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化液论文-王成雄,刘燕萍

老化液论文-王成雄,刘燕萍

导读:本文包含了老化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化学镀镍老化液,资源化,再生,综合利用

老化液论文文献综述

王成雄,刘燕萍[1](2014)在《化学镀镍老化液的资源化处理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化学镀镍液老化的根本原因及老化液的处理途径。综述了化学沉淀法、催化还原法、电渗析法、电解法、材料吸附法等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并简要地讨论了这些处理方法的优缺点。组合多种处理方法是今后处理化学镀镍老化液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环保》期刊2014年03期)

邢明秀[2](2013)在《电去离子和电渗析技术再生化学镀镍老化液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电去离子和电渗析技术去除化学镀镍老化液再生过程中引入的钙并回收次磷酸根的效果进行比较,考察不同条件对钙离子和次磷酸根离子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电流条件下,电去离子技术去除钙离子的效果远好于电渗析技术,在0.15A时,EDI过程的钙离子去除率高达99.5%,而ED过程仅为55.9%。钙离子去除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相同时间内EDI过程的去除率大于ED过程的去除率。(本文来源于《2013年海峡两岸(上海)电子电镀及表面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3-11-17)

张晓丽,鞠洪斌,薛永强,李瑞英,崔子祥[3](2013)在《不锈钢化学着色老化液处理的新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不锈钢化学着色老化液的污染严重,制约着彩色不锈钢的大规模生产与应用。针对不锈钢化学着色老化液难以处理这一技术难题,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处理方法——蒸发分离-电化学氧化法。通过实验研究,对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蒸发分离-电化学氧化法处理不锈钢化学着色老化液,可实现铬的循环利用和其他离子的回收利用,达到了零排放,既节约了资源,又降低了成本。(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环保》期刊2013年03期)

王玥,满瑞林,赵鹏飞,胡俊利[4](2012)在《电化学氧化法再生不锈钢着色老化液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循环伏安法测定了Pb及Pb-PbO2电极在1.0mol/L H2SO4介质中,Cr2(SO4)3发生电化学氧化的相关参数,选择Pb-PbO2电极为阳极,采用双室隔膜电解槽进行电化学氧化再生不锈钢着色老化液,确定了操作工艺条件如下:阴极支持液为5%的H2SO4溶液,阳极电流密度为5A/dm2。恒电流电解7.5h,叁价铬转化率为25.97%,电流效率为68.45%。经过电化学氧化法再生后,老化液中的Cr6+即恢复至效用范围,用于着色不锈钢片能达到与新配制的着色液一致的效果。(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2年05期)

邢明秀,刘贵昌,王昊,王立达[5](2012)在《电去离子技术再生化学镀镍老化液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电去离子技术去除化学镀镍老化液中残余的Ca2+,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对Ca2+的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流的增加,Ca2+的去除率增大;凝胶型阳树脂比大孔型阳树脂更有利于对Ca2+的去除。在实验所用电流条件下,溶液的pH值在酸性范围内,同时对EDI膜堆进行了改造,增加极室保护室,避免了膜堆结垢。(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环保》期刊2012年03期)

王玥[6](2012)在《不锈钢着色老化液及废水的综合回收利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彩色不锈钢是不锈钢的深加工产品,其中采用铬酐、硫酸为主体的INCO酸性化学着色法是目前最常用的着色工艺。随着着色过程的进行,着色液中六价铬逐渐转化为叁价铬,溶液老化而失效。另外,在不锈钢着色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含铬废水,如不加以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本论文针对不锈钢着色老化液,开发了以Pb-PbO2为阳极,Pb为阴极的双室隔膜电解槽体系,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对老化液进行再生,溶液中叁价铬通过电化学氧化成为六价铬,溶液返回不锈钢着色工艺重新使用。论文通过循环伏安法测定了1.0mol/L H2SO4介质中Cr2(S04)3在电极上发生电化学氧化的相关参数,探讨了Cr3+电化学氧化为Cr6+的反应机理,并提出了电解过程的传质模型。实验确定老化液再生的最佳工艺为:阴极支持液为5%(wt%)的H2SO4,阳极电流密度为5A/dm2。恒电流电解7.5h,叁价铬转化率为25.97%,电流效率为68.45%。论文考察了再生老化液的回用效果,研究了再生液着色过程的电位-时间曲线及再生液制备的彩色不锈钢的性能。电位-时间曲线测定表明,再生后的着色液可以用与正常液相同的方法来控制着色终点。着色后彩色不锈钢色膜的光亮度、色差测定表明,再生后的着色液其着色能力恢复正常。极化曲线测定表明,再生液着色的不锈钢耐腐蚀性能与正常液相当,二者的自腐蚀电位分别为-0.3319V和-0.3241V,自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为1.57×10-5A/cm2和1.56×10-5A/cm2。两种溶液着色的不锈钢色膜的耐摩擦性能也基本一致。采用还原沉淀法处理不锈钢着色过程产生的含铬废水,以Na2S03为最佳还原剂将Cr6+还原为Cr3+,然后加入NaOH将Cr3+沉淀。采用控制pH值的方法来控制沉淀过程,碱化沉淀铬的反应终点pH为8-9。处理后的水无色澄清,总铬含量为0.44mg/L,远小于国标规定的排放标准。六价铬去除率大于99.97%,总铬回收率为99.98%。Cr(OH)3沉淀溶解后与不锈钢着色老化液一并采用电化学氧化法进行再生,最终回到不锈钢着色流程。(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2-05-01)

陈静[7](2012)在《化学镀镍老化液中镍的处理与回收》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镀镍老化液作为废液排放,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当镀液老化时,其中仍含有5g/L左右的镍盐。镍既是一种稀贵的金属,又是一种致癌物质。通过实验来寻找处理老化液的最佳条件,并将老化液中的镍进行回收,回用于镀槽,既达到了国家的排放标准,又节约了资源,并且实现了减少排放、保护环境的目的,达到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双丰收。(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期刊2012年01期)

王凌云,王小杰,邵谦[8](2011)在《化学镀镍老化液的生物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葡萄糖为碳源、污水处理厂厌氧池的活性污泥为种源,处理化学镀镍老化液中的亚磷酸盐和次磷酸盐。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葡萄糖添加量、菌种培养温度和初始pH、接种比及培养时间对磷去除率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处理条件:葡萄糖0.8g/L,培养液初始pH为6.5,温度35°C,接种比1.5∶1,培养时间4d。在此条件下处理化学镀镍老化液,亚磷酸盐的去除率可达34.3%,次磷酸盐的去除率为47.8%。(本文来源于《电镀与涂饰》期刊2011年06期)

邢明秀[9](2011)在《化学镀镍老化液再生中Ca~(2+)脱除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镀镍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表面处理技术发展迅速,因此带来的环境问题和资源浪费也日益严重。化学镀镍老化液的处理再生有多种方法,但由于老化液成分复杂,单一方法难以达到要求,而综合法备受推崇。综合法再生过程中引入了Ca2+等杂质离子,这些离子对再生后镀液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导致镀层发脆起皮,耐蚀性降低。本论文采用离子交换、电渗析、电去离子叁种方法来弥补综合法的不足,以经电渗析和CaO沉淀法处理后的化学镀镍老化液为待处理液,除去其中的Ca2+并回收H2PO2-,比较叁种方法的优劣。在EDI和ED膜堆中多加入两张阳膜,增加一个极室保护室和阴离子浓室,极室保护室阻止Ca2+和SO42-、OH-相遇生成沉淀,阴离子浓室防止H2PO2-迁移到阳极被氧化,同时回收迁移至浓室的H2PO2-,整个过程中H2PO2-没有损失。离子交换实验比较了凝胶型树脂和大孔型树脂的处理效果,并考察了树脂用量、pH值、时间、温度等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400ml待处理液中加入预处理后的001×7型树脂40ml,在pH值为5,处理温度为30℃时处理15min,Ca2+的去除率为86.2%;400ml待处理液中加入D001树脂60ml,在pH值为5,处理温度为30℃时处理30min,Ca2+的去除率为77.9%。凝胶型树脂对钙离子的吸附能力强,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短,树脂用量少,处理效果好,适宜Ca2+的去除。电渗析实验研究了外加电流、时间、温度、pH对电渗析分离性能的影响,发现外加电流过小则处理效果不好,过大则导致极化现象,易在膜表面结垢,应在极限电流以下工作。在电流180mA、温度30℃、pH为7的最佳条件下电渗析处理8h,Ca2+的去除率为71%,H2PO2-的损失率为58.7%。电去离子的膜堆电流是影响其脱盐效果的重要因素。EDI的电流要大于极限电流才能产生H+和OH-,使离子交换树脂电再生,但电流太高,导致大量水解离,电流效率降低,能耗增加。在外加电流为150mA,温度为30℃,待处理液pH为4.8,淡水室物料流速为6L/h,两浓水室物料流速为2.5L/h的最佳条件下电去离子处理8h,淡水室中Ca2+浓度为3mg/L, H2PO2的浓度为4.19g/L。对叁种技术的再生液补加有效成分都施镀,发现电去离子再生液的镀速最快,镀层耐蚀性最好,随着镀液中Ca2+浓度增加,镀层的腐蚀速度逐渐增加,再生效果明显。(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1-05-22)

王玮[10](2010)在《综合法再生化学镀镍老化液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镀镍是广泛应用的一种表面处理工艺。化学镀镍溶液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其中亚磷酸盐等副产物的累积,镀液性能下降,如继续使用则无法满足应用的要求,只能报废。本论文采用电渗析法、化学沉淀法、反渗透法联合的方式来再生化学镀镍老化液,并且对其中的有用成分尽可能回收。第一步采用电渗析法净化化学镀镍老化液,除去大部分导致化学镀镍液报废的HPO32-,并对操作因素进行了研究,考查了电渗析处理时间、老化液pH值、浓缩室溶液浓度、极室液浓度对电渗析操作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5.5h,老化液pH值维持原值4.78,浓室液浓度为0.1mol/L,极室液浓度为0.15mol/L时净化效果最好,HPO32-去除率达到59.2%,而H2PO2-去除率为38.9%,Ni~2+的损失率仅为0.8%。电渗析处理后的淡化室溶液补加成分后可重复施镀,浓缩室溶液中不仅有大量的HPO32-,还有被带出的H2PO2-,需进一步处理回收。第二步是利用化学沉淀法分离浓缩室溶液中的HPO32-和H2PO2-。考察了部分金属盐作为沉淀剂的可行性,选择Ca2+和Fe3+做为沉淀剂,分别考查了加入量、温度、pH值、陈化时间对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aO更适合作为沉淀剂,分离的结果HPO32-去除率为93.1%,H2PO2-仅损失1.06%。沉淀步骤滤液中会引入少量金属离子,需要进一步处理。第叁步利用低压反渗透分离H2PO2-和Ca2+,结果表明Ca2+去除率达到99%以上,反渗透出水中Ca2+浓度均低于20mg/L,可直接回用,截留水可返回至沉淀步骤作为沉淀剂继续使用。该联合处理过程不产生二次环境污染。镀层耐蚀性测试结果表明,再生后镀液的性能比老化液大大加强,镀液恢复至2周期以内水平。经济效益估算结果表明,应用该流程再生化学镀镍老化液可获益1626.2元/m3。(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0-06-01)

老化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针对电去离子和电渗析技术去除化学镀镍老化液再生过程中引入的钙并回收次磷酸根的效果进行比较,考察不同条件对钙离子和次磷酸根离子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电流条件下,电去离子技术去除钙离子的效果远好于电渗析技术,在0.15A时,EDI过程的钙离子去除率高达99.5%,而ED过程仅为55.9%。钙离子去除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相同时间内EDI过程的去除率大于ED过程的去除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老化液论文参考文献

[1].王成雄,刘燕萍.化学镀镍老化液的资源化处理研究进展[J].电镀与环保.2014

[2].邢明秀.电去离子和电渗析技术再生化学镀镍老化液的研究[C].2013年海峡两岸(上海)电子电镀及表面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3

[3].张晓丽,鞠洪斌,薛永强,李瑞英,崔子祥.不锈钢化学着色老化液处理的新技术[J].电镀与环保.2013

[4].王玥,满瑞林,赵鹏飞,胡俊利.电化学氧化法再生不锈钢着色老化液的研究[J].表面技术.2012

[5].邢明秀,刘贵昌,王昊,王立达.电去离子技术再生化学镀镍老化液的研究[J].电镀与环保.2012

[6].王玥.不锈钢着色老化液及废水的综合回收利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2

[7].陈静.化学镀镍老化液中镍的处理与回收[J].天津科技.2012

[8].王凌云,王小杰,邵谦.化学镀镍老化液的生物处理[J].电镀与涂饰.2011

[9].邢明秀.化学镀镍老化液再生中Ca~(2+)脱除技术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

[10].王玮.综合法再生化学镀镍老化液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标签:;  ;  ;  ;  

老化液论文-王成雄,刘燕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