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股流换热器论文-欧阳新萍,秦洁,薛林锋,白桦,夏荣鑫

多股流换热器论文-欧阳新萍,秦洁,薛林锋,白桦,夏荣鑫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股流换热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传热,绕管式换热器,多股流,管束排布

多股流换热器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新萍,秦洁,薛林锋,白桦,夏荣鑫[1](2019)在《多股流绕管式换热器的管束排布及传热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多股流绕管式换热器的结构复杂,传热计算的难度较大。常见的计算方法是根据一些假定条件建立计算模型、进行数值求解,这种计算方法较复杂,不适合工程计算。而一些能用于工程计算的简便解析计算方法则存在迭代计算复杂、应用范围受限的缺点。本文列举了几种典型的多股流绕管式换热器的管束排列结构,分析了各自的结构特点;给出了多股流换热器的管板结构及相应的流体进出口接管方式,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及应用场合。针对两种常规的多股流管束排列结构,即各股管程流体分层排布和同层排布,分别给出了适应于工程应用的简便传热计算方法。这两种计算方法将复杂的多股流绕管式换热器的计算分解为多个管程单股流绕管式换热器的计算,简化了计算过程。(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9年S1期)

张镨,周理,郭开华,陈正华,王伟杰[2](2018)在《基于多点耦合的低温多股流换热过程动态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多股流换热器是气体液化低温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工作性能对低温系统的降温特性和热力效率的影响显着。基于气液两相的容积节点原理建立多节点耦合的混合工质低温换热器动态模型及计算方法,对多股流换热器动态降温特性进行研究,重点分析换热器的漏热率和(屯液)液位波动对系统降温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漏热对启动过程降温特性影响不大,而在降温至低温区时较为显着。换热器液位波动对系统动态降温特性会有显着影响,低温多股流换热器通道内液位波动会引起循环工质组分、有效制冷量、降温速度的波动,从而造成系统降温速度显着偏离优化工作状态,效率降低。这表明在混合工质低温多股流换热器的设计和操作过程中应尽量采取措施,以避免通道内积液波动现象出现。(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8年S2期)

梁成坡,张惠媛,秦留军,于旺[3](2018)在《多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的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国内缠绕管换热器的发展历程及应用领域,介绍了多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的结构形式,不同结构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并重点介绍了多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的管板结构、中心筒的型式以及它们的优缺点,还介绍了这些特点的制造复杂性。(本文来源于《气体分离》期刊2018年04期)

张梓洲,张周卫,汪雅红,田源,赵丽[4](2018)在《LNG一级五股流板翅式换热器的研究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天然气低温液化领域中LNG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的总体结构和研究开发现状进行了说明,对第1阶段在五股流板翅式换热器中将36℃的天然气冷却至-53℃以便进入二级预冷段的工艺流程进行了论述,并说明了涉及的主要原理和技术解决方案,最后指出了LNG板翅式换热器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化工机械》期刊2018年02期)

李俊,蒋彦龙,周年勇,徐雷,施红[5](2016)在《交叉式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借鉴顺逆式板翅式换热器研究成果,分析了交叉式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传热机理,建立了基于有限容积法的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传热数学模型,经过合理假设将翅片间距与单元格尺寸独立,拓展了前人数学模型适用范围.同时,以机载交叉式3股流板翅式换热器为例,对单元格尺寸选取进行了探讨,对同一通道单元格内流体流动横向传热进行了分析,证明了忽略流动横向传热的可行性,从而在保证精度不变条件下提高了计算效率;并在流体变入口参数条件下进行试验,对数值计算方法进行验证,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理论计算误差小于7.9%,证明了数值计算方法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肖武,王开锋,阮雪华,庄晨,胡云云[6](2016)在《序列数编码的遗传算法柔性优化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通道排列》一文中研究指出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在优化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通道排列中进行个体间交叉、变异操作后,存在无法保证各流体的通道数恒定不变的问题。对此,以通道的热负荷累积均方差为目标函数,建立通道排列的优化模型,提出基于序列数编码方式的改进遗传算法进行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通道优化设计,实现了个体间交叉和变异遗传操作。对一包含4个流股57个通道的板翅式换热器通道排列进行优化,并通过多工况点设计对系统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优化设计方案的累积热负荷均方差为3562.9W,比文献经验值小2.7%,相比于实数编码遗传算法得到的结果,减少了15.1%,且累积热负荷在零线上下均匀波动。文章表明序列数编码的遗传算法增加了遗传算法种群中个体的多样性,提高了搜索效率具有更好的全局搜索能力。(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6年05期)

吴秋丽[7](2016)在《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的传热温差场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板翅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紧凑型换热器,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气体分离和天然气液化等工业中。与两股流换热器相比,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内流体介质多,结构和换热过程更为复杂,各通道内不同流体的速度场以及温差场相互影响、相互协同,众多因素使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的性能研究与优化变得十分困难。本文以混合工质天然气液化流程中的板翅式换热器内多股流换热过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Aspen plus模拟对比完全协同换热和独立换热两种换热模式的换热集成曲线,结果表明独立换热无法满足换热工艺要求。对完全协同换热和独立换热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独立换热?损是协同换热?损的十倍以上,协同换热的?效率达到92.82%,但是几种不同流量比例下的独立换热的?效率在45%左右,说明完全协同换热可以减小?损以及增强多股流换热过程的?效率。为了研究通道排列对板翅式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使用板翅式换热器设计软件Aspen Muse模拟比较几种不同的通道排列对应的多股流换热过程的zigzag图,根据此图评估各通道排列的优劣。模拟过程中发现Aspen Muse软件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本文对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建立模型,调用Aspen Plus的混合工质物性数据库,使用VBA编制程序。选择Chen公式计算沸腾换热系数,Shah公式计算冷凝换热系数。利用模拟软件对天然气液化过程中的多股流换热过程进行计算,对比分析复迭布置的相邻冷流的协同性对整个换热过程的影响。改变相邻冷流之间的换热热阻,对换热温差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若计算过程不考虑相邻冷流之间的协同作用,换热过程将无法进行,相邻冷流间协同性越好,多股流换热的换热量越大,换热效果越好。说明相邻冷流之间的协同作用对整个多股流换热过程十分重要。因此在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的设计中,相邻冷流之间协同换热的影响应计入其中。(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6-03-13)

肖武,王开锋,姜晓滨,胡鹏飞,贺高红[8](2015)在《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翅片通道中传热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及定性尺寸》一文中研究指出板翅式换热器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常用于多个冷热物流之间的换热,但是其通道数量众多,其内部流道中的流场和温度分布很难用实验方法来测定。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ANSYS,针对锯齿形翅片模拟了板翅式换热器进出口的温度场分布,根据热量平衡和热量传递速率方程,对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的各通道的温度分布进行模拟,并分别计算出各个流股在各个通道的二次传热表面最大传热距离,即通道定性尺寸。分别对两流股和叁流股的2个板翅式换热器进行通道温度场分布CFD模拟,从而计算得到板翅式换热器的定性尺寸。对于两流股一冷一热交替排列的通道,数值模拟的定性尺寸与简化的经验方法计算结果都为翅片的一半,而对于叁流股八通道的定性尺寸,中间的第四通道和第六通道的翅片定性尺寸大于基于传统计算方法得到的定性尺寸,对应的翅片效率小于传统方法得到的结果。基于板翅式换热器传热机理对结果分析表明,数值模拟结果比文献经验计算方法的结果更合理,即为板翅式换热器的设计提供了准确的基础参数,原因是数值模拟结果考虑了相邻多个通道热流量和温度对通道传热的影响,改进了传统方法仅考虑相邻通道热流量和温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应用化学》期刊2015年11期)

李俊[9](2015)在《机载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机载设备需冷量不断增大的要求,高效、紧凑的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成为发展趋势。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通道结构复杂,任一通道流体温度变化受众多因素制约,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翅片旁通效应、温度交叉和热量内耗现象,另外,机载环境下冲压空气与其它流体的交叉流动以及流体相变流动均会导致其传热机理更加复杂。本文针对交叉式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精确数值计算方法和结构优化设计等方面展开研究。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采用有限容积法,将换热器划分为W×L个子单元换热器,首次提出将子单元换热器尺寸与翅片间距、子单元换热器通道间横向能量传递与流体间流动方式相互独立的处理方式建立交叉式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数学模型,并通过VC++语言编制程序实现数值计算;另外,针对周期性通道排列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根据一个周期内换热器上下隔板热流量相等的特点,构建了一个周期内封闭的控制方程组,减小了周期性通道排列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计算工作量;考虑到翅片表面特性对数值计算方法准确性的影响,基于国外权威翅片特性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对特定翅片结构型式选取了最佳的实验关联式。(2)机载叁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性能分析基于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两种通道排列方式下机载交叉式叁股流板翅式冷凝器各股流体温度场、翅片温度分布特性;分析了目标流体能量分配与最大换热量之间关系;认为相变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换热时由于相变流体热容流大,相变对流表面换热系数高,会扼制单相热流体换热;不同通道排列方式下传热面积利用率不同,在相同温差驱动力下,将传热面积分配给热容流大且对流表面换热系数高的流体,传热面积利用率更高,换热量也越大;另外,对现有结构型式的换热器结构优化设计发现:将同一流体复迭布置的通道当做一个通道,热流体设计热负荷比例与通道分配比例接近时,更有利于换热器实际运行趋于设计工况。(3)机载叁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性能试验研究在热动力试验台和蒸发制冷循环试验台上对无相变和相变流体在交叉式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换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对多股流换热器的数值计算方法准确性进行了试验验证;以试验用叁股流板翅式换热器为例,对忽略同一层流体横向传热的可行性和子单元换热器尺寸的选取做了分析,认为从对流体出口温度预测角度考虑,换热器网格划分过密对数值计算结果影响不大,但是过密的网格划分必然导致计算效率的降低;通过交叉式叁股流板翅式换热器试验与数值计算结果对比,证明数值计算方法能够满足机载条件高精度计算需求,同时发现流体在换热器芯体内流量分配不均匀、相变流体的对流表面换热系数公式选取对数值计算精度有较大影响。(4)流量分配特性对换热性能的影响研究通过Fluent软件对板翅式换热器封头和单通道结构分别建立模型,研究了流体在通道和封头结构内流量分配特性,认为封头结构和导流片布置决定了流体在通道间和单通道内的流量分配趋势,流体质量流量、通道阻力等会影响流量分配不均匀度;首次以CFD数值模拟结果为基础建立了特定结构形式下换热器流量分配模型,并通过换热器计算程序研究了流量分配不均匀对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发现:在流体不同的入口参数以及物性参数条件下,流量分配不均匀对换热器换热性能影响不同,不同的热流体换热性能可能提升或下降;换热器通道的阻力特性影响流量分配不均匀性,阻力越小,通道间流量分配越不均匀,甚至导致各股流体的换热性能均下降。(5)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通道排列评价方法研究总结了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通道排列评价方法,在定负荷且各流体通道负荷平均分配下,基于累积热负荷均方差评价通道排列方式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在变负荷且考虑换热器通道间横向传热机理基础上,对累积热负荷均方差无量纲化,改进了温差均匀性因子表达式,并在变通道排列方式、变流体入口参数和变流体流动方式条件下以叁股流板翅式冷凝器为例验证了各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在考虑换热器横向传热条件下,为减小采用优化算法优化通道排列方式时的计算工作量,本文首次提出了采用子单元换热器通道排列特性寻优通道排列方式的新方法,并在变流体流动方式、变入口参数和变流体物性条件下研究了子单元换热器入口参数选取方法。(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5-09-01)

段钟弟,任滔,丁国良,陈杰,浦晖[10](2015)在《分相的多股流LNG绕管式换热器动态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预测海上浮式天然气生产储卸平台(LNG-FPSO)中绕管式换热器的动态特性,建立了一种分相的多股流LNG绕管式换热器动态模型。采用二维矩阵的描述方法建立了行列数为3(n+1)×3(n+1)的对角矩阵和互连矩阵,对多股流换热器传热计算中的物理参量进行数学表达,实现了多股流多相区换热关系的描述。采用分相区的建模方法提出了相边界交错排列下流体与管壁的传热模型和管壁温度的计算模型,实现了冷热流体在并发相变时的传热计算。实例表明该模型能够计算多股流形式的绕管式换热器,并能处理相边界"交错"的情况。与已发表的模型进行仿真对比,计算结果吻合良好,最大偏差小于4%。(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5年S2期)

多股流换热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多股流换热器是气体液化低温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工作性能对低温系统的降温特性和热力效率的影响显着。基于气液两相的容积节点原理建立多节点耦合的混合工质低温换热器动态模型及计算方法,对多股流换热器动态降温特性进行研究,重点分析换热器的漏热率和(屯液)液位波动对系统降温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漏热对启动过程降温特性影响不大,而在降温至低温区时较为显着。换热器液位波动对系统动态降温特性会有显着影响,低温多股流换热器通道内液位波动会引起循环工质组分、有效制冷量、降温速度的波动,从而造成系统降温速度显着偏离优化工作状态,效率降低。这表明在混合工质低温多股流换热器的设计和操作过程中应尽量采取措施,以避免通道内积液波动现象出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股流换热器论文参考文献

[1].欧阳新萍,秦洁,薛林锋,白桦,夏荣鑫.多股流绕管式换热器的管束排布及传热计算[J].化工进展.2019

[2].张镨,周理,郭开华,陈正华,王伟杰.基于多点耦合的低温多股流换热过程动态模拟[J].化工学报.2018

[3].梁成坡,张惠媛,秦留军,于旺.多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的结构分析[J].气体分离.2018

[4].张梓洲,张周卫,汪雅红,田源,赵丽.LNG一级五股流板翅式换热器的研究与开发[J].化工机械.2018

[5].李俊,蒋彦龙,周年勇,徐雷,施红.交叉式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数值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16

[6].肖武,王开锋,阮雪华,庄晨,胡云云.序列数编码的遗传算法柔性优化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通道排列[J].化工进展.2016

[7].吴秋丽.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的传热温差场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8].肖武,王开锋,姜晓滨,胡鹏飞,贺高红.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翅片通道中传热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及定性尺寸[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5

[9].李俊.机载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

[10].段钟弟,任滔,丁国良,陈杰,浦晖.分相的多股流LNG绕管式换热器动态模型[J].化工学报.2015

标签:;  ;  ;  ;  

多股流换热器论文-欧阳新萍,秦洁,薛林锋,白桦,夏荣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