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检测论文-张晓红,郭佳琦,刘英玉,姚刚

饲料检测论文-张晓红,郭佳琦,刘英玉,姚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饲料检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饲草料,霉菌,大肠菌群,肉羊养殖场

饲料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红,郭佳琦,刘英玉,姚刚[1](2019)在《新疆某肉羊养殖场春秋季节中饲料与饮用水的大肠菌群和霉菌污染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检测新疆某规模化肉羊养殖场中投入品的食入安全。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检测新疆某肉羊养殖场的饲草料和饮用水中大肠菌群和霉菌的污染情况。检测结果是羊场春季采的28份饲草料中10份样品的大肠菌群超标,秋季的23份饲草料中有3份样品的大肠菌群超标,春季饲料大肠埃希菌污染严重。其中春季羊场饲料中大肠菌群的MPN值范围在≥1100 MPN/100 mL的主要为混合类饲料。秋季羊场饲料中大肠菌群的MPN值范围在≥1100 MPN/100 mL的主要为秸秆类饲料。春季和秋季的24份饮用水中不含大肠菌群污染,合格率分别为75%和91.67%,该羊场中饮用水和饲草料的大肠菌群污染率呈正相关。该羊场的春季饲草料中28份样品中有23份霉菌阳性,阳性率为82.14%;秋季饲草料中23份样品中有14份霉菌阳性,阳性率为65.22%,春秋两季饲料中霉菌污染严重,其中春季更为污染严重。肉羊养殖场必须要提高投入品的保存和卫生质量,防止微生物污染导致疾病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食品卫生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9-12-12)

刘建龙[2](2019)在《饲料常规检测减少误差的对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检测饲料的成分时,很可能受环境、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影响,进而产生误差。虽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少误差。基于以上观点,笔者将检测误差的种类作为切入点,即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围绕饲料常规检测误差的减少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期刊2019年22期)

钱坤,杨慧杰,王虹[3](2019)在《论饲料与兽药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作为养殖业大国,随着养殖业不断发展,养殖户对饲料、兽药的依赖性更强。在此背景下,提高了饲料、兽药实验室检测难度,增加了工作量。为了能够保证食品安全,必须要加强饲料和兽药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饲料与兽药检测实验室管理现状,进而提出质量控制方法。(本文来源于《今日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11期)

付伟,张伟,陈江魁,王更先[4](2019)在《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检测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对饲料工业的发展非常重要,随着科技发展,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技术越来越多。本文从黄曲霉毒素的来源及其对畜禽业危害、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展望3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检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饲料》期刊2019年22期)

朱惠绵,林丹,孙艺,冯志强[5](2019)在《ICP-MS法检测鸡饲料与原料中有毒有害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ICP-MS)建立了鸡饲料及其原料中7种元素的检测方法,分析鸡饲料中7种元素的含量分布。在最优化条件下,7种元素在测试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0,检出限在0.004 5~0.086 0μg/L之间;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为89.3%~109.5%,相对标准偏差(RSD)区间为1.59%~5.09%。结果表明,所建立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回收率和精密度,可满足鸡饲料及其原料中有毒有害元素的检测需要。对鸡饲料原料及成品中有毒有害元素进行分析,鸡饲料原料中铬(Cr)、镉(Cd)、铅(Pb)、锌(Zn)均未超标,石粉中砷和汞超标。各鸡饲料中锌(Zn)、镉(Cd)、汞(Hg)、铅(Pb)的含量在允许范围内,均未超标。铬在大鸡料中超标,在其他饲料中未超标。砷在大鸡料、中鸡料、肥鸡料、蛋鸡料中均有超标情况存在,在大鸡料中超标率最高,超标程度最高。研究为鸡饲料及其原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控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饲料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肖妙,李云,王永强,李瑞娟,梁思嘉[6](2019)在《我国饲料中真菌毒素的污染现状及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真菌毒素及其衍生隐蔽型真菌毒素污染是影响饲料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饲料污染中主要的真菌毒素和隐蔽型真菌毒素的种类及其在饲料中的污染状况,分析了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为监测、防控饲料真菌毒素污染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养殖与饲料》期刊2019年11期)

张航俊,周志强,陈晓林,侯炫,郭炫君[7](2019)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饲料中7种青霉素类药物》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饲料中7种青霉素类药物的方法,根据饲料种类特点,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前处理,对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和单一饲料,通过20%乙腈溶液提取,提取液直接过膜上机测定。对预混合饲料采取以Na_2EDTA-Mcllvaine溶液(pH=8)作为提取溶液,通过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的方法。采用C18色谱柱分离,0.2%甲酸溶液+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通过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测定。在10~1 000μg/L时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在0.1、0.2、0.4 mg/kg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62.2%~102.5%,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检测限为0.05 mg/kg,定量限(LOQ)为0.1 mg/kg,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稳定性好。(本文来源于《饲料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胡会龙,魏小兵,王秋霞,欧长波,闫艺婷[8](2019)在《发酵饲料中乳酸菌含量检测的EMA-qPCR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快速检测发酵饲料中乳酸菌含量,将迭氮溴乙锭(EMA)与q-PCR技术相结合,通过对诸如EMA浓度、曝光时间等影响EMA的因素进行探索,确定EMA的作用条件。在试验条件下用EMA处理已知浓度的乳酸菌菌液,提取乳酸菌DNA,结合q-PCR建立Ct值与乳酸菌含量对数值之间的标准曲线。利用标准曲线,快速计算发酵饲料中的乳酸菌含量。结果表明EMA浓度在3~4μg·mL~(-1)曝光10 min可有效抑制死菌DNA的扩增,从而消除死菌DNA扩增对Ct值的影响。通过对8份发酵饲料进行检测,其结果与平板计数具有较高的符合度。EMA-qPCR方法可用于快速准确地检测发酵饲料中活的乳酸菌含量。(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王爱卿,张嘉楠,杨赵伟,段培姿[9](2019)在《快速检测复合预混合饲料中维生素D_3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复合预混合饲料中维生素D_3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水超声破解微粒包被,再用乙腈提取后,使用C_(18)色谱柱,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64 nm,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维生素D_3在0.05~5μ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 9。方法定量限1.00×10~4 IU/kg,平均加标回收率82.1%~87.9%,相对标准偏差2.08%~3.20%。按上述方法共检测样品20批次,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可靠,能够实现快速测定预混合饲料中维生素D_3的含量。(本文来源于《粮食与饲料工业》期刊2019年08期)

陆静,单慧燕,侯林丛[10](2019)在《浅谈对GB/T18823饲料检测结果判定中允许误差的理解》一文中研究指出评价饲料产品质量,首先需要对其成分进行检测,但任何检测都会存在误差,即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系统误差是由于仪器的某些不完善、测量技术或实验方法不够完善而造成的。此种误差可以通过技术和设备的进步而消除。偶然误差是随机的,产生的原因无法控制,即偶然误差总是存在,只能尽量减少,不能完全消除。通常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偶然误差。但在多次重复试验中,平(本文来源于《江西畜牧兽医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饲料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检测饲料的成分时,很可能受环境、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影响,进而产生误差。虽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少误差。基于以上观点,笔者将检测误差的种类作为切入点,即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围绕饲料常规检测误差的减少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饲料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晓红,郭佳琦,刘英玉,姚刚.新疆某肉羊养殖场春秋季节中饲料与饮用水的大肠菌群和霉菌污染检测[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食品卫生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9

[2].刘建龙.饲料常规检测减少误差的对策分析[J].现代食品.2019

[3].钱坤,杨慧杰,王虹.论饲料与兽药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J].今日畜牧兽医.2019

[4].付伟,张伟,陈江魁,王更先.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检测研究进展[J].中国饲料.2019

[5].朱惠绵,林丹,孙艺,冯志强.ICP-MS法检测鸡饲料与原料中有毒有害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J].饲料研究.2019

[6].肖妙,李云,王永强,李瑞娟,梁思嘉.我国饲料中真菌毒素的污染现状及检测[J].养殖与饲料.2019

[7].张航俊,周志强,陈晓林,侯炫,郭炫君.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饲料中7种青霉素类药物[J].饲料研究.2019

[8].胡会龙,魏小兵,王秋霞,欧长波,闫艺婷.发酵饲料中乳酸菌含量检测的EMA-qPCR方法[J].畜牧兽医学报.2019

[9].王爱卿,张嘉楠,杨赵伟,段培姿.快速检测复合预混合饲料中维生素D_3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9

[10].陆静,单慧燕,侯林丛.浅谈对GB/T18823饲料检测结果判定中允许误差的理解[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19

标签:;  ;  ;  ;  

饲料检测论文-张晓红,郭佳琦,刘英玉,姚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