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评价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锥切术疗效89例临床分析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评价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锥切术疗效89例临床分析

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永州425006

【摘要】【目的】:探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锥切术治疗前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状况变化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经阴道镜宫颈活检病理证实CIN2和CIN3同时合并有HR-HPV感染患者89例,其中CIN2患者52例行环状电切术(LEEP),CIN3患者37例行冷刀锥切术,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环状电切术组术后6个月随访,治愈率90.4%,;冷刀锥切术组术后6个月随访,治愈率89.2%。(2)环状电切术组术后6个月HR-HPV阴转率75.0%,冷刀锥切术组术后治疗6个月HR-HPV阴转率75.6%。结论:宫颈锥切术是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合并HPV感染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且对高危型HPV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锥切术;HPV阴转率

本研究采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杂交捕获法Ⅱ(Hc2检测高危型HPV-DN和阴道镜检查相结合的方法)不仅用于评价宫颈锥切术治疗高级别CIN疗效价值,还可以作为CIN治疗后残留病变或复发病变预测及随访的有效手段,指导患者下一步临床处理,对易发宫颈癌的高危患者能起到系统管理的作用,从而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自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的89例行宫颈锥切术患者,平均年龄34.6岁,平均孕次2.3次,平均产次1.5次。TCT检查结果为23例ASCUS、16例ASC-H、8例LSLL、36例HSLL、不排除鳞状细胞癌6例。

1.2方法

1.2.1TCT检测方法:取材时使用专门的TCT毛刷,运用专门的TCT取样瓶,并将采集于鳞状上皮和宫颈管交界部位的细胞放入其中,同时将其制作成薄层图片,该项操作一般在专门的TCT制片机上进行,并且进行HE染色。

1.2.2高危型HPV-DNA检测:采用Digene宫颈刷和标本运送培养基。其高危型检查盒可同时检测引发宫颈癌的13个HPV高危亚型。Hc2HPV检测临床判定标准为1pg/ml,当样本中病毒含量高于该数值时定义为阳性,低于该数值时定义为阴性。

1.2.3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为意义不明的ASCUS、ASC-H、LSLL、HSLL及不排除鳞状细胞癌的高危型HPV-DNA阳性女性患者月经干净3-7天采用阴道镜检查,同时取宫颈可疑病变处多点取材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1.3手术方法

1.3.1环状电切术月经干净3-7天内施术,取膀胱截石位,常规进消毒,暴露宫颈,三角形电极要进行合适的选择;宫颈3点部位放电刀,病变组织在进行垂直切入以后,进行360度旋转,一般为逆时针旋转,切除病变组织;如果是范围较大的病变组织,应当在环形电极的作用下,将切除范围不断扩大,切除的宫颈管深度为2cm,宽度应为病灶外0.5-1.0cm,创面用电极电凝止血,切除组织送病检。

1.3.2冷刀锥切术月经干净3-7天内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暴露宫颈,用2%复方碘液涂抹宫颈表面显示病变部位,在宫颈部碘不着色区以外至少0.5cm处由浅入深作圆锥形切除,锥体深度为2.0-3.0cm。宫颈创面电凝止血后,扩宫器指引下可吸收线连续环状缝合宫颈创面形成新宫颈,阴道填塞纱布压迫24小时后取出。

1.4术后随访术后随访内容包括妇科检查、宫颈TCT、HR-HPV检测。随访时间:术后6个月。如果细胞学异常者再进行阴道镜检查,并行宫颈多点活检。

1.5手术治疗效果判断:参照国际妇科肿瘤学会第3版《妇科恶性肿瘤分期及临床实践指南》治愈:术后TCT正常,复发:术后无CIN残留,术后6个月TCT异常。术前HR-HPV感染,术后HR-HPV复查阴性为转阴。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

2.1宫颈锥切术与阴道镜多点活检病理结果比较环状电切术组术后发现CIN2病灶43例,诊断符合率82.7%,LEEP术后病检分别为CIN17例,CIN32例;冷刀锥切术组术后发现CIN3病灶32例,诊断符合率86.5%,冷刀锥切术后病检分别为CIN23例,宫颈浸润癌2例。LEEP术后50例(96.1%)仍维持CIN2诊断,2例诊断CIN3;冷刀锥切术后35例(94.1%)仍维持CIN3诊断,2例诊断宫颈浸润癌。

2.2两组6个月随访及阴道镜活检病理情况比较环状电切术组术后治疗6个月随访,治愈47例,治愈率90.4%,随访TCT异常5例再次阴道镜下活检,CIN13例,CIN22例,无进展病例;冷刀锥切术组术后治疗6个月随访,治愈33例,治愈率89.2%,随访TCT异常5例再次阴道镜下活检,CIN12例,CIN21例,2例宫颈早期浸润癌中1例TCT异常阴道镜下活检为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2),无一例进展病例。

2.3环状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术治疗后6个月HR-HPV转阴情况52例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为CIN2经环状电切术(LEEP)术后6个月HR-HPV转阴率75.0%(39/52),37例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为CIN3经冷刀锥切术后治疗6个月HR-HPV转阴率75.6%(28/37)。

3.讨论

3.1宫颈锥切术在治疗高级别CIN中的作用

CIN发展为浸润癌为正常情况的7倍[1]。特别是对于重度CIN(即CINⅡ~CINⅢ),更应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不需要麻醉,操作简便,手术能在门诊进行,在切除病变同时,又提供了组织学诊断,确定是否已将病变部位完全切除时,可通过检查标本边缘状况进行观察,并将宫颈微小浸润癌的漏诊率降低;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且不影响妊娠;是处理宫颈癌前病变常用的有效方法

3.2清除高危型HPV中宫颈锥切术的作用

引起宫颈癌及其癌前变的必要条件为高危型HPV感染。研究结果表明,宫颈HPV感染后,具有7-12月左右的自然清除时间,且持续感染的患者比较少[3]。患CINⅢ的风险,在持续高危型HPV感染者中比率较高,大约增加100-300倍。因此HPV的转归在CIN治疗中意义非常重大。

3.3Hc2检测宫颈高危型HPV-DNA在宫颈锥切手术治疗高级别CIN患者术后后监测并评价治疗效果的意义

研究数据显示,剂量反应关系是颈病变程度和高危型HPV含量的关系,即病毒负荷量越高,子宫颈病变加重的危险越大。高危型HPV感染高级别CIN患者宫颈锥切治疗后仍比正常人群发生宫颈癌的机会高出4-5倍,CIN有高危型HPV持续存在,则还将发生CIN甚至宫颈癌。

以上表明,宫颈锥切术治疗高级别CIN合并HR-HPV感染病例具有良好疗效。对于已经接受宫颈锥切术治疗的CIN患者采用Hc2方法检测高危型HPV-DNA评估其疗效、判断预后、随访以及治疗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郎景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5)261-263

[2]王雁.孔为民.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全子宫切除术对CINⅢ合并高危型HPV阳性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6,32(2):122-125.

[3]杜宏,索兰草,刘红贤等.甘肃地区女性宫颈HPV感染现状[J].实用预防医学,2015,22(1):17-20.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妇产科

标签:;  ;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评价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锥切术疗效89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