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实践探讨李爱华

GIS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实践探讨李爱华

云南地质工程第二勘察院云南楚雄675000

摘要: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各种先进技术与理念快速融入人们的生活,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空间技术的不断发展中,GIS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和发展。GIS又称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保障,科学与系统工程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将GIS应用在土地规划中,能够对国家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土地决策、管理部门的工作量。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GIS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关键词:CIS;土地规划管理;应用实践

21世纪,世界各国呈现出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共享态势。互联网的不断普及,推动了很多的技术实践和理论研究。在互联网时代下,地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GIS技术为我国的土地规划管理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手段,为土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为了保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实行“节能减排”的战略方针,将GIS技术应用到城市土地规划、环境调查、灾害防治和交通运输中,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情况。使用GIS对各领域设计、规划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整理、编辑、修改与查询,完成数据的备份与存储。GIS技术能够实现土地资源的价值,有效发挥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一、GIS技术的功能性

近几年,我国对GIS技术的研究越来越重视。GIS是一种综合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是一种以测量、测绘为基础,建立数据库完成数据储存和分析的即时技术[1]。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获取、管理和处理,GIS技术的功能有以下几方面:

(一)采集与录入数据

GIS数据采集具有标准化、综合性、自动录入等特点,数据采集和输入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准确实时的数据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前提条件,地图数据、遥感图像数据、数字资料、文字报告等多种外部格式的数据在通过GIS采集、录入、整合处理后,可实现数据共享、数据规范化和标准化。

(二)编辑与更新数据

数据编辑又分为图形编辑和属性编辑。图形编辑是指建立拓扑关系、进行图形编辑、图形整饰、投影变换以及校正误差等等;属性编辑则是与数据库管理一起完成的。GIS能够对数据进行更新,用新纪录和新数据代替数据库中的原始数据与记录[2]。

(三)存储与管理

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条件就是存储和管理数据,对加工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空间数据的组织方法有栅格模式、矢量模型、矢量混合模型等。空间数据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系统的执行数据与分析功能。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融合工作在GIS技术研究中非常重要。

(四)空间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空间查询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分析功能,其中空间分析是GIS的核心功能,也是GIS与其它计算机系统的不同之处。在GIS支持下能够完成空间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解决实际生活与空间相关的问题。空间数据分析和处理是地理信息系统功能的重要标志[3]。

二、土地规划管理的目的

近年来,我国经济常年保持高速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大量增加。同时,很多地区的土地开发利用不够,内部挖潜力度不大,土地浪费严重。在当前形式下,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加强土地资源规划和管理,显得极为必要。

土地规划管理是根据土地资源的分布和配置,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对土地进行合理划分。土地规划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发展。对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科学编制,将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GIS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应用方式

将GIS技术应用于土地规划管理,能够为土地规划提供准确、科学的基础资料。在土地开发管理中应用GIS技术能够建立土地空间信息系统,为前期的土地规划设计进行择优分析。同时,GIS具有很好的空间分析能力和可视化能力,能够辅助土地资源管理部门进行规划设计。GIS在土地规划和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有以下几方面:

(一)在土地规划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在土地规划管理中需要大量的数据信息,利用GIS技术进行信息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无法对大量性、广泛性和动态性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信息采集与处理会耗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使用GIS技术能够采集大量的数据并加快数据处理速度。将GIS技术与遥感技术结合在一起,能够快速获取大量动态实时信息,完成GIS数据库的更新。通过GIS技术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可以直接得到理想的图件和数据,及时准确地反映土地信息,不但可以为后续的规划工作提供数据基础,更重要的是明确了土地性质、类别,从而明确土地的空间分布,确定各类土地的具体应用范围[5]。

(二)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的应用

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主要记录土地资源的使用情况和现状,其中包括了用地面积和权属等方面的信息。利用GIS技术能够保障土地编制记录信息的正确性、数据可靠性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成果的科学性。GIS技术能够满足土地利用规划的定时、定量和定质要求。地理信息数据库对不同类型的土地进行合理划分,方便工作人员随时对土地类型信息进行查询与分析。依靠GIS技术平台,能够建立土地资源总体规划数据库,结合现状实际情况及各类用地的需求量对一定时期(规划期)内各类土地利用情况进行预测,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修改和实施。

(三)在土地规划实施管理中的应用

GIS具有数据处理和管理能力,应用在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中能够提高管理的准确性、便捷性和有效性。GIS技术能够改变原先土地规划管理的结构层次,使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6]。

四、GIS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实例

某市国土资源局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成果和该市的基础地理数据,经规划基数转换,运用GIS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了土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该信息系统,能合理管控辖区内各类规划控制指标的使用情况,全面掌握全市土地利用情况,提高土地管理执法监察力度,建设意义重大。

五、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很多有利于人类生产活动的技术与系统得到大力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对国家的土地资源进行规划和管理,能够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GIS技术不仅能够对现有的土地使用现状进行评估,还能建立起土地信息的数据库,对土地的使用远景进行预测,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欧瑞强.GISGIS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5):28-28.

[2]何磊.基于RS和GIS的番禺区土地利用分类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35(4):25-28.

[3]沈明.土地规划管理信息化的历程与趋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8).

[4]吴大放,刘毅华,曾娟等.GIS技术在《土地经济学》网络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39):77-78.

[5]张合兵,桑振平,李晨等.基于GIS平台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7(3):288-293.

[6]周四舟.GIS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实践探讨[J].科技展望,2017,27(21):210.

标签:;  ;  ;  

GIS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实践探讨李爱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