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寒暄系统论文-龙又珍,萧国政

现代汉语寒暄系统论文-龙又珍,萧国政

导读:本文包含了现代汉语寒暄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现代汉语,功能,寒暄语,社会交际

现代汉语寒暄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龙又珍,萧国政[1](2011)在《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毕业院校:武汉大学答辩日期:2009年5月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交际从功能上可分为传知性交际和寒暄性交际等。前贤对传知性交际及其载体研究得较多,对寒暄性交际的研究不够多,对现代汉语寒暄的研究也未形成体(本文来源于《语言文字应用》期刊2011年01期)

龙又珍[2](2009)在《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是交际工具,语言交际可分为传知性交际和寒暄性交际。前贤对寒暄性交际认识不足、研究未形成体系,其性质、形式、功能、应用都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将现代汉语寒暄作为研究对象,重新界定了寒暄的内涵和外延,建构了现代汉语寒暄语系统,探(本文来源于《长江学术》期刊2009年03期)

龙又珍[3](2009)在《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的生命存在于交际之中,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交际从功能上可分为传知性交际和寒暄性交际等。前贤先哲对传知性交际及其载体研究得较多,对寒暄性交际的认识不足,对现代汉语寒暄的研究也未形成体系,其定义与性质、其形式和功能、其理论和应用都有待进一步廓清和深入。本文将现代汉语寒暄作为研究对象,重新界定了寒暄的定义、内涵和外延,在大量语料统计和例句分析的基础上建构了现代汉语寒暄语系统及子系统,论述了各类寒暄的基本功能,探讨了其使用规律和制约条件。全文共分六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首先从宏观、微观和应用叁方面阐释了选题的缘由和意义,然后在翔实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寒暄语的定义、功能、性质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重新审视,总结了前人研究成果及不足,重新界定了寒暄。认为寒暄是指为了创造交际气氛,强化或中断沟通信道,建立、保持或终止社会交际的行为及其载体。在信道畅通的情况下,使用寒暄的目的一般是传递感情信息,调节沟通气氛,改变言谈话题,中止当前的言谈项目。本章最后介绍了论文的语料来源。第二章:呼告式寒暄。归纳了呼告式寒暄语的基本类型,使用形式、制约条件及功能。认为呼告式寒暄语分为称谓称呼、呼唤呼喊、面称代词等叁大类,每类中又分出若干小类;其使用形式有单独使用和联合使用两种,前者一般直接作为独立的寒暄语,而后者一般作为寒暄语的组成部分;呼告式寒暄的外部制约因素有文化、社会、历史、地域、年龄、性别、语境等。最后,通过对呼告式寒暄对答类型的列举,归纳出呼告式寒暄的叁大基本功能:表达敬意或问候、引起注意、介绍引荐。第叁章:疑问式寒暄。重点探讨了叁个问题:疑问式寒暄语的基本类型、疑问式寒暄问答句的信息结构、功能特点及应用。首先将疑问式寒暄语分为是非问寒暄、特指问寒暄及选择问寒暄叁类,并简要分析了其主要下位类型及基本组形结构。接着重新界定了信息、焦点和功能,认为疑问式寒暄的信息结构特征是信息具有多重性、焦点具有不定性、理解具有关联性。然后分析了疑问式寒暄的功能特点及应用,认为疑问式寒暄话题具有开放性,广泛的话题不仅使得疑问式寒暄内容丰富、结构多样、数量无限,也使得疑问式寒暄的功能呈复合性,有双重迭合、两重拼合等多种组合模式。最后,围绕疑问式寒暄的汉语特色和问答链特征,从文化的适应性和问句的选择性两方面剖析了疑问式寒暄的使用层面,比较了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疑问式寒暄的差异及成因,分析了叁种疑问句寒暄在数量、分布及使用方面的特点。数量上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分布上多用于社会距离居中的膨胀部分,呈纺锤状;使用上应注意对形式内容、连用数量、语气措辞的选择。第四章:感叹式寒暄。重点探讨了感叹式寒暄语的基本类型、语义内涵和感叹式寒暄的策略叁个问题。第一节梳理了前人对感叹句、寒暄中的感叹句的研究成果及尚未解决的问题。第二节从语义内容、情感指向的角度将感叹式寒暄语分为情感指向对方、情感指向自我和情感指向他者叁类并分别举例说明。第叁节对每一类感叹式寒暄的语义内涵及其数量、类型、价值正负等分别分析比较,结论是情感指向对方的感叹式寒暄的语义内涵最为丰富,数量、类型最多,价值偏向于正值取向;情感指向自我的感叹式寒暄的语义内涵、数量和情感指向他者的相差不多,价值取向偏向于负向;情感指向他者的情感类型最少,价值取向偏向于正向。感叹式寒暄因其既具有感叹句的特性又处在寒暄交际场中,因此它具有“祝福、应答、问候、欢迎、告别、斥骂、拒绝”等特殊功能。第四节归纳了感叹式寒暄在交际中的十种重要策略,即“问候、赞美、道歉、调侃、谴责、劝勉、祝福、关心、自叹、交谈”,每一种策略都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内容和适用范围。第五章:陈述式寒暄。主要探讨了陈述式寒暄语的基本类型、主要功能、组形方式和使用规律,共分为四部分。第一节从界定、功能和构造方面梳理了陈述句的研究状况。第二节从陈述寒暄的表达功能和语义内容角度将陈述式寒暄语分为介绍告知类、评价表态类和告别感谢类叁大类,并分别从语义相关、话语起始及构成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最后统计了各类陈述式寒暄的数量和比例,发现介绍告知类所占比例过半,而告别感谢类最少,其数量悬殊与句类制约、内容制约、文化心理制约有关。第叁节从形式和功能两方面对陈述式寒暄进行了构拟和分析,运用话语分析理论探讨了陈述式寒暄的话轮分类,列举了介绍告知类作为始发话轮和后续话轮的功能组合,结果表明功能组合模式具有开放性和无限性,话轮扩展具有递归性,并建议在对外汉语教学和教材编写中,既要给出多种功能组合模式,同时也要选择最佳表达形式。本节还运用萧国政先生的叁个世界语法理论中的组形语法理论,归纳出话轮组构和衔接的叁种模式:拼合式、扣合式和嵌合式,认为拼合式是流水型的,结构最为简单;扣合式是省略型的,结构最为流畅;嵌合式是跳跃型的,结构最为复杂,在教学和教材中也宜以这一顺序渐次安排和推进。第四节梳理了应答句的研究概况,进一步阐释陈述式寒暄作为应答句应遵循的叁原则,即内容的顺应、语体的对应、信息的呼应,分别从语义、语用与信息叁个角度对陈述式寒暄作为应答句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运用陈述式寒暄应答的方法。第六章:结语。概括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及结论,说明了现代汉语寒暄语还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和本文的不足,指出了笔者今后研究和努力的方向。认为副语言寒暄是寒暄的一大分支,其表现形式、功能、运用技巧、和语言寒暄的异同及复合使用、不同文化的副语言寒暄对比等问题都可深入研究。特别指出寒暄语在交际中的组配规律、寒暄交际的过程及模式的研究等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母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自然语言处理中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09-05-01)

现代汉语寒暄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语言是交际工具,语言交际可分为传知性交际和寒暄性交际。前贤对寒暄性交际认识不足、研究未形成体系,其性质、形式、功能、应用都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将现代汉语寒暄作为研究对象,重新界定了寒暄的内涵和外延,建构了现代汉语寒暄语系统,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现代汉语寒暄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龙又珍,萧国政.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1

[2].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J].长江学术.2009

[3].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

标签:;  ;  ;  ;  

现代汉语寒暄系统论文-龙又珍,萧国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