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例HBV感染者肝纤维化指标与B超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302例HBV感染者肝纤维化指标与B超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一、302例HBV感染者肝纤维化指标与B超检查结果对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佘格欣[1](2021)在《肝脏脂肪变性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应答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我国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基数庞大,长期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As)抗病毒治疗可持续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复制,显着降低CHB患者疾病进展风险。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病率呈明显增长趋势。然而,肝脏脂肪变性对CHB患者接受NAs治疗的疗效影响尚未明确。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肝脏脂肪变性对CHB初治患者NAs治疗应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医院感染内科门诊启动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的CHB初治患者,收集患者人口学信息,治疗前病毒学、生化学检测结果和受控衰减参数(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CAP)结果,以及治疗后每3-6个月的病毒学和生化学检测结果。根据治疗前CAP水平,将患者分为NAFLD组(CAP≥238 dB/m)和非NAFLD组(CAP<238 dB/m),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毒学和生化学指标的变化,以及治疗应答累积发生率的差异,回顾性分析肝脂肪变性对NAs抗病毒治疗应答的影响。结果共计445例CHB初治患者纳入分析,其中82(18.4%)例合并NAFLD。NAFLD组患者治疗前HBV DNA、HBsAg定量水平分别具有低于非NAFLD组患者的趋势(HBV DNA:5.81 vs.6.27 log10 IU/ml,p=0.070;HBsAg:3.28 vs.3.47 log10 IU/ml,p=0.068),且前者治疗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显着低于后者(111 U/Lvs.170 U/L,p=0.009)。在NAs抗病毒治疗过程中,NAFLD组的HBV DNA水平下降幅度较非NAFLD组低(治疗3个月:-3.54 log10 IU/ml vs.-4.07 logi0 IU/ml,p=0.020;治疗 9 个月:-4.37 log10 IU/ml vs.-4.87 log10 IU/ml,p=0.520),HBsAg 水平下降幅度较非 NAFLD 组低,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 3 个月:-0.180 log1o IU/ml vs.-0.341 log10 IU/ml,p=0.156;治疗 9 个月:-0.387 log10 IU/ml vs.-0.504 Iog10 IU/ml,p=0.520);NAFLD 组 ALT水平显着高于非NAFLD组(治疗3个月:52 U/L vs.37 U/L,p=0.040;治疗6个月:39 U/L vs.28 U/L,p=0.019)。经过3年抗病毒治疗后,NAFLD组的HBeAg转阴累积发生率(28.1%vs.57.2%,p=0.042)和 ALT 复常率(97.5%vs.100.0%,p=0.029)显着低于非NAFLD组,多因素分析显示CAP值是影响HBeAg转阴率的独立因素(HR:0.994,95%CI:0.988-1.000,p=0.049),也是影响 ALT复常率的独立因素(HR:0.996,95%CI:0.994-0.999,p=0.009);两组病毒学应答率(100.0%vs.100.0%,p=0.327)、HBsAg 下降>1log(21.9%vs.27.7%,p=0.128)和HBeAg血清学转换(26.4%vs.51.3%,p=0.121)的累积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合并肝脏脂肪变性会影响CHB患者的病毒学和生化学指标;而且肝脏脂肪变性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CHB患者NAs治疗的疗效。未来,需进一步阐明肝脏脂肪变性影响抗病毒治疗疗效的潜在机制。

李茂仕[2](2021)在《血清HBV RNA在慢性HBV感染者病情评估和耐药监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及目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肝细胞内的共价闭合环状DNA(ccc DNA)是HBV难以彻底清除进而引起不同临床结局的根本原因,但因检测需依赖肝活检而难以临床普及;虽然外周血中无法直接检测ccc DNA,但可通过其他血清指标来反映ccc DNA的变化。目前,核苷(酸)类似物(NAs)是主要的抗HBV治疗手段,但并不能直接清除ccc DNA,绝大部分的慢性HBV感染者均需长期用药。尽管高耐药屏障NAs使用后发生耐药的几率较前大为减少,但因HBV突变的必然性和复杂性,耐药株的出现实际上是NAs长期治疗不可避免的临床问题。不同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和HBV DNA,HBV RNA仅由ccc DNA转录产生且不受NAs治疗的影响,可较为真实反映肝内ccc DNA的表达情况。然而,HBV RNA检测尚无公认的标准化检测方法,其在慢性HBV感染者病情评估以及在NAs治疗耐药监测中的临床价值尚缺乏针对性研究。我们首先使用微滴数字PCR(dd PCR)技术建立了定量检测血清HBV RNA的方法,并使用商业化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对比评估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然后我们观察了未治的慢性HBV感染者不同临床表型的血清HBV RNA水平,并追踪分析了恩替卡韦初治但在随访过程中发生了基因型耐药(GR)和部分病毒学应答(PVR)患者血清HBV RNA的动力学特征以及耐药突变情况,以期为血清HBV RNA应用于慢性HBV感染者病情评估以及监测耐药突变提供新的依据。方法:1.获取治疗和未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的血清各32例,平行使用dd PCR和商品化的q PCR方法检测血清HBV RNA水平,使用直线回归分析和Bland-Altman分析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以1例高浓度的HBV RNA样本进行梯度稀释,两种检测方法平行进行测定,每个梯度重复5次以明确两种方法的重复性,敏感性。2.根据常见临床指标将149例未治的慢性HBV感染者分为HBe Ag阳性伴ALT正常(EPNA)、HBe Ag阳性伴ALT升高(EPEA)、HBe Ag阴性伴ALT正常(ENNA)、HBe Ag阳性伴ALT升高(ENEA)等4种临床表型。使用q PCR法检测血清HBV RNA水平并在血清HBV DNA或/和HBV RNA阴性的患者中实施肝活检。使用单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HBe Ag阴性患者中与ALT升高相关的危险因素。3.以31例HBe Ag阴性、HBV DNA阳性、ALT正常或者轻度异常(<2倍正常参考值上限,ULN)的未治慢性HB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HBV RNA水平,肝活检Scheuer评分系统对肝脏炎症评分(G)≥2判定为显着性肝炎,以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探讨血清HBV RNA水平在鉴别显着性肝炎中的价值。4.在我院肝炎数据库中筛选出5例ETV初治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其中包含了在持续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被检出GR的患者3例以及未检出耐药的PVR患者2例。耐药突变的信息是采用一代测序针对血清HBV DNA检测得到。调取生物样本库中该患者从初治到随访终点之间的血清样本,以dd PCR方法检测血清HBV RNA水平,观察其与HBs Ag、HBV DNA动态变化的特征,并使用三代测序技术(TGS)对部分随访点的血清HBV RNA的反转录区进行耐药突变的长期监测。结果1.两种血清HBV RNA检测方法在未治疗组和治疗组中的直线回归系数(R2)分别为0.912和0.874,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1.430,1.506)和(-1.533,1.648)。梯度稀释实验显示dd PCR法和商品化的q PCR法在血清HBV RNA≥2.0 log10 copies/m L时检出率均为100%,CV值分别介于2.29%~10.8%和3.11%~7.33%;但在血清HBV RNA<2.0 log10 copies/m L时,随着梯度稀释倍数的增加,检出率逐渐下降,最低检测下限(LLo D)分别约为61 copies/m L和15 copies/m L。dd PCR法和商品化的q PCR法在HBV RNA可测结果和稀释倍数之间存在显着性线性相关,R2分别为0.895和0.938,P<0.0001。2.EPNA、EPEA、ENNA和ENEA四种临床表型的可测血清HBV RNA水平(log10copies/m L)分别为6.02±1.48、6.54±1.27、2.51±0.78和3.54±1.25。HBV RNA低水平(<2.0 log10 copies/m L)中以ENNA表型为主(76.9%),高水平(>6.0 log10 copies/m L)中以HBe Ag阳性表型(EPNA和EPEA)为主(98.1%)。在EPNA、EPEA和ENEA中,血清HBV RNA与血清HBV DNA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8(P=9.480×10-9)、0.687(P=2.621×10-8)、0.769(P=6.686×10-9),但在ENNA表型中,两者没有显着性相关关系(r=0.324,P=0.075)。在EPNA、EPEA表型中,血清HBV RNA与HBs Ag呈现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7(P=2.999×10-6)和0.637(P=4.993×10-7),但在HBe Ag阴性表型中则无此显着相关性。血清HBV DNA和HBV RNA水平均是与HBe Ag阴性患者ALT升高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分别为2.650(1.640~4.282),P=6.823×10-5和2.570(1.541~4.286),P=2.971×10-4。血清HBs Ag水平则处于接近于显着性的状态(P=0.053)。7例血清HBV DNA阴性,但RNA阳性的患者肝组织活检均显示为中度或重度肝脏炎症(G≥2)。3.血清HBV RNA水平具有鉴别HBe Ag阴性、DNA阳性、ALT正常或者轻度异常(<2×ULN)患者显着性肝炎的能力,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为0.737(0.549,0.925),P=0.029,而HBV DNA则不具有这种能力(P=0.248)。根据最大优登指数得出HBV RNA用于鉴别肝脏显着性炎症的最佳截断值为2.81 log10 copies/m L,此时敏感度73.7%,特异度66.7%,准确度71.0%。4.患者GR1、GR2和GR3分别在其抗病毒治疗第208、186及142周时检测出了耐药突变,在这时间点之前,3例患者血清HBV RNA持续>4.0 log10 copies/m L。2例PVR患者在我们观测的抗病毒治疗期间HBV RNA持续>6.0 log10 copies/m L。患者GR1和GR2在换用或者加用TDF之后,血清HBV RNA水平分别在此之后的26、22周时下降了1.63 log10和2.58 log10,HBV DNA水平则分别从4.40 log10和3.44 log10均降至LLo D,而HBs Ag则几乎没有变化(分别上升0.03log10和下降0.02log10)。3例GR患者和2例PVR患者的血清HBV RNA的RT区耐药位点突变结果与HBV DNA的耐药位点检测结果是一致的。利用三代测序技术对HBV RNA RT区长期监测发现,患者GR1和GR3在耐药发生之前没有观测到常见耐药位点的突变,而GR2患者则从初治开始就具备rt L180M+M204I突变。结论:1.我们使用dd PCR建立的方法和q PCR方法均是可靠的血清HBV RNA定量检测方法,低浓度血清样本的检出是困难的,但可以增加重复检测次数来改善;2.血清HBV RNA在不同临床表型中的水平存在差异,提示血清HBV RNA可以用于未治慢性HBV感染者病情的评估。血清HBV RNA与血清HBV DNA均是未治HBe Ag阴性患者ALT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在血清HBV DNA阴性患者中检测HBV RNA是必要的,血清HBV RNA可补充HBV DNA用于反映肝脏炎症;3.在未经治疗的正常或者轻度ALT异常(ALT<2×ULN)的HBe Ag阴性患者中,血清HBV RNA可以用来判定肝脏炎症程度但HBV DNA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因此这部分患者可通过血清HBV RNA水平作为启动抗病毒治疗的依据;4.血清HBV RNA水平以及利用HBV RNA测序分析适合用于长期监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NAs抗病毒疗效和基因耐药突变的发生。总之,血清HBV RNA作为一个病毒学指标,可在血清HBV DNA阴性或者ALT<2×ULN的未治HBe Ag阴性患者中用于肝脏炎症的评估;血清HBV RNA也适合用于持续NAs治疗患者抗病毒疗效的评估以及耐药突变的长期监测,进而帮助临床医师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管理和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吴嘉豪[3](2021)在《基于无创肝纤维化评分建立术前预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列线图模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Hepatitis B 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BV-HCC)术前无创纤维化评分对行根治性肝切除术的HBV-HCC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并构建术前预测HBV-HCC患者术后预后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福建省立医院因肝细胞癌行根治性肝癌切除手术的316例HBV-HCC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主要随访终点为患者死亡,所经历时间定义为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次要随访终点为发现肿瘤复发,所经历时间定义为无复发生存时间(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得出FIB-4、APRI、GPR对于预测患者术后死亡及肿瘤复发是否发生的最佳界值。使用SPSS软件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术后OS及RFS的危险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基于独立危险因素建立术前预测HBV-HCC患者术后OS及RFS的列线图模型。结果:在316例患者中,男性占84.8%,女性占15.2%,平均发病年龄为51.4±12.0岁。所纳入的患者术后1、3、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2.3%、63.3%、52.5%,中位总生存时间为60.6月;术后1、3、5年的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8.9%、41.7%、34.3%,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为22.6月。FIB-4、APRI、GPR预测HBV-HCC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死亡事件的最佳界值分别为2.61、0.53、0.32;预测HBV-HCC患者术后是否复发的最佳界值分别为1.68、0.53、0.32。APRI>0.53、HBe Ag阳性、ALB<40 g/l、肿瘤最大直径>2cm、肿瘤数目多发、有癌栓是影响HBV-HCC患者术后OS及RF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APRI、HBe Ag定性、ALB、肿瘤最大直径、肿瘤数目、癌栓六项预测因子建立的术前预测HBV-HCC患者术后OS的列线图模型的C-index为0.764(95%CI:0.731-0.797),建立的术前预测HBV-HCC患者术后RFS的列线图模型的C-index为0.725(95%CI:0.692-0.758)。结论:本研究发现FIB-4>2.61、APRI>0.53、GPR>0.32是影响HBV-HCC患者术后OS的危险因素,FIB-4>1.68、APRI>0.53、GPR>0.32是影响HBV-HCC患者术后RFS的危险因素,其中,APRI>0.53是影响HBV-HCC患者术后OS及RF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APRI评分所建立的两个术前预测HBV-HCC患者术后OS及RFS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可用于临床术前预测HBV-HCC患者术后OS及RFS。

覃艳新[4](2020)在《基于Fibroscan技术探讨疏肝解毒方对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的疗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Fibro Scan技术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探讨疏肝解毒方干预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该阶段的患者定期随访监测管理及寻求安全且有效的中医药干预治疗,延缓疾病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方法:1、分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疏肝解毒方治疗组与疏肝解毒方安慰剂对照组,每组各30例。2、治疗方案:治疗组予疏肝解毒方免煎颗粒(由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工司生产),药物组成为:柴胡15g、白芍15g、黄芪30g、白术20g、枳壳10g、党参20g、叶下珠10g、茵陈10g、虎杖10g、菟丝子20g、杜仲20g、牛膝15g、桃仁10g、龟板20g、鳖甲20g、炙甘草10g。对照组予疏肝解毒方安慰剂免煎颗粒,药物主要成分为蕾香,配以水溶淀粉、无水葡萄糖、食用巧克力棕色素、食用果绿色素、食用柠檬黄色素)。两组均以开水冲服200ml,分早晚2次服用,每次100ml,疗程共24周。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第12周时、第24周时的中医临床证候评分、肝脏硬度值(LSM)、肝脏纤维化四项: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NP)、Ⅳ型胶原(Ⅳ-C)、肝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 L)、直接胆红素(DBi L)、白蛋白(ALB);HBV-DNA载量、HBs Ag及HBe Ag变化情况,并根据相应疗效评价标准,作出疗效评价。同时观察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第12周时、第24周时,治疗组中医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93.33%,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33.33%、40%,两组患者同期症状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第24周时有效率高于第12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在治疗第24周时与第12周时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单项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经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至第12周时、第24周时,治疗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与同期对照组对比,均显示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治疗第12周时、第24周时组内任意两个时间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第12周时胁肋胀痛、情志抑郁的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至第24周时,情志抑郁、胁肋胀痛的证候积分较第12周时亦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剩余各项证候积分在各个治疗期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3、肝脏硬度值(LSM)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肝脏硬度值经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至第12周时、第24周时,治疗组的肝脏硬度值与同期对照组对比均显示,治疗组的肝脏硬度值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治疗第12周时、第24周时组内任意两个时间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第12周时与治疗前的肝脏硬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至第24周时患者肝脏硬度值反而明显高于第12周时及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肝纤维四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肝纤维四项指标经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至第12周时、第24周时,治疗组的肝纤维四项指标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P<0.05)。治疗组的肝纤维四项指标在治疗第12周时、第24周时与治疗前比较及治疗第12周时与治疗第24周时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在治疗前、第12周时、第24周时的肝纤维四项指标组内任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肝功能指标变化: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第12周时及第24周时组内两两对比,所观察的所有肝脏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同期组间对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6、HBV-DNA病毒载量下降及阴转变化比较:在治疗的第12周与第24周。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实现HBV-DNA对数值下降大于1log、2log方面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在实现HBV-DNA对数值下降大于3log及HBV-DNA阴转方面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7、HBe Ag转阴变化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第12周时、第24周时,两组同期HBe Ag转阴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HBs Ag转阴变化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未有患者出现HBs Ag转阴。9、安全性评价:本研究共纳入了60例患者,在24周的治疗周期内所有患者没有脱落及失访均完成了实验研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对患者安全指标进行检查,治疗前后安全指标均无明显异常变化。仅有1例患者感觉服药后有轻度恶心不适,但均能忍受,其余病例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结论:疏肝解毒方治疗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抑制HBV-DNA的复制,降低肝纤维四项指标及肝脏硬度值,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本研究证实中药复方疏肝解毒方干预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有效且安全,可延缓疾病进一步进展,为临床提供一种较为有益的治疗手段,弥补了现代医学对于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治疗的不足,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李念[5](2020)在《调肝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调肝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A:30例、对照组B: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分别予以抗病毒恩替卡韦、及基础上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组抗病毒基础上加用调肝化纤丸,疗程均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TBIL、HBV-DNA、ALB)、肝纤四项(HA、PCⅢ、Ⅳ-C、LN)、肝脏硬度值(LSM)、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等指标变化情况。应用SPSS20.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1.对患者西医综合疗效评价:三组患者观察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A的56.67%和对照组B的70.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两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患者肝功能和HBV-DNA转阴率结果评价:三组患者观察结束后,治疗后治疗组和两组对照组相比,在ALT、AST下降方面治疗组更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BV-DNA转阴率较两组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改善患者肝纤维化结果评价:三组患者观察结束后,治疗后治疗组和两组对照组相比,HA、PCⅢ、Ⅳ-C、LN、LSM下降方面治疗组更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三组患者观察结束后,治疗后调肝化纤组和两组对照组相比,症状改善更加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肝化纤组的总有效率是93.33%,恩替卡韦组总有效率为73.33%,扶正化瘀组总有效率为86.67%,调肝化纤组均优于两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三组患者观察结束后,发现三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是(93.90±9.19),两组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是(80.77±10.93)(83.17±8.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调肝化纤丸联合西药治疗乙肝肝纤维化临床疗效显着,在改善肝功能(AST、ALT、TBIL)、降低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LN、LSM)方面优于单纯使用恩替卡韦和扶正化瘀组。2、在中医综合疗效方面,调肝化纤丸联合西药治疗乙肝肝纤维化,对于改善临床症状有明显优势,中西医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经研究分析,调肝化纤丸方证初步总结如下:(1)肝区隐痛(2)口干口苦(3)神疲乏力(4)恶心呕吐(5)舌脉象:舌淡或暗,苔薄白,舌体胖大,舌下络脉曲张,边有齿痕,脉弦滑或濡缓。为今后临床运用调肝化纤丸提供了初步的依据。

李盛楠[6](2020)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影响因素,为高危人群的筛查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唐山市传染病医院住院明确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初治患者133例为病例组(CHB+NAFLD组),选取同期于唐山市传染病医院住院明确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初治患者139例为对照组(CHB组)。病例组及对照组中各有40例患者行肝组织病理检查,对两组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收集两组患者可能与CHB合并NAFLD相关的影响因素,如患者的年龄、性别、慢性病史情况、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情况、初次血清学指标、初次腹部超声及肝脏瞬时弹性硬度检查(LSM、CAP)结果。初次血清学指标包括肝功能指标(ALT、AST、GGT、TBi L、DBi L、ALB)、脂代谢指标(TG、TC、HDL-C、LDL-C、Ap0A1、Ap0B)、空腹血糖(FBG)、尿酸(UA)、肝纤维化四项(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Ⅳ型胶原、层粘蛋白、透明质酸)、乙肝两对半及HBV DNA结果;应用SPSS17.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CHB合并NAFLD的影响因素。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比较显示,病例组及对照组在年龄(t=0.979,P=0.328)、性别(χ2=1.364,P=0.243)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间BMI(27.74±3.91 vs 24.06±4.04,t=-7.610,P<0.001)、慢性病史情况(χ2=7.253,P=0.007)、ALT(125.08±389.17 vs 57.59±36.99,t=-1.991,P=0.048)、AST(68.09±181.86 vs 35.97±18.56,t=-2.027,P=0.045)、GGT(72.75±92.44 vs 32.01±16.41,t=-5.009,P<0.001)、TG(1.71±0.99 vs1.21±0.85,t=-4.467,P<0.001)、HDL-C(1.41±0.38 vs 1.52±0.38,t=2.254,P=0.025)、FBG(6.55±2.19 vs 5.61±1.19,t=-4.329,P<0.001)、UA(345.80±57.81 vs 296.41±64.10,t=-6.664,P<0.001)、HBc Ab(339.22±222.20 vs458.12±199.85,t=4.644,P<0.001)、HBV DNA(3.99±2.33 vs 4.62±2.34,t=2.141,P=0.033)、PCIII(105.51±77.64 vs 170.17±210.23,t=3.392,P<0.001)、IV-C(111.06±99.65 vs 156.30±170.69,t=2.683,P=0.008)、LN(98.52±64.41 vs 168.11±172.66,t=4.440,P<0.001)、LSM(7.55±4.13 vs9.82±7.18,t=3.218,P=0.001)、CAP(257.94±55.33 vs212.07±53.06,t=-6.978,P<0.001)、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这些指标与CHB患者发生NAFLD有关系。同时在CHE、TBi L、DBi L、ALB、TC、LDLC、Ap0A1、Ap0B、HA、HBs Ag、HBs Ab、HBe Ag、HBe Ab等指标方面,两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分析显示BMI(OR=5.607,95%CI:2.434-12.914)、ALT(OR=3.562,95%CI:1.013-12.528)、GGT(OR=31.517,95%CI:6.236-159.282)、TG(OR=3.861,95%CI:1.549-9.625)、FBG(OR=4.148,95%CI:1.757-9.966)、UA(OR=3.338,95%CI:1.520-7.334)、PCIII(OR=5.556,95%CI:1.538-20.069)、CAP(OR=32.019,95%CI:8.866-115.631)、合并慢性病(OR=38.287,95%CI:8.666-169.154)为CHB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而AST(OR=0.065,95%CI:0.012-0.364)及HBc Ab(OR=0.181,95%CI:0.077-0.423)的升高不增加CHB合并NAFLD的风险。4在肝组织脂肪变程度分级、炎症活动分级、纤维化分期三个方面,两组患者病理结果有显着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BMI、ALT、GGT、TG、FBG、UA、PCIII、CAP、合并慢性病为CHB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2 AST及HBcAb的升高不增加CHB合并NAFLD的风险。3合并NAFLD后CHB患者乙肝病毒复制减弱、肝脏纤维化程度加重。图0幅;表13个;参163篇。

思广慧[7](2020)在《甘肃省武威市HBV感染人群的基本特征及其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疾病。HBV感染是发生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我国是乙肝大国,为HBV中高流行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5.49%,每年约有26.3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硬化、肝癌等乙肝相关并发症,所以HBV感染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而我国甘肃省武威市又是乙肝高发区,HBsAg阳性率为6.51%。该地区乙肝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本研究拟通过以武威市肿瘤医院肝胆中心院区作为研究现场,对武威市一区三县的3043例HBV感染者进行问卷调查和乙肝相关实验室检测,摸清该地区HBV感染人群的基本特征,通过分析HBV感染人群的HBV DNA复制和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探讨影响HBV感染人群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为该地区HBV的有效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现况研究的方法,于2018年8月-2019年10月,通过多种途径在武威市凉州区、古浪县、民勤县以及天祝藏族自治县(一区三县)进行全民宣传,在甘肃省武威市肿瘤医院肝胆中心院区对武威市HBV感染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及乙肝相关实验室检测(包括乙肝三系统、肝功七项、HBV DNA、腹部彩超和FibroScan)。通过课题组自主研发的Equry在线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Graphpad Prism软件作图。所有资料均采用构成比或率进行统计描述,血清学模式与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关联性分析采用χ2检验;分析HBV DNA复制的影响因素中,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χ2分割法进行两两比较),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中,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χ2分割法进行两两比较),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武威市HBV感染人群的基本特征:(1)本次研究共纳入3043例HB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HBV感染者男:女=1.42:1,平均年龄为44.75±12.7岁,主要集中在4059岁年龄段(55.2%);职业以农民为主(50.3%)。(2)未进行疫苗接种(69.7%)的HBV感染者构成比高于接种过乙肝疫苗的HBV感染者;具有乙肝家族史(51.0%)的HBV感染者构成比高于无乙肝家族史的HBV感染者。(3)武威市HBV感染人群中,HBV-M表达模式主要分为9类。主要流行的模式为:模式1(HBsAg、HBeAb、HBcAb三项指标阳性,俗称“小三阳”)1490例(49.0%)、模式2(HBsAg、HBcAb两项指标阳性)764例(25.1%)、模式3(HBsAg、HBeAg、HBcAb三项指标阳性,俗称“大三阳”)463例(15.2%)。(4)HBV DNA、ALT、AST、DBIL、γ-GT、LSM值、CAP值以及腹部彩超结果均与“小三阳”模式、“HBsAg、抗-HBc阳性”模式、“大三阳”模式之间存在关联性,P<0.05。2.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影响HBV DNA复制的因素:女性(OR=1.41,95%CI:1.17-1.69)、ALT阳性(OR=1.60,95%CI:1.32-1.95)、HBeAg阳性(OR=4.40,95%CI:3.42-5.66)、抗病毒治疗(OR=0.32,95%CI:0.27-0.38)。3.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影响HBV感染人群肝纤维化因素:男性(OR=2.23,95%CI:1.69-2.94)、30年龄组(OR=1.75,95%CI:1.02-3.02)、40年龄组(OR=2.49,95%CI:1.48-4.19)、50年龄组(OR=3.51,95%CI:2.09-5.91)、民勤县乙肝人群(OR=1.89,95%CI:1.27-2.80)、乙肝家族史(OR=1.51,95%CI:1.14-1.99)、抗病毒治疗(OR=0.40,95%CI:0.31-0.52)。结论1.武威市HBV感染人群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年龄集中在4059岁年龄段,农民感染人数最多。2.武威地区乙肝人群主要流行的血清学模式为“小三阳”、“HBsAg、抗-HBc阳性”、“大三阳”。3.女性、ALT阳性状态、HBeAg阳性状态、无抗病毒治疗史均会使HBV感染人群的HBV DNA病毒复制的风险增高。4.男性、年龄越大、具有乙肝家族史、无抗病毒治疗史的人群会使HBV感染人群发生肝纤维化的风险增高。

马宁[8](2020)在《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分析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分析目的:本部分的研究目的:1.应用3种遗传模型分析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基因(IFNA1、IFNA2、IFNA5、IFNL4、IFNLR1、IFNAR2)、氧化应激系列基因(CYBA、NCF4、NOX4、SOD2、GCLM)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及lnc-RP11-150O12.3外显子区的rs2275959位点和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2.分析同一染色体上物理位置接近的SNPs构成的单倍体型和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3.应用3种统计方法分析各个系列SNPs的交互作用和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方法:1. 候选基因SNPs的选择。Pubmed数据库检索功能SNPs或者区域,这些SNPs或者区域可能会影响和HBV感染有关基因的m RNA的转录、蛋白质的表达,继而影响HBV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然后通过UCSC数据库和Ensemble数据库检索其具体物理位置和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的罕见等位基因频率(MAF),Hapmap数据库查询单倍体型信息,SNPinfo Web Server预测SNPs的功能。共21个SNPs(IFNA1-rs1332190、rs1831583,IFNA2-rs649053,IFNA5-rs7031048、rs3758236,IFNAR2-rs1051393、rs12233338,IFNLR1-rs10903035、rs11249006、rs7525481、rs4649203,IFNL4-rs12971396、rs8113007、rs7248668,CYBA-rs4673,NCF4-rs1883112,NOX4-rs1836882、rs3017887,SOD2-rs4880,GCLM-rs41303970,RP11-150O12.3-rs2275959)纳入本研究。2.样本收集。从石家庄市第五医院以及河北医科大学第一、二、四附属医院中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3128例,包括:阴性对照者(Negative Control,Ne C)840例,HBV自然清除者(Natural Clearance,NC)496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691例、HBV相关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680例、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421例,其中CHB组、LC组和HCC组统称为HBV相关肝病组(HBV-induced liver diseases,HLD)。抽取研究对象空腹静脉抗凝血备用,同时以问卷形式收集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检查结果、患病情况。3.基因分型。从抗凝全血中提取DNA,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检测方法对21个候选基因的SNPs进行分型检测。4.统计学分析。多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或K-W H秩和检验(正态分布方差不齐/非正态分布),两个或多个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SNPs和疾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并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s,95%CI)。分析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应用共显性、显性和隐性模型分析21个SNPs与HBV慢性肝病易感性(HBV相关肝病组vs.阴性对照组)、HBV自然清除(HBV相关肝病组vs.HBV自然清除组)、HCC易感性(HCC组vs.LC+CHB组,HCC组vs.阴性对照组)的关联。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均为双侧,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Haplo View软件进行单倍体型和疾病的关联分析。SNPStats软件对阴性对照个体21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行Hardy-Weinberg(H-W)平衡检验。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eneralized 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GMDR)、Logistic回归分析(相乘模型)、叉生分析法(相加模型)进行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结果:1 21个SNPs的等位基因频率符合H-W遗传平衡定律(P>0.05),证明研究对象具有群体代表性。2 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系2.1 与HBV慢性肝病易感性有关的SNPs位点以HBV慢性肝病作为病例组,阴性对照个体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的14个位点连同吸烟、饮酒、性别、年龄共18个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共显性模型下有5个位点和HBV慢性肝病易感性有关,其中危险性SNPs有3个:IFNAR2-rs1051393GT/TT vs.GG(P=0.001,OR=1.430;P=0.006,OR=1.471)、IFNLR1-rs4649203GG vs.AA(P=0.002,OR=1.676)、IFNLR1-rs7525481TT vs.CC(P=0.002,OR=5.907),保护性SNPs有2个:IFNLR1-rs11249006AG/GG vs.AA(P=0.000,OR=0.228;P=0.00234,OR=0.130)、IFNAR2-rs122333338CC vs.TT(P=0.003,OR=0.115)。显性模型中,有4个位点进入方程,其中危险因素有3个:rs1051393(GT+TT)、rs4649203(AG+GG)、rs7525481(CT+TT),其OR值分别为1.372、1.222、3.975;保护性因素有1个:rs11249006(AG+GG),OR=0.239。隐性模型中有2个位点进入方程:rs4649203GG和AA+AG比较属于危险因素:OR=1.478;rs122333338CC和TT+TC比较属于保护性因素:OR=0.185。以HBV慢性肝病作为病例组,阴性对照个体为对照组,IFNLR1基因附近的3个位点rs7525481_T,rs10903035_G和rs11249006_G构成单体域,单倍体型TAA是HBV慢性肝病的危险因素(P=0.0038,OR=1.208),CAG是疾病的保护性因素(P=3.428×10-32,OR=0.116)。GMDR结果提示rs7525481、rs11249006、rs10903035构成的3因子模型是和HBV慢性肝病相关的最佳互作模型,按照3因子交互组合将研究对象重新划分为患病的“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高危”人群患病的风险是“低危”人群的2.186(1.672,2.858)倍。相乘交互作用结果提示rs7525481_T和rs11249006_A的主效应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分别是OR=2.258、OR=1,归因于二者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为OR=1.240,故二者呈正相乘交互作用,致使疾病发生的可能性额外增加了0.240倍。和rs649053_G的主效应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分别是OR=1.513、OR=1,归因于二者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为OR=1.364,二者呈正相乘交互作用,致使疾病发生的可能性额外增加了0.364倍。rs7525481_T和rs10903035_G存在负相加交互作用,归因于两个位点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超额相对危险度是-2.67[RERI=-2.670(-4.670,-0.670)],两因素同时存在时(CT+TT、AG+GG)发病的危险性是它们各自单独存在时危险性之和的0.389倍[S=0.389(0.267,0.568)]。2.2 与机体清除HBV能力相关的SNPs位点以HBV慢性肝病组作为病例组,HBV自然清除组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的14个位点连同吸烟、饮酒、性别、年龄共18个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仅1个位点和机体清除HBV的能力有关:显性模型中IFNLR1-rs4649203AG+GG和野生型纯合体AA相比,属于危险因素(P=0.008,OR=1.344),携带AG及GG基因型的群体不易清除HBV。未发现与HBV清除能力相关的单倍体型。GMDR的方法未发现最佳交互模型。相乘交互作用结果提示rs1051393_T和rs7031048_G的主效应导致HBV持续感染的危险度均为1,归因于二者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为OR=1.658,故二者呈正相乘交互作用,致使疾病发生的可能性额外增加了0.658倍。10对SNPs位点间未显示出基于相加模型的交互作用。2.3 与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BV-HCC)进展有关的SNPs位点以HBV-HCC为病例组,CHB及LC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的14个位点连同吸烟、饮酒、性别、年龄共18个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共显性模型中有2个位点进入方程:携带rs1051393TT的个体比携带GG基因型的个体更容易由HBV慢性肝病发展为HCC(P=0.021,OR=1.497);rs7248668GA和GG相比,属于危险基因型(P=0.002,OR=1.876)。显性模型中,仅1个位点进入方程:rs7248668GA+AA和GG相比属于危险因素,有更大的可能发展为HCC(P=0.006,OR=1.720)。隐性模型中有2个位点进入方程:rs1051393TT和GG+TG比较属于危险因素:(P=0.006,OR=1.512);rs649053GG和AA+AG比较属于危险因素:(P=0.019,OR=1.421)。IFNL4基因附近的3个位点rs12971396_G,rs8113007_T和rs7248668_A构成单体域,单倍体型GTA是HBV-HCC的危险因素(P=0.0362,OR=1.440),CAG是保护性因素(P=0.0423,OR=0.721)。GMDR的方法未发现最佳交互模型。相乘交互作用结果提示rs1051393_T和rs7031048_G的主效应导致HBV-HCC发生的危险度均为1,归因于二者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为OR=2.325,故二者呈正相乘交互作用,致使HCC发生的可能性额外增加了1.325倍。rs4649203_A和rs7248668_A的主效应导致HBV-HCC发生的危险度分别为OR=1、OR=1.774,归因于二者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为OR=1.995,故二者呈正相乘交互作用,致使HCC发生的可能性额外增加了0.995倍。14对SNPs位点间未显示出基于相加模型的交互作用。3 氧化应激系列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系3.1 与HBV慢性肝病易感性有关的SNPs位点以HBV慢性肝病组作为病例组,阴性对照组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氧化应激系列的6个位点连同吸烟、饮酒、性别、年龄共10个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共显性模型中有3个位点进入程:突变型杂合体rs4673AG和野生型纯合体GG相比,属于危险因素(P=0.01,OR=1.412);携带rs1883112AG/GG的个体与携带AA基因型的个体相比更不易患病(P=0.011,OR=0.783;P=0.007,OR=0.672);突变型纯合体rs41303970AA和野生型纯合体GG相比,属于危险因素(P=0.027,OR=1.951)。显性模型中,有3个位点进入方程,其中保护性因素有2个:rs1883112(AG+GG)、rs1836882(TC+CC),其OR值分别为0.755、0.831;危险因素有1个:rs4673(AG+AA),其OR值为1.358。隐性模型中有3个位点进入方程:rs1883112GG和AA+AG比较属于保护性因素:OR=0.755;rs4880GG和AA+AG比较属于保护性因素:OR=0.507;携带rs41303970AA的个体比携带AG+GG的个体容易患病:OR=1.991。未发现与HBV慢性肝病易感性相关的单倍体型。GMDR结果提示rs1883112、rs1836882、rs4880、rs3017887构成的4因子模型是和HBV慢性肝病相关的最佳互作模型,按照4因子交互组合将研究对象重新划分为患病的“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高危”人群患病的风险是“低危”人群的2.029(1.479,2.782)倍。rs1836882_A和rs1883112_T在导致HBV慢性肝病发生中存在正相乘交互作用趋势(P=0.061,OR=1.200)。15对SNPs位点间未显示出基于相加模型的交互作3.2 与机体清除HBV能力相关的SNPs位点以HBV慢性肝病组作为病例组,HBV自然清除组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氧化应激系列的6个位点连同吸烟、饮酒、性别、年龄共10个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仅1个位点和机体清除HBV的能力有关:共显性模型中突变型杂合体CYBA-rs4673AG和野生型纯合体GG相比,属于危险因素(P=0.045,OR=1.398)。该系列另5个位点均和HBV自发清除能力无关。3.3 与HBV-HCC进展有关的SNPs位点以HBV-HCC为病例组,CHB及LC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未发现与HBV-HCC有关的SNPs位点。4 RP11-150O12.3-rs2275959T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以CHB与LC为对照组,HCC为病例组,分析rs2275959T与HBV-HCC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共显性模型下CT、TT与CC相比均为HCC易感性的危险因素(P=0.016,OR=1.427;P=0.006,OR=1.561);显性模型下CT+TT和CC相比是危险因素(P=0.005,OR=1.477)。以阴性对照组为对照组,HCC为病例组,共显性模型下该位点的TT与CC相比为HCC易感性的危险因素(P=0.003,OR=1.748);显性模型下CT+TT和CC相比是危险因素(P=0.016,OR=1.463);隐性模型下TT和CC+CT相比是危险因素(P=0.014,OR=1.459)。结论:1.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有5个位点和HBV慢性肝病易感性有关,其中危险性SNPs有3个:IFNAR2-rs1051393T、IFNLR1-rs4649203G、IFNLR1-rs7525481T,保护性SNPs有2个:IFNLR1-rs11249006G、IFNAR2-rs122333338C。rs4649203G同时和HBV自然清除有关。IFNAR2-rs1051393T、IFNL4-rs7248668A、IFNA2-rs649053G是HBV-HCC的危险因素。2.IFNLR1基因附近的3个位点rs7525481_T,rs10903035_G和rs11249006_G构成单倍体型TAA是HBV慢性肝病的危险因素。IFNL4基因附近的3个位点rs12971396_G,rs8113007_T和rs7248668A构成的单倍体型GTA是HBV-HCC的危险因素。3.干扰素及其受体基因的SNPs存在交互作用,可能对HBV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4. 氧化应激系列有5个位点和HBV慢性肝病易感性有关,其中危险性SNPs有2个:CYBA-rs4673A、GCLM-rs41303970A,保护性SNPs有3个:NCF4-rs1883112G、NOX4-rs1836882C、SOD2-rs4880G。rs4673A同时和HBV自然清除有关。5. Rs2275959T与HBV-HCC的发生有关。第二部分lnc-RP11-150O12.3多态性位点rs2275959 C与mi R-6739-3p结合对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影响目的:探索RP11-150O12.3多态性位点rs2275959T对HCC发生发展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1.生信分析。RNASNP数据库检索RP11-150O12.3的局部二级结构;Lnc RNASNP2数据库检索通过rs2275959位点和RP11-150O12.3结合的mi RNA及RP11-150O12.3在肝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UCSC数据库下载RP11-150O12.3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数据。2.细胞和组织实验验证rs2275959 C介导的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海绵吸附作用。q RT-PCR检测4株肝癌细胞株及LO2肝细胞中RP11-150O12.3、mi R-6739-3p的表达量,细胞爬片荧光探针原位杂交(Fish)实验在4株细胞株中对RP11-150O12.3进行定位;q RT-PCR检测RP11-150O12.3和mi R-6739-3p在30对肝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数量性状分析肝癌组织中RP11-150O12.3、mi R-6739-3p的表达量是否会因为rs2275959基因型的不同而改变,相关性分析不同rs2275959基因型个体肿瘤组织中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表达量是否具有相关性;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技术验证RP11-150O12.3及mi R-6739-3p的海绵吸附作用;最后利用q RT-PCR方法检测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结合是否影响RP11-150O12.3的表达量。3.细胞和动物实验研究RP11-150O12.3对QGY7703肝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利用慢病毒包装及感染技术构建RP11-150O12.3稳定过表达及敲减的QGY7703肝癌细胞系;在体外利用MTT及克隆形成实验,在体内利用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RP11-150O12.3对肝癌细胞QGY7703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过表达及敲减RP11-150O12.3后QGY770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最后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RP11-150O12.3是否影响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结果:1.生信分析结果。RNASNP数据库检索RP11-150O12.3的局部二级结构显示,rs2275959野生型碱基C附近的序列(ACAGAACAAA)较易和其它核酸互补结合,而突变碱基U位于茎-环交界处,其下游序列(AAAUGCAUG)存在6对A-U对及3对C-G对会形成稳定的氢键,增加分子间作用力,使分子更稳定。Lnc RNASNP2数据库显示当rs2275959为野生型C时RP11-150O12.3和mi R-6739-3p有海绵吸附作用,当rs2275959突变为U时,该吸附作用会消失。Lnc RNASNP2数据库显示RP11-150O12.3在肝癌组织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从UCSC数据库下载的原始数据支持这一结论。2.细胞和组织实验验证rs2275959 C介导的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海绵吸附作用。q RT-PCR检测发现RP11-150O12.3在BEL7402、QGY7703、Hep G2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LO2正常肝细胞(P=1.7×10-4,P=2.6×10-5,P=0.002)。Fish实验检测RP11-150O12.3在BEL7402、QGY7703、Hep3B 3株肝癌细胞及LO2正常肝细胞中的表达,均主要定位于细胞浆中。mi R-6739-3p在BEL7402、QGY7703、Hep G2、Hep3B肝癌细胞中的表达量均显着低于LO2正常肝细胞(P=0.000)。在30对新鲜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检测RP11-150O12.3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其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癌旁组织(Z=-3.898,P=9.7×10-5)。Rs2275959基因型不同,肝癌组织中RP11-150O12.3的表达量亦不同,从携带rs2275959CC基因型的个体(Median=1.765)到携带CT基因型的个体(Median=4.496)再到携带TT基因型的个体(Median=5.836)其表达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PCC-CT=0.348,PCC-TT=0.040)。而mi R-6739-3p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Z=-3.363,P=0.001)。从携带rs2275959CC基因型的个体(Median=2.848)到携带CT基因型的个体(Median=1.459)再到携带TT基因型的个体(Median=1.106)其表达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PCC-CT=0.203,PCC-TT=0.045)。携带rs2275959CC及CT基因型个体的癌组织中两种RNA的表达量呈负相关关系(rs=-0.734,P=3.5×10-4),携带TT基因型个体的癌组织中二者表达量没有相关性(rs=0.009,P=0.979)。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结果提示rs2275959-C能介导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海绵吸附作用。q RT-PCR实验结果进一步说明这种吸附作用能够导致RP11-150O12.3表达量下降。3.细胞和动物实验研究RP11-150O12.3对QGY7703肝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过表达及敲减RP11-150O12.3的稳定细胞系。MTT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RP11-150O12.3T的QGY7703细胞与空载质粒对照细胞(Control)相比,培养48h后增殖能力增强(P=0.04);将QGY7703细胞的RP11-150O12.3敲减后,与无关序列对照组(sh Control)相比,48h后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42)。过表达RP11-150O12.3T的QGY7703细胞的相对克隆形成率显着高于Control组(P=0.005),而将RP11-150O12.3敲减后,QGY7703细胞的相对克隆形成能力明显下降(P=4.26×10-4)。裸鼠成瘤实验结果显示,皮下注射过表达RP11-150O12.3T的QGY7703细胞的Balb/c小鼠其肿瘤生长速度及终重量显着高于皮下注射Control组细胞的小鼠(Pweight=0.004),皮下注射敲减RP11-150O12.3的QGY7703细胞的Balb/c小鼠其肿瘤生长速度及终重量显着低于皮下注射sh Control组细胞的小鼠(Pweight=0.011)。Transwell小室法检测RP11-150O12.3过表达或敲减后QGY7703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显示,RP11-150O12.3T过表达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着高于Control组(P=0.028,P=0.010),RP11-150O12.3敲减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着低于sh Control组(P=0.002,P=0.024)。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显示:和Control组细胞相比,QGY7703细胞过表达RP11-150O12.3T后G0/G1期的比例明显下降(P=0.001),S期的比例明显升高(P=1.9×10-4),说明RP11-150O12.3T能促进细胞周期从G0/G1期向S期转变。相反,和sh Control组比较,RP11-150O12.3表达量下调的QGY7703细胞G0/G1期的比例升高(P=1.13×10-4),S期比例明显下降(P=0.049),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细胞凋亡实验结果显示:和Control组细胞相比,QGY7703过表达RP11-150O12.3T后细胞凋亡比例明显降低(P=0.0011),两组细胞用5-Fu处理后这种差异更加明显(P=1.12×10-4)。相反,和sh Control组比较,RP11-150O12.3下调的QGY7703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增高(P=0.003),两组细胞用5-Fu处理后这种差异也有所提高(P=0.001)。结论:1.RP11-150O12.3在BEL7402、QGY7703、Hep G2肝癌细胞中的表达量高于LO2正常肝细胞,其表达位置在细胞浆。而mi R-6739-3p在BEL7402、QGY7703、Hep G2、Hep3B肝癌细胞中的表达量均低于LO2正常肝细胞。2.RP11-150O12.3在肝癌组织的表达量高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从携带rs2275959CC基因型的个体到携带CT基因型的个体再到携带TT基因型的个体肝癌组织中RP11-150O12.3表达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mi R-6739-3p表达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并且mi R-6739-3p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低于其癌旁组织。携带CC及CT基因型个体的癌组织中RP11-150O12.3和mi R-6739-3p表达量呈负相关关系。3.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相互作用依赖于rs2275959C碱基且导致RP11-150O12.3的表达量下调。4.RP11-150O12.3作为一个促癌基因,在体外能促进HCC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促进细胞周期的进展,并抑制细胞凋亡;在体内能促使裸鼠成瘤。

林伟寅[9](2019)在《超重和肥胖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炎症及肝癌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研究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治疗后,绝大部分患者可获得持续的病毒抑制,但仍然有患者存在肝脏炎症和疾病进展。二、研究目的在长期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并取得病毒抑制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1.调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升高的发生率,分析ALT升高的危险因素。探讨超重和肥胖对ALT的影响。2.调查肝癌的发生率,分析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超重和肥胖对肝癌发生风险的影响。三、研究方法1.病例来源本研究患者来源于南方医院肝病中心2014年开始建立的一个基于真实世界、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该队列的主要研究目的是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长期预后。本项研究筛选了 2014年5月至2017年9月期间入组该队列并进行随访的患者。2.资料收集患者同意参加本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完成标准的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每间隔6个月随访一次。3.诊断标准(1)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升高:男性血清ALT>35 U/L,女性血清ALT>25U/L。(2)超重和肥胖:体重指数(BMI)≥25 kg/m2即可定义为超重和肥胖。四、结果1.超重和肥胖与血清ALT升高共纳入了 1965名患者,基线时ALT升高的患者比例为19.7%。ALT升高的患者BMI水平、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和肝硬化比例均更高。在18.3个月的随访期间,27.5%的患者出现ALT间断升高,7.3%ALT持续升高。超重和肥胖是ALlT间断升高和持续升高的独立相关因素。超重和肥胖的患者ALT间断升高和ALIT持续升高的比例均更高。在整个随访期间每一个访视点,超重和肥胖的患者ALT升高比例始终高于对照组。在随访期间,BMI下降的患者,ALT异常的风险也随之下降。BMI升高的患者,ALT异常的风险也随之升高。2.超重和肥胖与肝癌发生风险共纳入了 2701名患者,2.6年随访期间有45例患者发生肝癌。肝癌患者年龄更大,肝硬化、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均更高。总体人群3年肝癌累积发生率为2.08%。基线BMI≥25 kg/m2的患者3年肝癌累积发生率为3.5%,BMI<25 kg/m2的患者3年肝癌累积发生率为1.6%(P=0.026)。纳入年龄、性别、肝硬化、HBeAg阴性、BMI五个参数进行分析发现,年龄>50岁、肝硬化和BMI(aHR 1.09,95%CI 1.00-1.19)是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五、结论1.血清ALT升高在病毒被长期抑制的慢乙肝患者中并不少见。超重和肥胖是ALT升高的危险因素。降低体重、减少肝脂肪变性可能有助于ALT恢复正常。2.病毒被长期抑制的慢乙肝患者仍然存在肝癌发生风险。超重和肥胖可能是患者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刘燕玲[10](2019)在《九味补肝免煎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气阴两虚证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文通过观察九味补肝免煎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旨在为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寻求新的方法与思路。方法:将60例气阴两虚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九味补肝免煎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总疗程为12个周。观察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生化学、病毒学等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均治疗12个周,期间无1例终止试验。1.综合疗效:试验组和对照组综合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63.33%,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两组总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着减少,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肝功能: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值较前均下降,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值较前均升高,但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4.HBs Ag、HBe Ag:两项指标定量较前下降≥1/2者为显效,两项指标定量较前下降≥1/3且<1/2者为有效。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63.33%,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5.HBV-DNA定量: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0%,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6.免疫指标:两组CD3+、CD4+、CD4+/CD8+值均升高,CD8+值均下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7.腹部B超: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67%和3.33%,且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安全性指标:两组血常规、肾功能等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异常变化。结论:气阴两虚证是慢性乙型肝炎发生的重要病机,益气养阴法是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治法。运用益气养阴方(九味补肝免煎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改善患者症状、生化学指标、病毒学指标及提高免疫等方面具有显着疗效,且有较好的安全性。

二、302例HBV感染者肝纤维化指标与B超检查结果对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02例HBV感染者肝纤维化指标与B超检查结果对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肝脏脂肪变性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应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流行病学
    1.2 NAFLD的诊断方法
    1.3 NAFLD对CHB患者肝脏疾病远期终点的影响
    1.4 合并NAFLD对CHB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影响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分组
    2.4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患者的治疗前特征
    3.2 抗病毒治疗中ALT,HBsAg,HBV DNA的动态变化
    3.3 抗病毒治疗中HBsAg,HBV DNA较治疗前下降值动态变化
    3.4 NAFLD组和非NAFLD组抗病毒治疗应答情况的比较
    3.5 多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合并NAFLD对CHB患者治疗前病毒学和生化学指标的影响
    4.2 合并NAFLD对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应答的影响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2)血清HBV RNA在慢性HBV感染者病情评估和耐药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微滴数字PCR用于血清HBVRNA定量方法的建立及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对比评价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血清HBV RNA在未治慢性HBV感染者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恩替卡韦耐药及部分病毒学应答患者血清HBV RNA动力学特征以及用于长期监测耐药突变的初步研究
    4.1 研究对象和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3)基于无创肝纤维化评分建立术前预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列线图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Abberviation)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病例资料收集
    1.3 术后随访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确定无创纤维化评分的最佳界值
    2.3 单因素分析
    2.4 多因素分析
    2.5 建立并评价列线图模型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基于实验室检查指标发展的无创肝纤维化评分模型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Fibroscan技术探讨疏肝解毒方对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的文献研究
    1 祖国医学对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的认识
        1.1 中医对肝脏解剖位置及生理病理的记载
        1.2 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病名及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对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的辨证论治
    2 现代医学对免疫耐受期慢性HBV携带者的认识
        2.1 乙型肝炎病毒病原学及其复制过程
        2.2 HBV感染的流行病学和自然史
        2.3 HBV感染导致机体免疫耐受的过程
        2.4 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的肝脏组织病理学表现
        2.5 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慢性HBV携带者的治疗现状
    3 Fibro Scan技术在诊断肝病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主要研究内容
    2 临床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及脱离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病例分组
        3.2 治疗方法
        3.3 观察指标
        3.4 疗效评定指标
        3.5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基本资料比较
        4.2 治疗后各观察指标结果
    5 讨论
        5.1 疏肝解毒方的组方分析
        5.2 临床疗效效应分析
    6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医治疗慢性HBV携带者的研究进展
    1 关于病名的记载
    2 病因病机
    3 慢性HBV携带者的体质分布特征
    4 慢性HBV携带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5 中医药治疗
        5.1 单纯中医药治疗
        5.2 中西医结合治疗
        5.3 穴位埋线疗法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调肝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肝纤维化的文献研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主要研究内容
    2 方案设计
        2.1 病例来源
        2.2 研究方法
        2.3 诊断标准
        2.4 纳入标准
        2.5 排除标准
        2.6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
        2.7 治疗方法
        2.8 观察指标
        2.9 疗效评价
    3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治疗前基础的比较
        4.2 西医临床疗效的评价
        4.3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
        4.4 生活质量的评价
        4.5 安全性观测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 西医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不足
    2 中西医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优势
    3 调肝化纤丸运用的依据
        3.1 柴胡
        3.2 黄芩
        3.3 大枣
        3.4 人参
        3.5 炙甘草
        3.6 生姜
        3.7 半夏
        3.8 当归
        3.9 芍药
        3.10 川芎
        3.11 白术
        3.12 茯苓
        3.13 泽泻
    4 临床疗效分析
        4.1 对改善患者西医综合疗效分析
        4.2 对改善患者肝功能和HBV-DNA转阴率结果的分析
        4.3 对改善患者肝纤维化结果的分析
        4.4 对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疗效的分析
        4.5 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分析
    5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中医证候量化评分参照表
    附表2 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
    附录3 知情同意书
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经方治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1 病例组及对照组的选择
        1.1.2 研究方法
        1.1.3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病例组与对照组性别及年龄的比较
        1.2.2 单因素分析
        1.2.2.1 病例组与对照组BMI及慢性病史比较
        1.2.2.2 病例组与对照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1.2.2.3 病例组与对照组脂代谢指标比较
        1.2.2.4 病例组与对照组乙肝病毒指标比较
        1.2.2.5 病例组与对照组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1.2.2.6 病例组与对照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比较
        1.2.3 多因素分析
        1.2.4 两组患者肝组织病理结果比较
    1.3 讨论
        1.3.1 CHB合并NAFLD的影响因素
        1.3.2 CHB合并NAFLD对乙肝病毒复制的影响
        1.3.3 CHB合并NAFLD对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的影响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2.1 CHB合并NAFLD的流行病学
    2.2 CHB合并NAFLD的发病机制
    2.3 CHB合并NAFLD的影响因素
        2.3.1 CHB合并NAFLD的环境影响因素
        2.3.2 CHB合并NAFLD的遗传影响因素
    2.4 CHB合并NAFLD的临床特征
        2.4.1 生化指标学特征
        2.4.2 乙肝病毒指标学特征
        2.4.3 对肝脏纤维化的影响
    2.5 CHB合并NAFLD的诊断
    2.6 CHB合并NAFLD的治疗
    2.7 CHB与 NAFLD的相互影响
        2.7.1 CHB对 NAFLD的影响
        2.7.2 NAFLD对 CHB的影响
    2.8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表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7)甘肃省武威市HBV感染人群的基本特征及其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武威市HBV感染人群流行特征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武威市HBV感染人群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分析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lnc-RP11-150O12.3多态性位点rs2275959 C与 miR-6739-3p结合对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宿主基因多态性对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易感性及疾病进展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超重和肥胖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炎症及肝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HBV感染流行病学
    1.2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1.3 代谢紊乱的流行病学
    1.4 代谢紊乱对慢乙肝患者的影响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超重和肥胖对肝脏炎症的影响
    2.1 前言
    2.2 研究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超重和肥胖对肝癌发生的影响
    3.1 前言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第四章 全文总结
    4.1 主要研究结果
    4.2 主要结论
    4.3 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缩写词简表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九味补肝免煎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气阴两虚证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病例选择
        1.1 病例选择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2 治疗方案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疗程
    3 观察研究
        3.1 观察指标
        3.2 临床疗效评定
        3.3 安全性观察
        3.4 数据统计
    4 研究结果
        4.1 一般资料
        4.2 综合疗效
        4.3 中医证候
        4.4 肝功能
        4.5 HBsAg、HBeAg 定量
        4.6 HBV-DNA定量
        4.7 B超检查
        4.8 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
讨论
    1 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现状
        1.1 现代医学的研究概况
        1.2 祖国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
    2 方剂及药物分析
        2.1 立方依据
        2.2 药物分析
    3 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四、302例HBV感染者肝纤维化指标与B超检查结果对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肝脏脂肪变性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应答的影响[D]. 佘格欣.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2]血清HBV RNA在慢性HBV感染者病情评估和耐药监测中的应用[D]. 李茂仕.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3]基于无创肝纤维化评分建立术前预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列线图模型[D]. 吴嘉豪. 福建医科大学, 2021
  • [4]基于Fibroscan技术探讨疏肝解毒方对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的疗效研究[D]. 覃艳新.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调肝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D]. 李念.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因素分析[D]. 李盛楠.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1)
  • [7]甘肃省武威市HBV感染人群的基本特征及其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 思广慧.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0)
  • [8]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分析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D]. 马宁.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1)
  • [9]超重和肥胖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炎症及肝癌的影响[D]. 林伟寅. 南方医科大学, 2019(02)
  • [10]九味补肝免煎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气阴两虚证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D]. 刘燕玲.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302例HBV感染者肝纤维化指标与B超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