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性分层论文-曾凌静

公平性分层论文-曾凌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公平性分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FAST,TCP,传播延时,公平,分层

公平性分层论文文献综述

曾凌静[1](2019)在《基于多尺度分层改进FAST TCP公平性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FAST TCP传输延时的估计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该关键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分层改进算法。在第一层,以较小的时间尺度动态记录当前类FAST TCP流的启动时间、运行时间和往返延时等状态信息;在第二层,以较大的尺度计算平均排队延时。当新的FAST TCP流到达时,根据当前往返延时和第二层算法提供的平均排队延时估计本时间周期传播延时,在没有外部测量设备参与和网络支持的情况下,实现高精度的传播延时估计。NS-2仿真结果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相荣,汤榕[2](2018)在《不同收入分层视角下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宁夏银川市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及其公平性,为促进不同收入水平下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入户问卷调查18岁及以上的银川市居民。应用频数与构成比的方法描述被调查居民的一般情况。运用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两周就诊率和住院率分析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运用集中指数CI反映不同收入阶层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分布。结果本次研究调查显示,被调查整体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为14.27%,集中指数为-0.011 5,偏向低收入人群。慢性病患病率为13.08%,集中指数为0.040 4,偏向高收入人群。居民两周就诊率为12.49%,集中指数为-0.006 1,绝对值近似为0,较公平。居民住院率为9.71%,集中指数为-0.015 0,倾向于发生在低收入人群。结论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仍需改善,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经济能力,出台相应的控费政策。(本文来源于《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期刊2018年09期)

张叶,孙志宏[3](2016)在《从“翻转课堂”的分层教学论教育的公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国内热捧"课下学习,课上探讨完成作业"的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教学模式,实行翻转课堂下的动态分层教学管理。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注重课堂内外的教学进展,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得到最优化发展,达到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相适应,体现真正的教育公平性。(本文来源于《教学与管理》期刊2016年18期)

刘学平,蔡兰荣[4](2015)在《图书馆分层服务公平性微观探寻》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层是为了体现图书馆的职能,突出服务重点,合理配置资源。图书馆分层服务是针对不同层次读者提供的适切服务,目的是促进读者的全面发展,实现微观层面的服务公平。文章通过对分层、读者需求分层、服务分层、服务差异以及分层服务价值的分析,探讨微观层面图书馆分层服务的公平性,提出完善读者需求管理、提升馆员服务能力的层次、科学规划服务内容体系、及时更新服务内容等策略,以期实现图书馆分层服务微观层面上的公平。(本文来源于《图书馆工作与研究》期刊2015年04期)

陈定湾,陈来仪,邢海燕,黄仙红,郑卫军[5](2014)在《社会分层视角下卫生服务公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不同社会分层人群卫生服务公平性的差异。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1 260户住户,对所有15岁以上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按照职业、收入和教育程度,将社会分层分为5层。结果:共获取有效样本3 241人,其中,男性占47.8%,女性52.2%,社会分层从上层、中上层、中层、中下层和下层的比例分别为13.3%、26.0%、26.0%、23.7%和11.0%。不同社会分层群体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未见梯度差异;社会分层越高,医疗保障水平越好;卫生服务利用差异主要在于两周未就诊率和就诊的医疗机构等级。结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不同社会分层群体之间的卫生服务不公平性,但仍有待进一步改善。(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经济》期刊2014年12期)

刘学平[6](2014)在《基于读者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分层服务公平性的微观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层是为了体现图书馆的职能,突出服务重点,合理配置资源。分层服务是针对不同层次的需求开展不同的服务,其目的是促进读者个体的独特发展,达成微观层面的服务公平。通过读者需求管理、馆员服务能力的层次提升、科学规划服务内容体系、服务内容及时更新等优化策略,实现基于读者需求的:科学分层——提供读者自身全面发展空间、动态咨询——提供读者缩小服务层次差距、资源共享——提供读者差异合作、最近发展区——提供读者现有能力和服务层次联系、服务方式——提供有利于读者多元发展、服务内容——提供促进读者需求力发展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分层服务微观层面上的公平。(本文来源于《图书馆》期刊2014年04期)

陈定湾,王妮妮,刘盼盼,尹口[7](2013)在《不同社会分层的卫生公平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分层一直以来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论题,近年来,已有不少研究者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剖析了不同社会分层群体之间存在的卫生公平性差异,并试图解释其差异产生的根源。文章通过文献评阅,从社会分层的划分标准、卫生公平性的内涵、不同社会分层的卫生公平性差异、社会分层影响健康公平性的主要通道和机制等四个方面介绍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从而为不同社会分层的卫生公平性研究的实证调查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期刊2013年03期)

陈培中[8](2012)在《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分层教学过程中“公平性”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职院校的生源层次差异逐渐拉大,高等数学教育难度不断增大,为了解决这一困难,分层教学油然而生。在分层教学不断被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常常忽视其教育的公平性,本文从课程考核的角度,论述分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外资》期刊2012年08期)

刘文琦,顾宏[9](2009)在《基于分层时间有色Petri网的支付协议公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支付协议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商务协议,公平性是其重要的安全属性之一。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分层时间有色Petri网(HTCPN)的电子支付协议形式化分析方法。该方法在进行公平性分析时,充分考虑了两个环境因素:主体是否诚实和通信信道是否可靠,与其他形式化方法相比,可以更有效地分析协议公平性。使用该方法对典型支付协议IBS协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陈友华,方长春[10](2007)在《社会分层与教育分流——一项对义务教育阶段“划区就近入学”等制度安排公平性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南京市社会分层与教育分流”调查资料,通过对父母亲的文化程度、职业与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教育分流影响的实际考察,研究与分析了社会分层与教育分流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了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的“划区就近入学”与择校等制度安排背后所隐藏着的教育不平等问题,并对这种教育不平等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本文来源于《江苏社会科学》期刊2007年01期)

公平性分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宁夏银川市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及其公平性,为促进不同收入水平下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入户问卷调查18岁及以上的银川市居民。应用频数与构成比的方法描述被调查居民的一般情况。运用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两周就诊率和住院率分析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运用集中指数CI反映不同收入阶层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分布。结果本次研究调查显示,被调查整体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为14.27%,集中指数为-0.011 5,偏向低收入人群。慢性病患病率为13.08%,集中指数为0.040 4,偏向高收入人群。居民两周就诊率为12.49%,集中指数为-0.006 1,绝对值近似为0,较公平。居民住院率为9.71%,集中指数为-0.015 0,倾向于发生在低收入人群。结论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仍需改善,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经济能力,出台相应的控费政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平性分层论文参考文献

[1].曾凌静.基于多尺度分层改进FASTTCP公平性算法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2].李相荣,汤榕.不同收入分层视角下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8

[3].张叶,孙志宏.从“翻转课堂”的分层教学论教育的公平性[J].教学与管理.2016

[4].刘学平,蔡兰荣.图书馆分层服务公平性微观探寻[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

[5].陈定湾,陈来仪,邢海燕,黄仙红,郑卫军.社会分层视角下卫生服务公平性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4

[6].刘学平.基于读者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分层服务公平性的微观实现[J].图书馆.2014

[7].陈定湾,王妮妮,刘盼盼,尹口.不同社会分层的卫生公平性研究进展[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

[8].陈培中.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分层教学过程中“公平性”的思考[J].中国外资.2012

[9].刘文琦,顾宏.基于分层时间有色Petri网的支付协议公平性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

[10].陈友华,方长春.社会分层与教育分流——一项对义务教育阶段“划区就近入学”等制度安排公平性的实证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7

标签:;  ;  ;  ;  ;  

公平性分层论文-曾凌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