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合同语篇论文-刘天敏

商务合同语篇论文-刘天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商务合同语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商务合同,翻译,法律

商务合同语篇论文文献综述

刘天敏[1](2019)在《法律语境下的商务合同语篇特征及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各个国家之间的商务交流不断地增加,在此背景下,商务合同的文本翻译要求也不断地提升。商务合同的专业性要求相对较高,必须要兼顾法律以及商务文本的特点,因此,翻译的难度相对较大,对于翻译者而言是非常大的挑战。商务合同已经成为国际商务贸易当中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翻译者必须要具有专业的素质,提升翻译的水平,并且在翻译时遵循一定的翻译规则。该文在此背景下分析了法律语境下商务合同的语篇特征以及翻译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9年13期)

张巧梅[2](2012)在《国际商务合同的功能语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功能语法是把语言的实际使用作为研究对象,有助于我们解释和评估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使用和作用。根据韩礼德的相关研究,系统功能语法可以解释语言的本质,功能和发展,探索涉及语言的各种实际活动,如词典和语法书的编撰,司法问题和机关部门的交际等,了解语篇价值的性质,通过研究各种语篇来了解文学和非文学作品。(胡壮麟,2005)但是,用系统功能语法来分析国际商务合同的研究在中国语言和法学界还不甚多,对国际商务合同的分析都还是停留在宏观的语言学层面上,部分研究主要是对合同的文体特征和用词用句的特点进行简单描述,基于此点,本文试图以系统功能语法作为理论指导对国际商务合同进行语篇分析,从而论证系统功能语法在语篇分析方面的应用性。本文运用叁大纯理功能和语域理论作为该文的理论指导,通过对语篇的语域分析以及分析商务合同的用词和结构如何在语篇中实现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等,然后运用“语境—语篇—评论”的语篇分析方法对国际商务合同的语篇进行功能语篇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即系统功能语法可以揭示和理解语篇意义和语体风格。此外,系统功能语法的实用性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合同内容,从而指导我们合同翻译活动和谈判活动,由此可以提高商务交流的成功率,减少由于对合同的不理解或歧义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文来源于《西南政法大学》期刊2012-03-18)

刘明珠[3](2011)在《浅谈商务合同文本语篇翻译的标准与翻译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世界经济阔步迈向21世纪的时代,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作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交流纽带和桥梁的商务文本的翻译尤其显得日益重要。商务文本就其主要文体形式而言,有公文体(如商业信函)、广告体(如商务广告)、论说体(如经济贸易评论)、契约体(如商务合同、协议)、应用体(如招商通告、请柬和说明书)等。本文主要探讨其中商务合同的翻译标准及翻译策略。(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1年23期)

谢新苗[4](2011)在《语篇分析在英文商务合同汉译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商务合同是对外经贸活动中最重要的交际形式之一,而商务合同的翻译对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语言和文化障碍,合同翻译便自然成了翻译研究不可回避的一个部分。必须根据商务合同的文本特征及其翻译原则,从语篇分析的角度对英文合同汉译进行研究,着重从语篇功能、衔接手段、主位/述位理论叁方面探讨英文合同汉译的转换规律。(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11年01期)

孙丽华[5](2009)在《商务合同语篇中的语法隐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30年代,理查兹在《修辞哲学》一书中提出了隐喻互动理论,拉开了人类对隐喻认知功能研究的序幕。随后,布莱克发展并完善了这一理论,激发了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等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隐喻的性质、功能和工作机制进行研究和探讨。1980年,拉科夫与约翰逊出版了划时代的隐喻研究专着《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使隐喻研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他们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认知和思维的方式,是“人类认知、思维、经历、言语和行为的基础,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西方掀起一股隐喻研究的狂潮后,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开始重视对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隐喻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目前国内对商务篇中隐喻现象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束定芳(2000)的《隐喻学研究》对商务语言中的隐喻现象偶有提及。蓝纯(2005)在《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中就西方学者对商务隐喻产生的理论根据、隐喻在商务语言发展中的必要性和功能、商务隐喻的特征做了尝试性的探讨。杨剑(2001)的《经贸英语合同的语言特色》从词汇语义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商务合同英语词汇产生的一个重要方式—隐喻。国内外对商务语篇中的隐喻研究仅限于英文经济报道、经济类语篇、商业广告等语篇中的隐喻类型和现象,而且大都停留在介绍层面,几乎没有人对商务英语合同语篇的隐喻现象进行过系统研究。迄今为止,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MD)、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CPCD)和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CCND)中能够搜索到的1994至2008年间关于商务或经济类语篇中的隐喻研究还不足200篇,而其中对商务英语合同语篇中的隐喻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到目前为止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研究商务合同中的隐喻现象尚有很大空间。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商务活动的日益频繁,如何透彻了解商务合同中的隐喻现象已经成为很现实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韩礼德在他的系统功能文体学模式中,主张把语言连同社会和人一起加以考察和研究,韩礼德通过研究语言与社会需求、社会结构、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来探索语言的本质。他把语言看做文化符号系统的一种,而文化符号系统又存在于整个社会符号系统(即由社会、文化各方面因素构成的社会现实)之中。他认为语言是社会活动的产物,社会需求决定了语言的结构,并提出了“语域”理论。韩礼德的“语域”是指使用特有的一种语言(如科技英语、商务英语)的社会文化群体。由于使用目的和场合的不同而产生了语域的变异。韩礼德还认为语域变异的标记是语言材料,这标记可以表现在词汇方面,也可以表现在语法方面,它们随着语域的变化而变化。商务合同是在商务活动中签署的具有法律地位的文件,它以英语共同语为基础、在商务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既具有商务英语的特点又具有法律英语特点的语言,由此可以推及商务合同英语是人们根据社会文化环境、交际目的和交际对象等语用因素,在长期使用中形成的一种具有特殊用途和自身规律的语言功能变体。虽然不具有特殊的语言材料和独立的语法体系,但作为约规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特殊用途语言,商务合同属于庄重文体,正式程度很高,在篇章结构、词汇和句法等方面有鲜明的特征。从篇章结构上看,商务合同一般包括约首、约尾和正文部分,采用先总论后条文、先重要条款后次要条款的程式化结构,该结构充分体现商务合同的庄重性和规范性。商务合同语言可以被称之为应用语言的典范,在词汇方面,书卷词语、专业术语、古体词、外来词的使用频繁,力求严谨、正确,避免歧义的产生。在句法方面,多使用陈述句、长句,掉尾句与松散句并用以强调合同各个条款的逻辑性。商务合同在词汇和句法方面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五个“C”,即Completeness(完整),Concreteness(具体),Clearness(清楚),Conciseness(简明)和Correctness(正确)。根据韩礼德在其专着《功能语法导论》中指出,语法隐喻的基本形式主要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概念隐喻主要表现在及物性隐喻,即一个过程可以隐喻化为另一个过程;过程中的参与者、环境等功能角色会随着过程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随着功能角色的变化,它们在词汇语法层的体现形式也发生变化。二十世纪90年代,韩礼德修正和完善了他提出的隐喻理论体系并进行了重新归类。胡壮麟对Halliday重新划分的概念语法隐喻分类进行了相应的归纳。本研究拟运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关于语法隐喻的阐述,对商务英语合同语篇中的概念语法隐喻现象进行研究,以期发现商务英语合同语言的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并揭示概念语法隐喻在商务英语合同语篇中的出现频率及作用。基于上述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以下问题:商务英语合同语篇中的概念语法隐喻现象出现的频率和分布情况?概念语法隐喻在商务合同语篇中的作用是什么?笔者精心选取了20份具有典型意义的商务英语合同并制成了一个小型的语料库(The Business English Contract Corpus),本研究使用的语料均来源于此。由于不同的商务合同在内容方面也各有不同,因此为语料库选用的商务英语合同语篇数量较少且篇幅不等,但是这些合同种类齐全,包括国际商务买卖合同、租赁协议、合作议定书、合资合作经营合同等,其内容基本上能够反映商务活动各个环境使用的商务合同范本,具有代表性和完整性。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笔者一方面采取定性研究的手段,将商务英语合同语篇中的概念隐喻现象进行全面分析,并用语料库中的合同实例加以佐证和说明;另一方面采用定量研究手段,利用Microconcord检索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对概念隐喻现象在20篇商务英语合同中的出现频率进行分析,探究商务英语合同语篇中概念隐喻的作用。本研究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关于语法隐喻的理论,对商务英语合同语篇中的概念隐喻现象进行了归纳总结。笔者基于胡壮麟对Halliday重新划分的概念语法隐喻分类进行相应的归纳,即Nominalization, prepositonalization, adjectivation和verbalization四大类。然后,笔者对上述概念语法隐喻现象在商务合同语篇中的分布、出现频率、作用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论述。商务合同语篇中的名词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动词、形容词、介词和连词的名词化,动词的名词化又细分为动宾结构的名词化,动词与其修饰语副词共同转换为名词结构,主谓关系短语共同转化为名词结构和主谓宾结构同时转化为名词化结构。商务合同语篇中的概念隐喻现象还包括形容词化现象、介词化现象和动词化现象。作者对这些隐喻现象进行了逐一分析,并提出上述概念隐喻现象的工作机制为使高级阶的词汇语法表达形式向低级阶的转义使用,最后提出概念语法隐喻、尤其是名词化在商务合同语篇中的作用。语法隐喻现象能够充分体现商务合同语言的五个“C”特征,用最简练的语言涵盖复杂的内容,并用以表明抽象思维的逻辑性和概念化,突出了商务合同语言简洁明了,语意严谨,内容严密,准确、规范和客观的特点,即突出其庄重文体特征。笔者对名词化、形容词化、动词化和介词化隐喻在商务英语合同语篇中的出现频率和作用进行尝试性的探讨,试图证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在商务英语合同语篇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对于掌握概念语法隐喻与商务合同这种特殊语体的关系及商务合同的文体特征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重要价值。藉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应用领域研究尽一份微薄之力。此外,分析和研究商务英语合同语篇中的概念语法隐喻现象,界定概念语法隐喻在商务英语合同语篇中的工作机制和作用,从而在实践意义上认识隐喻的本质及其认知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语篇语言学和语篇信息处理等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再者,本研究运用语料库方法建立了小型的商务合同语料库,并采用语言描写方法,以描述性研究为主,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语料库中的语料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这也是拓展语料库方法研究的一次有益的尝试。(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9-04-01)

张晓杭[6](2007)在《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的商务合同语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商务合同是中外经济实体或个人进行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随着中国国际贸易与投资的飞速增长,涉外商务合同的使用越来越多,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这方面的研究。然而,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的研究仍然局限于对商务合同的一般性介绍和简单的文体特征的描述;而对于各种商务文体的语言学研究尚处于起步的阶段,特别是对特定商务文体的语篇分析,如商务信函、商务合同、商务法规条款等的语篇分析尚为鲜见。有鉴于此,本文以韩礼德(M.A.K.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为指导,运用比较研究、定量和定性研究的方法对英文商务合同文本的语篇分析进行了专题研究。为了进一步验证系统功能语法语篇分析在各种文本中的适用性,拓展系统功能语法的研究范围,使之在语言研究领域更进一步,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核心思想――叁大元功能为理论框架,分析商务合同文本在实现语篇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时所运用的手段及其特征。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简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和商务合同的定义及其所属的文体变体。第二章回顾了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和语篇分析理论的发展历史。第叁章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系统功能语法。本章先概述了整个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框架,然后深入到系统功能语法下的语篇分析理论与方法。第四章介绍了本研究中所用到的数据的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第五章是全文的主体,分析了叁大元功能在商务合同语篇中的实现,包括实现概念功能的及物性和语态,实现人际功能的言语角色、语气和情态,以及实现语篇功能的主位系统和篇章的衔接与连贯。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和启示。在这一研究中,作者证明系统功能语法这一语言学理论完全适用于商务合同这种文体。同时,运用该理论指导商务合同的阅读者理解该文本也是非常有效的,而撰写方也能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指导下真正掌握写作该种文本的要领,走出合同写作是依样画葫芦的误区,提高英文商务合同的交际效果,减少交际中的失误以及经济损失。(本文来源于《西南财经大学》期刊2007-04-01)

刘金侠,杨小龙,应慧[7](2006)在《名词化在商务合同中的语篇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Halliday提出的语法隐喻为隐喻研究、语篇分析和认知研究等领域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语法隐喻在成人语篇中大量出现,而名物化的语义特征使其成为语法隐喻的主要来源。名词化结构符合正式语体的行文要求,使其成为正式语体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商务合同中存在大量名词化现象,本文从名词化的意义特征入手,分析了名词化在英语商务合同中的语篇功能。(本文来源于《商场现代化》期刊2006年18期)

商务合同语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系统功能语法是把语言的实际使用作为研究对象,有助于我们解释和评估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使用和作用。根据韩礼德的相关研究,系统功能语法可以解释语言的本质,功能和发展,探索涉及语言的各种实际活动,如词典和语法书的编撰,司法问题和机关部门的交际等,了解语篇价值的性质,通过研究各种语篇来了解文学和非文学作品。(胡壮麟,2005)但是,用系统功能语法来分析国际商务合同的研究在中国语言和法学界还不甚多,对国际商务合同的分析都还是停留在宏观的语言学层面上,部分研究主要是对合同的文体特征和用词用句的特点进行简单描述,基于此点,本文试图以系统功能语法作为理论指导对国际商务合同进行语篇分析,从而论证系统功能语法在语篇分析方面的应用性。本文运用叁大纯理功能和语域理论作为该文的理论指导,通过对语篇的语域分析以及分析商务合同的用词和结构如何在语篇中实现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等,然后运用“语境—语篇—评论”的语篇分析方法对国际商务合同的语篇进行功能语篇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即系统功能语法可以揭示和理解语篇意义和语体风格。此外,系统功能语法的实用性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合同内容,从而指导我们合同翻译活动和谈判活动,由此可以提高商务交流的成功率,减少由于对合同的不理解或歧义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商务合同语篇论文参考文献

[1].刘天敏.法律语境下的商务合同语篇特征及翻译[J].海外英语.2019

[2].张巧梅.国际商务合同的功能语篇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2

[3].刘明珠.浅谈商务合同文本语篇翻译的标准与翻译策略[J].科技信息.2011

[4].谢新苗.语篇分析在英文商务合同汉译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

[5].孙丽华.商务合同语篇中的语法隐喻研究[D].吉林大学.2009

[6].张晓杭.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的商务合同语篇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7

[7].刘金侠,杨小龙,应慧.名词化在商务合同中的语篇功能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

标签:;  ;  ;  

商务合同语篇论文-刘天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