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软管论文-王敏,程文,马腾飞,王庆菊,左芬

多孔软管论文-王敏,程文,马腾飞,王庆菊,左芬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孔软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孔软管,曝气实验,非均匀泄流

多孔软管论文文献综述

王敏,程文,马腾飞,王庆菊,左芬[1](2014)在《浅水条件下多孔软管的曝气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实际的连续出流通气管线,由于总流沿线减小,气体压力递减,故其流量是沿管线方向逐渐衰减的。本研究采用某多孔软管,进行多组次水槽试验,研究通气管线供气压力与通气量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水深因素的修正;通过二维数值模拟,验证上述供气压力与通气量之间的关系,并得出流量沿线衰减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供气气压与通气量呈线形相关,进出口压力差△P(bar)与通气量Q(m3/h)的关系为:Q=1.58△P+1.59(R2>0.99);数值模拟结果中,气压与气量的呈线形关系,沿线流量的衰减呈抛物线。研究结果确定了浅水条件下的沿程非均匀泄流通气管线的供气气压与通气量之间的线形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D水动力学实验和测试技术》期刊2014-08-22)

孙永胜,张新燕,尹京川[2](2012)在《低压微灌多孔软管水力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探索低压微灌多孔软管的水力性能,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低压(1~5m)条件下多孔软管的出流规律、沿程压力分布规律以及水头损失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低压条件下,多孔软管的水力特性受进口压力、出流孔孔距、铺设长度等因素影响,且受到管壁塑性变形的影响;沿程出流表现出单峰性,随管长及孔距增大,最大值点前移,随压力增大,沿程出流更为均匀;沿程压力一直减少,前半段减幅约为后半段的4倍,且随孔距增大,递减幅度变小;水头损失随孔距减小和压力增大而减小,且进口压力为1~3m时的减幅与4~5m时的比值在管长为40m时,其值约为管长为30m时的2倍。研究结果可为低压微灌技术的完善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节水灌溉》期刊2012年03期)

刘熙翠[3](2011)在《低压管道波涌多孔软管灌溉系统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地面灌溉仍然是世界上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灌水方法,占全世界灌溉面积的90%以上,而我国95%以上的灌溉面积仍采用传统的地面灌溉。但是由于田间灌溉工程设施简陋,土地不平整,灌溉管理粗放等问题,每年用水量的45%左右在输配水和田间灌水过程中浪费,我国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只有0.43。因此改进地面灌溉技术,提高地面灌溉的灌水效果对保持灌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波涌灌溉技术具有简单易行,便于掌握应用,管理方便,灌水均匀,推进速度快等优点。低压管道输水系统可以减少渗漏和蒸发损失,水的利用系数高,输水效率高,能耗低和土壤利用率高等优点。低压管道输水波涌多孔软管灌溉是低压管道输水与波涌灌溉相结合的节水灌溉技术,强调了低压管道输水与波涌灌溉的结合,兼具两者的优点。波涌阀进水口与低压输水管道出水口相连,出水口则与开有若干小孔的多孔软管连接,灌溉水通过小孔流入畦(沟)进行灌溉。本论文结合当前南方丘陵灌区现有的社会经济条件和运行管理水平及供水条件等因素,在丘陵山地集成研究结合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波涌灌溉系统和多孔软管灌溉系统的低成本、节水型地面灌溉系统,给出了低压管道输水波涌多孔管灌溉系统的工程规划与设计方法。本文对多孔软管的水力性能进行深入研究,设计出了在不同出流量和不同的工作压力条件下多孔软管的设计方法,即确定其出流孔径、管径和最大的输水长度。最后运用GAMBIT软件对所设计多孔软管进行建模,采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模拟的结果对多孔软管各孔口配水均匀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多孔软管基本符合灌溉系统配水均匀性的要求。多孔软管的造价低、制造和管理相对方便,结合低压管灌和波涌灌溉,使地面灌溉系统更加完善,可较大提高灌水均匀度和灌溉效率。(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1-05-15)

黄兴国[4](2009)在《多孔软管水力特性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孔管分为沿程多孔管和断面多孔管两种,其中沿程多孔管被广泛用于在化工、电力、通风、农业等多个领域。本文所研究的多孔软管仅是沿程多孔管,用于对水流实行均匀分流,其应用价值最终体现在其分流均匀度的高低。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如果多孔软管要实现均匀分流,其沿程压力就必须均匀分布,沿程压力分布的均匀度越高多孔软管出流均匀度也就越高。因此,对于多孔软管,研究重点就落在如何使其能够在工程应用中实现沿程压力的均匀分布。以多孔软管沿程压力分布规律为出发点,将影响多孔软管压力分布规律的几个主要因素(多孔软管的长度、软管管径、孔间距、入口水头和铺设坡度)作为研究重点。对多孔软管的压强分布规律,流量分布规律和出流均匀度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并着重对多孔软管沿程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分析了多孔软管沿程压力分布规律,根据动量守恒和质量守恒建立了多孔软管变质量动量方程,给出了多孔软管沿程任意一点处的压强计算公式,用微元法建立了多孔软管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公式。(2)得出了多孔软管受软管长度、管径、孔间距、入口水头和铺设坡度影响时,单孔出流量、平均单孔出流量和沿程总出流量的变化规律。随入口水头、坡度增加,沿程单孔流量逐渐加大,沿程单孔流量大小与开孔比成负相关。多孔软管平均单孔出流量随入口水头、铺设坡度、孔距的增加而增加,增加的幅度随着孔距、管长的增加而减小。(3)得出了多孔软管出流均匀度随多孔软管的长度、孔间距、入口水头和铺设坡度变化的规律,提出了提高多孔软管出流均匀度的措施。随入口水头、孔距增加,出流均匀度增加;当铺设坡度大于多孔软管沿程水头损失变化率时,出流均匀度出现下降,反之增加;管长增加,出流均匀度降低。(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期刊2009-03-01)

刘焕芳[5](2008)在《微压多孔软管水力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压软管灌溉技术是以一个自然农田地块为一个灌溉区,利用灌溉渠道与地面的水位差和田间地面的自然坡降所形成的微水头,通过干管、支管、毛管叁级软管或者支管、毛管二级软管构成微压软管灌溉系统,从而实现自流灌溉。微压软管灌溉系统中的支管与毛管,是一种沿程多孔口出流的管道。毛管是微压软管微灌技术的核心和关键,其出流特性同压力水头、管径、管长、滴孔间距、滴孔孔径及管道铺设坡度等因素有关。因此,如何从理论高度分析各种因素对多孔管出流特性的影响,进而结合实验研究建立相应的定量关系式,给工程设计提供依据,同时促进多孔管流动理论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针对实际工程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大量的田间调查、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探讨了多孔管的流动机理,对微压软管微灌系统中毛管的水力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简单自由出流管道过水能力和沿程多孔口出流管道过水能力的比较表明,无论多孔软管铺设长度、滴孔间距、滴孔孔径及管道铺设坡度等因素如何变化,多孔软管的总出流量将总是小于不接多孔软管所对应的自由出流条件下管道出流量。如果管道布置、管道材料、管道直径和作用水头一定,则沿程多孔泄流管道的总出流量可以用不接多孔软管所对应的自由出流管道的出流量乘一个流量折减系数得到。根据试验数据拟合了多孔管流量折减系数的计算式,建立了多孔软管的总出流量和平均单孔出流量计算公式。试验资料和工程实际试验资料的验证结果表明,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是相当吻合的。研究结果表明:软管总出流量和平均单孔出流量均随压力水头和管径的增加而增加;软管总出流量随着铺设长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平均单孔流量随着铺设长度的增大而减小;软管总出流量和软管平均单孔出流量均与铺设坡度成线形增加关系;软管总出流量随着滴孔间距的加大而减少,但平均单孔流量是随着滴孔间距的加大而增加的。2、根据动量定律,在均匀铺设坡度条件下,建立了变动量交换系数和变沿程阻力系数的多孔管变质量流动的动量方程;引入了多孔管幂速度分布假定,探讨了多孔出流管的沿程阻力系数和动量交换系数的变化规律,对变系数变质量动量方程进行了求解,给出了多孔管均匀坡度条件下变系数变质量动量方程的解析解。解析解由压力项、重力项、摩阻项和动量项组成,反映了各种因素对多孔管压力分布的影响。分析表明,在多孔出流管中,作用在流体上的主要作用力为动水压力、重力和摩擦阻力,叁者是相互关联的,均对多孔管流动产生影响。前人和笔者试验资料的验证结果表明,解析解的计算成果与试验结果是吻合的。3、分析论证了多孔出流管沿程水头损失和压力水头分布规律,得出了沿程总水头损失计算公式,给出了确定多孔管各种特征压力水头位置及大小的方法。能量法与动量法计算公式的比较表明,两种方法无量纲化后可以转化为同样的公式形式。同时,通过分析论证给出了微灌系统中的毛管水力学忽略流速水头的理论依据。对多孔管压力水头变化进行了定性分析,引入了多孔管的特性系数M。根据特性系数M值的大小,可将多孔管划分为短多孔管、中多孔管和长多孔管叁种类型。微灌系统中的毛管和本文所研究的微压多孔软管属于长多孔管。4、讨论了毛管铺设长度、进口压力水头、软管管径和滴孔间距等因素对灌水均匀度和工作水头偏差率的变化影响,指出在满足流量偏差率要求的前提下,存在一个最佳的铺设坡度;介绍了微压软管灌溉技术的工程应用情况,提出了确定软管合理铺设长度的计算方法,给出了满足均匀度要求的适宜铺设长度。结合工程算例,给出了设计步骤,可供微压软管灌溉规划设计时参考。多孔出流管广泛应用于农业、给水排水、通风、化工等领域,本文以微压多孔软管为对象,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多孔管的输流能力(流量)、流动机理、压力分布、出流均匀度和铺设长度等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从理论上来解释和说明多孔出流中的共性问题。研究结果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8-07-01)

黄兴国,刘焕芳,华根福[6](2008)在《自流多孔软管平均单孔出流量的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孔软管平均单孔出流量是多孔软管水力特性中比较重要的特性之一。为了更好地研究自流多孔软管平均单孔出流量特性,实验中加大了多孔软管长度,并增设了坡度、孔口间距等因素。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整理,本文给出了多孔软管在尾端封堵情况下多孔管的长度、孔间距、入口水头、铺设坡度对多孔管平均单孔出流量影响的定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平均单孔流量随着管长的增加而减少、随入口水头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软管铺设坡度增加而增加、随着孔距加大而增加,且增加的速度随着孔距的增大而减慢。(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1期)

孙海燕,刘焕芳,苏萍,胡卫东[7](2005)在《微压超薄多孔软管滴孔平均流量及偏差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应用水力学理论分析微压超薄多孔软管滴孔平均流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滴孔平均流量的计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微压超薄多孔软管灌溉技术在一定坡度范围内较为适用,否则滴孔流量偏差率较大;在相同条件下,软管单孔平均流量随压力水头和坡度的增加而增大,随铺设长度的增加而减少;在同一坡度和压力水头下,滴孔的流量偏差率随铺设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坡度和不同水头条件下,滴孔流量偏差率随着软管自压水头的增大有减小的趋势.(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期刊2005年06期)

周新国,何俊卿,郭树龙,郭冬冬[8](2002)在《多孔软管地面灌溉技术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我国农田地面灌溉面积大 ,深层渗漏损失严重 ,灌溉效率低等问题 ,结合农村生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 ,设计了一种价格低廉 ,使用方便的地面灌水方法 ,生产应用中表明 ,多孔软管地面灌溉 1次灌水定额3 75~ 45 0 m3/hm2 ,比常规的沟畦地面灌水技术灌溉速率提高 3~ 5倍 ,节水 40 %~ 60 %。(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期刊2002年01期)

马文敏,姬谦龙[9](1995)在《自压式果树多孔软管滴灌设计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压式果树多孔软管滴灌设计及效果马文敏,姬谦龙(西北农业大学陕西杨陵712100)我国北方地区往往由于水分不足而影响果树的生长势、产量和品质。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科技人员在一些地区试验装备了成套滴灌系统,但由于市场上的滴灌设备报价高,一次性投资超出了贫...(本文来源于《陕西农业科学》期刊1995年04期)

多孔软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进一步探索低压微灌多孔软管的水力性能,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低压(1~5m)条件下多孔软管的出流规律、沿程压力分布规律以及水头损失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低压条件下,多孔软管的水力特性受进口压力、出流孔孔距、铺设长度等因素影响,且受到管壁塑性变形的影响;沿程出流表现出单峰性,随管长及孔距增大,最大值点前移,随压力增大,沿程出流更为均匀;沿程压力一直减少,前半段减幅约为后半段的4倍,且随孔距增大,递减幅度变小;水头损失随孔距减小和压力增大而减小,且进口压力为1~3m时的减幅与4~5m时的比值在管长为40m时,其值约为管长为30m时的2倍。研究结果可为低压微灌技术的完善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孔软管论文参考文献

[1].王敏,程文,马腾飞,王庆菊,左芬.浅水条件下多孔软管的曝气实验研究[C].第十叁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D水动力学实验和测试技术.2014

[2].孙永胜,张新燕,尹京川.低压微灌多孔软管水力特性试验研究[J].节水灌溉.2012

[3].刘熙翠.低压管道波涌多孔软管灌溉系统的模拟研究[D].西南大学.2011

[4].黄兴国.多孔软管水力特性实验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

[5].刘焕芳.微压多孔软管水力性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6].黄兴国,刘焕芳,华根福.自流多孔软管平均单孔出流量的特性[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7].孙海燕,刘焕芳,苏萍,胡卫东.微压超薄多孔软管滴孔平均流量及偏差率研究[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5

[8].周新国,何俊卿,郭树龙,郭冬冬.多孔软管地面灌溉技术研究及应用[J].灌溉排水.2002

[9].马文敏,姬谦龙.自压式果树多孔软管滴灌设计及效果[J].陕西农业科学.1995

标签:;  ;  ;  

多孔软管论文-王敏,程文,马腾飞,王庆菊,左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