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化特征论文-黄健,何宏平,包志伟,梁晓亮,谭伟

风化特征论文-黄健,何宏平,包志伟,梁晓亮,谭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风化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稀土富集,岩性特征

风化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黄健,何宏平,包志伟,梁晓亮,谭伟[1](2019)在《岩性特征对华南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风化壳形成与稀土富集》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南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全球最主要的重稀土资源类型,提供了全球逾四分之叁的重稀土产品,具有重要的资源战略意义和极高的经济价值。富稀土的花岗岩类和火山岩类是该矿床的物质基础,而风化壳的形成过程是元素迁移富集的过程,详细阐述影响花岗岩类或火山岩类风化壳的形成及稀土元素富集差异的因素是深入理解该稀土矿床成矿机制的关键。对江西和广东两省交界的仁居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的两个相邻风化剖面进行钻孔取样,并开展了详细(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2-13)

崔天宇,庞奖励,张文桐[2](2019)在《湖北郧县庹家湾黄土剖面风化成壤特征及其55ka以来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汉江上游庹家湾剖面沉积学、色度参数、磁化率、粒度及地层年代的研究,揭示了庹家湾剖面的风化成壤特征及55 ka以来的气候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红度、红度/黄度、磁化率值及黏粒含量在古土壤层出现峰值,在马兰黄土层表现为低值区;其在228~260 cm和294~370 cm深度处为较高值,明显高于典型马兰黄土而接近古土壤(S_0),属于弱古土壤层(L_1-S_1和L_1-S_2),形成年龄在27.5~21.5 ka BP之间。该剖面风化成壤强度的变化反映了区内55ka以来的气候变化,晚更新世末期(55.0~11.5 ka BP)气候干冷,其中27.5~21.5 ka BP期间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全新世早期(11.5~8.5 ka BP)气候由干冷向暖湿转变,全新世中期(8.5~3.1 ka BP)气候最为暖湿,全新世晚期(3.1 ka BP以来)气候由暖湿向干冷转变。(本文来源于《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王建文,黄美俊,张彦伟[3](2019)在《浅析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成矿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风化壳离子吸附性型稀土矿床的主要类型之一。从矿床产出的地质环境、风化壳中稀土元素的来源及稀土元素在风化壳中形成工业富集以前的成矿地质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对指导找矿评价和成矿规律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凌坤跃,温汉捷,张正伟,朱笑青,汤好书[4](2019)在《白云岩风化剖面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黔中九架炉组“叁稀金属”富集机制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黔中早石炭世九架炉组铝土矿含矿岩系富集Ti、Li、Sc、V、Ga、Nb、Ta、Zr、Hf、Th和稀土(REEs)等"叁稀金属",具有成为独立矿床或伴生资源的潜力。这些元素大部分与九架炉组共有同一母岩,且富集程度受母岩的成分和风化作用控制。本研究选取九架炉组母岩乌当娄山关群白云岩和纳雍牛蹄塘组泥质白云岩的现代风化剖面为研究对象,研究元素在风化作用过程中的迁移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而为九架炉组微量元素的富集机制提供启示。研究获得以下认识:1)依据剖面结构、ZrHf、Nb-Ta、Y-Ho二元图特征及REE配分曲线和Eu/Eu*值的相似性表明研究区土层主要来源于基底或母岩的风化; 2)白云岩风化成土过程中Si、Fe、Cr、As、Sb、Ti、Nb、Ta、Zr、Hf、Th、REEs等元素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富集程度较高,而Ca、Mg、Na、K、Sr、P、Mo、Cd等元素化学性质活泼,容易淋失亏损; 3)纳雍剖面REEs~(3+)和Ca~(2+)半径差与REEs富集系数相关性良好,表明碳酸盐岩风化过程中,含钙矿物磷灰石是稀土元素分配的重要控制因素; 4)九架炉组的母岩也是Ti、Li、Sc、V、Ga、Nb、Ta、Zr、Hf、Th等微量元素的主要物质来源,母岩风化过程中,这些微量元素首先在副矿物、黏土矿物、铝矿物及磷灰石等矿物相中初步富集,之后随风化碎屑物一起沉积形成微量元素超常富集地层; 5)纳雍剖面地表和地下水提供了部分P、Be、Zn、Sb、Pb、Y及REEs来源,指示水体迁入作用也是九架炉组REEs富集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黔中九架炉组微量元素的来源较复杂,风化-沉积过程中,化学性质稳定的元素残留在风化碎屑物中并被搬运-沉积在负地形中,而化学性质活泼的元素首先被带入水体,在沉积-成岩过程中特定条件下发生二次富集作用(例如次生矿物的形成及吸附)形成微量元素富集的地层。(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张修杰,王成中,林少忠[5](2019)在《风化花岗岩地区公路高边坡病害特征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型高边坡若发生失稳,极易产生滑坡、泥石流等突然性、速度快、后果影响大的灾害。通过对大潮高速TJ7标段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提出锚索抗滑方桩及维持现状坡形、抬纵坡等可用于该高边坡的不同支护方案,并通过稳定性计算及经济比较,提出适用于该类高边坡的最佳支护方案,为类似地质条件下高边坡支护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灾害学》期刊2019年S1期)

庄心善,王俊翔,李凯,王康,胡智[6](2019)在《风化砂改良膨胀土的滞回曲线特征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滞回曲线是构建土体动本构模型的核心,通过GDS动叁轴试验,研究不同围压、加载频率、动应力幅值下风化砂改良土体滞回曲线变化规律。采用滞回圈形态特征:长轴斜率k,包围的面积S、滞回圈短轴与长轴之比α以及残余应变ε_p对土体滞回曲线进行定量描述,研究结果表明:膨胀土滞回曲线呈狭长斜椭圆形,k随动应变的增长而减小,随围压、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低频加载对k值影响较小;S及ε_p在动应变发展前期增长较小,后期呈指数增长,并随围压和频率的增加而减小。围压对S,ε_p影响主要位于ε_d≥0.1%,频率对S,ε_p的影响分别位于ε_d≥0.1%和ε_d≥0.2%;α变化趋势随动应变存在一明显的分界点,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α值随围压、频率的增大而减小;与未改良土体相比,经风化砂改良后的土体k值减小,S,α和ε_p增大;在减小土体膨胀性的同时降低了刚度,可以发挥作为路基减震隔振优势。(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S2期)

张久洪,孙秋,徐亚峰,钱春杰,石名磊[7](2019)在《钙质胶结砂岩易风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路堑边坡砂岩特征,采用傅里叶形态分析中不同阶描述子重构颗粒轮廓间的差异度粒型评价方法,揭示了易风化岩碎屑似球、椭球状颗粒占优,棒片状颗粒较少的良好粒型特征。颗粒破碎强度试验以及Weibull模型,揭示了软质颗粒内部损伤的低强度脆性张拉破坏特征和吸水湿化性崩解特征,可用于判别风化岩的风化程度。此外,易风化岩风化碎屑颗粒水泥浆包浆硬化特征,揭示可湿化性颗粒包浆后的粗颗粒水稳特征与小颗粒破碎强度增长规律。采用自然风干吸水湿化模拟风化作用,提出了湿化性细砂化指数,揭示了易风化岩碎屑粗颗粒崩解占优,细颗粒细砂化占优的湿化性特征。(本文来源于《湖南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郑兴芬,吕镔,陈梓炫,马兴悦,赵国永[8](2019)在《亚热带地区发育于不同母岩风化壳上的红壤磁学特征对比及其环境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对发育于亚热带地区花岗岩和变质岩风化壳之上的两个红壤剖面进行了系统的环境磁学测量及色度分析,探讨在同一地区不同母质上发育的红壤磁性差异的原因及其环境意义.研究区的两个剖面分别位于福建省南平市高铁北站和纺织厂附近,相距约15km,气候条件基本相同.研究结果表明:(1)较强磁性的花岗岩母质层上发育的南平北站红壤(NPN),在发育过程因母质层中多畴(MD)颗粒磁赤铁矿化的磁铁矿溶解,剖面上部的淋溶层和淀积层虽以较细的稳定单畴(SSD)颗粒和少量的假单畴(PSD)颗粒磁铁矿为主,但剖面磁性自下而上减弱.相较而言,南纺红壤(NF)剖面发育在磁性较弱的变质砂岩上,其过渡层和母质层以赤铁矿为主,因成壤过程中生成较细的超顺磁(SP)磁铁矿使得土壤淋溶层和淀积层磁性增强;说明母质不同是亚热带地区红壤磁性差异的主要原因.(2)NPN和NF两个剖面的气候条件基本相同,磁性差异比色度指标差异更为显着.亚热带地区因剖面受母质影响显着,整体磁性特征不能反映气候;黄度和红度的比值(b*/a*)远小于磁性的差异,说明针铁矿和赤铁矿的比值更能反映研究区的平均气候状况,即反映次生磁性矿物含量的参数为更适合的气候指标.(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胡俊杰,马寅生,吴祎,李宗星,彭博[9](2019)在《柴达木盆地侏罗纪古气候演变过程:来自化学风化特征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柴达木盆地侏罗系陆相地层记录了该时期一系列重大的构造—气候—环境耦合演化事件,然而针对该套地层的古气候、古风化作用等方面研究还很薄弱。为了恢复柴达木盆地侏罗纪时期的古气候和古环境特征,文章研究对柴北缘大煤沟侏罗系标准剖面的沉积岩样品开展了全岩主、微量元素测试,综合采用多种化学风化指数判定柴达木盆地侏罗纪古气候条件及演变过程。元素比值(Rb/Sr、K/Na、Na/Al和Na/Ti)和化学风化指数(CIA、CIW、PIA和ICV)均显示,柴达木盆地侏罗纪化学风化过程和古气候演化过程可划分为4个阶段:早侏罗世早—中期和中侏罗世中期,化学风化作用强烈,古气候处于温带—亚热带温暖、潮湿气候条件;早侏罗世晚期和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受到区域降水减少影响,盆地化学风化作用显着减弱,整体处于干旱、半干旱环境。以上结果与前人基于沉积物和植物群面貌研究得出的古气候变化过程相吻合,为盆地及区域陆相侏罗纪古气候研究提供了相对完整而连续的地球化学证据和参考。(本文来源于《高校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杨光海,高军波,杨瑞东,田亚洲,杨光忠[10](2019)在《黔东南煌斑岩类风化壳中稀土元素富集特征及找矿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往研究认为煌斑岩类及其风化壳因规模小且稀土元素难以高度富集,不易形成稀土元素矿床。然而,本文通过对黔东南麻江隆昌、龙山、大塘、石板寨及和尚坟地区20件风化煌斑岩类中稀土元素进行测试分析发现,风化煌斑岩类中稀土元素含量普遍偏高,ΣREE+Y介于558. 78×10~(-6)~2409.94×10~(-6)(平均1461.21×10~(-6)),其中LREE平均1346.44×10~(-6),HREE平均53.52×10~(-6),稀土元素具有高度富集甚至成矿的潜力。其中石板寨、和尚坟煌斑岩风化程度较强,稀土元素富集程度较高,隆昌、龙山等地煌斑岩风化程度相对较弱,稀土元素富集程度相对较低。煌斑岩类风化壳中高度富集轻稀土元素,且以La、Ce、Nd、Pr相对富集为特征。电子探针分析表明,风化煌斑岩类中稀土元素多以稀土独立矿物形式存在,其中以独居石为主。(本文来源于《地质论评》期刊2019年04期)

风化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汉江上游庹家湾剖面沉积学、色度参数、磁化率、粒度及地层年代的研究,揭示了庹家湾剖面的风化成壤特征及55 ka以来的气候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红度、红度/黄度、磁化率值及黏粒含量在古土壤层出现峰值,在马兰黄土层表现为低值区;其在228~260 cm和294~370 cm深度处为较高值,明显高于典型马兰黄土而接近古土壤(S_0),属于弱古土壤层(L_1-S_1和L_1-S_2),形成年龄在27.5~21.5 ka BP之间。该剖面风化成壤强度的变化反映了区内55ka以来的气候变化,晚更新世末期(55.0~11.5 ka BP)气候干冷,其中27.5~21.5 ka BP期间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全新世早期(11.5~8.5 ka BP)气候由干冷向暖湿转变,全新世中期(8.5~3.1 ka BP)气候最为暖湿,全新世晚期(3.1 ka BP以来)气候由暖湿向干冷转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风化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黄健,何宏平,包志伟,梁晓亮,谭伟.岩性特征对华南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风化壳形成与稀土富集[C].第九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19

[2].崔天宇,庞奖励,张文桐.湖北郧县庹家湾黄土剖面风化成壤特征及其55ka以来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2019

[3].王建文,黄美俊,张彦伟.浅析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成矿特征[J].西部探矿工程.2019

[4].凌坤跃,温汉捷,张正伟,朱笑青,汤好书.白云岩风化剖面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黔中九架炉组“叁稀金属”富集机制的启示[J].岩石学报.2019

[5].张修杰,王成中,林少忠.风化花岗岩地区公路高边坡病害特征及对策研究[J].灾害学.2019

[6].庄心善,王俊翔,李凯,王康,胡智.风化砂改良膨胀土的滞回曲线特征对比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9

[7].张久洪,孙秋,徐亚峰,钱春杰,石名磊.钙质胶结砂岩易风化特征[J].湖南交通科技.2019

[8].郑兴芬,吕镔,陈梓炫,马兴悦,赵国永.亚热带地区发育于不同母岩风化壳上的红壤磁学特征对比及其环境意义[J].地球物理学报.2019

[9].胡俊杰,马寅生,吴祎,李宗星,彭博.柴达木盆地侏罗纪古气候演变过程:来自化学风化特征的证据[J].高校地质学报.2019

[10].杨光海,高军波,杨瑞东,田亚洲,杨光忠.黔东南煌斑岩类风化壳中稀土元素富集特征及找矿意义[J].地质论评.2019

标签:;  ;  ;  ;  

风化特征论文-黄健,何宏平,包志伟,梁晓亮,谭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