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乙醇残留论文-黄鸾玉,杨姝丽,韦信贤,童桂香,吴祥庆

喹乙醇残留论文-黄鸾玉,杨姝丽,韦信贤,童桂香,吴祥庆

导读:本文包含了喹乙醇残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器,喹乙醇,水产品

喹乙醇残留论文文献综述

黄鸾玉,杨姝丽,韦信贤,童桂香,吴祥庆[1](2019)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喹乙醇的残留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称取经粉碎并匀浆后的水产样品(5.00±0.05)g,先后用水12mL及8mL在60℃水浴中提取2次,每次10min。离心分离,合并2次提取液。向提取液中加入饱和硼砂溶液9mL和300g·L-1硫酸锌溶液3mL,充分混匀进行脱色和除去杂质。离心分离,取上清液,通过固相萃取柱(SPE)使被测组分吸附在柱上,SPE柱用5mL水淋洗,弃去淋洗液。用甲醇-乙酸乙酯(10+90)混合液10mL将被测组分从柱上洗脱。收集洗脱液并在50℃条件下吹氮至近干,残渣用色谱分离所用的流动相1.0mL溶解,以下按色谱条件操作。用BEH C18色谱柱为固定相,甲醇-水(15+85)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色谱分离;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380nm。结果表明:喹乙醇的质量浓度在0.150~50.0mg·L-1内与其峰面积之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30μg·kg-1。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76.4%~90.2%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3.3%~9.0%之间。(本文来源于《理化检验(化学分册)》期刊2019年04期)

史艳伟,孟丽华,江桂英,简康,时彦民[2](2019)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渔业用水中喹乙醇代谢物残留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渔业用水中喹乙醇代谢物残留量的方法。3-甲基喹恶啉-2羧酸(MQCA)经PAX固相萃取柱纯化和富集,用含2%甲酸的乙酸乙酯溶液洗脱,甲醇和1. 0%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经C18柱分离,10 min内出峰。MQCA在0. 01~1. 00 mg/m 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 999 91,外标法定量,MQCA的检出限为0. 01 mg/L,定量限为0. 02 mg/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9. 0%~99. 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7. 38%~9. 12%。利用该方法对山东省济宁市采煤塌陷区重点养殖区的渔业用水进行分析,8个站位中MQCA组分的含量均低于检出限。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渔业用水中MQCA的残留,可为渔业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期刊2019年01期)

李丽珍,张丽姬,何春慧,黄肖凤,李小梅[3](2018)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喹乙醇残留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测定水产品中喹乙醇残留量的方法。方法以罗非鱼为实验样品,样品经乙腈提取、正己烷脱脂,以乙腈-0.5 mmol乙酸铵甲酸溶液(10:90, V:V)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色谱柱Poroshell 120 EC-C_(18)(50mm×2.1mm, 2.7μm)分离,在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monitoring, MRM)模式下进行叁重四极杆质谱检测。结果喹乙醇在0.02~0.4 mg/kg范围内线性兲系良好,检出限为0.4μg/kg,加标回收率(n=6)为93.8%~97.0%,相对标准偏差为2.10%~8.02%。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可靠,可用于批量水产品样品喹乙醇残留量的测定。(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8年18期)

任召珍[4](2018)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组织中卡巴氧和喹乙醇代谢物残留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建立了猪肉中卡脱氧巴氧和喹乙醇代谢物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样品经甲酸溶液消化,蛋白酶溶液酶解后经盐酸溶液酸化,用waters混合阴离子固相萃取柱净化处理。脱氧卡巴氧用二氯甲烷洗脱,喹乙醇代谢物用甲酸-乙酸乙酯溶液洗脱,收集液经氮气吹干后用甲酸-甲醇溶液定容,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该方法 0~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3种残留的回收率在80%~110%,相对偏差在2.03%~4.94%。(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导刊》期刊2018年18期)

叶文姣[5](2018)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喹乙醇代谢物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喹乙醇代谢物残留量,同时依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59—1999),分析其不确定度来源和建立数学模型,量化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显示,样品中喹乙醇代谢物的含量为(80.01±0.31)μg/kg,扩展不确定度为0.31μg/kg(k=2),其中,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为主要来源。(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8年11期)

罗媛媛,万伟杰,胡丽芳[6](2018)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喹乙醇代谢物残留量的不确定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动物源性食品中喹乙醇代谢物残留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动物源性食品中喹乙醇代谢物的不确定度来源,通过对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计算,得出当动物源性食品中喹乙醇代谢物残留量为0.39!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6!g/kg(k=2)。评定结果表明,测量重复性和回收率所引入的不确定度最大。(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李二粉,张媚玉,马合勤,张嘉慧,刘戎[7](2018)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鸡肉中喹乙醇残留标示物3-甲基喹恶啉-2-羧酸》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简便、灵敏、科学和可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鸡肉中喹乙醇残留标示物3-甲基喹恶啉-2-羧酸(MQCA)的分析方法。采用给鸡灌服喹乙醇的方式,获得含MQCA的鸡肉试样,比较了酶解、酸解和碱解等方法水解鸡肉中MQCA的效率,实验表明,碱水解鸡肉组织得到最高含量的MQCA。样品经1.0 mol/L氢氧化钠溶液水解,正己烷除脂,MAX混合型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直接净化,采用C_(18)反相色谱柱分离,质谱选择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结果表明:MQCA在1.0~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方法检出限为0.4μg/kg。在1.0、5.0和50.0μg/kg 3个添加水平下,采用外标法定量,MQCA的平均回收率为71.7%~82.4%,采用内标法定量,其回收率为96.3%~103.7%,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6.0%。该方法适用于动物性食品中3-甲基喹恶啉-2-羧酸残留的日常监测。(本文来源于《色谱》期刊2018年05期)

陆桂萍,曲斌,耿士伟,蒋天梅[8](2016)在《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测定鸡肉中卡巴氧、喹乙醇的代谢物残留》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鸡肉中卡巴氧、喹乙醇的代谢物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测定方法。鸡肉样品经酸解后,固相萃取净化,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测定,稳定同位素内标定量。卡巴氧、喹乙醇的代谢物喹喔啉-2-羧酸、3-甲基-喹喔啉-2-羧酸在0.5μg/kg~10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定量限0.5μg/kg,高中低浓度精密度<20%(RSD%),平均回收率70%~120%。经实际样品的测定,本方法简便、实用,适宜于大批量样品的测定。(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09-18)

蒋轩,吴治将,李锦清,杨纯佳[9](2016)在《液相色谱法测定猪肝中喹乙醇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液相色谱法测定喹乙醇的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全面考虑了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同时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合成和扩展。得出其主要的不确定度因素来源于重复测定、非线性范围以及移液器引入的不确定度。(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6年12期)

陈成桐,林颂雄,杨金兰,姜胜,李桂娇[10](2016)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水产品中喹乙醇残留量的优化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高效液相法测定水产品中喹乙醇残留量的方法。通过提取方式、蒸馏条件以及离心转速等对加标回收率有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当添加浓度在0.02~0.10 mg/kg时,回收率在75.5%~84.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7%。从而确定了水产品中喹乙醇残留量测定的最佳测定条件。同时,通过不同干燥剂对于喹乙醇检测回收率比较,采用无水硫酸镁作为干燥剂优于其他。优化后的前处理方法适用于日常批量的水产品中喹乙醇残留量样本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期刊2016年08期)

喹乙醇残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渔业用水中喹乙醇代谢物残留量的方法。3-甲基喹恶啉-2羧酸(MQCA)经PAX固相萃取柱纯化和富集,用含2%甲酸的乙酸乙酯溶液洗脱,甲醇和1. 0%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经C18柱分离,10 min内出峰。MQCA在0. 01~1. 00 mg/m 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 999 91,外标法定量,MQCA的检出限为0. 01 mg/L,定量限为0. 02 mg/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9. 0%~99. 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7. 38%~9. 12%。利用该方法对山东省济宁市采煤塌陷区重点养殖区的渔业用水进行分析,8个站位中MQCA组分的含量均低于检出限。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渔业用水中MQCA的残留,可为渔业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喹乙醇残留论文参考文献

[1].黄鸾玉,杨姝丽,韦信贤,童桂香,吴祥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喹乙醇的残留量[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9

[2].史艳伟,孟丽华,江桂英,简康,时彦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渔业用水中喹乙醇代谢物残留量[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9

[3].李丽珍,张丽姬,何春慧,黄肖凤,李小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喹乙醇残留量[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

[4].任召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组织中卡巴氧和喹乙醇代谢物残留量[J].食品安全导刊.2018

[5].叶文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喹乙醇代谢物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J].现代农业科技.2018

[6].罗媛媛,万伟杰,胡丽芳.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喹乙醇代谢物残留量的不确定度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8

[7].李二粉,张媚玉,马合勤,张嘉慧,刘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鸡肉中喹乙醇残留标示物3-甲基喹恶啉-2-羧酸[J].色谱.2018

[8].陆桂萍,曲斌,耿士伟,蒋天梅.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测定鸡肉中卡巴氧、喹乙醇的代谢物残留[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

[9].蒋轩,吴治将,李锦清,杨纯佳.液相色谱法测定猪肝中喹乙醇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估[J].广东化工.2016

[10].陈成桐,林颂雄,杨金兰,姜胜,李桂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水产品中喹乙醇残留量的优化与评价[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6

标签:;  ;  ;  ;  

喹乙醇残留论文-黄鸾玉,杨姝丽,韦信贤,童桂香,吴祥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