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变形论文-董兆宇,柏国伟,傅定发

初始变形论文-董兆宇,柏国伟,傅定发

导读:本文包含了初始变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Al-Cu-Mg-Zr合金,热压缩,流变应力,本构方程

初始变形论文文献综述

董兆宇,柏国伟,傅定发[1](2019)在《初始组织对Al-Cu-Mg-Zr合金热变形流变应力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工业生产,对Al-Cu-Mg-Zr合金进行了空冷、水淬和炉冷3种典型的热处理,以得到不同的初始组织。然后对不同初始组织的合金进行等温热压缩实验,实验温度为300~450℃,应变速率为0. 01~10 s~(-1)。结果发现:流变应力随着应变量的增加迅速达到峰值随后软化,最后应力趋于平稳;在3种不同热处理方式中,水淬的峰值应力和动态软化率最大,炉冷的峰值应力和动态软化率最小。通过构建双曲正弦模型,很好地描述了合金流变应力行为。空冷、水淬和炉冷的变形激活能Q值分别为180. 45,298. 92和161. 45 k J·mol~(-1)。(本文来源于《锻压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王亚楠,吴运新,龚海,易守华[2](2019)在《初始残余应力对铝合金T形构件加工变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铝合金T形构件广泛应用于航空领域,坯件内初始残余应力导致的T形构件加工变形状态决定其使用性能和服役寿命。通过有限元法建立T形构件的叁维切削加工有限元模型,研究坯件内部初始残余应力对T形构件加工变形的影响,并通过铣削加工实验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坯件内初始残余应力引起T形构件的变形主要表现为T形构件底部的曲翘变形,且沿着底部四个角的延伸方向,变形逐渐增大,且这一变化规律不受T形件侧壁厚的影响;壁厚较薄的T形构件底部的变形主要由坯件底部保留区内的初始残余应力决定,坯件其它区域的初始残余应力对变形的贡献极小;坯件底部保留区内不同分布状态的初始残余应力会使壁厚较薄的T形构件产生不同的变形状态。(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9年14期)

陈庭[3](2019)在《船舶尾轴机械初始力变形对密封温度场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船舶尾轴密封温度场中,应用传统分析方法无法考虑初始力变形对温度场影响,导致分析结果存在严重误差,为弥补传统分析方法的不足,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对尾轴上的端面变形结构进行计算,在此结构上建立密封环初始力变形方程,由此得出影响密封温度场的因素,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密封空间中的温度场进行计算。使用优化分析方法进行实验,发现初始力变形程度越强,密封温度场内的温度越高,平均误差值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低了4.3。(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张玉,邵生俊,刘瑾,丁潇,佘芳涛[4](2019)在《平面应变加、卸荷条件下考虑初始应力的原状黄土强度与变形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黄土工程中的众多平面应变加、卸载问题,利用平面应变改造后的西安理工大学真叁轴仪,模拟黄土原位沉积方向及不同初始应力状态,在不同围压下对不同初始应力状态原状黄土进行竖向加载和侧向卸载平面应变试验,揭示不同初始应力状态原状黄土在加、卸载不同应力路径条件下的强度和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应力路径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均呈硬化型,加载曲线均高于卸载,加载强度大于卸载强度,但卸载时,土的强度发挥较快。剪切过程中,黄土的侧向变形与竖向变形均呈非线性关系。竖向加载时,土的初始应力状态k值对土强度和变形的影响与固结围压的大小关系紧密;侧向卸载时,k值的增大可以限制侧向变形的发展。竖向加载条件下的体积应变均为剪缩,侧向卸载时均为剪胀。加、卸载条件下p-q平面内的破坏强度线基本一致,近似呈线性关系。侧向卸载条件下土体破坏时的应变远小于竖向加载和常规叁轴试验。随着k值的增大,加、卸载应力路径时,黏聚力均线性减小,内摩擦角均线性增大。(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顾凯[5](2019)在《初始晶粒尺寸及镓元素对小变形条件下纯铝再结晶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单晶制备是深入认识晶体基本物性参数的必要前提,对于某些材料,如存在同素异形体转变的纯金属或凝固偏析严重的合金材料,传统的熔体结晶法并不适用于制备其单晶体。利用临界应变条件下的固态再结晶过程是制备该类材料单晶体的重要关键之一,但目前对其研究很少。本文针对具有不同初始晶粒尺寸的纯铝与Al-1.8at.%Ga合金在小变形条件下的再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明晰了初始晶粒尺寸与镓元素添加对小变形条件下纯铝再结晶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造成该影响的原因,为临界应变再结晶法单晶制备技术提供了指导。不同变形量粗晶纯铝的退火再结晶实验可以得到关于再结晶临界应变量的结论。0~10%压缩的粗晶纯铝试样经退火30min处理后的晶粒尺寸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压缩变形量的增加,退火30min后的晶粒尺寸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大晶粒尺寸处对应的变形量即为该条件下的临界应变量。当变形量小于再结晶临界应变量时,试样中仅出现回复,回复延缓了晶粒粗化的过程,因而所得晶粒尺寸相对较小;而当变形量稍大于再结晶临界应变量时,形成极少量再结晶核心,其吞并形变基体而最终长成粗大晶粒;当变形量远大于再结晶临界应变量时,大量再结晶核心形成,再结晶完成时的晶粒相对减小。此外,不同温度下的再结晶退火实验结果表明,再结晶临界应变量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细晶纯铝和铝镓合金的临界应变量均小于粗晶纯铝。细晶纯铝和Al-1.8at.%Ga合金的再结晶临界应变量均小于粗晶纯铝,分析得到其原因。400℃再结晶退火时,细晶纯铝试样的临界应变量为~1%,小于粗晶纯铝试样的~3%。其原因为,同等变形条件下,细晶试样获得的形变储能更高,更利于再结晶过程的发生。而Al-1.8at.%Ga合金试样的临界应变量为~1%,亦低于粗晶纯铝试样的~3%。其原因为,小变形条件下的再结晶形核为应变诱发晶界迁移形核,其与晶界迁移有关,而晶界迁移速率的提高可加快其再结晶形核过程。同时,不同初始晶粒尺寸试样的再结晶退火实验结果表明,粗晶纯铝试样在临界应变条件下具有更明显的晶粒粗大化效果,即初始粗大晶粒试样更适合用于临界应变再结晶法单晶制备。(本文来源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期刊2019-04-01)

张家玮,孙琳,张香岩,张晨宇[6](2019)在《不同初始应力及变形对梁自振频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Hamilton原理,建立了同时考虑初始荷载产生的弯曲和轴向变形影响时梁的控制微分方程,利用Galerkin方法推导出了考虑两种初始变形影响时简支梁自振频率的解析表达式,讨论了初始荷载大小、梁自身刚度及约束情况等不同参数对这两种初始变形对梁动力反应影响的敏感度,采用产生相同变形能的方式,定量地比较了各种边界条件下两种初始变形对梁自振频率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02期)

叶海潮,秦国华,林锋,左敦稳,吴竹溪[7](2019)在《面向7075铝厚板加工变形的初始残余应力释放与再分布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材料的切削去除转化为残余应力的释放,利用静力平衡条件将作用于飞机结构件的残余应力等效为外力后,依据小变形理论创新性地建立加工变形的分析模型。通过全面地考虑拉压、弯曲、以及转角引起的飞机结构件的厚向位置变化,利用迭加原理建立了残余应力再分布的力学模型。本研究建立的解析模型,不仅能够准确地计算飞机结构件的加工变形,还能够分析毛坯残余应力的再分布状态,通过与有限元仿真值、实验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无论是幅值还是变形曲线,解析值都与仿真值具有高度一致性,而与测量值相比,尽管在变形曲线上具有很好的吻合性,但由于残余应力的测量误差使得两者在幅值上亦存在一定误差。(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王庆娟,李香君,任垚嘉,周海雄[8](2018)在《初始状态对65盘条钢热变形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在温度为850~1 050℃,应变速率为0.01~50 s~(-1)范围内,对65盘条钢铸态和轧态进行热压缩试验,研究了2种初始状态对65盘条钢热变形行为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变形条件下65盘条钢的流变曲线、金相组织,计算了铸态与轧态的激活能,建立了不同初始状态下的变形抗力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初始状态对65盘条钢的热变形行为影响较大。2种状态下的真应力-应变曲线均表现出对温度和应变速率的敏感性,轧态流变应力在应变约为0.6之前大于铸态,之后趋于一致,在相同的变形条件下轧态的峰值应力均高于铸态。2种状态下建立的周纪华-管克智本构方程表明轧态基准变形抗力值大于铸态,分别为165.07和147.05 MPa。(本文来源于《钢铁研究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苏业旺,赵宏宇,黄永安[9](2018)在《“有限初始变形”屈曲实验和理论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The initial deformation of structures before the onset of buckling is usually very small in conventional concepts, and is always neglected in the conventional buckling theory(CBT) and numerical method(CNM). In this work, we find a class of structures from the emerging field of stretchable electronics, of which the initial deformation becomes large and essential for determining the critical buckling load. The buckling of these structures is referred to as the ‘finite-initial-deformation buckling'(FID buckling). Although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for the buckling theory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 it is still challenging to analyze the FID buckling behaviors. Here, experimental stretch of a series of serpentine interconnects was firstly conducted as a representative example to show the FID buckling behaviors and the inapplicability of the CBT and CNM. The CNM can yield a huge error of 50% on the critical buckling load for the case with thickness-to-width ratio of the cross section h/b=0.6. Most importantly, a systematic theory(FID buckling theory) is developed to analyze the FID buckling behaviors of beams, with the coupling of bending, twist and stretch/compression. As a comparison, various theoretical and numerical methods are applied to three classic problems, including lateral buckling of a three-point-bending beam, lateral buckling of a pure bending beam and Euler buckling. Our FID buckling theory is able to give a good prediction, while the CBT(by Timoshenko et al.) and CNM(by commercial program packages) yield unacceptable results(with 70% error for a three-point-bending beam with h/b=0.8, for example).(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期刊2018-11-23)

金贺荣,戴超,段昌新,王志勇[10](2018)在《316L/EH40不锈钢复合板变形行为及初始层厚比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MSC.MARC软件建立不锈钢复合板热轧成形叁维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对不锈钢复合板热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压下量、变形温度和初始层厚比对轧制复合变形区EH40层和316L层厚比变化规律的影响,得到了在轧制复合变形区内双金属分层变形量和层厚比变化情况的分布规律。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建立了复合板各组元变形量与压下量的近似关系式,得到了初始层厚比计算的经验公式。通过试验与经验公式计算出的初始层厚比进行对比验证,得出层厚比误差在10%以内,有效控制了复合板层厚比精度。(本文来源于《钢铁》期刊2018年10期)

初始变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铝合金T形构件广泛应用于航空领域,坯件内初始残余应力导致的T形构件加工变形状态决定其使用性能和服役寿命。通过有限元法建立T形构件的叁维切削加工有限元模型,研究坯件内部初始残余应力对T形构件加工变形的影响,并通过铣削加工实验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坯件内初始残余应力引起T形构件的变形主要表现为T形构件底部的曲翘变形,且沿着底部四个角的延伸方向,变形逐渐增大,且这一变化规律不受T形件侧壁厚的影响;壁厚较薄的T形构件底部的变形主要由坯件底部保留区内的初始残余应力决定,坯件其它区域的初始残余应力对变形的贡献极小;坯件底部保留区内不同分布状态的初始残余应力会使壁厚较薄的T形构件产生不同的变形状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初始变形论文参考文献

[1].董兆宇,柏国伟,傅定发.初始组织对Al-Cu-Mg-Zr合金热变形流变应力行为的影响[J].锻压技术.2019

[2].王亚楠,吴运新,龚海,易守华.初始残余应力对铝合金T形构件加工变形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9

[3].陈庭.船舶尾轴机械初始力变形对密封温度场的影响分析[J].舰船科学技术.2019

[4].张玉,邵生俊,刘瑾,丁潇,佘芳涛.平面应变加、卸荷条件下考虑初始应力的原状黄土强度与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9

[5].顾凯.初始晶粒尺寸及镓元素对小变形条件下纯铝再结晶行为的影响[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9

[6].张家玮,孙琳,张香岩,张晨宇.不同初始应力及变形对梁自振频率的影响[J].振动与冲击.2019

[7].叶海潮,秦国华,林锋,左敦稳,吴竹溪.面向7075铝厚板加工变形的初始残余应力释放与再分布模型[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9

[8].王庆娟,李香君,任垚嘉,周海雄.初始状态对65盘条钢热变形行为的影响[J].钢铁研究学报.2018

[9].苏业旺,赵宏宇,黄永安.“有限初始变形”屈曲实验和理论研究(英文)[C].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2018

[10].金贺荣,戴超,段昌新,王志勇.316L/EH40不锈钢复合板变形行为及初始层厚比设计[J].钢铁.2018

标签:;  ;  ;  ;  

初始变形论文-董兆宇,柏国伟,傅定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