,传统的一对一的带教方法,使学生无法快速进入抢救角色参加抢救工作。我科于1月份开始实行情景模式带教对实习生进行培训,通过命题场景再现实际工作中的场面,在特定的情景中让实习生进行各种角色扮演,从基础操作到专科技能操作及于患者家属的沟通,带动实习生的积极性,在学习的同时掌握各种专科的知识,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1.带教内容不新颖常规带教方法根据护生实习大纲,结合本科的实习要求,由护理带教老师进行各自带教。一般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方法,分组跟班。学生所学内容据老师个人经验、本班工作量及老师讲解技巧强弱而定,如老师讲解技巧差,个人经验不丰富,加之本班所见病种少,则实习护士所学内容不全面[1]。教学内容教条,无新鲜感,学生的知识掌握较片面。

2.学生的适应能力差由于学生刚踏入社会,心理素质较差,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弱,对急救流程及各种药品用法和仪器的性能不熟悉。而带教老师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只是教条的将理论和操作传授给学生,导致学生无法快速适应临床工作。

3.缺乏沟通个别学生由于性格关系,缺乏与老师沟通,工作中缺乏主观能动性,师生关系不能做到很好的互动,影响教学工作。

4.出科考核不理想由于在平时的工作中,学生们看得多、做的少,因此不能将书本上的知识很好的运用在实际操作中,出科成绩不够理想。

二、情景模式的带教方法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来我科轮转实习的32名护士,其中男性6人,女性26人,年龄18~22岁,学历中专9名、大专15名、本科8名。

1.2方法

1.2.1选择急诊典型病例和设计案例

收集急性心衰、心梗、脑出血、脑梗、中毒、休克等典型病例,每个案例设计几个护理情景,内容涉及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的理论知识和两项操作技能,以及心理护理、人文关怀、健康教育等。由带教老师预习演练,设计成具有指导意义及临床教学意义的观赏性小品。

1.2.2强化培训

在平时的小讲课中,训练学生对各类抢救仪器的使用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熟练掌握各项护理基本技能,如吸氧、吸痰、洗胃、心电监护等。

1.2.3情景模式培训

第一组由带教老师扮演患者,学生分别扮演医生、护士、家属。第二组由护生扮演患者及家属、护士,老师扮演医生。在预定的情景描述下进行模拟急救,根据指定病例的护理情景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确定护理问题,实施护理措施,并进行护理效果评价。通过两组互换角色,交换体会,各自提出自评和互评,最后由带教老师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重点培养护生们的临床思维、操作技能和现场反应能力。

1.2.4培训后总结

情景模式的教学方法让带教老师在教学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与培训者共同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给学生们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自我反省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和参与精神。情景模拟结束后由实习生整理现场医疗与护理记录,汇报整个护理诊治与救护过程,并对工作执行过程展开讨论,带教老师给予引导、提示。实习生之间还可以进行相互提问、答疑解惑和辩论,带教老师归纳总结[2]。

2.体会

情景模式培训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使技能+理论+实践融会贯通,在短时间内全面提高对实习生的专业能力,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急诊的专科知识,并且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带教水平,融洽了师生关系。

2.1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在传统的教学讲课中,学生永远扮演着聆听者的角色,老师位于主导地位,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不是知识的运用,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与自己现实生活相距甚远的理论知识,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通过情景模拟培训,学生们主动预习培训中的相关知识点,并积极运用于角色扮演中,表演过程轻松自然,气氛活跃。情景再现,易产生共鸣和深刻的感受。

2.2巩固了急诊的专科知识和实践技能。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将操作过程演示给学生看,同学往往是采用模仿的方式掌握专科的基本技能。通过情景模式培训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将被动接受学习转为主动探索。从而让学生充分提高了对学习的兴趣,锻炼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通过学习,学生们在出科考核中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2.3提高了团队的协作能力。在模拟教学中,增进了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团结精神,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有利于学生们建立共同的价值观,互相勉励,共同进步。

2.4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在培训中,使大家注意到规范的文明用语、服务礼仪和非语言沟通技巧是拉近护患心灵的桥梁,并且通过换位思考使大家意识到只注重操作技术是不能胜任新形势下护理模式的需要的[4]。培养学生注重以人为本,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要多于患者沟通,改善医患关系,注意语言的艺术,让患者满意,提高护理质量。

2.5提升了带教水平。采用情景模拟带教法,在对案例的分析过程中,带教老师要与学生积极讨论分析问题,并给予正确的指导。这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对于老师的知识的掌握,教学的能力,工作的责任心都是一种培养和锻炼。在带教过程中,真正的做到了言传身教,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了老师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带教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在整个情景模拟教学中,我们以培养新形势下护理人员为基本,重视带教理念,改进带教方法,不断的更新护理理念。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升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获得了历届护生和护理同仁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吴天学.急诊科实习护士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带教方法的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6,20(9):38.

[2]李联群.情景模拟带教在急诊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2):1211-1212.

[3]钟新华.“角色扮演”的案例教学查房对急诊护理教学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7(27):207-208.

[4]韩佳南,王蕊.急诊科情景模拟带教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6,6(6):31.

标签:;  ;  ;  

情景模式在急诊实习生带教中的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