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谐波信号论文-吕慧,李琪,王艺辉

二次谐波信号论文-吕慧,李琪,王艺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次谐波信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次谐波,FFT频谱分析,MATLAB

二次谐波信号论文文献综述

吕慧,李琪,王艺辉[1](2019)在《电力装备高次谐波信号实时检测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STM32数据采集能力和MATLAB数学运算能力,设计一套简易的高次谐波信号实时检测显示装置,对电力谐波进行频谱分析,确定滤波器参数,滤除高频噪声。通过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大大减少运算时间,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王晓慧[2](2018)在《非线性光学物质二次谐波信号分析和辐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同尺度和更多维度上观察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并探索物质的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和在不同外在条件下发生的各种变化以及分析其中变化可能的原因和机理是研究人员一贯目标和永恒的追求。对于某个特定领域的物质或材料,应该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技术去获得、观察和分析理解其对应的信息。本论文主要采用2种基本方式作为物质研究的方式或者技术:1.模拟生物学领域中的构成细胞膜重要组分的磷脂分子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形态变化,采用单分子层的简化模型,利用非侵入型和表面敏感型的二次谐波产生(SHG)技术,通过分析液体表面的非线性光学信号和表面压力等信息,得到磷脂分子在不同条件下液体表面的结构和动力学特征,为真实环境下细胞膜结构在分子尺度上的各种变化提供判据。由于磷脂分子层是细胞膜构成的主要支架,因此研究磷脂分子的在不同条件下的形态变化和结构特点对深入认知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过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采用氩离子束辐照的方法提高BaO-TiO2-SiO2(BTS)基础玻璃的析晶能力,改善其表面品质并通过不同的辐照条件控制玻璃的析晶程度以达到调控BTS玻璃陶瓷的压电性、硬度等其它性能。BTS晶体具有非线性光学效应、压电效应等诸多优良的性能,是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发挥较广泛应用的功能材料。对该晶体或者该玻璃体系的基础研究已经很多了,但是对该体系的能量相关研究却很少。本文主要研究BTS基础玻璃在氩离子束的辐照条件下,利用电子显微学分析、光谱分析等方法探究材料在微观尺度上的信息,并且分析材料结构性能上的变化乃至探讨玻璃陶瓷在工艺上可能的创新和改进。(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8-05-01)

逯彪,张明明,张远征,周川云[3](2018)在《一种基于高次谐波分析的传感器频率信号测量方法及其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对等占空比矩形波信号的高实时性和高精度检测,提出一种基于快速傅里叶离散频谱测频方法——谐波权重测频法。采用理论分析、MATLAB模拟仿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谐波权重测频法与汉宁窗傅里叶测频法、直接傅里叶测频法和硬件边沿测频法等方法对不同频率的测试精度和误差。结果表明:在有限采样样本及高实时性的要求下,在测量精度和方差方面,谐波权重测频法相对其他2种傅里叶测频方法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在低频端尤为明显;在无尖峰误差下,谐波权重测频法与硬件边沿测频法测量精度比较接近,但在强电磁干扰下,谐波权重测频法优势较明显。(本文来源于《矿业安全与环保》期刊2018年01期)

尹钢[4](2017)在《基于多电子注激发高次谐波的太赫兹信号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太赫兹波(THz)是指频率在100GHz到10THz的电磁波。太赫兹波处于微波电子学和红外光子学之间,在电磁波谱中属于有待开发且具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的频段,在生物医疗、安全防恐和通信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潜在的使用价值。而作为整个太赫兹发展的关键器件,研发小型大功率高效率的太赫兹源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科学技术问题。目前,如何发展大功率,高效率,结构紧凑的太赫兹源对促进太赫兹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真空太赫兹源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太赫兹信号源,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随着工作频率的大幅度提高,由于尺寸共渡效应,传统的电真空太赫兹源性能受到限制。而基于Smith-Purcell超辐射原理的太赫兹辐射源器件,它主要是把基于电子团的高次谐波点作为它的主要工作频段,因此降低了对加工精度的要求,并且SP超辐射可以与准光谐振腔相结合。在最近几年也成为了国内外科学家们的研究重点。本论文将多电子注相干Smith-Purcell(SP)太赫兹辐射与准光谐振模式相结合,实现了错位双电子注太赫兹SP超辐射以及双电子注平板准光增强SP超辐射,主要工作如下:(1)运用边界条件和场匹配对光栅的色散进行了分析,然后使用数学工具绘制出了理论推导的色散曲线。分析了结构的物理参数变动对周期结构的影响,并对单、双电子注与光栅的互作用过程进行了研究。(2)研究了交错双电子团的电磁特性,发现交错电子双团能够增强电子团的二次谐波成分。随后我们研究了一种两段式高频结构的电磁辐射源,第一段主要用于对直流电子注进行预调制,使其产生交错电子双团;第二段用于产生电磁辐射,调制频率为周期电子双团的二次谐波。结果显示第一段的交错双光栅结构能调制直流电子注并让并其群聚成为交错电子双团。此时,群聚后的电子团通过后段的单光栅结构后,SP超辐射被激发。研究结果证明,交错双电子团的辐射强度要高于对称双电子团所激发的辐射强度。(3)研究了一种双电子注激发对称双光栅SP超辐射的太赫兹源。通过将SP辐射与准光模式相互耦合实现了对SP高次谐波辐射的有效增强,同时准光振荡对二次谐波电子辐射能量形成了反馈系统,使得注波互作用得到了有效的增强,结果显示辐射场强提高了近3倍。(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4-01)

朱萍[5](2016)在《基于级联信号延迟消除算法的快速指定次谐波提取》一文中研究指出实现精确快速的谐波检测是电力系统谐波补偿效果的保证。目前,已存在大量的指定次谐波检测方法,但是都存在着延迟时间长,对电网频率偏移敏感和检测精度不高等一些缺点。为了有效避免或者克服这些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级联信号延迟消除法的新型指定次谐波检测方法,方法可灵活地提取畸变信号中的指定次谐波分量,并且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较短的动态响应时间。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本文来源于《电气自动化》期刊2016年03期)

俞李斌,王飞,张立芳,严建华,岑可法[6](2016)在《二次谐波调制信号对低体积分数氨气测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低体积分数(10-9数量级)NH_3测量以满足电厂脱硝过程中的氨逃逸检测要求,采用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技术,选取2.25μm附近的ν_2+ν_3 NH_3谱线,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了低体积分数NH_3的测量实验,并重点研究了不同调制电压和调制频率对信噪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选取最佳调制电压和调制频率,在调制电压为0.07V,调制频率为14.02kHz时,可以使用二次谐波法测量体积分数最低为4×10~(-7)的NH_3,所测得的二次谐波信号与气体体积分数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此方法可以用于测量电厂脱硝过程的低体积分数氨气.(本文来源于《动力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王甫,王智,毛雅亚,孙振超,李强[7](2015)在《掺铒光纤中方波信号高次谐波的快慢光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光纤中方波信号的慢光技术在全光通信和光纤传感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提出了谐波相对延时量的度量方法,分别采用速率方程和相干布居振荡理论,对掺铒光纤中方波信号的基波和高次谐波的快慢光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无抽运光输入情况下,改变入射光功率,入射探测光的基波最大相对延时量能达到20%,且存在实现最大相对延时量的入射光功率为8 mW;在有抽运光输入的情况下,改变信号光增益,入射探测光的基波相对超前量同样能达到-20%,且随着信号光增益的增大而增加.N次谐波(N=1,3,5,7,···)在频率f/N(f为基波信号最大延时量对应的调制频率)处有最大相对延时量,且它们的最大延时量相同,频率处于相干布居振荡引起的光谱烧孔带宽内.(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5年24期)

李炜强[8](2015)在《胶原纤维的二次谐波和双光子激发荧光发射信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胶原纤维是人体组织中重要组成部分,皮肤老化、伤口愈合、角膜疾病、骨关节炎、肝纤维化及恶性肿瘤等病理过程都与胶原摘要纤维的微观结构变化息息相关。本文旨在基于多光子显微成像技术,对人体乳腺、直肠、胃和胰腺等组织中的胶原纤维进行二次谐波和双光子激发荧光的高对比度成像。由于生物组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对不同组织中的胶原纤维进行多光子成像时所需要激发光强也不同。在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二次谐波和双光子激发荧光信号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物理机制,所以二者信号均达到最佳状态所需的激发光强也不尽相同。实验过程中,我们得出不同激发光功率下胶原纤维的光谱信息,从而得出胶原纤维的二次谐波和双光子激发荧光强度与激发光功率的曲线关系。我们先对胶原纤维二次谐波成像,记下此时激发光强度,然后根据先前得出的曲线关系,最后得到要使二者信号强度相当时双光子激发荧光所需激发光强的最佳值。我们的研究可以更快更准确的得到二次谐波和双光子激发荧光信号最佳状态时分别所需的激发光强,从而得到胶原纤维高对比度的多光子图像,更好的反映人体组织的病理过程。(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5-05-16)

毛嵩,吴正茂,樊利,杨海波,赵茂戎[9](2014)在《基于次谐波调制光注入半导体激光器获取窄线宽微波信号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研究了处于单周期振荡的光注入半导体激光器在频率等于单周期振荡频率一半的1/2次谐波调制下所产生的微波信号的特性.实验结果显示:在合适的注入条件下,处于单周期(P1)振荡的光注入半导体激光器可输出频率可达26.5 GHz、光谱具有单边带结构的光生微波信号,但微波信号的线宽比较宽(MHz量级);通过采用频率为单周期振荡频率一半的次谐波信号调制光注入半导体激光器,可将微波线宽从十几MHz压缩到几十k Hz.进一步分析了次谐波调制信号的功率以及频率对微波信号的相位噪声的影响,并在由次谐波调制信号的功率和频率构成的参数空间绘制出了能实现次谐波频率锁定的分布区域.(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4年24期)

李晗,刘建国,何亚柏,何俊峰,姚路[10](2013)在《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二次谐波信号的模拟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气体检测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快速测量等特点。波长调制光谱信号的二次谐波分量常作为检测信号,用于气体浓度信息的反演。利用MATLAB中的可视化建模仿真平台Simulink,模拟了基于TDLAS的波长调制光谱信号,利用锁相放大原理提取二次谐波分量。采用数字锁相,正交双通道结构实现锁相算法。通过比较不同调制系数下二次谐波信号的变化情况,分析了二次谐波信号与调制系数的关系,以便确定最佳参数,用于二次谐波的提取。(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3年04期)

二次谐波信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不同尺度和更多维度上观察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并探索物质的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和在不同外在条件下发生的各种变化以及分析其中变化可能的原因和机理是研究人员一贯目标和永恒的追求。对于某个特定领域的物质或材料,应该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技术去获得、观察和分析理解其对应的信息。本论文主要采用2种基本方式作为物质研究的方式或者技术:1.模拟生物学领域中的构成细胞膜重要组分的磷脂分子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形态变化,采用单分子层的简化模型,利用非侵入型和表面敏感型的二次谐波产生(SHG)技术,通过分析液体表面的非线性光学信号和表面压力等信息,得到磷脂分子在不同条件下液体表面的结构和动力学特征,为真实环境下细胞膜结构在分子尺度上的各种变化提供判据。由于磷脂分子层是细胞膜构成的主要支架,因此研究磷脂分子的在不同条件下的形态变化和结构特点对深入认知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过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采用氩离子束辐照的方法提高BaO-TiO2-SiO2(BTS)基础玻璃的析晶能力,改善其表面品质并通过不同的辐照条件控制玻璃的析晶程度以达到调控BTS玻璃陶瓷的压电性、硬度等其它性能。BTS晶体具有非线性光学效应、压电效应等诸多优良的性能,是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发挥较广泛应用的功能材料。对该晶体或者该玻璃体系的基础研究已经很多了,但是对该体系的能量相关研究却很少。本文主要研究BTS基础玻璃在氩离子束的辐照条件下,利用电子显微学分析、光谱分析等方法探究材料在微观尺度上的信息,并且分析材料结构性能上的变化乃至探讨玻璃陶瓷在工艺上可能的创新和改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次谐波信号论文参考文献

[1].吕慧,李琪,王艺辉.电力装备高次谐波信号实时检测与仿真[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

[2].王晓慧.非线性光学物质二次谐波信号分析和辐照研究[D].武汉大学.2018

[3].逯彪,张明明,张远征,周川云.一种基于高次谐波分析的传感器频率信号测量方法及其误差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8

[4].尹钢.基于多电子注激发高次谐波的太赫兹信号源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

[5].朱萍.基于级联信号延迟消除算法的快速指定次谐波提取[J].电气自动化.2016

[6].俞李斌,王飞,张立芳,严建华,岑可法.二次谐波调制信号对低体积分数氨气测量的影响[J].动力工程学报.2016

[7].王甫,王智,毛雅亚,孙振超,李强.掺铒光纤中方波信号高次谐波的快慢光特性[J].物理学报.2015

[8].李炜强.胶原纤维的二次谐波和双光子激发荧光发射信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9].毛嵩,吴正茂,樊利,杨海波,赵茂戎.基于次谐波调制光注入半导体激光器获取窄线宽微波信号的实验研究[J].物理学报.2014

[10].李晗,刘建国,何亚柏,何俊峰,姚路.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二次谐波信号的模拟与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3

标签:;  ;  ;  

二次谐波信号论文-吕慧,李琪,王艺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