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创新的思路

初中作文教学创新的思路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白沙河街道麻兰中学266700

回顾几年来初中作文教学创新的历程,我着眼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循着“产生兴趣→培养兴趣→发展兴趣→巩固兴趣”的教学创新思路,做到了“四个结合”,带来了“四种变化”。

一、课外阅读与说话能力训练结合,学生说话由短变长,产生了写作兴趣

有一部分学生特别害怕写作文,其根本原因,除了学生生活面、知识面窄的因素外,关键还是受到了“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从引发学生情感入手,形成最富有创造力的心态,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冲动,产生写作兴趣,成了改革作文教学的关键。基于上述认识,我首先抓了课外阅读与说话能力的训练,并使二者紧密结合。

根据新的语文教学大纲的精神,我抓了“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自愿订阅或借阅有益的课外读物。每班平均每人拥有两种以上的有益书刊,学生自筹有益读物近五百册。同时解决阅读的方法和时间问题,一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读。在阅览室里,学生自由选阅。同学们各行其是:有的看报,有的读书,有的摘抄优美词句,有的写心得体会……整节课有声有色、十分丰富。

在此基础上,我着力寻求与“说”的结合。我借鉴《演讲与口才》上“一分钟讲演”的经验,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一分钟讲话”的活动,具体做法是:利用当天语文课的前五分钟,分三人一组,每人讲一分钟的话。要求认真对待自己的一分钟,讲话力求形象生动,吸引人。讲话题目自拟,内容自定,可以是一段新闻、一段名言等。讲话完毕,互评优劣。同时,这一活动的开展,又使同学们自觉地利用课余时间读有益的课外书籍,收到了读促说、说促读的双向效果,写作的源头活水来了,写作的兴趣便自然产生了。

二、课内作文与课外练笔结合,作文字数由少变多,培养了写作兴趣

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我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做到:课内作文序列化和课外练笔多样化相结合。主要方法是按新教学大纲规定,进行不同体裁作文训练,同时要求教师根据新教材“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等内容,严格进行序列化的训练。这样的训练,多在课内进行。至于课外练笔,花样就更多了。诸如写日记、周记,办手抄报、墙报、黑板报,组织作文竞赛,开展文学社团活动等。特别是班中开展的“人人当编辑”的活动,更是别具特色。他们以教室后面的黑板为阵地,天天办板报,人人当编辑。每人轮流值班一天,一学期可轮流两次。每当论到自己当编辑,同学们就将事先准备好的文章写到黑板上,并配以适当的插图。小编辑之间,相互学习,暗暗竞争,唯恐办得不如别人。

这样,就把课外练笔融进了课内作文的教学之中,使二者融为一体。学生从课外写作中感受到了写作的乐趣,培养了写作兴趣。加上课外阅读和口头表达能力的配合训练,作文的“源头活水”一起涌来,作文时无话可说变得有话可说,字数由少变多,篇幅由短变长。

三、统一命题与自由命题结合,写作训练由单一变多项,发展了写作兴趣

“统一命题”是根据大纲和教材的规定,由教师出题,学生统一作文。这种统一命题作文有别于前面的课内作文,表现为教师命题的范围比较灵活,学生完成作文的时间比较宽松(不强调当堂交,多在课外进行)。“自由命题”则是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实际所进行的自由的课外活动。我的看法是:由教师“统一命题”作文实在有其束缚思维、抑制创造力的弊端;但不能因此全部否定,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学生思维处于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作文能力介于会与不会之间,还需要教师多加指导,绝不能放任自流。我主张将“统一命题”作文与“自由命题”作文结合起来,经常变换,交替进行。我的做法是:建立大小两种作文本,做到大小作文结合。所谓大作文,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统一命题作文;所谓小作文,是指在课外练笔中学生自由命题的作文。对于前者,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批改原则,灵活批改,集中讲评;对于后者,则要求教师定期抽查、选优、评优,多予鼓励。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是增加了写作的量;二是提高了写作的质。“学生在这种状态下的所作所为是充满信心的,而信心和能力常常是互为因果。”(《课程·教材·教法》彭慧敏文)。每学期结束学生都将自己的大小作文的优秀篇目(相对而言)整理汇编成册,并自取其名,自撰序文,从中享受到创新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发展了写作的兴趣。

四、学生批改与教师讲评结合,差生作文由怕变爱,巩固了写作兴趣

如前所述,对于统一命题作文,要求教师灵活批改,及时讲评。为了使学生批改与教师讲评相结合,我试行了作文评改“三为主”的办法。即:批改以学生为主;讲评以教师为主;无论是批改,还是讲评,都要以差生为主。在作文评改上经历了一个“印范文→教符号→互批改→写后记→总评阅”的评改过程。首先,教师把各种文体的批改范文印发给学生,要求他们反复阅读原文,仔细揣摩批改的地方,认真推敲眉批、总批。在此基础上,教师教给统一的批改符号,然后照此互相批改,并把批改完的作文交给本人审查后写出评改后记,最后交教师总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由慢变快,由陌生到熟悉,培养了“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

教师的总评,应当把重点放在差生上。要提高差生的作文水平,首先要消除差生心理上的毛病,使之自尊、自信。只有这样,差生潜在的内在力量才能爆发出来,写作兴趣才会产生、发展并巩固。

标签:;  ;  ;  

初中作文教学创新的思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