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检测精度论文-程元国

温度检测精度论文-程元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温度检测精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冰盖,温度,热敏电阻,热力学

温度检测精度论文文献综述

程元国[1](2019)在《寒区河流冰盖剖面高精度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高寒地区的河流凌汛灾害频发,对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针对凌汛等自然灾害的预防研究,国内外采用各种传感器实现了对河流冰水情的监测,但检测方法需要改善,检测精度有待提高。河流冰盖剖面温度是分析冰层热力学参数和搭建冰厚预测模型的重要物理参量,采用基于河流冰盖剖面内不同介质温度特性差异的原理设计的冰情检测温度链被广泛应用于冰情检测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测量效果。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冰情检测温度链在低温环境下的测量精度有限,在面对宽温区范围内的检测仍有很大误差,逐渐无法满足于实际数据分析的要求。因此研发出一种适用于宽温区的冰盖剖面高精度温度检测设备对当地的凌汛灾害预防研究和水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课题通过研究热敏电阻的阻温关系、传感器的结构等,设计出了一款新型的、检测精度较高的、可靠性稳定的冰盖剖面高精度温度检测传感器,并研制配套了检测系统。本次课题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四方面工作:(1)通过查阅资料选择了热敏电阻作为传感器温度检测单元,并对热敏电阻的检测和标定方法进行了研究。选用LTC2983作为检测电路核心器件,并通过研究热敏电阻的阻温特性,提出了基于热敏电阻标定经验公式的温度残差补偿法和阻值残差补偿法,取得了良好的标定效果,获取了低温环境下宽温区(-50℃~+30℃)范围内0.1℃的单点传感器温度检测准确度。(2)基于河流冰盖剖面垂直方向上空气、雪、冰、水不同介质的温度特性差异,设计了冰盖剖面高精度温度检测传感器。通过对ADG732内阻的分析,确定了传感器多点温度检测的可行性。传感器采用链式结构,其主体采用PCB板并封装于环氧树脂中,有效提高了传感器的可靠性。(3)设计了较为完善的检测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的设计。硬件主要是数据采集仪的设计,包括主控CPU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以及数据传输模块的设计;软件主要为温度采集程序、数据存储程序、数据传输程序的设计等。通过采取MSP430低功耗单片机作为CPU、采用双路电源等措施,有效的减小了系统的整体功耗。(4)冰盖剖面高精度温度检测系统于2017年12月中旬在黑龙江漠河江段进行了安装并完成了叁个多月的现场采集实验,监测期间获得了较为完整的江心位置的河流冰盖剖面温度数据。通过分析几个典型时期的河流冰盖剖面温度曲线,了解了冰盖内部的热力学变化情况。借鉴现有的大量冰水情数据分析结论,使用冰盖剖面温度数据得到了监测期间内的河流冰厚变化情况,并对冰内热通量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利用冰盖剖面温度数据,通过a值分段拟合优化了斯蒂芬冰厚计算公式,提高了斯蒂芬公式冰厚估算精度,为寒区凌汛灾害的预防提供了重要参数。(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贾桂锋,蒙俊宇,武墩,王登辉,高云[2](2019)在《被毛对热成像检测生猪体表温度精度的影响及噪声滤除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猪皮肤的温度分布是表征其生理状态和疾病的重要指标,通常由红外热成像技术(infrared thermography, IRT)检测,然而由于生猪体表附有被毛在热图像中产生大量的温度噪声,降低了IRT对皮肤温度的检测精度。该文针对此问题探索被毛对皮肤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并设计消除被毛影响的热图像降噪算法,提高对温度分布的检测精度。通过对12头生猪试验,分析目标区域在正常被毛和剔除被毛后温度分布的统计量得出被毛在温度分布中产生大量的"峡谷"状低温噪声,显着降低了目标区域的最低温度及平均温度。根据毛发噪声的影响规律提出网格化最大值-双叁次插值算法并确定算法的最佳邻域尺寸为4.25mm。采用均方误差、峰值信噪比等指标定量评价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经算法处理后,均方误差由0.38下降到0.05(P<0.01),峰值信噪比由45.14 dB上升到53.66 dB(P<0.01),说明该算法能够滤除热图像中毛发引起的噪声,可提高IRT对温度分布的检测精度。(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范秋凤,巩银苗,李琪[3](2018)在《基于冷镜式原理的高精度露点温度检测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对露点温度的精密测量,设计了一种基于冷镜式原理的高精度露点温度检测系统。硬件部分主要设计了铂电阻测温电路、温度采集电路等。运用冷镜式露点温度检测方法,同时采用铂电阻测温电路的设计,实现了对露点温度的精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性好、测量精度优于±0.5℃。(本文来源于《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期刊2018年08期)

苗龙[4](2018)在《单片集成智能功率驱动芯片高精度温度检测电路研究及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单片集成智能功率驱动芯片属于高低压兼容功率集成电路,其内部集成了逻辑控制、故障检测、驱动电路及高压功率开关器件等,高集成度造成芯片内部功率密度持续增大,芯片温度升高导致芯片功能退化,甚至直接失效,由此可见,片上温度检测电路是单片集成智能功率驱动芯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高精度片上温度检测电路的研究对于单片集成智能功率驱动芯片的可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首先详细分析了单片集成智能功率驱动芯片的应用背景和工作原理,并对传统片上温度检测技术及其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指出了基于叁极管的温度检测电路线性度难以提高的原因是叁极管饱和电流I_S的高阶分量带来不可忽视的非线性误差,而基于MOS管的温度检测电路灵敏度和线性度无法提高的原因是MOS管的亚阈值状态不稳且工艺变化较大,很难直接应用于温度检测要求较高的单片集成智能功率驱动芯片。在此背景下,结合单片集成智能功率驱动芯片的实际应用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高精度温度检测方法,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让叁极管分别工作在正温度系数电流偏置和零温度系数电流偏置条件下,然后分别提取两种偏置工作条件下叁极管基极-发射极电压V_(BE)温度特性表达式中的非线性项,通过倍乘相减的方法,抵消非线性项而实现提升线性度的效果。最后,设计了单片集成智能功率驱动芯片用高线性度、高灵敏度温度检测模块。本论文所设计的温度检测电路基于CSMC 0.5μm 600V绝缘体上硅(Silicon On Insulator,SOI)工艺进行仿真验证、版图设计及流片。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温度检测电路,在-45℃至125℃温度范围内,灵敏度为10.11mV/℃,非线性误差为0.187%,整体静态电流小于100μA,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5-07)

薛尚嵘[5](2017)在《高精度、宽温度范围负压检测电路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负压检测电路在确保负压驱动芯片的正常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传统负压检测电路需要引入负基准电压,对于本身不带负电压的芯片,这一电压可以从片外引入,但难以满足片上集成的要求,如何实现在不引入负基准电压的情况下完成正电压供电下负压的检测成为当今学术界研究热点。因此,研究负压检测电路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论文设计了一种高精度、宽温度范围负压检测电路,在不引入负基准电压的情况下实现正电压供电下负压的检测,并且实现高精度检测与宽温度范围内工作。首先,本文研究了正电压供电下负压检测电路的实现方法,设计了一款采样电压生成电路,该电路由稳定输出固定2.5V电压的低压线性稳压管(Low Dropout Regulator,LDO)和电阻分压网络组成,其作用是将输入的负电压信号抬高得到正采样电压。设计中,LDO中误差放大器采用折迭式共源共栅结构提高环路增益,提高LDO精度。其次,为满足高精度、宽温度范围的要求,基于该方法深入分析了影响负压检测电路精度和工作温度范围的内在机理,设计了一款对温度及电源电压,甚至对工艺条件影响都不敏感的带隙基准电压源电路,一款高精度电压比较器。该比较器采用两级前置预放大级加一级锁存级的电路结构,并在前置预放大级中引入共模反馈电路提高增益,提高比较器精度,同时,针对锁存级负向输入端的负载管采用PMOS管作为负电阻同二极管连接的PMOS管并联,折中考虑了精度和速度对增益和带宽的要求,使得比较器具有较高检测精度的同时实现快速比较,比较结果经过推挽输出级并经过两级输出缓冲级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最后,设计了一款采用信号路径多样化技术和分布式加权驱动技术的输出驱动器电路。本论文设计的高精度、宽温度范围负压检测电路,基于Chart 0.35μm标准CMOS工艺,完成了电路和版图的设计。后仿真结果表明:高精度、宽温度范围负压检测电路在-55~125℃的工作温度范围内,检测精度最高可以达到0.2mV,传输延时均在25ns以下,达到了电路设计指标的要求。(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7-04-28)

唐豪杰[6](2016)在《高精度数字式CMOS温度检测电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10T]热潮的兴起,温度传感器作为物联网的基础构成元件,市场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为了满足市场多方面的需求,人们对温度传感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其高精度、低功耗、低成本、轻便等。而与集成电路工艺完美结合的集成温度传感器,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适合大规模生产,成本低,精度和功耗都能满足要求,能很好地满足物联网的应用。本文设计了一种高精度数字式CMOS温度检测电路,其量化模块采用时间数字转换(Time To Digital Converter, TDC)量化,相比于传统的采用模拟数字转换(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 ADC)的量化方式,前者在能达到相同精度的前提下,电路功耗更低、面积更省。基于此本文设计的温度检测电路由温度转脉宽的接口电路与TDC两大模块组成。接口电路模块中,本文归纳分析了集成电阻、PN结、MOS管的感温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MOS管与多晶硅(Poly)电阻作为感温元件,通过转换电路将其转换成对应的正温度系数(Proportional To Absolute Temperature, PTAT)与负温度系数(Complementary To Absolute Temperature, CTAT)两条延时。两条延时采用二阶温度系数补偿的方法,得到脉宽与温度的高度一阶线性,实现温度转换为延时(T-Pulse)的目的。TDC量化模块中,本文第一次采用温度补偿型压控环振TDC结构,该结构采用温度补偿型偏置提供压控电压,环振频率的温度稳定性较差。针对此本文第二次采用延迟锁相环(Delay Locked Loop, DL L)压控环振型TDC结构,该结构采用DLL提供压控电压,环振频率的温度稳定性得到了很大改善。本文在TSMC 0.35μm CMOS工艺条件下,采用Cadence中的Spectre、Virtuo等软件完成了电路结构与版图设计,以及电路的前后仿真验证,并进行了MPW流片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在电源电压3.3V,测温范围-40℃-100℃时,测温分辨率0.17℃,绝对误差小于1.5℃,满足设计指标要求。(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6-05-28)

左广宇,杜超,秦建敏,邓霄,侯煜[7](2016)在《高精度冻土层温度梯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冻土层对温度梯度高精度自动检测的需求,设计了一种高精度低功耗温度梯度自动检测系统。选取性能稳定的恒流源REF200与四线制接法的铂电阻Pt100构成系统的温度检测单元,通过MSP430单片机控制CPLD与多路开关集成电路,实现了温度检测点的自动切换,完成温度梯度信号的自动检测,通过GPRS数据传输技术,使获取的现场温度梯度数据可以实现远程实时调用。经实验室模拟试验,采集数据经专用算法优化处理后,温度单点检测精度可达到±0.1℃。(本文来源于《电子器件》期刊2016年02期)

姜自波,李新南,季波[8](2015)在《空气垂直温度梯度对长焦镜面检测精度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光学追迹计算中采用的空气折射率公式,分析了在水平和垂直两种检测情形下,不同曲率半径球面反射镜因空气温度分层导致的像质变化。对Φ1.5 m、离轴量为12 m近抛物面拼接子镜在水平和垂直状态检验时受温度梯度影响情况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最后在上述两种状态下仿真计算了温度梯度分布对Φ4 m,焦比f/2的大口径抛物面反射镜的影响情况。结果显示,一般来说水平检验光路像质变化远大于垂直检验,其中大口径快焦比的抛物面镜垂直检测空气温度分层因素的影响结果也需考虑和控制。(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5年10期)

段英宏,刘秀红,康绍杰,高明辉[9](2013)在《基于TSIC506的高精度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ATmega16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利用数字化温度传感器TSIC506实现高精度温度检测系统。论述了该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给出了系统总体结构及相应的ATmega16单片机温度测量程序。实际应用表明,该温度检测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稳定实用等特点,可根据不同需要应用于多种工农业温度检测领域。(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3年13期)

袁云峰[10](2013)在《温度补偿对零部件泄漏检测的精度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汽车制造业中,密封性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而泄漏检测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已经相当成熟,但依然还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直接影响其最终的检测结果。温度补偿系统用于零部件密封性检测,鉴于其在实际应用的难度和效果,汽车制造业中不少主流企业逐步转向采用自然或者强制冷却的方法,使其达到与现场环境趋于一致,以实现对温度梯(本文来源于《现代零部件》期刊2013年01期)

温度检测精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生猪皮肤的温度分布是表征其生理状态和疾病的重要指标,通常由红外热成像技术(infrared thermography, IRT)检测,然而由于生猪体表附有被毛在热图像中产生大量的温度噪声,降低了IRT对皮肤温度的检测精度。该文针对此问题探索被毛对皮肤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并设计消除被毛影响的热图像降噪算法,提高对温度分布的检测精度。通过对12头生猪试验,分析目标区域在正常被毛和剔除被毛后温度分布的统计量得出被毛在温度分布中产生大量的"峡谷"状低温噪声,显着降低了目标区域的最低温度及平均温度。根据毛发噪声的影响规律提出网格化最大值-双叁次插值算法并确定算法的最佳邻域尺寸为4.25mm。采用均方误差、峰值信噪比等指标定量评价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经算法处理后,均方误差由0.38下降到0.05(P<0.01),峰值信噪比由45.14 dB上升到53.66 dB(P<0.01),说明该算法能够滤除热图像中毛发引起的噪声,可提高IRT对温度分布的检测精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温度检测精度论文参考文献

[1].程元国.寒区河流冰盖剖面高精度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9

[2].贾桂锋,蒙俊宇,武墩,王登辉,高云.被毛对热成像检测生猪体表温度精度的影响及噪声滤除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9

[3].范秋凤,巩银苗,李琪.基于冷镜式原理的高精度露点温度检测系统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8

[4].苗龙.单片集成智能功率驱动芯片高精度温度检测电路研究及设计[D].东南大学.2018

[5].薛尚嵘.高精度、宽温度范围负压检测电路的设计[D].东南大学.2017

[6].唐豪杰.高精度数字式CMOS温度检测电路设计[D].东南大学.2016

[7].左广宇,杜超,秦建敏,邓霄,侯煜.高精度冻土层温度梯度检测系统的设计[J].电子器件.2016

[8].姜自波,李新南,季波.空气垂直温度梯度对长焦镜面检测精度的影响分析[J].光学学报.2015

[9].段英宏,刘秀红,康绍杰,高明辉.基于TSIC506的高精度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3

[10].袁云峰.温度补偿对零部件泄漏检测的精度控制[J].现代零部件.2013

标签:;  ;  ;  ;  

温度检测精度论文-程元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