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地形分异论文-商侃侃,达良俊

微地形分异论文-商侃侃,达良俊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地形分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境特征,种间关系,更新策略,植物性状

微地形分异论文文献综述

商侃侃,达良俊[1](2013)在《孑遗落叶阔叶树种微地形空间分异格局及共存机制研究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漫长历史时期的气候条件对生物多样性的现代分布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分析以孑遗植物为优势种群落的分布格局、种群更新类型与适应策略,可揭示气候变化下孑遗植物的残存机制。本文以孑遗植物的群落生态学研究为视角,在综述孑遗落叶阔叶树种的定义、分布与生境特征、种间关系、种群更新与群落维持、植物性状与生境响应的基础上,提出在区域孑遗植物多样性研究中,应从微地形-植被关系入手,应用微地形单元的分类体系与手法,以微地形单元上斑块状植物群落为对象,分析其生境特征、种群结构、群落动态以及植物性状,揭示微地形梯度孑遗植物群落的分异格局,阐明区域内多种孑遗落叶阔叶树种的共存机制;结合植物群落谱系结构分析,进一步阐明孑遗植物群落的残存机制,有助于丰富我国亚热带山地植物多样性研究及保护生态学理论。(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3年07期)

王晶[2](2012)在《陕北半干旱黄土区坡面微地形植被特征分异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黄上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植被恢复是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途径。在黄上高原人工植被配置时以坡面为尺度,忽略微地形及其带来的生境差异,从而造成植被生长不良等问题。因此本文以陕北吴起县为研究区,以不同恢复年限的自然恢复草本群落和乔木群落为对象,分析浅沟、切沟、塌陷、缓台、陡坎五种黄土高原典型微地形植被特征,探讨对微地形植物分布影响最大的土壤水分特征,并结合植被恢复目标和配置结构,提出适宜的微地形植物配置模式。通过研究,本文可得出以下结论:(1)自然恢复草本群落微地形内植物物种组成、数量特征及其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经过12年的自然恢复,研究区形成以铁杆蒿和茭蒿为优势种的草本群落,伴生种中,陡坎和切沟出现灌木扁核木和柠条,缓台出现湿生性植物芦苇。微地形植物的盖度、平均高度和生物量多优于原状坡面,且以切沟和塌陷最为显着。不同微地形Shannon-Wiener指数的大小顺序为陡坎>切沟>浅沟>原状坡面>缓台>塌陷。(2)自然恢复乔木群落中,乔木小叶杨、山杏、刺槐、榆和灌木柠条在微地形上分布较广泛;陡坎主要为乔-草和灌-草结构,乔木生长状况差,“小老树”分布多,郁闭度低,植物多样性指数低;浅沟以灌木柠条的重要值最大,乔、灌、草植物在所在层次都不具优势;塌陷阴坡为乔-草结构,阳坡以灌-草结构为主,乔木有显着优势;缓台以乔-草结构为主,植物整体生长状况良好,乔木最为显着;处于较自然分布状态,稳定性高;切沟植物为明显的乔-灌-草复合结构,无明显优势种,郁闭度较高,多样性指数较高。(3)微地形上壤水分基本优于原状坡面;其中缓台和切沟上壤水分在微地形中较高,塌陷浅层上壤水分具有显着优势,但深层含量不高;浅沟和陡坎土壤水分变化与原状坡面相似,浅沟略优于原状坡面,陡坎深层水分较原状坡面小。(4)各微地形植被配置模式为陡坎以封育为主,浅沟建议与原状坡面相同,灌-草是塌陷较适宜的植物配置结构;缓台宜配置乔-草结构植物,切沟适宜配置乔灌草复合结构植物。(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2-04-01)

王晶,朱清科,秦伟,张宏芝,云雷[3](2012)在《陕北黄土区封禁流域坡面微地形植被特征分异》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陕西省吴起县合沟流域内微地形及原状坡面的植被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浅沟、切沟、塌陷、缓台和陡坎5种黄土高原典型微地形植被特征及其与原状坡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黄土区封禁流域坡面微地形内植物群落物种组成、数量特征及其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经过12年的自然恢复,研究区域形成以铁杆蒿和茭蒿为优势种的草本群落,伴生种中,陡坎和切沟出现灌木扁核木和柠条,缓台出现湿生性植物芦苇.微地形植被的盖度、平均高度和生物量多优于原状坡面,且以切沟和塌陷最为显着.不同微地形Shannon指数的大小顺序为陡坎>切沟>浅沟>原状坡面>缓台>塌陷.(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商侃侃[4](2011)在《中国东部亚热带微地形上孑遗落叶阔叶树种分异格局及其成因与维持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东部亚热带地区是孑遗落叶阔叶树种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大量种类残存并长期共存,受到自然和人为干扰的影响,生存现状恶化,种群更新和群落维持能力差,深入研究区域内大量孑遗落叶阔叶树种的共存机制,有助于对孑遗落叶阔叶树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种类的保育和恢复提供实践指导,丰富我国亚热带山地植物多样性及保护生态学理论研究。本论文从地形-植被关系入手,通过调查测定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孑遗落叶阔叶群落的分布类型、生境特征、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和植物叶性状,揭示微地形上孑遗落叶阔叶树种及其群落的分异格局,从生境异质性、植物性状的响应、种间关系和种群更新格局四个方面,阐明微地形上孑遗落叶阔叶树种分异格局的成因及其维持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孑遗落叶阔叶群落的分布格局在微地形上存在分异群落聚类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天目山孑遗落叶阔叶群落在微地形上存在分异,具有各自主要的分布类型,形成地形顶极群落。青钱柳分布的范围最广,在海拔高度600~800 m范围内的谷床和谷坡中优势度相对较大;枫香在海拔高度600 m以下的坡地上最为丰富,谷床中次之;而同属的高海拔替代种缺萼枫香则在海拔高度800 m以上的坡地、谷坡和顶坡上都有较大优势;蓝果树在海拔高度800 m以上的谷头凹地、坡地占据较大优势;香果树则仅在海拔高度800 m以上的谷床和谷头凹地中占优势;领春木则仅分布在海拔高度1000~1200 m以上的谷床中。与山地垂直带植被带群落相比,孑遗落叶阔叶群落的分布、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均存在差异,多占据在谷床、谷坡、谷坡凹地、顶坡和陡坡等微地形单元上,既填补了常绿阔叶林未能占据的生境空间,也进入到坡地上地带性植被的林窗中,构成斑块状镶嵌的山地植被格局。(2)海拔和微地形单元是决定孑遗落叶阔叶群落分异的主要因子通过CCA分析孑遗落叶阔叶群落与地形因子间关系,结果表明群落分布受海拔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微地形单元,坡度和坡向的影响较小。随着海拔升高,群落的种类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低海拔优势种枫香被缺萼枫香、香果树、蓝果树等替代,适应冷凉气候条件的常绿伴生树种交让木替代了细叶青冈、小叶青冈,壳斗科落叶乔木短柄袍替代低海拔的麻栎。微地形单元具有自身的地表特征,形成不同的地表干扰体系,阻碍植被的演替进程。坡度是影响滑坡、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也是不同微地形单元的重要特征,通过滑坡使部分种类可以首先占据干扰后的生境,为孑遗落叶阔叶树种提供种群更新和维持的机会。(3)孑遗落叶阔叶树种间及与其它树种间存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生态位分化孑遗落叶阔叶树种为环境变化后的残存类群,其分布的地形条件和资源空间存在差异,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生境偏好,多分布在特殊的不稳定生境中。香果树、领春木集中分布在沟谷中,蓝果树、缺萼枫香主要分布在顶坡和坡地上,生态位宽度较窄,树种间生态位重迭值较小,存在明显的分异格局,体现了空间分布上物种间的排斥性,是长期适应不同的微环境、利用不同资源空间的结果。蓝果树、缺萼枫香、枫香、香果树等多数种类为长寿命的先锋种,在干扰后可与短寿命的先锋种一起侵入到裸地生境。如果立地长期稳定,当短寿命的先锋种如雷公鹅耳枥、化香树等逐渐消退后,长寿命的孑遗落叶阔叶树种便得以成为优势种,在两者种间关系上多呈显着负关联关系,表明其生态位存在显着差异,是物种在群落演替上实现生态位互补的表现。随着演替的进程,孑遗落叶阔叶树种如坡地上的蓝果树、缺萼枫香,也为耐荫的常绿树种提供了庇护的场所,由于具有较长的寿命和高大的个体,可以在常绿树种不断占据优势的情况下长期处于群落的超高层,实现与常绿树种的共存,种间关系上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体现了种群在垂直空间上的生态位分化。(4)微地形上优势种采取不同的更新策略和类型维持其种群及群落孑遗落叶阔叶树种部分种类选择长距离的扩散,在适宜生境中间歇型更新,如青钱柳、缺萼枫香等。部分种类因生境限制,在不断干扰下,选择母树周围的间歇型更新,如领春木、香果树。在相对稳定的微地形单元上,如坡地上,通过种子更新占据生境后,蓝果树、枫香等孑遗落叶阔叶树种通过固有的萌枝能力迅速扩大种群,形成径级大小相似的多主干植株,迅速占据优势地位;在不稳定的微地形单元上,如谷床、谷坡中,香果树、领春木、枫香等孑遗落叶阔叶树种种子更新受限,植株受到干扰造成损伤,常有个体枯死,通过其极强的萌枝更新能力补充零星的幼苗更新以及干扰造成的个体损伤。在相对稳定的立地下,由单株或少量林冠个体枯死形成小林窗导致的逐树替代是群落更新的主要机制。本区域低海拔常绿阔叶林区域因受到强烈的人为活动和自然干扰影响,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缺乏种源,致使枫香林下常绿树种稀少,枫香种群以不连续的间歇型更新以及较强的萌枝能力,在各微地形单元上长期占据优势地位。中海拔地区,相对稳定的坡地、顶坡、谷头凹地上,蓝果树、缺萼枫香、香果树种群更新呈间歇型,以先锋种形式侵入林窗,而林下的小叶青冈、长叶石栎更新旺盛,在没有大规模干扰的情况下,坡地和顶坡上将继续向以逆-J字型的小叶青冈、长叶石栎为优势种的群落发展,而孑遗落叶阔叶树种以其长寿命特征处于群落的超高层;同时,由于该区域地形变化复杂,坡度较陡,易发生滑坡形成小面积的林窗,蓝果树、缺萼枫香可凭其长距离扩散能力,占据新生境。低山常绿阔叶林区域的谷床、谷坡中,紫楠种群更新呈逆-J字型,处于发展期,将取代青钱柳成为优势种;而青钱柳种群更新呈间歇型,且幼苗远离母树,在频繁地冲刷下形成青钱柳群落的斑块状更新。在中海拔的谷床中,由于频繁的干扰,小叶青冈、长叶石栎种群多处于较小径级处,且有枯死现象,缺少大径级个体,频繁的干扰阻止了常绿顶极树种的发展;而香果树为长寿命的高大阳生乔木,种群更新呈间歇型,具有较强的萌枝能力,在群落中长期占据优势地位;领春木种群更新也呈间歇型,幼苗的更新依赖于频繁的地表扰动,幼树、中树的成活率较高,且该年龄段植株的萌枝率也比较高,使其种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得以维持。(5)叶性状相似的树种对微地形单元具有相似的响应孑遗落叶阔叶群落主要阔叶乔木树种的叶性状受到微地形单元的影响最大,微地形单元通过改变土壤的养分条件和干扰体系,影响了树种分布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不同微地形单元上呈现不同的格局,谷床、谷坡上占优势树种多具有较大的叶面积和比叶面积,较低的干物质含量,高氮含量;谷头凹地、顶坡、坡地上占优势树种的叶性状格局则相反,叶面积和比叶面积较小,干物质含量高,氮含量低;从谷床到顶坡,叶面积、氮含量呈减小趋势,干物质含量呈增大趋势。聚类和PCA分析结果表明,34个树种可以划分具有相似叶性状的4大类型,常绿树种除交让木外,多为具有小叶面积和比叶面积、低氮含量、高干物质含量特征的一类,与孑遗落叶阔叶树种间存在差异,多为坡地上群落的主要伴生种或优势种;落叶种类多具有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大,氮含量高,干物质含量低的特点,较适宜在沟谷地形中生存。孑遗落叶阔叶树种及其主要伴生树种间的叶性状格局存在差异,青钱柳与多数叶面积较大的落叶树种刺楸、天目木姜子、玉铃花、黄山木兰等具有相似的叶性状格局;枫香、香果树、领春木、灯台树、八角枫等具有比叶面积大,干物质含量低,氮含量高的特点;蓝果树、缺萼枫香、短毛椴、交让木划分为一类;常绿树种与雷公鹅耳枥、短柄袍、鸡爪槭等叶面积小的落叶树种的叶性状较为相似。基于叶性状特征划分的类型与其分布的生境之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形成了不同的植物群落。(6)孑遗落叶阔叶树种的生态种组基于以上研究,将孑遗落叶阔叶树种划分为基于分布以及更新、适应、竞争策略的生态种组,可以划分为两类:生境填充种:包括领春木、青钱柳、香果树,主要特征表现为:在干扰频繁的沟谷区域占据优势地位,填补地带性植被构成种未能占据的生境空间,种群更新依赖于频繁的干扰并呈间歇型,可通过极强的萌枝能力补充、维持种群,种间竞争能力较弱。林窗修复种:包括蓝果树、缺萼枫香、枫香等,主要特征表现为:在干扰周期长的坡地林窗中占据优势地位,通过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迅速扩大种群,种群更新能力弱,依赖于远离母株的间歇型更新维持区域种群,与地带性植被构成种多为正相关关系,通过垂直空间上的生态位分化而共生。(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1-05-01)

张奇平[5](2011)在《天目山主要树种叶性状在海拔梯度和微地形上的分异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的性状特征与植物的生长对策和利用资源的能力紧密联系,能较好地反映植物对外界环境变化的不同适应策略。对山地上的植物来说,海拔和微地形的不同会通过光照、温度、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等因子对植物叶性状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比较天目山不同海拔和不同微地形条件下植物叶性状的变化格局,探讨了这种格局产生的原因,以期揭示物种对环境的响应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随着海拔的升高,光合有效辐射增大,阔叶植物普遍选择减小比叶面积、增加叶干物质含量、降低叶氮含量和叶磷含量,采用较为保守型的生长策略以适应强光、低温的环境,这种策略在落叶乔木和灌木上表现得更为突出。(2)五种微地形可分为两类:较为湿润的沟谷(包括谷床和谷坡),和较为干旱贫瘠的山脊(包括谷头凹地、顶坡和坡地)。植物的比叶面积、叶氮、叶磷含量在沟谷区域比较高,在山脊附近较低。推测可能是山脊的贫营养(尤其是磷的流失)成为植物生长的限制因素,植物倾向于采取保守的生长策略;而沟谷区域的养分条件相对较好,且沟谷微地形复杂多变,植物生存和生长的随机性更高,物种竞争较大,因此对资源的获取能力更强。(3)海拔和微地形的变化影响了植物不同生活型树种的分布格局。高海拔的低温不利于常绿树种的生长。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均在坡地分布最多,但常绿树种在谷床中的分布较少而落叶树种在谷床的分布较多,推测常绿树种比落叶树种更耐贫瘠;针叶树种不仅适应低温的环境,也适宜土壤贫瘠的生境。(4)不同生活型物种之间的比叶面积、干物质含量、叶氮含量和叶磷含量均存在显着差异。落叶阔叶树种在比叶面积、叶氮含量和叶磷含量上均显着高于常绿阔叶树种;乔木和灌木间的叶性状无显着差异,只有落叶阔叶灌木的干物质含量显着低于其他生活型物种;针叶树种的比叶面积远小于阔叶树种,其他叶性状指标则差异不大;各生活型物种的氮磷比无显着差异,且均高于16,属磷限制。(5)叶性状指标间相关性显着。对所有物种来说,比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氮磷比显着负相关,与叶氮含量、叶磷含量显着正相关;叶干物质含量与叶氮含量、叶磷含量显着负相关;叶氮含量与磷含量显着正相关;磷含量与氮磷比显着负相关,而氮含量和氮磷比相关性不明显。常绿阔叶乔木的氮磷比和氮、磷含量均显着相关。(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1-05-01)

吴涌泉[6](2010)在《基于微地形下的紫色砂岩和泥岩土壤剖面分异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紫色土集中分布于四川盆地丘陵区,面积约为16万km2,占川、渝两地总土地面积的28%左右,以侏罗系沙溪庙组和蓬莱镇组母质所成土壤面积最大。紫色土是以物理风化为主的岩性土,发育程度较浅,坡地土壤特别是坡顶土壤,常常还来不及发育完成,就被雨水冲刷到坡腰或坡脚,使其土壤元素在剖面及微地形上的分异性具有一定的规律,母岩和地形则是其规律形成的重要因子。本文从土壤发育、元素分异性及迁移性和生态环境角度,以母岩-土壤-生态环境(土壤退化)为研究系统,以重庆市丘陵地区沙溪庙组的砂岩和泥岩为研究对象,拟分析两种母岩发育的土壤剖面的分异状况,在不同微地形(坡顶、坡腰和坡脚)发育成土壤的过程中矿质营养元素的迁移及其剖面发育程度,并对两种紫色土在不同地形部位上的相对退化程度进行初步探析,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剖面及地形上土壤元素的分异规律通过统计分析得到紫色泥岩发育的土壤pH、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普遍高于紫色砂岩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CEC)相差不大;从坡顶到坡脚,紫色泥岩土壤pH逐渐减小,分别为7.5±0.3、7.0±0.46、6.6±1.05,说明其酸化过程越来越强,而紫色砂岩土壤pH则逐渐增加,分别为5.9±0.79、5.9±0.95、6±1.09;有机质的分异规律相同,都是坡脚>坡顶>坡腰;两类土壤中全氮、有效锌、全铁和全锰在地形上的分异规律相似,而全磷、有效磷、碱解氮、全钾、速效钾及其他微量元素在地形上的分异规律则有所不同。对两类土壤各土层间元素含量进行方差分析表明,紫色泥岩和砂岩发育的土壤在pH、全磷、全钾、有效磷、CEC、全锌及全铜含量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如pH在坡顶A层间、C层间差异达到极显着性水平,在坡腰A层间、B层间呈显着性差异;全磷则在坡项A层达极显着水平。另外在地形分异规律上,土壤pH、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有效钾在地形上的分异规律存在显着差异。如在在紫色泥岩发育的土壤中,从坡顶到坡脚,土壤碱解氮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在紫色砂岩土壤中从坡顶到坡脚则是先减小后增加,在坡脚处达到最在值。其次,对土壤pH、有机质、CEC、常量矿质元素及微量元素间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在紫色泥岩和砂岩发育的土壤中,氮、磷、钾的有效态之间都呈现了极显着的正相关,说明叁者间的有效态含量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土壤有机质则与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及全氮都呈现极显着的正相关(紫色泥岩土壤中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r1=0.87**,r2=0.531**,r3=0.552**,r4=0.771**,n=48;紫色砂岩土壤中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1=0.776**,r2=0.646**,r3=0.536**,r4=0.787**,n=67);在紫色泥岩土壤中,土壤pH与全磷呈极显着的正相关(r=0.385**,n=48),与有效磷和CEC呈极显着负相关(r1=-0.512**,r2=-0.397**,n=48),而砂岩土壤中pH与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呈极显着的负相关(r1=-0.465**,r2=-0.502**,r3=-0.527**,n=67),同时与全氮呈显着负相关(r=-0.269**,n=67),与全磷和CEC的相关性并不明显;泥岩土壤中.CEC只与土壤pH呈极显着的负相关,在砂岩土壤中CEC与pH相关性未达显着水平,而与有机质呈现了显着的负相关,与全磷、全钾表现为显着的正相关。对具有相关性的土壤性质之间作散点图并经回归得出各相关土壤性质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如在紫色泥岩土壤中,有机质与全氮的相关方程为Y全氮=0.042X有机质+0.263,R2=0.594;而在紫色砂岩土壤中,有机质与全氮的相关方程为:Y全氮=0.043X有机质+0.184,R2=0.619。而常量矿质元素、有机质、CEC等对微量元素在土壤中的有效态影响较大,而对它们的全量影响甚微,只有在紫色砂岩土壤中pH、全磷、全钾、速效钾和CEC对微量元素的全量影响较大。(2)土壤剖面中的元素迁移规律对土壤中元素迁移规律进行统计分析表明:①在坡顶A层两种类型的土壤剖面中氮、铜、锌、锰、铅的迁移方向相反,紫色泥岩土壤中主要为淋溶作用,而在砂岩土壤中为富集作用;坡腰A层锌的迁移方向相反,坡腰B层铜、锌和锰的迁移方向相反,铅在坡脚A层中的迁移方向也不同,磷、铜、锌、铅在坡脚B层的迁移方向也相反,这可能与土壤的水分特征、土壤的质地及施肥措施相关。②常量矿质元素的迁移强度要大于微量元素的迁移强度,而常量矿质元素中氮的迁移强度又大于磷和钾的迁移强度。土壤元素在紫色泥岩和砂岩土壤的迁移强度不一,在不同地形部位的相对迁移强度也不同,特别是氮、磷、钾的迁移强度,这说明紫色泥岩和砂岩土壤在各地形部位中的发育强度不一。(3)不同地形部位上的土壤退化指数相对于坡顶,坡腰和坡脚的退化指数都为正数,说明坡腰和坡脚的土壤退化强度小于坡顶,坡腰砂岩土壤退化指数高于泥岩土壤,而在坡脚却低于泥岩土壤,说明泥岩土壤在坡脚处其营养元素强烈淀积,而在坡腰处的淋溶淀积作用与坡顶相差无几。(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0-05-15)

葛斌杰[7](2010)在《天童山森林土壤种子库的微地形分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种子库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植被的更新恢复起着重要作用。地形是环境空间异质性的主要来源,无论是通过直接或是间接的方式都会对植被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地上植被作为土壤种子库的主要种源,其植被格局受地形影响,结果也将直接作用于土壤种子库。相对大尺度的植被格局研究,在小尺度/微尺度空间开展的地形-植被格局研究较少,而此尺度下,土壤种子库对于地上植被格局分异的地位和作用究竟如何,目前几乎无人涉及。本研究在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内选取了8类微地形单元,分别于2008年9月、2008年12月、2009年3月和2009年6月进行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研究了浙江天童山森林土壤种子库的时空格局,从总计1960份土样中筛选种子(每次取样480份),进行分类统计、活力鉴定,结果表明:1.从土壤种子库中共挑选出68种种子,有效鉴定65种,隶属于33科,54属。物种组成以阔叶木本为主,占总物种数的82.4%,草本的物种数占13.2%。常绿阔叶小乔木或大灌木种子储量占35.5%,落叶阔叶乔木种子储量占28.3%,常绿阔叶乔木种子储量占8.5%,落叶阔叶灌木种子储量占5.8%,落叶阔叶乔木种子储量占5.6%,其余5种生活型种子储量均在5%以下。2.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生活型在微地形上发生了分化。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8类微地形分为2组,即上部坡面[3级顶坡(3rdCS)、2级顶坡(2nddCS)、高上部边坡(H-US)、中上部边坡(M-US)和低上部边坡(L-US)]和下部坡面[下部边坡(LS)、麓坡(FS)和泛滥性阶地(FT)]。上部坡面微地形的土壤种子库以常绿阔叶木本为主,下部坡面微地形土壤种子库以落叶阔叶乔木为主。3.土壤种子库的微地形分布呈“两端大中部小”格局,即位于上部坡面的CS中种子库储量较大,位于下部坡面的LS、FS和FT中种子库储量也较大,而位于上部坡面的H-US、M-US、L-US 3类微地形种子库储量较小。土壤种子库储量在垂直空间上的分布是0-2 cm土层>2-5 cm土层>5-10 cm土层>枯枝落叶层。不同物种在各个土层的分布具有一定的选择性。4.土壤种子库具有显着的季节动态,其储量在各个取样时间中的分布为12月>3月>9月>6月。6月份与3月份具有显着性差异,6月份与12月份具有极显着性差异。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也同样存在季节性波动。5.土壤种子库对地上植被更新的策略为双面下注法:即一方面通过枯枝落叶层、0-2 cm、2-5 cm 3个土层中种子的快速萌发构建丰富的幼苗库,为地上植被的恢复更新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在5-10 cm的土层中具有较稳定的种子库储备,以规避风险,使得地上植被的恢复更新具有更好的保障。6.天童山森林土壤种子库的储量在同类型森林中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且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较低(Sc=0.42),削弱了它对于地上植被恢复更新的潜在贡献。(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0-05-01)

微地形分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黄上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植被恢复是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途径。在黄上高原人工植被配置时以坡面为尺度,忽略微地形及其带来的生境差异,从而造成植被生长不良等问题。因此本文以陕北吴起县为研究区,以不同恢复年限的自然恢复草本群落和乔木群落为对象,分析浅沟、切沟、塌陷、缓台、陡坎五种黄土高原典型微地形植被特征,探讨对微地形植物分布影响最大的土壤水分特征,并结合植被恢复目标和配置结构,提出适宜的微地形植物配置模式。通过研究,本文可得出以下结论:(1)自然恢复草本群落微地形内植物物种组成、数量特征及其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经过12年的自然恢复,研究区形成以铁杆蒿和茭蒿为优势种的草本群落,伴生种中,陡坎和切沟出现灌木扁核木和柠条,缓台出现湿生性植物芦苇。微地形植物的盖度、平均高度和生物量多优于原状坡面,且以切沟和塌陷最为显着。不同微地形Shannon-Wiener指数的大小顺序为陡坎>切沟>浅沟>原状坡面>缓台>塌陷。(2)自然恢复乔木群落中,乔木小叶杨、山杏、刺槐、榆和灌木柠条在微地形上分布较广泛;陡坎主要为乔-草和灌-草结构,乔木生长状况差,“小老树”分布多,郁闭度低,植物多样性指数低;浅沟以灌木柠条的重要值最大,乔、灌、草植物在所在层次都不具优势;塌陷阴坡为乔-草结构,阳坡以灌-草结构为主,乔木有显着优势;缓台以乔-草结构为主,植物整体生长状况良好,乔木最为显着;处于较自然分布状态,稳定性高;切沟植物为明显的乔-灌-草复合结构,无明显优势种,郁闭度较高,多样性指数较高。(3)微地形上壤水分基本优于原状坡面;其中缓台和切沟上壤水分在微地形中较高,塌陷浅层上壤水分具有显着优势,但深层含量不高;浅沟和陡坎土壤水分变化与原状坡面相似,浅沟略优于原状坡面,陡坎深层水分较原状坡面小。(4)各微地形植被配置模式为陡坎以封育为主,浅沟建议与原状坡面相同,灌-草是塌陷较适宜的植物配置结构;缓台宜配置乔-草结构植物,切沟适宜配置乔灌草复合结构植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地形分异论文参考文献

[1].商侃侃,达良俊.孑遗落叶阔叶树种微地形空间分异格局及共存机制研究概述[J].生态学杂志.2013

[2].王晶.陕北半干旱黄土区坡面微地形植被特征分异规律[D].北京林业大学.2012

[3].王晶,朱清科,秦伟,张宏芝,云雷.陕北黄土区封禁流域坡面微地形植被特征分异[J].应用生态学报.2012

[4].商侃侃.中国东部亚热带微地形上孑遗落叶阔叶树种分异格局及其成因与维持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5].张奇平.天目山主要树种叶性状在海拔梯度和微地形上的分异格局[D].华东师范大学.2011

[6].吴涌泉.基于微地形下的紫色砂岩和泥岩土壤剖面分异特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0

[7].葛斌杰.天童山森林土壤种子库的微地形分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标签:;  ;  ;  ;  

微地形分异论文-商侃侃,达良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