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T4受体激动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5-HT4受体激动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赛得尔丁呼加买提阿不来提玉素甫肖泽泉(新疆伊犁州友谊医院消化科835000)

【中图分类号】R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9-0427-02

【摘要】目的讨论5-HT4受体激动剂的药理作用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5月-2010年7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部诊疗97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8周后显效80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有效率95.88%。结论胃食管反流病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上胃肠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其发生机制主要是食管抗返流防御机制减弱和反流物对食管粘膜的攻击作用增强。5-羟色胺4受体激动剂(5-HT4R)通过激活腺苷环化酶(AC),使cAMP产生增多,从而激活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引起钾通道的关闭、膜除机化,继而开放电压敏感性钙通道。随着钙离子内流的增加,继而激发释放P物质、钙基因相关肽(CGRP)等神经介质。这些物质在调节胃肠道动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莫沙比利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5-羟色胺4受体激动剂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指异常的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症状和粘膜损害,反流性食管炎和Barrett食管是具有胃食管反流症状的GERD合并症。主要包括糜烂性食管炎(EE)、非糜烂性反流病及Barrett食管(BE)等。GERD典型症状包括烧心、反胃,多出现餐后,尤其是饱食或脂肪餐后明显,症状多于卧位或前屈时加重。典型的食管炎表现是胃食管反流病诊断的特征性指标。发生机制主要与食管抗返流防御机制减弱和反流物对食管粘膜的攻击作用增强有关。因此,我们收集了2009年5月-2010年7月期间抑酸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考虑伴有胃排空延迟可能的患者,用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97例,取得很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门诊及住院部病人97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其中男76例,女21例,年龄20岁~68岁,病程6~24个月。入选条件:(1)有典型反流、烧心、胸痛、暖气、吞咽困难等GERD的典型症状者;(2)胃镜检查有食管炎的镜下改变.也可为食管黏膜无镜下改变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按洛杉矶标准分级,其中A级49例,B级28例,C级16例,D级4例。(3)口服奥美拉唑20mg,2次/d,疗程8周,症状未获改善者。排除标准:有食管、胃手术患者;有原发食管动力疾病者;消化性溃疡病患者;有严重心、脑、肺、肝、肾疾病者;妊娠或哺乳者。

1.2方法:联合用药前所有病例均通过临床表现及胃镜检查以确定为纳入对象,然后进行联合治疗,方法为埃索美拉唑20mg(耐信)一日两次餐前半小时口服,莫沙比利10mg一日三次餐前15分钟口服。治疗后4周、8周,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疗程结束后再用同一胃镜医师作胃镜复查,症状变化采用随访询问结合体格检查观察记录。

1.3疗效观察指标

1.3.1观察指标根据其临床表现进行评估。(1)显效:临床症状反流、烧心、胸痛、吞咽困难等胃食管反流的症状基本消失,生活工作恢复正常。(2)有效:上述症状减轻,偶有反复,但能耐受,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3)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不能耐受,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胃镜检查食管病变消失为痊愈,有效为病变范围及程度减轻,没有变化或合并其他病变为无效。痊愈加有效为总有效。

2结果

2.1治疗8周时后临床改善症状状况,具体结果见表1。

表1治疗前后的症状比较(n)

2.2治疗4周,8周后胃镜检查结果,显效80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有效率95.88%。具体结果见表2。

表2治疗后内镜疗效比较(n)

2.3不良反应食欲减退、乏力5例,轻微腹泻2例,但均未影响治疗。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未明显异常表现。

3讨论

目前诊断GERD的金标准为内镜检查和食管PH检测;但有65%-70%的GERD在胃镜下食管粘膜未见糜烂;发病与胃排空异常、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过低、腹内压增加不能引起有力的食管下段括约肌收缩反应等因素有关,其严重程度与食管酸暴露程度和时间有关。胃食管反流发生的真正问题,不是酸分泌过多而是反流。动力因素才是胃食管反流的始动因素。正常胃肠运动和感知在中枢神经系统调控下,由交感一副交感神经系统。脑肠轴及平滑肌细胞相互协调。消化道动力低下与下列因素有关:兴奋性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5-HT)释放不足,神经传导物的改变(如乙酰胆碱,P物质等),神经传导抑制因子一氧化氮(NO),血管活性肠肽(VIP)等异常以及下传抑制通路中间神经无递质(阿片,生长抑素)等改变,莫沙比利主要是通过选择性作用,胃肠道肌间神经丛的5-HT4受体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影响胃肠道运动。可增强食管蠕动和下食管括约肌张力,防止胃内容物反流人食管,增加胃及十二指肠收缩性与胃窦和十二指肠的协调性,减少十二指肠胃反流,改善胃和十二指肠排空,加速肠的运动并促进小肠运转,改善GERD的动力障碍,有明显疗效。GERD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治愈食管炎,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复发和并发症;因应该采取综合性治疗方法,包括①改变生活习惯如抬高床头、减少脂肪摄入、戒烟及餐后3小时内避免卧床等;②药物治疗PPI在抑制胃酸,消除症状和愈合食管粘膜损害方面明显优于其他药物;③促动力治疗防止胃内容物反流人食管;④手术治疗及内镜介入治疗。经过使用5-羟色胺4受体激动剂,取得了良好的药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新光,主编.消化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邓志刚,胃食管反流病的病理生理学于治疗进展,现代消化及介入诊断.2008.13(3):239-243.

[3]刘明东,枸橼酸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3.12(20):415-415.

标签:;  ;  ;  

5-HT4受体激动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