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光谱论文-张霖,蒋新生,徐建楠,李静野,赵亚东

火焰光谱论文-张霖,蒋新生,徐建楠,李静野,赵亚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火焰光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汽油,火焰,燃烧初期,光谱特征

火焰光谱论文文献综述

张霖,蒋新生,徐建楠,李静野,赵亚东[1](2019)在《92号汽油燃烧初期火焰光谱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丰富油料火灾探测机理研究,自主搭建油料燃烧模拟实验台架,排除自然光线背景光谱等的影响后,使用光谱测量装置对油池中92号汽油燃烧火焰发射光谱数据进行采集,得到92号汽油燃烧初期火焰光谱。对92号汽油燃烧发射光谱进行频域分析、时域分析以及特征参数分析,得出其燃烧火焰发射光谱的相关性质:在380~780nm可见光波段,光谱强度较强,随反应的进行强度逐渐增大,随波长增大强度呈上升趋势,存在较多明显的特征谱峰,可以作为粗略检测92号汽油燃烧火焰辐射强度的特征区域。200~1 100 nm的整个波段内,初步可将光谱强度相对较大、特征峰值较易辨识的431、512、516、547、589、766、769、928、933 nm作为92号汽油燃烧火焰识别的标志波长。(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9年10期)

祝慧雯,何磊,杨家宝,郭庆华,龚岩[2](2019)在《气化炉内柴油火焰光谱辐射特性及CH~*二维辐射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火焰的自发辐射光谱与火焰的结构、温度分布等燃烧特征参数密切相关。对激发态自由基辐射的辐射强度与二维分布进行研究,可清晰地反映火焰燃烧状态而不对火焰产生扰动。基于多喷嘴对置式气流床气化实验平台,利用光纤光谱仪和配置CCD相机的高温内窥镜,对柴油扩散火焰的辐射光谱及CH~*辐射二维分布特性进行研究。考察了当量比和撞击作用对火焰辐射光谱和CH~*辐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柴油火焰在306.47及309.12 nm处存在OH~*辐射特征峰,在431.42 nm处存在CH~*辐射特征峰,且存在明显的碱金属原子Na~*(589.45 nm), K~*(766.91和770.06 nm)发射光谱。此外,由于柴油不完全燃烧生成大量碳黑,在辐射光谱的可见光波段产生了强烈的连续黑体辐射。火焰中的黑体辐射对CH~*辐射特征峰的检测存在干扰,且当量比越低时背景辐射越强,对自由基特征峰检测干扰越大。基于普朗克定律利用插值法可扣除430 nm附近波段背景辐射。柴油火焰中CH~*辐射峰值随当量比的增加单调减小, CH~*辐射等值线沿火焰发展方向依次出现叁峰状、双峰状及单峰状,最终收缩为以反应核心区为中心的圆核。随着当量比的提高,出现各个形状的CH~*辐射强度阈值不断降低,火焰主反应区面积减小且向下游移动,当量比增加到1.0附近时,理论上柴油完全燃烧, CH~*辐射强度显着降低,贫燃火焰的CH~*辐射强度及分布区域几乎稳定不变。利用CH~*辐射强度值判定火焰举升长度,对于单喷嘴射流火焰,火焰举升长度随当量比的增加经历了显着增加后小幅下降的过程。相同当量比时两喷嘴撞击火焰CH~*辐射强度峰值始终高于单喷嘴射流火焰对应值;火焰举升长度随当量比的增加小幅增加。火焰撞击的约束作用使得火焰举升长度不易随着当量比变化发生较大波动,燃烧更加稳定。这为定量判断火焰燃烧状态提供了一种直观、有效的方法,同时为柴油燃烧的化学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9年10期)

宋元航,侯鑫,李党国[3](2019)在《原子吸收火焰光谱法测试卷烟纸中钙、镁含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微波消解方法处理样品,用原子吸收火焰光谱法测试卷烟纸中钙、镁含量,该方法消除了磷酸盐对钙、镁测试的影响,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准确度好。适用于卷烟纸中钙和镁的测定。(本文来源于《中华纸业》期刊2019年18期)

余登美,娄春,黎康星,傅峻涛,程强[4](2018)在《基于实验教学的火焰光谱测量系统设计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实验教学对燃烧测量的需求,设计了一套火焰光谱测量系统。该系统以一台可见光光谱仪为主要设备,通过自行开发的火焰光谱处理软件可测量各种火焰光谱辐射强度,并结合热辐射定律及双色法可计算出火焰温度和黑度,反映火焰燃烧状态。本系统易于操作,应用于实验教学中,分别测量了乙烯火焰和酒精灯火焰,计算了乙烯火焰温度和黑度,并根据测得光谱强度分布判断出酒精灯火焰中包含碱金属元素,向学生展示了火焰光谱测量的方法及特点。(本文来源于《实验室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李新利,李一娇,卢钢,闫勇[5](2018)在《基于火焰光谱和特征工程的生物质燃料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火焰光谱包含了丰富的燃烧信息,火焰自由基的光谱特征对不同生物质燃料识别具有重要影响。文中通过生物质燃烧火焰和火焰自由基光谱特征的测量,结合特征工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支持向量机的生物质燃料识别技术。该技术通过光纤光谱仪获得生物质火焰辐射强度和火焰自由基(OH*(310.85nm),CN*(390.00nm),CH*(430.57nm)和C_2*(515.23nm、545.59nm))辐射强度信号,通过特征提取、基于Filter的特征选择和基于字典学习的特征学习,构建特征工程,获得能够准确反应样本类别的特征,并结合改进的网格搜索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径向基核参数γ和误差惩罚因子C,建立生物质燃料识别模型。在燃烧试验炉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15期)

张彩军,韩阳,何世宇,杨爱民,常锦才[6](2018)在《炉口火焰光谱驱动的炼钢终点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自动炼钢过程中炉口火焰光谱数据的有效特征提取提供一种快速算法,实现自动炼钢过程的碳含量和温度值的动态预报,以推动智能炼钢进程。本研究采用分波段最小二乘拟合算法对炉口火焰光谱信息的稳定特征进行提取,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对炉口火焰光谱信息的不稳定特征进行提取,构建了时间、光谱数据主特征、累计耗氧量、碳含量、温度值等一一对应的样本集,借助极限学习机拟合算法构建了不同条件下的自动炼钢过程的碳含量和温度动态预报模型,通过预测误差矩阵、炼钢初始条件实现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动态预报模型分类,为不同条件下的样本提供最优的动态预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分波段最小二乘拟合算法和小波分析算法提取的炉口火焰光谱信息的稳定特征和不稳定特征,可以很好地反映全光谱信息;基于绝对误差设计交叉实验,得到的样本类别、预测模型类别和样本初始条件之间呈现出了一致性;光谱信息数据挖掘可以为自动炼钢过程中碳含量和温度值的动态预报进行修正标定,为炼钢终点的控制提供支持。(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张彩军,韩志杰,杨爱民,潘宇航,常锦才[7](2017)在《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转炉火焰光谱特征分析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钢铁大数据的深度挖掘有助于数据的科学利用,可以有效的为钢铁生产提供指导。转炉炼钢过程中,运用光电探测器对炉内火焰进行光谱数据采集,平均每炉可以得到1800*2048个数据,针对这些数据的科学分析、特征提取与合理应用,有助于挖掘炉内气氛、铁水中碳元素含量和铁水温度等重要参数。本文应用希尔伯特-黄变换算法,对光谱数据原始信号进行微分经验模态分解,得到代表光谱有效信息的固有模态函数,然后对占据信号大部分能量的固有模态函数-5进行时频分析,得到转炉炼钢过程中的特征点,初步解决了通过光谱信息得知碳含量变化的问题,为转炉炼钢终点碳含量的控制提供了指导。(本文来源于《2017高效、低成本、智能化炼钢共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7-04-25)

尹峰[8](2016)在《基于火焰光谱检测的炉内煤种辨识与锅炉优化控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的即将生效,当前节能减排的大环境对能源行业发展格局形成了很大冲击,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户的燃煤电厂,急需进一步提高锅炉运行效率以缓解减排压力。而近几年,机组本体设备与辅助系统工艺改进方面的节能潜力已几乎耗尽,目前最有前景的研究方向就是利用先进控制技术实现锅炉的优化运行,而锅炉优化控制的技术瓶颈则在于炉内参数的在线测量与先进控制算法对复杂工况的适应性。本文针对这两项技术需求,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通过火焰发射光谱的基础理论与测量机理研[,利用Na、K、Li等碱金属元素含量与比例对煤种的标识意义,提出了基于煤粉火焰光谱中碱金属原子发射光谱强度关系特征的煤种辨识方法,从机理上对测量与环境因素进行消去与补偿,获得稳定的特征量,实验结果表明特征量可复现、可区分、工况适应性满足煤种辨识要求。2)根据煤种辨识的机理特征向量,结合一系列辅助特征参数,采用SVM算法实现煤种辨识方法的算法设计、系统开发与应用测试,验证了基于炉内火焰发射光谱特征的煤种辨识方法的准确性。3)开展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LSSVM)的锅炉效率软测量研[,以及基于T-S模糊建模与遗传寻优的锅炉效率优化控制算法,提出并实现以下技术路线:利用DCS与煤种辨识系统实时获取足够量的锅炉燃烧参数与煤种参数,选取平稳工况以正平衡法计算离散的锅炉效率,用于锅炉效率软测量建模,并以此模型实现锅炉效率的连续测量与优化控制。4)提出了新型结构的带参考模型与扰动模型的广义预测控制(RDM-GPC)算法与带导前扰动模型的预测函数控制(LDM-PFC)算法,经对比仿真测试,在模型适应性、响应速度与控制精度方面都有明显优势,控制方案可用于煤粉锅炉的主蒸汽温度与压力等重要性能参数的优化控制。5)开发了用于优化控制算法集成应用的热工优化控制平台(TOP)系统,提出了递进式安全控制机制,以及上位高级运算与下位实时控制的灵活配置方式,为优化控制系统高效灵活应用创造了良好条件。(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12-13)

陈亮,肖秀友[9](2016)在《提高中波红外输出含添加剂诱饵火焰光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红外诱饵近红外强度高,中波红外强度低的缺点,根据物质红外辐射率与波段、温度的关系,选择合适的添加剂制作诱饵药柱,采用SR-5000N红外光谱辐射计对诱饵药柱燃烧火焰的红外光谱进行了测试。光谱分析表明,添加剂既会影响峰值强度,也会影响峰形,但峰值强度比与区间强度比并非一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温下中波辐射率高,短波辐射率低的添加剂,可有效提高中波红外输出而抑制短波输出。(本文来源于《兵器装备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冯军,蒋新生,翟琰,徐建楠[10](2016)在《油品燃烧火焰光谱特性模拟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油料火灾在预警消防上存在的反应不灵敏、识别准确率不高等问题,构建了基于发射光谱分析法的光谱特性模拟实验系统,通过Mcpherson公司Model 234/302真空紫外光谱仪对0号柴油和航空煤油燃烧火焰光谱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与蜡烛燃烧火焰光谱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200~550 nm波段上油品燃烧火焰光谱以及发射光谱谱峰的主要自由基离子,验证了Fenimore关于碳氢燃料快速型NO理论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后勤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火焰光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火焰的自发辐射光谱与火焰的结构、温度分布等燃烧特征参数密切相关。对激发态自由基辐射的辐射强度与二维分布进行研究,可清晰地反映火焰燃烧状态而不对火焰产生扰动。基于多喷嘴对置式气流床气化实验平台,利用光纤光谱仪和配置CCD相机的高温内窥镜,对柴油扩散火焰的辐射光谱及CH~*辐射二维分布特性进行研究。考察了当量比和撞击作用对火焰辐射光谱和CH~*辐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柴油火焰在306.47及309.12 nm处存在OH~*辐射特征峰,在431.42 nm处存在CH~*辐射特征峰,且存在明显的碱金属原子Na~*(589.45 nm), K~*(766.91和770.06 nm)发射光谱。此外,由于柴油不完全燃烧生成大量碳黑,在辐射光谱的可见光波段产生了强烈的连续黑体辐射。火焰中的黑体辐射对CH~*辐射特征峰的检测存在干扰,且当量比越低时背景辐射越强,对自由基特征峰检测干扰越大。基于普朗克定律利用插值法可扣除430 nm附近波段背景辐射。柴油火焰中CH~*辐射峰值随当量比的增加单调减小, CH~*辐射等值线沿火焰发展方向依次出现叁峰状、双峰状及单峰状,最终收缩为以反应核心区为中心的圆核。随着当量比的提高,出现各个形状的CH~*辐射强度阈值不断降低,火焰主反应区面积减小且向下游移动,当量比增加到1.0附近时,理论上柴油完全燃烧, CH~*辐射强度显着降低,贫燃火焰的CH~*辐射强度及分布区域几乎稳定不变。利用CH~*辐射强度值判定火焰举升长度,对于单喷嘴射流火焰,火焰举升长度随当量比的增加经历了显着增加后小幅下降的过程。相同当量比时两喷嘴撞击火焰CH~*辐射强度峰值始终高于单喷嘴射流火焰对应值;火焰举升长度随当量比的增加小幅增加。火焰撞击的约束作用使得火焰举升长度不易随着当量比变化发生较大波动,燃烧更加稳定。这为定量判断火焰燃烧状态提供了一种直观、有效的方法,同时为柴油燃烧的化学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火焰光谱论文参考文献

[1].张霖,蒋新生,徐建楠,李静野,赵亚东.92号汽油燃烧初期火焰光谱特征研究[J].当代化工.2019

[2].祝慧雯,何磊,杨家宝,郭庆华,龚岩.气化炉内柴油火焰光谱辐射特性及CH~*二维辐射特性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

[3].宋元航,侯鑫,李党国.原子吸收火焰光谱法测试卷烟纸中钙、镁含量的研究[J].中华纸业.2019

[4].余登美,娄春,黎康星,傅峻涛,程强.基于实验教学的火焰光谱测量系统设计及应用[J].实验室科学.2018

[5].李新利,李一娇,卢钢,闫勇.基于火焰光谱和特征工程的生物质燃料识别[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8

[6].张彩军,韩阳,何世宇,杨爱民,常锦才.炉口火焰光谱驱动的炼钢终点控制[J].仪器仪表学报.2018

[7].张彩军,韩志杰,杨爱民,潘宇航,常锦才.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转炉火焰光谱特征分析及应用[C].2017高效、低成本、智能化炼钢共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

[8].尹峰.基于火焰光谱检测的炉内煤种辨识与锅炉优化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6

[9].陈亮,肖秀友.提高中波红外输出含添加剂诱饵火焰光谱研究[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6

[10].冯军,蒋新生,翟琰,徐建楠.油品燃烧火焰光谱特性模拟实验研究[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16

标签:;  ;  ;  ;  

火焰光谱论文-张霖,蒋新生,徐建楠,李静野,赵亚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