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珠母贝论文-邓正华,陈明强,李有宁,吴开畅,王雨

大珠母贝论文-邓正华,陈明强,李有宁,吴开畅,王雨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珠母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珠母贝,形态性状,湿重,壳重

大珠母贝论文文献综述

邓正华,陈明强,李有宁,吴开畅,王雨[1](2018)在《野生大珠母贝形态性状对湿重和壳重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确定野生大珠母贝形态性状对湿重和壳重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及其决定系数,为人工选育目标性状提供最佳的测量指标。【方法】以在海南叁亚市西岛附近海域捕捞的157只贝龄超过2龄的野生大珠母贝为研究对象,对其形态性状[壳长(x1)、壳高(x2)、壳宽(x3)、绞合线长(x4)]及湿重(y1)和壳重(y2)进行测量后,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确定形态性状与湿重和壳重间的相关性,通过相关性和通径分析获取影响湿重和壳重的主要形态性状,并建立最优回归方程。【结果】大珠母贝各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范围为8.29%~41.80%,且各性状指标间的相关性均达极显着水平(P<0.01)。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湿重和壳重直接影响作用最大的形态性状分别是壳高(0.468)和壳宽(0.573),其中,壳高对湿重的决定系数为0.219,壳宽对壳重的决定系数为0.381;对湿重和壳重间接决定作用最大的均为壳高通过壳宽,对应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285和0.381。剔除对湿重和壳重不显着的形态性状后,分别构建大珠母贝形态性状与湿重和壳重间的回归方程,对湿重的回归方程为y1=3.245x1+7.747x2+23.521x3-2383.820(R2=0.897),对壳重的回归方程为y2=4.888x2+27.089x3-1531.922(R2=0.858)。【结论】在大珠母贝的选育过程中,当以湿重为选育目标时应以壳高为直接选择,同时加强对壳宽的协同选择;而在以壳重为选育目标时应以壳宽为直接选择,同时加强对壳长的协同选择。(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2](2018)在《南海所大珠母贝育苗获得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热带水产研究开发中心开展的大珠母贝室内人工育苗工作获得阶段性突破,经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测试,成功培育出壳长3~7 mm的大珠母贝贝苗10万余只,为后续大规模开展大珠母贝人工苗种繁育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前,南海所已长期开展珍珠贝基因资源挖掘、培育珍珠贝新品种、人工育苗与插核珠技术、资源调查等方面科学(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信息》期刊2018年02期)

梁飞龙,王钦贵,邓岳文,谢绍河[3](2017)在《培育密度对大珠母贝受精卵的孵化率及不同期幼虫生长率、成活率与变态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定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人工繁育过程中受精卵适宜孵化密度和不同发育期幼虫适宜培育密度,设立四组实验比较了培育密度对大珠母贝育苗效果的影响。实验I,比较了受精卵培育密度对孵化率与幼虫大小的影响,受精卵密度设为10个/mL、20个/mL、30个/mL与40个/mL;实验II,比较了D形幼虫培育密度对生长率与成活率的影响,幼虫密度设为1.0个/mL、2.0个/mL、3.0个/mL与4.0个/mL;实验III,比较了壳顶初期幼虫培育密度对生长率与成活率的影响,幼虫密度为1.0个/mL、1.5个/mL、2.0个/mL与2.5个/mL;实验IV,比较了眼点期幼虫密度对变态率与生长率的影响,眼点幼虫密度设为0.4个/mL、0.8个/mL、1.2个/mL与1.6个/mL。结果表明,大珠母贝受精卵培育密度对孵化率存在显着影响(P<0.05),对幼虫大小影响不显着(P>0.05)。培育密度对D形幼虫与壳顶幼虫的生长率和成活率均存在显着影响(P<0.05),生长率与成活率随着密度增加而降低。培育密度对眼点幼虫的变态率和附着幼苗的生长存在显着影响(P<0.05)。大珠母贝苗种繁育阶段,合适的受精卵培育密度为10-30个/mL,D形幼虫培育密度为1-3个/mL,壳顶初期幼虫为1.0-1.5个/mL,眼点幼虫为0.4-0.8个/mL。(本文来源于《海洋湖沼通报》期刊2017年06期)

林伟财,谢绍河,杜晓东,王钦贵,符韶[4](2016)在《影响大珠母贝育珠效果的主要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大珠母贝珍珠培育的绩效,分别比较植核贝的贝龄、植核季节和细胞小片保养对大珠母贝植核育珠效果的影响。育珠贝的休养和育珠时间分别为1个月和18个月。结果表明:贝龄、植核季节和细胞小片的药物处理对大珠母贝育珠绩效存在显着性影响(P<0.05),2.0龄手术贝的育珠绩效值最高,3.0龄育珠绩效值最低;4月份进行手术植核的育珠贝育珠绩效值最高,7月份进行手术植核的育珠贝的育珠绩效值最低;1号配液(3%聚乙烯吡咯烷酮+0.02%金霉素海水溶液)组具有最高的育珠绩效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6年32期)

[5](2016)在《“大珠母贝中间培育养殖系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喻达辉、邓正华、姜松等人发明的"大珠母贝中间培育养殖系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201410606688.8。据悉,该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大珠母贝中间培育养殖系统,该系统包括外环道、内环道和水槽。该系统运行时外环道水体流动,水经过滤后进入内环道,水与内环道中的硬质毛刷上附着的有益菌充分接触,从而分解、吸收水体中的有害物质,经(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渔业》期刊2016年07期)

王胜男[6](2016)在《大珠母贝珍珠质中文石板片晶体学取向、纳米结构及断裂行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贝壳珍珠质是软体动物合成的一种天然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经过上亿年的自然选择,珍珠质进化出了极其优异的力学性能。与地质文石相比,其强度增加了两倍,韧性增加了1000多倍,断裂功则增加了3000多倍。珍珠质优异的力学性能得益于其精心设计的多级结构。因此,研究珍珠质的多级结构、揭示其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系可以为设计和制造高性能复合材料指明方向。本文选取大珠母贝珍珠质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纳米压痕仪对其组成、结构及宏观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珠母贝珍珠质由文石板片和层间有机物交迭而构成砖墙结构。其表面和截面的硬度分别为3.19±0.06 GPa和3.30±0.07 Gpa;弹性模量分别为53.70±0.23 GPa和82.64±2.50 GPa。相比于截面而言,珍珠质表面具有较高的H/E值,因此具有较好的耐磨性。随后,本文借助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大珠母贝珍珠质文石板片的取向。结果表明,单个文石板片经过酸蚀和抛光后,其(001)面显现出取向一致的纳米板片,纳米板片的取向平行于文石晶体的[100]晶向。大多数文石板片中,纳米条带具有同样的取向(主取向),这一取向近似平行于大珠母贝的生长线方向。少数文石板片中,纳米条带与主取向呈现300和60°的夹角。文石板片的定向排列是珍珠质块体试样宏观上呈现(100)(110)和(130)择优取向的根本原因。此外,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珍珠质单个文石板片的精细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个文石板片具有单晶的本质特征。晶内有机物以岛状和片状的形式存在于连续的文石晶体框架内。此外,文石板片具有较高的电子束敏感性,原位辐照实验显示,短时的电子束辐照作用就会使文石板片转变成为多晶,从而导致其本征结构的破坏。最后,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大珠母贝单个文石板片的断裂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晶内有机物在很大程度上调节了板片的断裂行为。通过裂纹的偏转、裂纹尖端的钝化、纳米颗粒的形成和旋转以及晶内有机物的变形,单个文石板片不遗余力地实现了能量耗散。单个文石板片能量耗散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珍珠质的损伤局域化的实现,从而维持了贝壳宏观结构和力学功能的完整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06-08)

王新星,陈作志,黄梓荣,徐姗楠,陈涛[7](2016)在《南海北部沿岸自然保护区内大珠母贝资源现状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是国家Ⅱ级野生保护动物,为南海特有的珍珠贝种类,具有很高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利用潜水断面法,调查了海南岛儋州洋浦和临高白蝶贝保护区及雷州半岛西部保护区海域内大珠母贝的分布和资源密度。结果表明,儋州临高海域大珠母贝出现频率为54.55%,栖息密度变化范围为0~0.25只·m-2,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70.31 g·m-2。儋州洋浦海域,大珠母贝出现频率为15.38%,栖息密度变化范围为0~0.10只·m-2,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22.55 g·m-2。雷州半岛西部海域大珠母贝站位中,大珠母贝出现频率为65.00%,多数站位栖息密度范围为0.1~0.2只·m-2,最大栖息密度为0.3只·m-2,最大生物量为390 g·m-2。当前大珠母贝年龄结构不合理,说明其资源结构已经遭到破坏,资源自身的恢复能力较弱。(本文来源于《南方水产科学》期刊2016年02期)

姜松,杨其彬[8](2016)在《我国大珠母贝人工繁育及育种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俗称白蝶贝,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纲(Lamel libranchia)、异柱目(Anisomyaria)、珍珠贝科(Pteriidae)、珠母贝属(Pinctada),是珍珠贝中个体最大的种类,大者可达4~5kg、壳高30cm以上。1970年,中国科研人员在海南岛陵水县海陵珍珠养殖场首获大珠母贝人工育苗成功。至1981年,人工繁育技术逐趋完善,种苗生产稳定。国内外学者对亲贝(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渔业》期刊2016年04期)

唐棣,董伟未,侯令,顾志峰,石耀华[9](2016)在《微生物膜培养及其对大珠母贝幼虫附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珊瑚石为培养载体,分析海水中无机氮与活性磷酸盐的变化、微生物膜的形态和底栖硅藻的种类,并比较附苗器上微生物膜培养时间对大珠母贝幼虫附着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营养盐时可溶性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质量浓度均随时间逐渐下降,至16 d基本稳定,分别较初始值减少了99.11%和84.78%,而未添加营养盐时可溶性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质量浓度均无明显变化;添加营养盐的海水中培养了17 d的珊瑚石表面附着的硅藻包括菱形藻属、圆筛藻属、双眉藻属等,与球状细菌、胞外分泌物等共同形成微生物膜;未添加营养盐的海水中培养了17 d的珊瑚石表面附着的硅藻主要有异极藻属、胸隔藻属和曲壳藻属等,微生物膜结构相对疏松,珊瑚石孔洞间几乎没有微生物膜;在添加营养盐的微生物膜培养水体中处理4 d的附苗器48 h大珠母贝附苗率为25.78%,较对照组提升了9.87%,且显着高于处理2 d和3 d的附苗器附苗率。因此,自然海水中可以培育形成底栖硅藻和细菌微生物膜,促进大珠母贝幼虫附着。(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6年01期)

毛艾涛,唐啸尘,刘志刚[10](2015)在《大珠母贝CCT-eta基因cDNA克隆及其冷应激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c 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RACE)克隆了大珠母贝CCT-eta c DNA全长。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大珠母贝CCT-eta c DNA和预测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其组织表达谱和冷应激下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大珠母贝CCT-eta c DNA全长为1895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为1632bp,编码543个氨基酸残基,含有CCT家族的3个签名序列:37RTTLGPRGMDKLI49、58ISNDGATILKTLDIVHP74、86QDAEVGDGT94,具有3个保守的功能结构域:赤道结构域、顶端结构域和中间结构域。氨基酸同源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大珠母贝CCT-eta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较高,与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斑马鱼(Danio rerio)、人(Homo sapiens)的同源性分别为83.2%、80.1%、79.3%。CCT-eta基因在大珠母贝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闭壳肌中表达水平最高,而在心脏和肝胰腺中表达很低;冷应激后,大珠母贝各组织中CCT-eta表达显着上调,但不同组织的冷应激响应模式不同,闭壳肌响应速度较慢,而心脏和肝胰腺响应速度较快,提示冷应激时CCT-eta对保护大珠母贝肝胰腺和心脏等内脏组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热带海洋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大珠母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热带水产研究开发中心开展的大珠母贝室内人工育苗工作获得阶段性突破,经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测试,成功培育出壳长3~7 mm的大珠母贝贝苗10万余只,为后续大规模开展大珠母贝人工苗种繁育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前,南海所已长期开展珍珠贝基因资源挖掘、培育珍珠贝新品种、人工育苗与插核珠技术、资源调查等方面科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珠母贝论文参考文献

[1].邓正华,陈明强,李有宁,吴开畅,王雨.野生大珠母贝形态性状对湿重和壳重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8

[2]..南海所大珠母贝育苗获得突破[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

[3].梁飞龙,王钦贵,邓岳文,谢绍河.培育密度对大珠母贝受精卵的孵化率及不同期幼虫生长率、成活率与变态率的影响[J].海洋湖沼通报.2017

[4].林伟财,谢绍河,杜晓东,王钦贵,符韶.影响大珠母贝育珠效果的主要因素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6

[5]..“大珠母贝中间培育养殖系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J].海洋与渔业.2016

[6].王胜男.大珠母贝珍珠质中文石板片晶体学取向、纳米结构及断裂行为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

[7].王新星,陈作志,黄梓荣,徐姗楠,陈涛.南海北部沿岸自然保护区内大珠母贝资源现状初步分析[J].南方水产科学.2016

[8].姜松,杨其彬.我国大珠母贝人工繁育及育种研究进展[J].海洋与渔业.2016

[9].唐棣,董伟未,侯令,顾志峰,石耀华.微生物膜培养及其对大珠母贝幼虫附着的影响[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6

[10].毛艾涛,唐啸尘,刘志刚.大珠母贝CCT-eta基因cDNA克隆及其冷应激表达[J].热带海洋学报.2015

标签:;  ;  ;  ;  

大珠母贝论文-邓正华,陈明强,李有宁,吴开畅,王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