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纸张论文-李雪枚

数字纸张论文-李雪枚

导读:本文包含了数字纸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纸张多孔涂层,毛细管自由渗吸,质量缺陷,喷墨数字印刷

数字纸张论文文献综述

李雪枚[1](2018)在《纸张涂层结构与喷墨数字印刷质量构效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喷墨数字印刷数据可变、适于小批量多批次社会需求,此外还有降低库存、以及废弃物排放量小等优势,从而保持高速发展的势态。本文首先分析了绍兴虎彩HP T350喷墨印刷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印刷质量缺陷样品,与胶印印刷质量相比,其色彩还原性、“荷叶边”、图文印迹边缘“毛刺”、背粘、套印不准、脏污和白条等印刷质量缺陷尤其严重。喷墨印刷缺乏压印过程,采用低颜料含量以及低粘度的水性油墨,是导致油墨干燥速率慢、印刷色彩还原性差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纸张表面构筑可以调控油墨纵向渗吸和横向铺展的功能涂层,是提高数字印刷质量的关键。选用直径为100 nm,粒径均一的球状涂布液,不同克重的普通胶版纸和铜版纸原纸表面进行涂布,制备了涂布纸样品。分别测试了纸张涂布前后表面形貌、表面孔径分布以及孔隙率大小、表面水接触角、平滑度、光泽度、喷墨数字印刷色彩还原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轻型胶版纸表面大孔变成20μm孔径小孔,表面孔隙率由50%降低为30%,平滑度由4 s增加到10 s,光泽度由1°增加到3°;高白胶版纸表面孔径由10μm变成200 nm,表面孔隙率由37%降低到17%,平滑度由35 s增加到50 s,光泽度由2°增加到4°;铜版纸表面没有大孔,其表面孔隙率由19%增加到29%,平滑度由166 s降低为142 s,光泽度由46°降低到30°。胶版纸经过涂布后,形成大量小孔径孔隙和合适的粗糙度,使胶版纸由疏水变为亲水,轻型胶版纸水接触角由120°降低为88°左右,高白胶版纸的水接触角由114°降低到85°;铜版纸经过涂布后,形成了新孔径分布的孔隙和表面粗糙度,改变了润湿状态,水接触角较涂布之前增大了10°左右。喷墨数字印刷纸张表面的水接触角宜控制在70°~88°之间。用经典的润湿模型和渗吸经验方程分析了油墨在涂布纸表面的润湿过程和油墨中部分连接料在涂层毛细孔中的渗吸过程。表明:油墨在纸张表面的附着主要依靠毛细管自由渗吸,先快后慢,可以用经典的Lucas–Washburn渗吸模型描述,降低涂层中毛细管孔径和增加孔壁粗糙度可以增加渗吸速率。油墨在涂布纸表面的润湿行为符合Wenzel模型描述,应尽量减少Cassie润湿状态。除了涂层的孔径分布和孔隙率外,控制涂层表面粗糙度,孔隙内壁面的粗糙度对油墨在纸张表面的润湿以及油墨中部分连接料在涂层微细孔中的渗吸速率也至关重要。通过对渗吸速率的控制,油墨的横向铺展速率和铺展量也得到了控制。色彩还原性测试结果表明:高白胶版纸涂布前后明度L*变化范围变大;轻型胶版纸涂布后M色阶与K色阶彩度值范围变大,对应的品色与黑色饱和度越大,色彩越鲜艳;铜版纸涂布前后明度L*变化范围差异较小,铜版纸涂布后输出黄色和黑色时涂布后画面较鲜艳,饱和度较高。因此,通过构筑多孔涂层提高纸张对油墨的渗吸速率和渗吸量,有助于喷墨数字印刷质量的提高。(本文来源于《北京印刷学院》期刊2018-01-01)

王潇潇[2](2015)在《纸张性能对数字印刷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随着印刷技术的革新、新工艺方法的涌现以及计算机技术在印刷业广泛的应用,以及消费者对印刷品的需求趋向于个性化、及时化、小批量、快速等新的要求,印刷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印刷已经从模拟化向全数字化方向发展。数字印刷省去了工艺流程中许多耗时的步骤,为生产及信息交流提供了创新、高效的方法,其功用远胜于传统印刷,具有快速、高效(本文来源于《广东印刷》期刊2015年06期)

[3](2015)在《《数字印刷纸张印刷适性及检验方法》国家标准起草组第3次工作会议在河南省新乡市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8月27日,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河南省新乡市召开《数字印刷纸张印刷适性及检验方法》国家标准起草组第3次工作会议,业内近10位专家及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会上,代表们重点讨论了"技术要求"中的内容,考虑到静电性能难以测试、参考文献科学性差、含水率和导电性已可解决静电问题等因素,决定将静电性能从标准中删除。同时,代表们还对"检验方法"进行了讨论,确定对色度的检验方法进行完善,将导电性的测试方法改为按GB/T 1410-2006检验。(本文来源于《印刷技术》期刊2015年19期)

[4](2015)在《国家标准《数字印刷纸张印刷适性及检验方法》起草组第3次工作会议在河南省新乡市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8月27日,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70)在河南省新乡市召开国家标准《数字印刷纸张印刷适性及检验方法》起草组第3次工作会议。来自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科彩印务有限公司、国家印刷及办公自动化消耗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近十位专家及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本文来源于《印刷质量与标准化》期刊2015年09期)

王琪,柴江松,刘洪豪[5](2015)在《基于纸张类型的静电数字印刷复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参照胶印印品质量标准,对静电数字印刷复制性能进行分析。实验选取6类常用于印刷生产的纸张作为承印材料输出测试样张,对实地密度、网点扩大、相对反差、阶调响应、网点微观形态、油墨的显色性能及色域等质量评价指标进行测量与分析。发现同一设备在不同纸张上的印刷复制性能存在差异,但仍在合理的范围内。输出样张的大部分质量指标与胶印相近,但静电印刷的网点扩大及相对反差相对更大。静电数字印刷复制性能与传统胶印一样可以规定统一的印品质量要求及相关标准,同时建议将油墨的显色性能考虑到数字印刷质量的检测与评价指标中去,对制定静电数字印刷的印品质量标准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5年23期)

程焕文,黄梦琪[6](2015)在《在“纸张崇拜”与“数字拥戴”之间——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困境与出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阐述数字时代图书馆信息资源、技术方法和服务方式的转变,分析高校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中面临资源垄断、资源讹诈、资源壁垒、资源浪费、资源同质和阅读退化等困境,指出信息资源建设应该坚持纸本资源与数字资源并重,特别重视纸本资源建设,加强空间资源和文化资源建设。(本文来源于《图书馆论坛》期刊2015年04期)

[7](2015)在《《数字印刷纸张印刷适性及检验方法》国家标准起草组二次会议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据悉,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0)在北京召开《数字印刷纸张印刷适性及检验方法》国家标准起草组第二次工作会议。来自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市科彩印务有限公司、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东莞永洪印刷有限公司、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院的10余位专家参加会议。会议讨论了标准起草组草案第2稿的主要内容,确定了标准的范围、术语和定义以及分类叁章(本文来源于《中国包装》期刊2015年03期)

[8](2015)在《《数字印刷纸张印刷适性及检验方法》国家标准起草组第2次工作会议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12月9日,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70)在北京召开《数字印刷纸张印刷适性及检验方法》国家标准起草组第2次工作会议,10余位专家参加会议。会上,代表们认真讨论了标准起草组草案第2稿的主要内容,确定了标准的范围、术语和定义、分类叁章的内容,对第5章"技术要求"的结构进行了较大修改,删除了对数字印刷影响不大的尘埃度、(本文来源于《印刷技术》期刊2015年01期)

[9](2014)在《《数字印刷纸张印刷适性及检验方法》国家标准起草组第2次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12月9日,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70)在北京召开《数字印刷纸张印刷适性及检验方法》国家标准起草组第2次工作会议。来自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市科彩印务有限公司、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东莞永洪印刷有限公司、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院的10余位专家参加会议。会议认真讨论了标准起草组草案第2稿的主要内容,确定了标准的范围、术语和定义以及分类叁章的内容。参会专家对第5章"技术要求"的结构(本文来源于《印刷质量与标准化》期刊2014年12期)

黄学林,蒋文燕[10](2014)在《纸张表面特性对数字印刷色彩再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纸张印刷适性和数码印刷实验,根据油墨在纸张上的呈色能力,分析了纸张表面特性对数字印刷色彩再现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较高平滑度和较高光泽度的纸张,其呈色色差和灰度较小,具有更强的呈色能力及较大的色域范围;较高纸张白度有利于色彩再现。纸张的表面特性限定了其色彩还原能力,为了保证印刷品质量,应选择呈色能力强的纸张。(本文来源于《中国造纸》期刊2014年12期)

数字纸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引言随着印刷技术的革新、新工艺方法的涌现以及计算机技术在印刷业广泛的应用,以及消费者对印刷品的需求趋向于个性化、及时化、小批量、快速等新的要求,印刷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印刷已经从模拟化向全数字化方向发展。数字印刷省去了工艺流程中许多耗时的步骤,为生产及信息交流提供了创新、高效的方法,其功用远胜于传统印刷,具有快速、高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数字纸张论文参考文献

[1].李雪枚.纸张涂层结构与喷墨数字印刷质量构效关系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8

[2].王潇潇.纸张性能对数字印刷的影响[J].广东印刷.2015

[3]..《数字印刷纸张印刷适性及检验方法》国家标准起草组第3次工作会议在河南省新乡市召开[J].印刷技术.2015

[4]..国家标准《数字印刷纸张印刷适性及检验方法》起草组第3次工作会议在河南省新乡市召开[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15

[5].王琪,柴江松,刘洪豪.基于纸张类型的静电数字印刷复制性能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

[6].程焕文,黄梦琪.在“纸张崇拜”与“数字拥戴”之间——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图书馆论坛.2015

[7]..《数字印刷纸张印刷适性及检验方法》国家标准起草组二次会议召开[J].中国包装.2015

[8]..《数字印刷纸张印刷适性及检验方法》国家标准起草组第2次工作会议召开[J].印刷技术.2015

[9]..《数字印刷纸张印刷适性及检验方法》国家标准起草组第2次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14

[10].黄学林,蒋文燕.纸张表面特性对数字印刷色彩再现的影响[J].中国造纸.2014

标签:;  ;  ;  ;  

数字纸张论文-李雪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