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北部外陆架论文-唐秋华

东海北部外陆架论文-唐秋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东海北部外陆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波状冲刷洼地,沙脊,地形地貌,成因

东海北部外陆架论文文献综述

唐秋华[1](2009)在《东海北部外陆架海底底形特征及其成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海陆架以宽平的地形、充分的陆源沉积物供应、快速沉降和强动力场为特征,东海中外陆架广泛分布着脊槽相间的海底底形,有研究称之为冰消期海侵以来的潮流沙脊。国内外研究人员对东海陆架脊槽相间的海底底形进行了深入广泛研究,取得了大量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但其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东海中南部海域。本研究选定的区域位于东海北部外陆架靠近济州岛西南海域,是黄海槽向冲绳海槽延伸的部分,属于黑潮分支黄海暖流的通道入口,对其海底底形形态、沉积物分布及其成因机制的分析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该通道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其形成演变规律。本研究基于东海北部外陆架海域获取的高精度多波束声纳数据、地质取样数据、浅地层数据以及水文数据,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利用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定量化分析方法以及潮流动力地貌理论,详细系统地分析了海底波状冲刷洼地(Rippled Scour Depressions,RSDs)、海底沙脊叁维形态结构及其海底沉积物分布特征,探讨了较强水动力条件下东海北部外陆架海域脊槽相间底形形成原因、演变过程。围绕这个主题,主要论述了下面几个方面:基于研究区获取的高精度多波束声纳数据,构建高精度的海底数字地形模型及声纳影像镶嵌图,生成高分辨率的海底叁维形态图、坡度坡向图、特殊地形剖面图以及表层纹理图,准确获取海底RSDs及沙脊的高度、宽度、长度及走向等特征参数。分析发现,研究区东北角存有一个深达153.2m的海底沟壑,其相对高差最大达32m,海底地形变化剧烈,属强侵蚀洼地地形;研究区分布十余条规模较大的直脊型海底RSDs及沙脊,长度从几公里,十几公里到最长40公里左右,脊、槽之间高差一般5m左右,最大达到10m左右,总体走向NW-SE。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在该区域获取的海底地质取样数据,详细分析了37个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将研究区沉积物分为细砂(FS)、粉砂质砂(TS)、粘土质砂(YS)、砂-粉砂-粘土(STY)、粘土质粉砂(YT)和粉砂质粘土(TY)等六种类型,结合沉积物厚度分布状况,阐述了研究区沉积物分布规律。同时,基于多波束反向散射强度数据,结合19组海底地质取样数据,建立研究区海底反向散射强度与沉积物粒度特征之间的统计关系模型,并以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方法以及改进的学习向量量化神经网络方法,实现对海底粉砂质砂、粘土质砂以及砂-粉砂-粘土等叁种底质类型的快速自动识别。基于POM(Princeton Ocean Model)海洋数值计算模式,获得研究区M2分潮的流速、流向以及其他相关的数据;通过收集整理日本海洋数据中心的实测海流资料,计算获取研究区的海流流速、流向等数据;应用数据分析方法揭示海洋动力环境要素与RSDs及沙脊形成分布之间的关联,进而详细探讨现代较强水动力与这一区域RSDs以及沙脊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该区潮流方向基本为NW-SE,这一方向基本上与海底底形走向一致,但是其底层流速很小,一般只有30cm/s左右,这一流速很难起动粉砂质或更小粒径的海底沉积物,现代潮流对该区域的海底底形影响已经很小。研究还发现,该区域实测底层最大海流流速达到69cm/s左右,这一流速有能力起动、搬运细砂或粉砂质砂等海底沉积物,对海底底形形态产生一定的动力作用,可能会形成一定程度的侵蚀和堆积地貌,现代水动力仍然改造和维持冰消期海侵以来形成的海底RSDs及沙脊。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获取研究区冰消期海侵以来各时期M2分潮潮流场演变过程,同时结合前人对东海潮流沙脊的相关研究成果,深入细致地研究古代水动力环境与这一区域RSDs及沙脊底形形成、分布及演变的关系。研究得出,冰消期海侵以来,海水由济州岛两侧进入黄海,东海北部外陆架海底受到强烈的水流侵蚀冲刷作用,海底砂质或粉砂质沉积物被较强潮流起动、搬运,在海平面上升停顿期,在较强往复潮流作用下,形成与古潮流NW-SE方向一致的海底RSDs侵蚀地貌及侵蚀-堆积潮流沙脊地貌。(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9-04-01)

葛淑兰,石学法,吴永华,熊应乾,韩贻兵[2](2008)在《东海北部外陆架EY02—1孔磁性地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长达70.20 m的东海浅钻EY02-1进行了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分析,证明沉积物的载磁矿物主要为低矫顽力的磁铁矿,磁性地层揭示了发生于9.62~8.58 m的磁极性事件,结合钻孔上部的AMS14C测年证明它为全新世初期的哥德堡磁极性漂移,线性外推的时间是距今12 681~10 206 Ma,为全新世开始时地磁场是否发生过短期的磁极性漂移提供了新证据;与东海高分辨率的浅地层地震剖面以及典型钻孔(中法联合东海地震调查和DZQ4钻孔)对比还揭示,在中更新世地层中也出现过两次磁倾角变化。在钻孔中下部54.00~50.94 m(2271—2151号样品)出现一段磁倾角变小甚至变成负值,但是由于该段沉积物以粗颗粒的砂为主并且负向样品并不连续,依据研究的标准不作为反磁极性事件。第二个比较连续的负向样品段出现在最底部70.20~64.31 m。虽然研究区域内不乏揭示中更新统地层的地震剖面,但至今没有足够长的钻孔在时间上予以佐证。根据东海地震相对比和沉积物中海侵和海退旋回的不同特征以及布容期以来报道的反磁极性事件发生的时间来推测下部地层的时代归属。由于钻孔最底部的沉积主要是粗颗粒的粉砂质砂和细砂,同时钻孔也穿透了倒数第二冰期的杂乱地震相地层和其下的平行透明海相层,所以推测下部的倒转可能为发生在MIS8晚期的CR0反磁极性事件(距今265~255 ka)。(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中文版)》期刊2008年02期)

东海北部外陆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长达70.20 m的东海浅钻EY02-1进行了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分析,证明沉积物的载磁矿物主要为低矫顽力的磁铁矿,磁性地层揭示了发生于9.62~8.58 m的磁极性事件,结合钻孔上部的AMS14C测年证明它为全新世初期的哥德堡磁极性漂移,线性外推的时间是距今12 681~10 206 Ma,为全新世开始时地磁场是否发生过短期的磁极性漂移提供了新证据;与东海高分辨率的浅地层地震剖面以及典型钻孔(中法联合东海地震调查和DZQ4钻孔)对比还揭示,在中更新世地层中也出现过两次磁倾角变化。在钻孔中下部54.00~50.94 m(2271—2151号样品)出现一段磁倾角变小甚至变成负值,但是由于该段沉积物以粗颗粒的砂为主并且负向样品并不连续,依据研究的标准不作为反磁极性事件。第二个比较连续的负向样品段出现在最底部70.20~64.31 m。虽然研究区域内不乏揭示中更新统地层的地震剖面,但至今没有足够长的钻孔在时间上予以佐证。根据东海地震相对比和沉积物中海侵和海退旋回的不同特征以及布容期以来报道的反磁极性事件发生的时间来推测下部地层的时代归属。由于钻孔最底部的沉积主要是粗颗粒的粉砂质砂和细砂,同时钻孔也穿透了倒数第二冰期的杂乱地震相地层和其下的平行透明海相层,所以推测下部的倒转可能为发生在MIS8晚期的CR0反磁极性事件(距今265~255 ka)。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东海北部外陆架论文参考文献

[1].唐秋华.东海北部外陆架海底底形特征及其成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

[2].葛淑兰,石学法,吴永华,熊应乾,韩贻兵.东海北部外陆架EY02—1孔磁性地层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8

标签:;  ;  ;  ;  

东海北部外陆架论文-唐秋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