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药理学方法论文-李若飞,于春萍,兰丁璇,付子杰

血清药理学方法论文-李若飞,于春萍,兰丁璇,付子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血清药理学方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药,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

血清药理学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若飞,于春萍,兰丁璇,付子杰[1](2019)在《中药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与相关问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1供体动物种属的选择不同种属动物的血清成分不同,目前体外实验中,含药血清供体动物以大鼠、家兔、豚鼠居多[2],不仅因为它们的血量丰富,容易获得,还因为他们与人类的生物特性较为接近。血清成分成分复杂,其组成成份虽大部分已知,但还有一部分尚不清楚,为了避免个体差异,供体动物应选择雌雄各半,4只以上进行实验。同时,为了避免免疫反应而影响实验结果,含血清和体外培养细胞的供体动物应(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1期)

靳昭辉,靳冰,高普,宋光熠,刘征堂[2](2018)在《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冬连叁七组分调控TGF-β1/p38MAPK/CREB通路改善糖尿病动脉硬化兔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冬连叁七组分(CONR)干预TGF-β1/p38MAPK/CREB通路对糖尿病动脉硬化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1.选择纯种雄性新西兰家兔5只,4只分别每日给予辛伐他汀3 mg/kg,CONR150 mg/kg、450 mg/kg灌胃,共10 d;SB203580腹腔注射2 mg/kg,Q12 h,10 d;另一只每日给予生理盐水20 mL作为对照。制备含药血清。2.正常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静脉推注四氧嘧啶并且配合高脂饮食、腹主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术诱导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模型。3.造模成功后,分离模型兔腹主动脉SMC,并传代培养,使用3代细胞进行实验。4.分组:设立正常组、模型组、CONR高剂量组、CONR低剂量组、SB203580组、辛伐他汀组,实验组予含药血清进行干预,空白组、模型组予正常血清进行干预。5.采用cck-8法测定相应的吸光度,计算50%抑制率浓度;WB法检测各组平滑肌p-CREB、p-p38MAPK、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离体实验表明CONR对平滑肌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50%抑制率浓度(IC50)为12.53μg/mL。CONR高、低剂量组、SB203580组及辛伐他汀组对p-CREB、p-p38MAPK、TGF-β1蛋白表达均有抑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辛伐他汀组及CONR 2组优于SB203580组对p-p38MAPK蛋白的抑制(P<0.01),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4组对TGF-β1、p-CREB蛋白有抑制作用,4组间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冬连叁七组分可能部分通过抑制TGF-β1/p38MAPK/CREB通路抑制DA兔VSMC的增殖。(本文来源于《云南中医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刘声菊[3](2018)在《基于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绿茶对高糖诱导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含茶血清干预前后海马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并同时检测海马神经细胞活性、损伤程度、凋亡水平及Bcl-2、Bax的表达水平,探讨含茶血清对高糖诱导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制备空白血清和含茶血清,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学建立的基础上测定血清中茶叶10种成分的含量,采用维持培养基按倍比稀释的方法分别配制低、中、高浓度(25%、50%、100%)空白血清和含茶血清。2.海马神经细胞的原代培养及纯度:原代培养出生24h以内SD乳鼠的海马神经细胞,采用葡萄糖浓度为25mmol/L的培养基培养,细胞培养至第5d,NSE免疫组化染色鉴定其纯度。3.细胞分组及药物干预:将细胞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对照组,高糖组,低、中、高浓度空白血清组和低、中、高浓度含茶血清组,其中对照组的葡萄糖浓度为25mmol/L,高糖组的葡萄糖浓度全量换为45mmol/L,低、中、高浓度空白血清组按总体积的10%加入事先稀释好的低、中、高浓度空白血清并且葡萄糖浓度全量换为45mmol/L,低、中、高浓度含茶血清组按总体积的10%加入配制的低、中、高浓度含茶血清并且葡萄糖浓度全量换为45mmol/L,继续培养48h后,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海马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4.CCK-8试验检测海马神经细胞的活性。5.乳酸脱氢酶试验检测海马神经细胞的损伤程度。6.流式细胞术检测海马神经细胞的凋亡率。7.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1.在含茶血清中检测出了6种成分分别为没食子酸(GA)、儿茶素(C)、咖啡碱、表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EC)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其质量浓度分别为3.6μg/mL、4.2μg/mL、54.6μg/mL、22.8μg/mL、3.8μg/m L、4.8μg/mL。2.成功培养海马神经细胞,经鉴定细胞纯度达90%以上。3.对照组海马神经细胞核形态规则,核内染色质丰富且分布均匀,胞浆内含有较多形态正常的线粒体和内质网;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海马神经细胞核内染色质分布不均,胞浆内含有肿胀的线粒体及呈囊性扩张的内质网;与高糖组比较,低、中、高浓度空白血清组及低浓度含茶血清组海马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无明显改善,而中、高浓度含茶血清组细胞核形态较完整,胞浆内线粒体和内质网结构有不同程度改善,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4.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海马神经细胞的活性降低(P<0.01);与高糖组比较,低、中、高浓度空白血清组细胞活性无明显改善,而低、中、高浓度含茶血清组的细胞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P<0.01),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5.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海马神经细胞的损伤程度升高(P<0.01);与高糖组比较,低、中、高浓度空白血清组细胞损伤程度无明显变化(P>0.05),而低、中、高浓度含茶血清组的细胞损伤程度降低(P<0.05,P<0.01),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6.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与高糖组比较,低、中、高浓度空白血清组细胞凋亡率无明显改善(P>0.05),而低、中、高浓度含茶血清组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7.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海马神经细胞Bcl-2的表达降低并且Bax的表达升高(P<0.01);与高糖组比较,低、中、高浓度空白血清组Bcl-2、Bax的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低、中、高浓度含茶血清组海马神经细胞Bcl-2的表达升高并且且Bax的表达降低(P<0.05,P<0.01),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1.糖浓度增加可使海马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异常,含茶血清干预后其超微结构能得到很好的改善。2.糖浓度增加可使海马神经细胞的活性降低,损伤程度升高,而含茶血清干预后可使海马神经细胞的活性升高,损伤程度降低。3.糖浓度增加可使海马神经细胞Bcl-2的表达降低并且Bax的表达和细胞的凋亡率升高,而含茶血清干预后可使海马神经细胞Bcl-2的表达升高并且Bax的表达和细胞的凋亡率降低。(本文来源于《贵州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吴沅皞,刘维,赵文甲[4](2018)在《血清药理学方法对药理、药效学和新药研发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对于复杂成分药物,尤其是复方中药,国内外诸多学者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进行药效评价及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推动了药理药效学研究进展以及血清药理学技术方法本身的不断规范与完善。目的:对最近几年来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在各领域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作以综述,并对血清药理学方法的优势和不足进行评价。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发表的与血清药理学方法学相关,或采研究方法中应用了含药血清的研究,检索词为"血清药理学,含药血清,serum pharmacology,medicated serum,drug-containing serum"。依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检索到的2 977篇文献,共纳入58篇并分析。结果与结论:血清药理学方法可以较好地反映药物的药效及其作用环境,有助于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及其在体内的过程,因此已被众多学者和专家所采用。近年来对血清供体、给药剂量、频次方案、血清采集、处理保存、加药比例等研究方案的探索优化中取得了显着进展,并已在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骼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等方向广泛应用,推动了药理学、药效学和新药研发等研究的发展进步。(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8年24期)

姚岚[5](2018)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复方黄黛片对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更接近真实体内给药环境的血清药理学方法证明复方黄黛片能够通过诱导细胞凋亡途径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为复方黄黛片拓展应用新的适应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清洁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复方黄黛片混悬剂连续灌胃7天,每天1次。腹主动脉取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检测血清中砷浓度。血清药物浓度以砷含量计。5μg/ml含药血清作用于白血病K562细胞,24 h后观察细胞给药前后形态学变化。运用CCK-8方法检测不同浓度含药血清(0μg/ml,2.5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40μg/ml,60μg/ml)给药后12 h,24 h,48 h对白血病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Calcein-AM/PI荧光染色、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不同浓度含药血清(0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对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Cleaved Caspase-3、Caspase-9、Cleaved Caspase-9在不同浓度含药血清(0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作用后的含量表达情况。结果:复方黄黛片含药血清中含砷浓度为1.532μmol/l。给药24 h后,K562细胞边缘模糊不清,细胞皱缩变小,中心出现破碎的物质,数量明显变少。CCK-8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含药血清2.5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40μg/ml,60μg/ml作用12 h后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1.39%、3.43%、9.43%、15.72%、30.73%、50.34%;作用24 h后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4.33%,10.72%,36.24%,60.58%,71.73%,80.43%;作用48 h后,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9.76%,14.11%,48.72%,81.04%,88.65%,89.67%。Calcein-AM/PI荧光染色观察可见,随血清浓度增加,正常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死亡细胞数量显着增加。AnnexinV-FITC/PI双染色法测得不同给药浓度为0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时,凋亡率分别为0.9%,11.6%,31.5%,64.3%。含药血清组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均有改变,凋亡标志性蛋白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及Bax表达增加,Bcl-2,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下降,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复方黄黛片含药血清对K562细胞具有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18-02-01)

张宏梅,崔佰吉[6](2017)在《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中药苦参的抗肿瘤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药理学方法在中药苦参抗肿瘤作用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只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分别给予中药苦参灌胃(给药组)和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通过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形态学观察以及细胞周期分析,对中药苦参的抗肿瘤作用做出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的对于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肿瘤细胞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更为显着。在给药组中,含药血清浓度越高,其对于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也就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能够从中了解到中药苦参在抗肿瘤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效果。(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7年33期)

国锦,高燕,赵渤年[7](2017)在《中药复方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血清药理学作为一种新兴的体外药理学实验研究方法,正逐渐在中药复方药效学领域广泛应用。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从供体动物的选择、给药方案、采血时间、血清的处理及保存等方面探讨如何确立最佳实验方案,以期为中药复方药理作用的研究提供科学可靠的实验方法。另外,本文对近几年来中药血清药理学在生物体各系统中的主要研究应用进行阐述,并对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进行讨论,提示中药血清药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共同发展,定能使中药更好地走向世界。(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7年04期)

徐丹,赵菲菲,杨馨,李靖,徐国波[8](2016)在《基于血清药理学方法的头花蓼抗炎有效提取物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头花蓼不同提取物及热淋清颗粒含药血清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释放炎症因子的影响,筛选出头花蓼抗炎有效提取物。[方法]采用头花蓼血清药理学评价方法,10 ng/m L脂多糖(LPS)建立RAW264.7细胞炎症损伤模型,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Griess试剂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NO的释放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和IL-6的释放量,以考察头花蓼水提物、水提醇沉提取物、水提醇沉沉淀物及热淋清颗粒含药血清(WEPS、PCWEPS、DPCWEPS、RLQS)对巨噬细胞释放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WEPS、PCWEPS、DPCWEPS、RLQS均能显着抑制LPS刺激的RAW 264.7细胞释放炎症因子NO、TNF-α和IL-6,PCWEPS组抑制细胞释放NO、TNF-α和IL-6的作用最强。[结论]头花蓼水提醇沉提取物为头花蓼主要的抗炎有效提取物。(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17期)

徐丹,赵菲菲,刘俊,杨馨,李靖[9](2016)在《苗药头花蓼提取物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的建立及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并验证头花蓼提取物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方法以大鼠为含药血清的供体,MTT法确定空白血清及含药血清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10 ng/m L脂多糖(LPS)建立RAW264.7细胞炎症损伤模型,Griess试剂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的释放量,以确定体系中的血清添加量和大鼠取血时间。以NO、TNF-α为指标测定含药血清的抗炎活性。结果大鼠按人临床用药等效剂量的27倍给予头花蓼水提醇沉提取物,与模型组相比,体系中加入1.5%(V/V)末次给药后90 min的含药血清能够显着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NO(P<0.001)。同时,该方法制备的含药血清能够显着抑制细胞释放NO和TNF-α(P<0.01或P<0.001)。结论本实验条件下制备的头花蓼含药血清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该血清药理学方法可用于头花蓼提取物含药血清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6年11期)

李强,卢娟,李盛华,叶丙霖[10](2015)在《陇中损伤散提取物对成骨细胞增殖影响的血清药理学方法的建立及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并验证陇中损伤散提取物(extract of Longzhong sunshang powder,LSE)对成骨细胞增殖影响的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方法:用LSE末次给药后颈总动脉采血制备含药血清,按照LSE不同给药剂量、给药时间、采血时间分组,分别用含不同浓度LSE的血清培养胎鼠成骨细胞(osteoblast,OB)。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OB形态,Von kossa染色法观察OB的矿化结节,以碱性磷酸酶活性、矿化结节数、基质钙含量、Ⅰ型胶原免疫组化等指标与空白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等剂量组(给药剂量),5 d组(给药时间),1h组(采血时间)的OD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不同浓度含药血清组的OD值:10%组>15%组>5%组,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LSE可显着增加OB的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细胞数、矿化结节数、基质钙含量(P<0.01)以及上调Ⅰ型胶原表达(P<0.05)。结论:LSE以等剂量(1 g/kg)灌胃给药5 d,末次给药1h后采血制备血清,以10%浓度与OB细胞共培养,是促进胎鼠成骨细胞增殖的优选方案。(本文来源于《湖北医药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血清药理学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冬连叁七组分(CONR)干预TGF-β1/p38MAPK/CREB通路对糖尿病动脉硬化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1.选择纯种雄性新西兰家兔5只,4只分别每日给予辛伐他汀3 mg/kg,CONR150 mg/kg、450 mg/kg灌胃,共10 d;SB203580腹腔注射2 mg/kg,Q12 h,10 d;另一只每日给予生理盐水20 mL作为对照。制备含药血清。2.正常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静脉推注四氧嘧啶并且配合高脂饮食、腹主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术诱导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模型。3.造模成功后,分离模型兔腹主动脉SMC,并传代培养,使用3代细胞进行实验。4.分组:设立正常组、模型组、CONR高剂量组、CONR低剂量组、SB203580组、辛伐他汀组,实验组予含药血清进行干预,空白组、模型组予正常血清进行干预。5.采用cck-8法测定相应的吸光度,计算50%抑制率浓度;WB法检测各组平滑肌p-CREB、p-p38MAPK、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离体实验表明CONR对平滑肌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50%抑制率浓度(IC50)为12.53μg/mL。CONR高、低剂量组、SB203580组及辛伐他汀组对p-CREB、p-p38MAPK、TGF-β1蛋白表达均有抑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辛伐他汀组及CONR 2组优于SB203580组对p-p38MAPK蛋白的抑制(P<0.01),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4组对TGF-β1、p-CREB蛋白有抑制作用,4组间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冬连叁七组分可能部分通过抑制TGF-β1/p38MAPK/CREB通路抑制DA兔VSMC的增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血清药理学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1].李若飞,于春萍,兰丁璇,付子杰.中药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与相关问题探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2].靳昭辉,靳冰,高普,宋光熠,刘征堂.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冬连叁七组分调控TGF-β1/p38MAPK/CREB通路改善糖尿病动脉硬化兔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理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8

[3].刘声菊.基于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绿茶对高糖诱导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D].贵州医科大学.2018

[4].吴沅皞,刘维,赵文甲.血清药理学方法对药理、药效学和新药研发的贡献[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

[5].姚岚.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复方黄黛片对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8

[6].张宏梅,崔佰吉.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中药苦参的抗肿瘤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

[7].国锦,高燕,赵渤年.中药复方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

[8].徐丹,赵菲菲,杨馨,李靖,徐国波.基于血清药理学方法的头花蓼抗炎有效提取物筛选[J].安徽农业科学.2016

[9].徐丹,赵菲菲,刘俊,杨馨,李靖.苗药头花蓼提取物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的建立及验证[J].海南医学.2016

[10].李强,卢娟,李盛华,叶丙霖.陇中损伤散提取物对成骨细胞增殖影响的血清药理学方法的建立及验证[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5

标签:;  ;  ;  

血清药理学方法论文-李若飞,于春萍,兰丁璇,付子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