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抗模型论文-施天润,俞悟周

阻抗模型论文-施天润,俞悟周

导读:本文包含了阻抗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穿孔板,切向流,声阻抗,传声损失

阻抗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施天润,俞悟周[1](2019)在《切向流下穿孔板声阻抗模型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穿孔板声衬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穿孔声阻抗模型。因为切向流条件下的穿孔声阻抗由不同测试方法得到,导致直接采用声阻抗的实验结果对声阻抗计算模型进行比较较为困难。本文采用穿孔声衬在有流条件下的传声损失,对6种切向流穿孔声阻抗模型及30种声阻和声抗的复合模型进行比较。使用传递单元法得到声衬的四极参数及各模型对应的传声损失计算值。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模型的频谱特性差异。结果显示:在中低频时,6种声阻抗原模型得到传声损失和实验值吻合良好,但中高频均和实验值有较大的偏差;Lee&Ih的声阻模型和Cummings的声抗模型的复合模型,在不高于0.2 Ma的流速下得到的声衬传声损失和实验结果吻合良好,比其他计算模型更接近实验值。(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李光辉,王伟胜,张兴,刘纯,何国庆[2](2019)在《考虑机侧模型的直驱风电机组序阻抗建模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规模永磁直驱风场并网振荡现象频发,序阻抗模型逐步成为广泛采用的分析方法。目前对直驱风电机组的序阻抗建模将机侧模型(机侧变流器、永磁同步发电机)简化为可控电流源,忽略机侧模型对于机组阻抗特性的影响。该文建立考虑发电机、机侧变流器、直流母线动态过程、直流电压控制回路以及网侧变流器的直驱风电机组序阻抗详细解析模型,描述小信号分量在机组内部的频率特征分布规律;分析了机侧变流器控制特性、直流母线电容容量、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特性对机组阻抗特性的影响。基于控制硬件在环实时仿真平台,验证解析模型的准确性,开展多个型号直驱风电机组的阻抗扫描与稳定性分析,验证机侧模型对机组阻抗特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21期)

熊辉,吴超然[3](2019)在《基于Timoshenko模型的桩基多维动力阻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桩土相互作用的动力文克尔地基梁模型,桩基被等效为Timoshenko梁并建立运动方程。考虑桩身轴向压力的二阶效应及土层天然分层特性,提出计算层状土中单桩及群桩在水平振动阻抗的改进方法。通过数值计算,比较不同条件下Euler-Bernoulli模型与Timoshenko模型单桩及群桩桩顶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Timoshenko模型计算所得到的单桩水平阻抗以及群桩相互作用因子均出现正值减小,负值增大的情况;且随着桩身长径比的变小,剪切刚度对该情况的影响也逐渐增大。同时桩顶轴向压力以及被动桩的空间相对位置对群桩相互作用因子的求取存在一定影响。(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赵巍,赵路,孙孝峰,齐磊,王士豪[4](2019)在《下垂控制逆变器阻抗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下垂环节对逆变器输出阻抗低频特性具有重要影响,对微网中下垂型逆变器并网电压以V_d轴定向,建立一种含功率环、电压环、电流环的阻抗模型,并通过阻抗扫描测试与阻抗模型测量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突破传统相量法分析时只侧重分析固定频率点50 Hz处的阻抗特性的局限性,阻抗模型不同参数下的稳定性判据与仿真对比,验证方法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赵启生,褚洪伟,尹聪[5](2019)在《基于褶积模型的波阻抗反演技术在煤炭资源储量管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依靠施工地质钻孔获得煤厚信息的方式将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为准确掌握煤层厚度变化情况,安居煤矿地质技术人员通过运用基于褶积模型的波阻抗反演技术对原叁维地震勘探资料进行充分利用,获取了相对准确的煤厚资料,从而相对准确地估算出矿井资源储量,为矿井及采区煤炭资源储量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依据。(本文来源于《山东煤炭科技》期刊2019年07期)

李伟,陈冉,欧美凤,蒋沙莎,范胜楠[6](2019)在《基于生物电阻抗评价大鼠脾虚水湿内停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生物电阻抗法(BIA)与传统指标评价复合因素诱导脾虚水湿内停模型的成模标准。方法:将40只大鼠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每组20只。空白组大鼠给予正常饲料喂养;模型组大鼠采用饮食不节结合劳倦过度法制备大鼠脾虚水湿内停模型14 d。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烘干法检测大鼠粪便含水率,称量法检测水负荷指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尿D-木糖排出量,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肾髓水通道蛋白1(AQP1)含量,同时运用实验动物体组成测定分析仪检测总含水率(TBW),细胞外含水率(ECF),细胞内含水率(ICF),脂肪量(FM),除脂肪量(FFM)和身体质量指数(BMI)等生物电阻抗指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逐渐消瘦,偶尔稀便,肛温基本不变,体质量,D-木糖排泄量,水负荷指数,TP和Alb含量显着降低(P <0. 01),粪便含水率和肾髓AQP1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 <0. 01); TBW,ECF和FFM升高,ICF,FM和BMI显着降低(P <0. 01)。结论:饮食不节结合劳倦过度的复合因素诱导脾虚水湿内停模型大鼠会出现体脂率降低和胃肠水液代谢功能的减退,生物电阻抗法可以更直观全面的反映成模情况。(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于一鸣,刘其辉,董楚然[7](2019)在《基于阻抗模型的双馈风力发电机高频谐振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在新能源发电领域的双馈风力发电机高频谐振问题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分析双馈风力发电机的两个变流器控制策略,可以得到变流器的阻抗模型。其次,分析各类补偿形式的电网的频率响应曲线,确定能够发生谐振的并联补偿电网拓扑结构。然后,通过绘制双馈感应发电机与并联补偿电网的阻抗Bode图,当两系统的幅值响应交点所对应的相位裕度在180°时,会发生谐振。最终,在PSCAD中搭建仿真模型进行验证,仿真结果验证了双馈风力发电机的高频谐振机理分析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气应用》期刊2019年07期)

汪海蛟,何国庆,刘纯,王超,李渝[8](2019)在《计及频率耦合和汇集网络的风电场序阻抗模型等值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中国河北沽源、新疆哈密等风电基地频繁发生电网振荡问题,呈现次、超同步频率振荡分量强耦合现象。频域小信号阻抗方法是建模和分析这类由电力电子并网装置引起的控制不稳定和振荡问题的有效方法。目前针对单个逆变器或风电机组频率耦合阻抗模型已有研究基础,文中基于此提出一种考虑频率耦合和汇集网络的风电场序阻抗模型等值方法,建立的风电场等值阻抗与单个逆变器或风电机组的模型定义和形式统一,能够用于分析次、超同步频率耦合的振荡问题。以直驱风电场并入弱电网系统为例,对所提出的模型应用于系统稳定性分析及振荡频率预测的准确性进行了仿真验证。(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9年15期)

温惠英,卢德佑,汤左淦[9](2019)在《考虑行程时间波动性的城市道路阻抗函数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利用路段行程时间标准差和均值的比值构造行程时间波动性,提出利用行程时间波动性建立道路阻抗函数模型。在计算行程时间波动性时,同时考虑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对行程时间波动性的影响,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对行程时间波动性阻抗函数模型参数进行估计。文尾进行了实例分析,在确定各个路段行程时间波动性的基础上,采用dijstra算法确定最短路径,最后利用全有全无方法进行交通分配。(本文来源于《公路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王喜莲,程迪,王顺[10](2019)在《基于输出阻抗建模的并网系统低次谐波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并网系统谐波预测问题,提出引入逆变器实际输出谐波电流建立谐波阻抗模型的方案。首先分析并网系统谐波谐振原理,对单相LCL型并网逆变器进行阻抗建模。为提高阻抗模型准确性,在分析逆变器低频特性的基础上,将单个逆变器并网谐波电流考虑到阻抗模型中,建立谐波阻抗模型,与电路模型仿真对比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利用提出的谐波阻抗模型,对多逆变器并网系统进行谐波交互分析及谐波预测建模,以8个并网逆变器为例,分析谐振对并网谐波电流和公共接入点(PCC)处谐波电压的影响,谐波预测模型和电路模型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了该多逆变器谐波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阻抗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规模永磁直驱风场并网振荡现象频发,序阻抗模型逐步成为广泛采用的分析方法。目前对直驱风电机组的序阻抗建模将机侧模型(机侧变流器、永磁同步发电机)简化为可控电流源,忽略机侧模型对于机组阻抗特性的影响。该文建立考虑发电机、机侧变流器、直流母线动态过程、直流电压控制回路以及网侧变流器的直驱风电机组序阻抗详细解析模型,描述小信号分量在机组内部的频率特征分布规律;分析了机侧变流器控制特性、直流母线电容容量、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特性对机组阻抗特性的影响。基于控制硬件在环实时仿真平台,验证解析模型的准确性,开展多个型号直驱风电机组的阻抗扫描与稳定性分析,验证机侧模型对机组阻抗特性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阻抗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施天润,俞悟周.切向流下穿孔板声阻抗模型的比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李光辉,王伟胜,张兴,刘纯,何国庆.考虑机侧模型的直驱风电机组序阻抗建模及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3].熊辉,吴超然.基于Timoshenko模型的桩基多维动力阻抗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

[4].赵巍,赵路,孙孝峰,齐磊,王士豪.下垂控制逆变器阻抗模型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9

[5].赵启生,褚洪伟,尹聪.基于褶积模型的波阻抗反演技术在煤炭资源储量管理中的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9

[6].李伟,陈冉,欧美凤,蒋沙莎,范胜楠.基于生物电阻抗评价大鼠脾虚水湿内停模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

[7].于一鸣,刘其辉,董楚然.基于阻抗模型的双馈风力发电机高频谐振机理分析[J].电气应用.2019

[8].汪海蛟,何国庆,刘纯,王超,李渝.计及频率耦合和汇集网络的风电场序阻抗模型等值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9

[9].温惠英,卢德佑,汤左淦.考虑行程时间波动性的城市道路阻抗函数模型[J].公路工程.2019

[10].王喜莲,程迪,王顺.基于输出阻抗建模的并网系统低次谐波预测模型[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9

标签:;  ;  ;  ;  

阻抗模型论文-施天润,俞悟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