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纪录片论文-张高洁

口述历史纪录片论文-张高洁

导读:本文包含了口述历史纪录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口述历史纪录片,《生于1978》,个人记忆,集体记忆

口述历史纪录片论文文献综述

张高洁[1](2019)在《口述历史纪录片《生于1978》的记忆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记忆"是口述历史的核心。口述历史纪录片作为口述历史的一种呈现形式,通过影像生动直接地体现了"记忆"的价值,表达了隐形的历史真实,弥补了既有的史料空白,突出了人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生于1978》是北京电视台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推出的大型口述历史纪录片,以改革开放期间优秀企业家及其子女的口述史料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间的个人记忆、集体记忆与民族记忆,对于改革开放期间的历史呈现及当今建构集体认同感、提升国家凝聚力具有独特的价值意义。(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19年16期)

刘丹阳[2](2019)在《口述历史在人文历史纪录片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学科的角度看口述史学是近几十年来新兴的史学研究领域。但实际上,口述历史从发端到如今成为颇具规模的历史学科,其时间跨度几乎等同于整个人类文明。在尚未出现文字的上古时期,历史的记忆只能依靠祖先们的口口相传。有文字记载后,史学家们往往也要通过记录、搜集和整理访谈等口述资料的方式来还原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风俗风貌的本来面目,让史料(本文来源于《传媒》期刊2019年15期)

赵子薇[3](2019)在《NHK士兵证言系列口述历史纪录片叙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放送协会NHK成立了“战争证言档案馆”网站,此网站是NHK战争证言项目的一环,并且为了便于人们理解各个证言的背景,NHK向公众公开了根据采访证言制作的《战争证言》系列纪录片,意在用最直接的影音资料讲述历史。NHK电视台公共图书馆内设有口述历史资料库,并且在黄金时间播放口述历史纪录片,《战争证言》系列纪录片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录音录像等现代科技的发展使真实、完整地记录、保存和传播口述者的声音成为可能,让口述历史得以迅速的发展和传播,也加速了在求真的本质上相同的口述历史和纪录片的结合。近些年来主要通过事件亲历者、见证者具有故事化、细节化特点的口述来完成纪录片主要叙事的口述历史纪录片逐渐被观众所接受和认可。并且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者们也开始把口述历史纪录片视为一种纪录片类型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其主题选择、叙事特征以及传播价值。《战争证言》系列纪录片包含《证言记录士兵们的战争》、《证言记录市民们的战争》和《NHK特别节目》等。本文主要以《证言记录士兵们的战争》这一士兵证言系列纪录片为主要研究对象。本文结合传播学和叙事学相关理论研究口述历史纪录片《证言记录士兵们的战争》系列的叙事特点,并通过对纪录片的观看和分析,探寻纪录片中的口述者即日本老兵记忆中的战争,从侧面补充对那段战争的认识。本文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的绪论主要是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的介绍;第二部分为口述历史纪录片核心概念释义;第叁、四、五部分分别从叙事方式、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语言四方面对《证言记录士兵们的战争》系列纪录片展开了研究;第六部分分析了《证言记录士兵们的战争》系列纪录片的叙事价值和问题以及对口述历史纪录片叙事的相关思考。《证言记录士兵们的战争》系列口述历史纪录片采用了口述这一画内音主叙的叙事方式并将多个叙事视角相结合,通过内外不同的叙事结构以及多种叙事语言的运用完成了关于日本二战的庞大叙事,但笔者通过研究发现此系列纪录片存在以部分真实代替整体真实以及欠缺战争反思力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9-05-01)

刘明[4](2019)在《口述历史纪录片《我的抗战》的叙事技巧》一文中研究指出纪录片大都注重采用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口述历史纪录片《我的抗战》以抗战为大背景,关注抗战时期的小人物及发生在平民百姓身上的小事件,并以口述的方式去还原历史全貌。通过对口述历史纪录片《我的抗战》在宏观构建和微观选择两个层面的分析,寻求口述历史纪录片《我的抗战》在叙事空间、叙事内容、叙事视角及叙事语言等方面的特点,为纪录片行业当下的变革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本文来源于《北方传媒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徐驰[5](2018)在《电视口述历史纪录片的特征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媒介的不断发展,文明的记录、呈现与传播的方式也不断升级变革,人类文明传播经历了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阶段。在人类发明物质化的记录工具之前,一切信息都依靠口耳相传,以《荷马史诗》为代表的口述文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代表着最初的"口述历史"。"第叁次浪潮"的来临使电子信息化成为人类社会的典型标志,口述历史的记录与研究也不再局限于文字印刷的形态,越来越多的影像作品出现,构成了目前口述历史的崭新模式。(本文来源于《青年》期刊2018年23期)

赵卉心[6](2018)在《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历史价值——以《“失落的历史”——南侨机工(1939)》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南侨机工历史事件对中国以及东南亚地区都有极大的纪念意义。凤凰卫视播出讲述抗日事迹的《南侨机工》口述历史纪录片,提醒人们勿忘战争,勿忘历史,同时"回击"日本右翼,谨防军国主义的抬头。该纪录片在中国还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以往仅仅站在中国的角度书写这段历史的方式。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历史价值不仅针对过去,也关注现在和未来。(本文来源于《文化产业》期刊2018年06期)

谢珍,岳筱宁[7](2018)在《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历史真实与艺术创造》一文中研究指出口述历史以"自下而上"的角度研究历史,由精英史向公众史转向。新的传播技术推动着口述历史的发展,口述历史纪录片作为一种将口述历史与影像结合的艺术形式,一方面要追求历史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可以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再创造。(本文来源于《数字传媒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王家乾[8](2018)在《历史在文本转译过程中的消解与重构——基于口述历史纪录片采访文本和剪辑脚本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文本形式来看,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形成共经历了历史事件——口述历史事件——口述历史纪录片叁个文本阶段、两次文本转译。在两次文本转译过程中,一部分历史被消解,同时也有一部分历史被放大和重构。本文以口述历史纪录片的采访文本和在此文本的基础上撰写的导演脚本作为对比研究对象,以新历史主义的视角,分析历史从当事人口述到形成媒介产品经历了怎样的消解与重构。(本文来源于《艺术评论》期刊2018年01期)

张亚煜[9](2017)在《山西口述历史纪录片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口述历史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搜集历史的途径,一般采用访谈或口述的方式来搜集资料,所记录的是已成为过往的人或事。近年来,我国的历史题材纪录片中,口述历史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创作者和受众。由当事人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历史故事,一方面能够弥补历史影像素材缺乏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能够给予观众面对面交流的实景感受,增强传播效果。山西的口述历史纪录片发展时间不长,但从最初与社会力量共同制作,到自有力量独立制作,再到政府、社会和个人协同合作,山西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口述历史纪录片发展路径。山西丰富而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历史学者提供了宝贵素材,也激发了纪录片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社会化运作和市场化发展也开始关注这片热土。本文将对山西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发展轨迹进行全方位的梳理后,重点针对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山西厚重的历史文化,如何让山西的口述历史纪录片更真实地反映和记录历史,具有更高的文献价值和历史价值,并对山西口述历史纪录片未来应如何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展望分析。论文分为四部分。引言主要阐明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创新点和研究方法,并就一些核心概念进行解读,特别是学界对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分类相关争议予以阐述。第一章主要分析山西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发展概况,以时间为脉络,探究山西口述历史的发端,梳理山西口述历史纪录片的产生、发展,并对现阶段的优秀成果进行分析。第二章就山西口述历史的发展归纳出共性特点,通过出品、制作、内容、传播、受众、市场等六方面来探讨。第叁章深入分析山西口述历史纪录片目前存在的不足,重点从内容、制作、传播、营销四方面着手,并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方面来分析原因。第四章针对现有的不足提出未来发展的策略,聚焦于重视程度、内涵外延、制作水平、渠道推广、互通桥梁、协同合作等方面,为山西口述历史纪录片未来能够良性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7-06-01)

张媛[10](2016)在《论口述历史纪录片的艺术特色——以《世纪行过—张学良传》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张学良,在中国大陆被冠以"民族英雄、千古功臣"等身份标签。他主导的"西安事变"这一伟大的爱国举动,成就了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辉事业。关于张学良的一生,功过是非,自有一番定论。戎马生涯数十载,因为"西安事变",他开始了英雄盛名与囚徒生涯并存的人生。本文通过对于纪录片《世纪行过》的梳理,从口述历史、悬念叙事、视听结合等方面分析和研究口述历史视域下纪录片的艺术特色。(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6年22期)

口述历史纪录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学科的角度看口述史学是近几十年来新兴的史学研究领域。但实际上,口述历史从发端到如今成为颇具规模的历史学科,其时间跨度几乎等同于整个人类文明。在尚未出现文字的上古时期,历史的记忆只能依靠祖先们的口口相传。有文字记载后,史学家们往往也要通过记录、搜集和整理访谈等口述资料的方式来还原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风俗风貌的本来面目,让史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口述历史纪录片论文参考文献

[1].张高洁.口述历史纪录片《生于1978》的记忆价值[J].电影文学.2019

[2].刘丹阳.口述历史在人文历史纪录片中的作用[J].传媒.2019

[3].赵子薇.NHK士兵证言系列口述历史纪录片叙事研究[D].河北大学.2019

[4].刘明.口述历史纪录片《我的抗战》的叙事技巧[J].北方传媒研究.2019

[5].徐驰.电视口述历史纪录片的特征探析[J].青年.2018

[6].赵卉心.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历史价值——以《“失落的历史”——南侨机工(1939)》为例[J].文化产业.2018

[7].谢珍,岳筱宁.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历史真实与艺术创造[J].数字传媒研究.2018

[8].王家乾.历史在文本转译过程中的消解与重构——基于口述历史纪录片采访文本和剪辑脚本的对比研究[J].艺术评论.2018

[9].张亚煜.山西口述历史纪录片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17

[10].张媛.论口述历史纪录片的艺术特色——以《世纪行过—张学良传》为例[J].戏剧之家.2016

标签:;  ;  ;  ;  

口述历史纪录片论文-张高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