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城县1961年-2010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宁城县1961年-2010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隋振玲1张晓宇2

(1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医院内蒙古赤峰024200)

(2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赤峰024200)

【中图分类号】R【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3-0202-01

【摘要】为探索我县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以期为预防控制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我们用流行病学方法对我县1961年-2010年食物中毒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年共发生食物中毒109起,中毒2046人,死亡33人。食物中毒的特点是二、三季为发病高峰期,肉及肉制品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居首位,以农村家庭散在发生为主。提示:我县食物中毒防治工作重点在广大农村,建议加强对肉类的卫生监督管理,尤其在二三季度更应引起注意。

【关键词】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毒食品肉及肉制品

预防食物中毒是食品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探索我县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加强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以期为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我县1961年-2010年食物中毒情况进行整理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统计资料来自我县1961年-2010年食物中毒报表,食物中毒专题报告及食物中毒原始报告卡。

1.2分析方法:用流行病学方法对中毒季节分布、行业分布、食品种类分布作统计分析

2、结果

2.1食物中毒基本情况:1961年-2010年间我县共发生食物中毒109起,中毒2046人,食物中毒年均发病率33/10万,死亡33人,病死率1.61%,平均每起中毒18.77人。

2.2食物中毒季节分布:食物中毒季节分布情况为,第二、三季度食物中毒高发季节,共发生92起,占总中毒起数的84.40%,中毒1784人,占中毒总人数87.19%,其中,食物中毒主要集中在6-9月。

2.3食物中毒行业分布:按进餐场所分布,发生食物中毒主要集中在散在家庭进餐,其中毒起数为64起,占58.72%,中毒人数783人,占38.27%,死亡31人,病死率3.96%,其次为个体摊贩、集体食堂、中毒起数分别占18.35%,16.51%,中毒人数分别占22.14%,26.93%。且食物中毒起数农村高于镇区。

2.4中毒食品分类: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为肉及肉制品,共52起,占47.70%,其中食用病死、死因不明的畜禽肉所致食物中毒共37起,占71.15%;熟食贮存不当引起中毒11起,占21.15%;肉及肉制品腐败变质4起,占7.69%;其次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是被农药污染的粮食及化学毒物污染盛装食品的用具所致的食物中毒,共25起,占22.94%。

3、讨论

3.150年来,我县食物中毒总的来看,呈现波浪式下降趋势,60年代为食物中毒发生高峰期,食物中毒占总起数的41.28%,其次为80年代,占30.28%,90年代后发生率降低,91年—2000年仅2起,占1.83%,2001—2010年也发生2起,占1.83%。

不同时期食物中毒特点不同,防治策略亦有所差异,60年代,食物中毒发生次数较高,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亦较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此时期我县连续三年遭受特大洪水灾害,粮食减产,人民生活水平很低,人们食用野生植物等代食品情况普遍,中毒后病死率较高。70年代,人们生活水平及卫生知识和卫生意识的提高,食物中毒有所下降,80年代,全县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体摊贩逐渐增多,尤其个体摊贩,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食品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售各个环节的卫生质量,导致此时期肉类食物中毒现象很多。

3.2食物中毒总的规律是以二、三季为高峰期,尤以6-9月份最为突出,这点与全国大部分地区及我区历年食物中毒发生的季节分布相同。

鉴于此,我县食物中毒防治工作重点仍是二、三季度,重点是禁止销售病死、死因不明的畜禽肉类及腐败变质的食品,加强对农药的管理,严防细菌性及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3.3历年来,食物中毒总的趋势是以散在居民家庭进餐引起的食物中毒为主,其次个体摊贩和集体食堂。从中毒发生起数、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看,农村高于城镇,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村家庭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卫生条件较差,人们缺乏卫生知识,建议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农民卫生意识提高的宣传,打击不法商贩,提高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宁城县预防食物中毒的工作意见,1962内部资料.

[2]陈炳卿.《营养与食品卫生学》,1999、10;204-206.

[3]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标签:;  ;  ;  

宁城县1961年-2010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