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论文社会变革与国家发展

初三历史论文社会变革与国家发展

问:改革开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的论文(2000字以上)
  1. 答: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入手
  2. 答: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逐步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有效地激发了社会创造活力,促进了社会财富的极大增加,人们的收入水平普遍提高。但近年来,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分配不公问题凸显出来。
    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调整分配关系。如连续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年均增长10%;连续8年出台涉农“中央一号文件”,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三农”问题,惠农力度不断加大;“十一五”期间,各地平均3.2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每次平均增幅12.9%;加大对低收入群众的帮扶力度,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覆盖,基本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等等。这些措施开始取得积极成效,“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8.9%,2010年农村居民收入涨幅自1998年以来首次超过城市居民。
    但也要看到,收入分配领域的很多问题依然存在。比如,国民收入分配过多倾向于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居民收入占比持续下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持续下降,普通劳动者收入长期偏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没有根本扭转,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达3.23倍;垄断行业收入明显偏高,行业间收入差距仍然较大,2009年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金融业工资是最低的农林牧渔业工资的4.7倍;“灰色收入”、“隐性收入”甚至非法收入大量存在。
问:论文: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1. 答:社会主义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革是指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中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进行调整。
    改来改去,改的核心还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并相应的决定了劳动产品如何分配以及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是将私有改为公有(国有或集体所有),劳动者的关系从原来的雇佣关系转为共同劳动关系,产品分配从资本优先资本为大改为劳动为主提倡平等。
    当代社会主义改革,改的核心是将生产资料从国有/集体所有改为私有。生产关系的变化是上述的相反调头一下。
    其实一个社会需要考虑公平与效率两个问题。过于讲公平这个社会就缺乏活力,缺乏进取,在竞争中必然落败。过于讲效率则这个社会就缺乏安全,缺乏信任,相互对立,不需外力,内部可能就会毁灭。
    社会主义改造发生在极度讲究效率的中国,阶级对立严重,社会矛盾凸显的中国,所以需要通过改造来强调公平。
    社会主义改革发生在极度讲究平等的中国,绝对平均,大锅饭,缺乏竞争意识的中国,所以需要通过改革来强调效率。
问:中国社会制度变革的历史论文1000字
  1. 答:历史上把君主称为“皇帝”,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在此之前,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王”或单称“皇”和“帝”,如周文王、周武王、“三皇”、“五帝”等。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一些国力强大的诸侯国的国君也自称为王,如秦王、楚王、齐王、赵王、燕王等。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灭掉六国,平定天下。赢政自认为这是亘古未有的功业,甚至连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变“王”的称号,“无以称成功,传后世”。经过反复考虑,秦王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决定兼采“帝”号,称为“皇帝”,以显示自己的尊贵。
    “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皇为上,帝为下”。古人所说的“皇帝”,意指天地,而“皇帝”一词则是告诉人们,天地是万物之主。
    中国最早所谓的“皇帝”,是对“三皇五帝”的统称。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是传说中的三个古代帝王;“帝”原指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即天帝,后来许多国家混战,各自称帝,出现西帝、东帝、中帝、北帝等,使天上的“帝”来到人间,成为超越“王”的人间尊号(也有说是部落时期的黄帝、炎帝、蚩尤等)。
初三历史论文社会变革与国家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