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论文-徐士儒,许健,陈聪,陈婉如,武娅娅

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论文-徐士儒,许健,陈聪,陈婉如,武娅娅

导读:本文包含了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GnRH-ant,子宫内膜免疫细胞,子宫内膜容受性

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论文文献综述

徐士儒,许健,陈聪,陈婉如,武娅娅[1](2019)在《GnRH拮抗剂方案对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免疫细胞数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对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免疫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分别收集自然周期、GnRH-ant与GnRH激动剂(GnRH-a)促排卵方案的黄体中期的子宫内膜,通过HE染色分析组织分期,运用免疫组化及数字化分析系统定量检测子宫内膜各免疫细胞的阳性细胞率。结果与自然周期相比,GnRH-ant与GnRH-a方案对患者子宫内膜分期无显着性影响(P>0.05)。GnRH-ant组和GnRH-a组子宫内膜CD56~+ NK细胞阳性细胞率[分别为(18.92±4.31)%和(25.21±6.87)%]显着高于自然周期组[(7.48±3.93)%](P<0.01),而GnRH-ant组和GnRH-a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GnRH-ant组子宫内膜未成熟树突状细胞CD1a~+和CD8~+T细胞的阳性细胞率显着高于自然周期组(P均<0.05)。结论 GnRH-ant方案对子宫内膜组织分期无显着影响,但可显着上调子宫内膜各免疫细胞的阳性细胞率,提示其可能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本文来源于《生殖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王玮,马大正,黄镇华,滕依丽,杨石慧[2](2019)在《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患者黄体中期内膜容受性、血流动力学特征及马氏补胞汤联合针刺对其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薄型子宫内膜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厚度、容积、内膜下血流分型及子宫血流动力学参数等特征,观察马氏补胞汤联合针刺对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90例育龄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另外,纳入同期正常育龄妇女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予阿司匹林,治疗组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马氏补胞汤及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经期暂停治疗),观察各组阴道超声下黄体中期的子宫内膜厚度、容积及子宫血流分型、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①试验期间,治疗组脱落3例(因中断治疗),对照组脱落2例(失访),正常对照组无脱落;最终完成试验者115例,治疗组42例,对照组43例,正常对照组30例。②在黄体中期,薄型子宫内膜组的内膜厚度、内膜容积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血流S/D及子宫动脉血流mPI、mRI、mS/D水平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子宫内膜血流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黄体中期,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内膜厚度、内膜容积、内膜血流S/D、子宫动脉血流mPI、子宫内膜血流分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子宫动脉血流mS/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内膜厚度、内膜血流S/D、子宫动脉mS/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对上述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血流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①薄型子宫内膜患者黄体中期子宫血流阻力较正常育龄妇女显着增加,内膜厚度及容积显着下降。②在口服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马氏补胞汤联合针刺能更好地改善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内膜厚度和内膜容积,增强子宫血流灌注,有利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提高。(本文来源于《上海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许俊磊,饶丽娟,章雪莲,郑岚琳,何亚琼[3](2018)在《抗磷脂抗体相关性习惯性流产妇女与正常妇女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血流特点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抗磷脂抗体相关性习惯性流产(aPL-RM)妇女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血流特点。方法:收治aPL-RM妇女91例作为研究组,以同期接受体检的91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妇女的临床特征。结果:研究组血管血流指数、内膜血管指数、内膜血流指数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aPL-RM妇女处于非妊娠期时,对其行叁维超声能量的多普勒血流图(3-DU-PDA)检查,可以对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血流情况进行有效反映,从而为后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8年33期)

王家美,肖淑兰,王英[4](2017)在《体外GnRH-α预处理对子宫内膜异位症黄体中期子宫内膜细胞HOXA10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α(GnRH-α)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细胞HOXA10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治疗的因子宫腺肌病或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治疗的患者10例(观察组),已正常生育的非子宫内膜异位症、非子宫内膜病变、非恶性肿瘤的手术患者6例(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标本,空白组处理后用GnRH-α进行预处理。比较两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检测两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HOXA10表达。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同种处理条件下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nRH-α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存活率无影响(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同种处理条件下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nRH-α处理下观察组和对照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041±0.013)%和(0.045±0.020)%,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P<0.05);同种处理条件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HOXA10表达△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nRH-α处理下观察组和对照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HOXA10表达△CT值分别为(7.912±0.017)%和(5.510±0.019)%,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P<0.05);GnRH-α处理下观察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HOXA10表达△C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GnRH-α处理可以增加子宫内膜间质细胞HOXA10的表达,可能对子宫内膜容受性有一定改善。(本文来源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期刊2017年22期)

付凤真[5](2015)在《养精种玉汤对不孕症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养精种玉汤对不孕症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II)的影响。方法:选择28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养精种玉汤治疗,采用子宫内膜活检冰冻切片SP法免疫组化,检测治疗前后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并观察比较含量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黄体中期子宫内膜IGF-II的检测结果分别为(123.06±41.53)、(154.00±40.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精种玉汤可促进不孕症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的分泌,可起到助孕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亚太传统医药》期刊2015年08期)

卢蕊,李华斌,吴丽英,李玲,郭冀梅[6](2014)在《aPL-RM妇女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血流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分析抗磷脂抗体相关性习惯性流产(aPL-RM)妇女与正常妇女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血流特点。方法从本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抗磷脂抗体相关性习惯性流产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进行研究,设为观察组,另随机选择100例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血流特点。结果两组在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和内膜容积等方面的差异均不显着(P>0.05);观察组在内膜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及血管血流指数(VFI),以及内膜下区域各血流指数等方面,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通过对抗磷脂抗体相关性习惯性流产妇女黄体中期的子宫内膜血流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较好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南国防医药》期刊2014年06期)

周泽荣[7](2014)在《前动力蛋白-1和孕激素受体在反复种植失败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目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反复种植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的定义为:经过2-6个体外受精(IVF)周期,移植≥10个高质量胚胎仍未妊娠。近年来各辅助生殖中心一次移植的胚胎数目减少(一般控制在1-2个之内),使得RIF的定义有些变化。Margalioth等[1]提出:移植高质量胚胎超过3次未妊娠定义为RIF。RIF是当今生殖领域研究中的难题之一,究其发生原因,可概括为叁部分:胚胎质量下降、种植期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足、母体激素与免疫紊乱[1]。随着胚胎冷冻技术、控制性促排卵方案、胚胎移植等技术的日益成熟,胚胎质量方面已有显着的提高,然而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的研究却进展缓慢。据国内外研究表明,在移植失败的原因当中,内膜因素约占66.7%[2]。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母体子宫内膜对胚泡的接受能力。在黄体中期,孕酮(progesterone,P)可以使子宫内膜处于一种允许胚泡定位、粘附、侵入的状态并使内膜在胚泡的作用下发生蜕膜性变[3]。在此过程中,新生毛细血管大量形成,各种与子宫内膜容受性、胚胎种植相关的细胞因子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为迎接胚胎的到来做好准备。若在子宫内膜向容受状态转变的过程中,血管的生成以及容受性、种植相关因子的表达受阻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将会受到影响。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下降,将会导致种植的失败。前动力蛋白-1(prokineticin-1,PROK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分泌性蛋白。既往研究发现[4]:PROK1主要表达于卵巢、睾丸、肾上腺等分泌类固醇激素的器官。近年来研究发现[5]:在某些非类固醇激素分泌的器官,如子宫,也有相当数量的表达。PROK1在子宫中的表达主要位于子宫内膜上,并随着月经周期而发生周期性的改变,在黄体中期表达呈一峰值[6]。研究表明,PROK1是一种新型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物[7],能选择性作用于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细胞,对子宫内膜毛细血管的生成具有调节作用[8]。其与PROK1受体结合,能调控包括白血病抑制因子[9]、IL-8[10]、IL-11[11]等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因子的表达,参与胚胎种植时的“母-胎对话”。可见,容受性良好的子宫内膜离不开PROK1的正常表达。子宫内膜向分泌期(黄体期)转化是着床的首要条件。孕激素通过与其受体结合,使子宫内膜腺上皮向分泌期转化,在分泌中期,子宫内膜腔上皮肥大出现胞饮突,子宫腺体顶部聚集成束的腺上皮肥大,基质细胞蜕膜化,为胚胎着床提供准备[12]。可见,孕激素在促使内膜向容受状态转变和调节胚胎植入的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孕激素的生物学作用是通过其与孕激素受体结合后发挥的。因此,孕激素及其受体二者缺一均会影响孕激素作用的发挥。在接受IVF-ET治疗的患者于排卵后常规使用孕酮支持的今天,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在黄体中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就显得尤其重要,低表达的PR将会直接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以及胚胎在子宫内膜的种植。综上所述,PROK1和PR在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以及对胚胎在子宫内膜的种植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的通过检测RIF患者(实验组)和曾孕妇女(对照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中PROK1和P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比较其表达差异,初步探讨子宫内膜黄体中期PROK1、PR的表达水平与RIF的关系,为阐明RIF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1、研究对象2013年8月至2014年4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省妇儿医院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科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卵泡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21例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实验组),年龄30-38岁,平均年龄(34.94±2.75)岁,及同期23例因输卵管间质部阻塞和/或男方因素行IVF-ET/ICSI助孕,且有一次临床妊娠史以上的患者(对照组),年龄29-36岁,平均年龄(32.53±3.68)岁。2、实验方法(1)所有子宫内膜组织均经HE染色,确定为黄体中期后纳入实验。(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两组患者子宫内膜中PROK1和PR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3)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两组子宫内膜中PROK1和PR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共44例,均显示黄体中期内膜。2、PROK1和PR的mRNA在44例患者子宫内膜中均有表达。但结果显示实验组中PROK1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0.21±0.20VS0.36±0.18),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PR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0.016±0.006VS0.021±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ROK1和PR蛋白在44例患者子宫内膜中均有表达。PROK1主要表达于腺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及基质细胞,且腺上皮细胞上的表达稍强于基质细胞及内皮细胞,定位于胞浆,PR亦表达于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但定位于细胞核。实验组PROK1的蛋白半定量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0.016±0.006VS0.021±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R的蛋白半定量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49±0.87VS4.28±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实验组子宫内膜中PROK1和PR的蛋白的半定量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PROK1和PR在RIF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中的相对低表达可能是导致RIF的分子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广州医科大学》期刊2014-05-01)

裘毓雯,陈雷宁,欧湘红,钟梅,全松[8](2013)在《抗磷脂抗体相关性习惯性流产妇女与正常妇女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血流特点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抗磷脂抗体相关性习惯性流产(aPL-RM)妇女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血流灌注特点。方法比较109例aPL-RM患者(aPL-RM组)和49例正常妇女(对照组)的临床特征,应用二维超声及叁维超声能量多普勒血流图(3-DU-PDA)对比分析黄体中期子宫动脉频谱和子宫内膜3-DU-PDA参数。结果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及内膜容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PL-RM组内膜下区域血流指数、内膜血管指数、血流指数及血管血流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3-DU-PDA能够较敏感地反映非妊娠期aPL-RM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血流灌注的细微变化和异常,在制定治疗策略和监测治疗效果上可能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来源于《临床超声医学杂志》期刊2013年07期)

卢娜,郭艺红,苏迎春[9](2013)在《长效GnRH-a黄体中期降调节结合HMG促排卵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黄体中期降调节联合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囊肿穿刺术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因卵巢子宫膜内异位囊肿引起不孕行IVF-ET助孕治疗的患者230例。采用长效GnRH-a黄体中期降调节联合卵巢异位囊肿穿刺术并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98例为研究组,短效GnRH-a黄体中期降调节联合卵巢异位囊肿穿刺术并用重组人促卵泡素促排卵132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囊肿大小的变化,降调后激素水平变化及IVF-ET妊娠的结局。结果:研究组Gn启动日LH、注射HCG日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5.165、2.307,P<0.05),注射HCG日E2、获卵数明显高于对照组(t=3.466、2.199,P<0.05)。研究组优质胚胎率、卵裂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860、5.556、6.867、18.288,P<0.05)。研究组异位囊肿完全消失;对照组48个囊肿完全消失,90个囊肿仍持续存在。结论:长效GnRH-a黄体中期降调节结合HMG促排卵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引起的不孕疗效佳,可获得良好的IVF-ET妊娠结局。(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李斌,胡承江,国宏莉,张丽萍,汤显斌[10](2012)在《白血病抑制因子在原发性不孕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的表达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在原发性不孕、正常早孕蜕膜和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原发性不孕及妊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LIF在30例原发性不孕患者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20例早孕流产蜕膜组织和15名正常黄体中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结果 LIF在原发性不孕子宫内膜表达水平显着降低,与正常子宫内膜及宫内早孕蜕膜组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F在原发性不孕子宫内膜中低表达可能会导致子宫内膜接受性的降低,使着床失败引起不孕。(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2年08期)

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薄型子宫内膜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厚度、容积、内膜下血流分型及子宫血流动力学参数等特征,观察马氏补胞汤联合针刺对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90例育龄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另外,纳入同期正常育龄妇女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予阿司匹林,治疗组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马氏补胞汤及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经期暂停治疗),观察各组阴道超声下黄体中期的子宫内膜厚度、容积及子宫血流分型、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①试验期间,治疗组脱落3例(因中断治疗),对照组脱落2例(失访),正常对照组无脱落;最终完成试验者115例,治疗组42例,对照组43例,正常对照组30例。②在黄体中期,薄型子宫内膜组的内膜厚度、内膜容积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血流S/D及子宫动脉血流mPI、mRI、mS/D水平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子宫内膜血流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黄体中期,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内膜厚度、内膜容积、内膜血流S/D、子宫动脉血流mPI、子宫内膜血流分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子宫动脉血流mS/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内膜厚度、内膜血流S/D、子宫动脉mS/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对上述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血流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①薄型子宫内膜患者黄体中期子宫血流阻力较正常育龄妇女显着增加,内膜厚度及容积显着下降。②在口服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马氏补胞汤联合针刺能更好地改善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内膜厚度和内膜容积,增强子宫血流灌注,有利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论文参考文献

[1].徐士儒,许健,陈聪,陈婉如,武娅娅.GnRH拮抗剂方案对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免疫细胞数量的影响[J].生殖医学杂志.2019

[2].王玮,马大正,黄镇华,滕依丽,杨石慧.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患者黄体中期内膜容受性、血流动力学特征及马氏补胞汤联合针刺对其影响的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9

[3].许俊磊,饶丽娟,章雪莲,郑岚琳,何亚琼.抗磷脂抗体相关性习惯性流产妇女与正常妇女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血流特点的对比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

[4].王家美,肖淑兰,王英.体外GnRH-α预处理对子宫内膜异位症黄体中期子宫内膜细胞HOXA10表达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

[5].付凤真.养精种玉汤对不孕症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的影响[J].亚太传统医药.2015

[6].卢蕊,李华斌,吴丽英,李玲,郭冀梅.aPL-RM妇女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血流特点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4

[7].周泽荣.前动力蛋白-1和孕激素受体在反复种植失败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D].广州医科大学.2014

[8].裘毓雯,陈雷宁,欧湘红,钟梅,全松.抗磷脂抗体相关性习惯性流产妇女与正常妇女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血流特点的对比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

[9].卢娜,郭艺红,苏迎春.长效GnRH-a黄体中期降调节结合HMG促排卵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

[10].李斌,胡承江,国宏莉,张丽萍,汤显斌.白血病抑制因子在原发性不孕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的表达及意义[J].山西医药杂志.2012

标签:;  ;  ;  

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论文-徐士儒,许健,陈聪,陈婉如,武娅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