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主义信仰论文-李庆

科学主义信仰论文-李庆

导读:本文包含了科学主义信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

科学主义信仰论文文献综述

李庆[1](2019)在《科学与信仰融合无间——“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被接受和传播的基本范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被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当作救国救民的"科学"接受和传播,并被他们自觉内化为一种精神追求和崇高的革命信仰。科学与信仰的融合,构成"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被接受和传播的基本范式。"五四"时期,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历史起点,科学与信仰的融合逻辑地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维方式,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一个十分成功的开端。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科学与信仰融合的基本范式,用这种范式指引和激励人们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而努力,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崇高理想去奋斗。要坚决反对任何割裂科学与信仰的想法和行动,因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和背叛,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刘晓梅[2](2019)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对新时代信仰教育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作为一本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的小册子,它的出版和发行在历史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所蕴含的理论宣传方法对于当下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其内容逻辑和写作特点的分析,概括出其对于新时代我国信仰教育的几点启示。(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08期)

王庆新[3](2019)在《超验信仰与科学的兴起和危机——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之争的哲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中国人对科学有着根深蒂固的误解,尤其忽视科学中的超验性假设。西方科学思想之源,可追溯到古希腊文明等处,尤为值得重视的,是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有关本体论和认识论的争论——本质上就是信仰和理性或宗教和科学之间的争论。这一争论通过中世纪的实在论与唯名论的争论,以及启蒙时期的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争论而传承到现代社会。这些争论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启蒙时期直至今天的延续,使得宗教与科学或信仰与理性在不同程度上相辅相成与相互补充,为西方宗教和科学研究同时注入高度的激情与活力,从而推动了西方近现代科学的高度发展,并深刻地影响了每个现代人的生活。历史证明,近现代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柏拉图主义所强调的超验性假设,也离不开亚里士多德所强调的感官经验。(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2019年03期)

李国华[4](2018)在《马克思主义的本真价值不容否定——割裂思想武器和科学信仰的有机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亵渎与背叛》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思想武器,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和科学基础上的价值体系和科学信仰,思想武器与科学信仰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本真价值所在,抛弃或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本真价值,割裂思想武器与科学信仰的有机统一,把马克思主义仅仅当作达到某种目的的思想武器或工具,本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亵渎与背叛。(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赵磊,赵晓磊[5](2018)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抑或科学?——基于科学方法论的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人,在方法论上都堂而皇之地以此作为"科学"的依据:只有能够处理样本数据的数学模型才能称为科学。由此引申出的问题是,什么样的理论才有资格进入科学的范畴?本文从科学的基本特征出发,讨论了四个问题:其一,科学与实证的关系;其二,科学与理性的关系;其叁,科学实证异化为狭隘实证;其四,狭隘实证的哲学根源。由此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检验马克思主义的实证方法,并不是几个数学模型,而是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换言之,最有效的实证并不是用几个样本数据的统计检验就可以做到,而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实践检验。以此判断,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科学。因此,破除经济学对数学模型的迷信,回归马克思主义用实践来检验理论的本质要求,不仅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更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经济纵横》期刊2018年09期)

黄晶,王铁成,展海燕[6](2018)在《网络文化语境下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教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青年大学生有无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网络文化的冲击给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带来一定挑战。文章针对民办高校被教育者、教育者、民办高校自身在网络文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力求找出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陕西教育(高教)》期刊2018年04期)

谢春妮[7](2018)在《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具备多方面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肩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栋梁。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崇高信仰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程。在各种思想潮流、宗教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迫在眉睫。(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李飞虎[8](2017)在《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科学信仰的影响及其应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信仰,即马克思主义信仰或共产主义信仰。树立大学生的科学信仰,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历史虚无主义却又一次掀起波澜,试图动摇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让我国大学生树立西方的价值观,实现“颜色革命”。由此,从专业的传播学角度研究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路径、揭批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逻辑、为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献计献策,是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梳理了学术界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概念、危害、产生的根源、论战的叁大核心问题之后,从历史虚无主义动摇四项基本原则的角度详细论述了历史虚无主义动摇大学生科学信仰的表现。在此基础上,结合“冰点事件”和《炎黄春秋》办刊宗旨的变化,揭示了历史虚无主义运用“把关人”理论动摇大学生科学信仰的传播逻辑。以《真有儒家背景的人怎么会敌视西方普世价值》一文为例,揭示了历史虚无主义运用“意见领袖”理论动摇大学生科学信仰的传播逻辑。以“告别革命论”的宣传,探析了西化分子营造舆论气氛,促进“负面螺旋”上升的传播逻辑。结合学术界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第叁次论战、“作业本”事件,探析了历史虚无主义运用议程设置理论宣扬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逻辑。最后,以洪振快的《“狼牙山五壮士”的细节分歧》为例,分析了历史虚无主义综合运用传播学理论动摇大学生科学信仰的传播逻辑。通过理论与实际结合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揭示出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手法。在论文的最后,针对历史虚无主义专业的传播伎俩,针尖对麦芒,再从传播学四大理论入手,提出了一些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思政课设置议程传播、促进“螺旋”正向上升、树立“意见领袖”、发挥“把关人”作用等。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找历史虚无主义的藏身之处,揭批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手法,遏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帮助大学生甄别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夯实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从而服务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期刊2017-04-01)

周婷[9](2016)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性质再思考——由邓晓芒《信仰叁题:概念、历史和现实》引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信仰是社会生活中十分重要的领域,信仰建设在人们联系日益紧密的当下十分重要。信仰的概念、历史和现实叁题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澄清。在马克思历史观的视野里,信仰是属于上层建筑的存在,虽然信仰一旦生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是归根到底来说信仰的生成与演进是受经济基础决定与制约的,随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而改变。从现实来看,信仰在今天的中国肩负着时代未来的重要责任,信仰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设必须是科学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评价》期刊2016年04期)

施杭齐[10](2016)在《关于当代中国青少年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少年作为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未来,承担着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在当前中国复杂的社会形势下,长期存在着意识形态相互斗争的局面。因此,我们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目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在青少年中的指导地位,努力促使青少年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本文就当代中国存在的青少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的现象、原因以及改善途径作出研究,目的在于帮助青少年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以更好地实现个人成长发展。(本文来源于《改革与开放》期刊2016年18期)

科学主义信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作为一本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的小册子,它的出版和发行在历史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所蕴含的理论宣传方法对于当下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其内容逻辑和写作特点的分析,概括出其对于新时代我国信仰教育的几点启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科学主义信仰论文参考文献

[1].李庆.科学与信仰融合无间——“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被接受和传播的基本范式[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刘晓梅.《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对新时代信仰教育的启示[J].现代交际.2019

[3].王庆新.超验信仰与科学的兴起和危机——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之争的哲学意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

[4].李国华.马克思主义的本真价值不容否定——割裂思想武器和科学信仰的有机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亵渎与背叛[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5].赵磊,赵晓磊.马克思主义:信仰抑或科学?——基于科学方法论的解读[J].经济纵横.2018

[6].黄晶,王铁成,展海燕.网络文化语境下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教育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8

[7].谢春妮.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

[8].李飞虎.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科学信仰的影响及其应对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7

[9].周婷.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性质再思考——由邓晓芒《信仰叁题:概念、历史和现实》引发[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6

[10].施杭齐.关于当代中国青少年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6

标签:;  ;  ;  ;  

科学主义信仰论文-李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