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疾病论文-于兴娟

先天性疾病论文-于兴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先天性疾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胎儿畸形,病毒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先天性疾病

先天性疾病论文文献综述

于兴娟[1](2019)在《预防宝宝先天性疾病 孕妇要慎防病毒感染》一文中研究指出苗苗出生不久,妈妈发现她右眼的黑眼珠有些浑浊,像蒙了一层白浆。医生检查苗苗患了先天性白内障。询问病史,苗苗的母亲在怀孕的头3个月曾经感染过风疹病毒。医生认为,此时的胎儿晶体囊膜尚未发育完全,病毒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干扰晶体正常代谢,从而导致了先天性白内障。(本文来源于《家庭医学(下半月)》期刊2019年06期)

小保[2](2018)在《加班诱发先天性疾病致死,单位应担工伤赔偿责任》一文中研究指出小保:叁个月前,我丈夫所在的公司为了完成任务,要求全体员工每天加班4小时。我丈夫因先天性脑血管畸形,要求不加班或减少时间,但公司担心其他员工效仿而拒绝。一周后,我丈夫因过度疲劳,脑内压力过高死亡。鉴于公司没有为我丈夫办理工伤保险,无法从社会保险机构获得工伤待遇,我曾多次要求公司给予赔偿,但公司认为我丈夫死于先(本文来源于《就业与保障》期刊2018年23期)

田雁[3](2018)在《我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2%》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田雁)近日,从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了解到,从2007年至今,我市累计筛查出苯丙酮尿症患儿56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74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儿1例,筛查率由2007年的1%上升到去年的92%。从2007年起,我市(本文来源于《大同日报》期刊2018-07-12)

叶挺,褚亚苏,黄素[4](2018)在《2014年~2016年余姚市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筛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余姚市2014~2016年新生儿疾病的筛查结果分析,掌握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苯丙酮尿症(PKU)、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以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的发病情况,以总结经验,采取措施,促进筛查工作。方法采集出生72h后,充足哺乳6次以上的新生儿足跟血,于专用采血滤纸上滴两个直径8mm的血斑,并在室温下自然晾干。市妇保所由专职人员向各乡镇筛查点收集血片统一送至宁波市妇儿医院新生儿疾病筛查办公室进行检验。结果 2014~2016年新生儿疾病筛查34 511例,新生儿筛查率99.61%,召回率97.90%。确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22例,发病率6.37/万;高TSH血症17例,发病率4.93/万;苯丙酮尿症(PKU)2例,发病率0.58/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156例,发病率为45.20/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1例,发病率为0.29/万。结论近年来,在政府免费新生儿筛查政策的支持下,余姚市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稳步进展,筛查率和召回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对确诊的198例患有遗传代谢病的新生儿早诊断、早治疗、早干预,有效地避免了患儿致残、致死,是优生优育的重要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赵君,代巧云,袁燕,张宏光,田爱平[5](2018)在《四川省病残儿先天性疾病性别、城乡顺位差异及年龄趋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四川省病残儿先天性疾病性别、城乡顺位差异及年龄趋势,为探讨疾病重点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国际疾病分类编码体系,对四川省2004-2015年鉴定的18 897例先天性病残儿对应的21 059个鉴定诊断进行疾病编码,分析性别、城乡顺位差异及年龄趋势。结果先天性心脏病在女性(30.85%)病残儿中构成比高于男性(19.08%),脑先天性畸形、肌肉骨骼先天性变形构成比在男性(7.24%和4.76%)中高于女性(5.94%和3.92%)。脊柱及胸廓先天性畸形构成比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先天性心脏病、脑先天性畸形、唐氏综合征则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均有P<0.05)。唐氏综合征、先天性晶状体畸形在城镇组中构成比更高,肌肉骨骼先天性变形、上肢短小缺陷、唇腭裂在农村组中构成比更高。结论四川省病残儿先天性疾病在性别、城乡顺位构成和年龄趋势上存在差异,应据此制订切实有效的重点防治策略,合理管控先天性病残儿家庭再生育风险,降低疾病发生率和致残率。(本文来源于《中华疾病控制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戴世登,钟莹,周毅,李恒燕,张少新[6](2016)在《新疆地区先天性疾病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世界上先天性疾病的高发国家之一。先天性疾病会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对卫生保健系统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带来负面影响,是当今世界关注的棘手病种之一。能否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已经成为改善人类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但目前我国对先天性疾病研究程度不足,尤其是对新疆等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等高发群体的研究尚少,这对于提高上述地区的出生人口素质是不利的,因此非常有必要深入探讨该问题。本文介绍了新疆自治区先天性疾病谱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叁师所在的图木舒克市的先天性疾病的概况,描述其特征性,在此基础上总结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提出研究的不足及改进的方法,以便于后续通过在当地进行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找出导致先天性疾病发生的各种危险因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从而为新疆尤其是图木舒克市的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及防控措施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对促进当地优生优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期刊2016年11期)

赵萍,李森,陈志龙[7](2016)在《甘肃省中医院2003—2013年未成年患者先天性疾病的结构统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甘肃省中医院近10年内未成年住院患者遗传病及先天性疾病的结构及患病率。方法:对2003—2013年在甘肃省中医院住院的未满18岁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采用Excel作为数据录入系统,数据采用SPSS13.1统计软件处理。结果:共调查未满18岁患者5 078人次,其中遗传病及先天性畸形者1 464例,包括男687人,女777人,总患病率为28.83%,男女患病率分别为13.53%、15.30%。前5位分别为支气管哮喘、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心脏病、腹股沟疝及多指(趾)。结论:先天性疾病及遗传病严重影响未成年人发育及生活质量,加强出生前早期筛查及减少遗传病及先天性畸形儿的出生率对提高人口素质有明确意义。(本文来源于《西部中医药》期刊2016年06期)

卞馨妮[8](2016)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儿童血液肿瘤相关的先天性疾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儿童血液肿瘤相关的先天性疾病的主要方法。近年来随着移植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无论是脐带血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还是骨髓来源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效果均得到显着提高。本研究对本中心开展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血液肿瘤相关的先天性疾病进行总结。目的:分析血液肿瘤相关的先天性疾病患儿移植后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为选择更合适的供体和降低移植后并发症提供指导。方法: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共有15例血液肿瘤相关的先天性疾病患儿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WAS)11例,9例接受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2例接受单倍体移植;范可尼贫血3例,其中2例接受无关供体全相合移植,1例接受同胞供体全相合移植;1例重症先天性中性粒细胞缺乏症,接受了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回顾性分析患儿移植前的营养状态、移植时的年龄、HLA相合度、预处理方案、预处理前有无CMV血症等对移植后粒细胞的植入、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其他并发症的影响,寻找影响移植疗效的主要因素,随访时间截止到2016年4月。结果:1.11例WAS患儿中1例死亡,其余10例成功植入,粒细胞植入时间为11~15天,中位时间为12.5天,血小板植入时间为14~天,中位时间为35天,STR>95%的时间为10~30天,中位时间为17天。其中5例出现了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其中3例为皮肤Ⅰ度GVHD,1例为肠道Ⅰ度GVHD,1例兼有皮肤及肠道GVHD。4例出现重症肺炎,2例出现出血性膀胱炎,5例出现巨细胞病毒(CMV)血症,其中1例发展为CMV视网膜病变,全部病例均未出现肝静脉栓塞(VOD)。2.3例范可尼贫血患儿成功植入,粒细胞植入时间分别为12天、9天、10天,血小板植入时间分别为66天、7天、13天,STR>95%的时间为18天、32天、23天。3例患儿中均未出现GVHD表现。1例出现重症肺炎、出血性膀胱炎、高血压脑病、脑疝、浆膜腔积液、消化道出血、医源性糖尿病、CMV血症等多种致命性并发症。3.1例重症先天性中性粒细胞缺乏症患儿成功植入,粒细胞植入时间为14天,血小板植入时间为38天,STR>95%的时间为12天,移植后出现Ⅱ度皮肤GVHD及CMV血症,无出血性膀胱炎、间质性肺炎、VOD等并发症,无严重感染及出血等并发症。4.中位随访时间110天,1例患儿死亡,14例患儿存活。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儿童血液肿瘤相关的先天性疾病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6-04-01)

唐启云[9](2015)在《小儿脊柱和脊髓先天性疾病联合应用MSCT及MRI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小儿脊柱和脊髓先天性疾病联合应用MSCT及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诊治的64例小儿脊柱和脊髓先天性疾病临床资料,按照患儿病例号单双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患儿采用单项MRI检测,研究组32例患儿采用MSCT及MRI联合检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疾病检测及评价情况。结果研究组确诊率100.00%高于对照组50.00%,且漏诊及误诊率为0均低于对照组18.75%、3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脊柱和脊髓先天性疾病应用MSCT及MRI联合检测具有积极诊断价值,较中肯评价疾病情况,可为患儿临床治疗方案的正确拟定提供科学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工程》期刊2015年12期)

席丰[10](2015)在《改良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筛查血片采集的临床应用价值(论着)》一文中研究指出改良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筛查血片采集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新生儿在叁天后哺乳,然后对足跟采血,采集的血液滴在标准滤纸上,将生成的血片送到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最终筛查患儿的先天性代谢疾病。实验选取了于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新生儿,总采血数为2177,实现了一次采血标本合格率99%。结论正确的采血标本提升了新生儿遗传代谢筛查的质量,只有加强宣传,严格按照采集规范,才能保障新生儿遗传病具有高质量的筛查率。(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5年18期)

先天性疾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小保:叁个月前,我丈夫所在的公司为了完成任务,要求全体员工每天加班4小时。我丈夫因先天性脑血管畸形,要求不加班或减少时间,但公司担心其他员工效仿而拒绝。一周后,我丈夫因过度疲劳,脑内压力过高死亡。鉴于公司没有为我丈夫办理工伤保险,无法从社会保险机构获得工伤待遇,我曾多次要求公司给予赔偿,但公司认为我丈夫死于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先天性疾病论文参考文献

[1].于兴娟.预防宝宝先天性疾病孕妇要慎防病毒感染[J].家庭医学(下半月).2019

[2].小保.加班诱发先天性疾病致死,单位应担工伤赔偿责任[J].就业与保障.2018

[3].田雁.我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2%[N].大同日报.2018

[4].叶挺,褚亚苏,黄素.2014年~2016年余姚市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筛查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8

[5].赵君,代巧云,袁燕,张宏光,田爱平.四川省病残儿先天性疾病性别、城乡顺位差异及年龄趋势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8

[6].戴世登,钟莹,周毅,李恒燕,张少新.新疆地区先天性疾病研究进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6

[7].赵萍,李森,陈志龙.甘肃省中医院2003—2013年未成年患者先天性疾病的结构统计[J].西部中医药.2016

[8].卞馨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儿童血液肿瘤相关的先天性疾病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6

[9].唐启云.小儿脊柱和脊髓先天性疾病联合应用MSCT及MRI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15

[10].席丰.改良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筛查血片采集的临床应用价值(论着)[J].现代职业教育.2015

标签:;  ;  ;  ;  

先天性疾病论文-于兴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