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形象原型论文-杨晓丽

女性形象原型论文-杨晓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女性形象原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章鱼》,神话原型批评,女性形象

女性形象原型论文文献综述

杨晓丽[1](2019)在《从神话原型批评视角解读史诗性小说《章鱼》中的女性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章鱼》是美国作家弗兰克·诺里斯创作的小麦史诗叁部曲之一。作者以创作史诗的初心宏观地刻画了小麦农场主与铁路托拉斯的斗争,小说不仅塑造了具备希腊史诗英雄品质的男性角色,也描绘了叁位女性角色。本文从神话原型批评视角解读史诗性小说《章鱼》中的叁位女性形象,以期深度了解诺里斯的女性观及当时美国西部社会的民族文化。(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33期)

张美子[2](2018)在《从原型角度探讨《聊斋志异》的女性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一直是作品中比较突出的部分,也是作品的灵魂所在,本文从原型角度出发分析《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聊斋志异》中的贤妻良妾、妒女悍妇,她们身上所反映男权印记,也即具有原型品格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最后,从女性原型品格的普遍性到特殊性,突显现实主义基调,反映出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识形态。(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30期)

李惠敏[3](2018)在《拜厄特《占有》中女性形象神话原型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要论述拜厄特《占有》中的叙事结构及叙事手段,并分析小说中的主要故事情节。针对拜厄特《占有》中的女性形象,将主要从叁个方面入手,即少女形象、女性友谊及母女情谊,继而深度分析拜厄特《占有》中女性形象神话原型。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旨在帮助现代读者深入理解这部小说的内涵及主旨。(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张永祎,张涵[4](2018)在《“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论金庸小说女性形象的情感原型与乡愁情结》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庸武侠小说中精心塑造了许多江南女子形象,许多人都认为这与金庸的"梦中情人"夏梦有关。确实,其笔下有些女性形象是以夏梦为情感原型并存在一定的呼应关系,然而诞生这些女性形象的广阔天地,还是金庸生兹念兹的美丽江南。从文化江南的角度切入,可以探讨乡愁情结、江南女性、婉约美学与金庸武侠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关系。(本文来源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期刊2018年02期)

常文娇[5](2018)在《阿尼玛原型视域下的鲁迅小说女性形象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阿尼玛作为无意识的一个方面,深深地影响着人的精神生活。阿尼玛形象通常都是通过女人得到外向化,男性心中的阿尼玛原型决定了他们对于异性的情感投射,在阿尼玛原型的关照下可以更好地解读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所形成和表现的"无妻性"特点。(本文来源于《阴山学刊》期刊2018年01期)

袁先锋[6](2017)在《浅析孙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创作原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孙犁是抗战区与解放区的代表作家之一,其创立的"荷花淀派"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述着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抗战热情,以独特的审美视角挖掘着严酷的战争环境下的人性之美。在孙犁小说中,女性形象,尤其是青年女性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不仅从侧面反映了抗日战争的严酷,更表现了战争中女性的成长以及孙犁个人对女性的尊敬与崇拜。本文结合孙犁小说中的青年女性形象,对其审美价值以及创作原型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7年45期)

张璐璟[7](2017)在《从“阴影”原型理论来分析《1Q84》中的女性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1Q84》中塑造的女性形象非常生动鲜明,她们因为过去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性格上都或多或少有缺失。荣格是着名的心理学家,他最着名的理论之一就是"原型"理论,他认为我们每个人的人格中都具备的四种重要原型之一便是"阴影"原型。"阴影"是个体不愿意显示的阴暗面,它不可否认,不可被消除,只有与之和谐相处才能发挥其积极性的作用。该论文基于荣格的"阴影"原型理论对《1Q84》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从她们对待自身阴影的不同态度和方式来分析了阴影原型对于她们命运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7年10期)

李红红[8](2017)在《原型理论视域下《钢琴教师》女性形象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女性主义思潮日渐高涨,尤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女性主义作品可谓蓬勃发展。《钢琴教师》作为女性主义反抗男权社会压制的代表作品,从全新的女性视角出发,塑造了多面又扭曲的女性形象,展示了家长制乃至整个父权社会的病态体制对于女性人格的压制与摧残。本文以荣格的原型理论为依据,分析该作品中女性人格形成的独特心理学根源与作者创作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7年19期)

洪霜[9](2017)在《俄罗斯女性形象的原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型概念由荣格提出,是指所有人在无意识中与生俱来的构建某种共同象征的能力。“原型”表达了人的集体无意识,它不是个人经验的结果,通常表现在形象和梦境中。“原型”处于集体无意识的最深层,对特定民族或时代具有共同性。俄罗斯女性原型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聚智慧、善良、道德、美丽于一体,具有突出的民族特征和深刻的文化蕴涵。屠格涅夫在俄罗斯的文学史册中具有突出影响。他善于运用情节,在作品中反映了俄国社会变化,以简洁而精确的语言,塑造出许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屠格涅夫作品中大多数俄罗斯女性形象被称为“屠格涅夫家的姑娘”。本文以原型理论为研究基础,区分“原型”与“形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差异,从原型理论视角出发分析屠格涅夫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通过文本分析,挖掘俄罗斯女性原型及其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以求深入了解俄罗斯女性独特的精神世界。(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7-05-28)

余晓青[10](2016)在《《大师和玛格丽特》女主人公的现实原型和女性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俄罗斯文学从普希金创造了《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达吉雅娜、《上尉的女儿》中的玛丽亚等诸位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开始,在往后的19世纪、20世纪中,出现了安娜·卡列尼娜、卡秋莎·玛斯洛娃等一系列优美的女性形象,被人们称之为"俄罗斯妇女的画廊",(1)这些女性形象为俄罗斯文学增添了无限的美丽与魅力。《大师和玛格丽特》里的女主人公玛格丽特延续着达吉雅娜式(本文来源于《学术评论》期刊2016年04期)

女性形象原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一直是作品中比较突出的部分,也是作品的灵魂所在,本文从原型角度出发分析《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聊斋志异》中的贤妻良妾、妒女悍妇,她们身上所反映男权印记,也即具有原型品格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最后,从女性原型品格的普遍性到特殊性,突显现实主义基调,反映出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识形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女性形象原型论文参考文献

[1].杨晓丽.从神话原型批评视角解读史诗性小说《章鱼》中的女性形象[J].北方文学.2019

[2].张美子.从原型角度探讨《聊斋志异》的女性形象[J].青年文学家.2018

[3].李惠敏.拜厄特《占有》中女性形象神话原型解读[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

[4].张永祎,张涵.“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论金庸小说女性形象的情感原型与乡愁情结[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8

[5].常文娇.阿尼玛原型视域下的鲁迅小说女性形象解读[J].阴山学刊.2018

[6].袁先锋.浅析孙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创作原型[J].课程教育研究.2017

[7].张璐璟.从“阴影”原型理论来分析《1Q84》中的女性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

[8].李红红.原型理论视域下《钢琴教师》女性形象解读[J].现代交际.2017

[9].洪霜.俄罗斯女性形象的原型分析[D].新疆大学.2017

[10].余晓青.《大师和玛格丽特》女主人公的现实原型和女性形象[J].学术评论.2016

标签:;  ;  ;  

女性形象原型论文-杨晓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