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论文-巩亚起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论文-巩亚起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论文文献综述

巩亚起[1](2017)在《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于1933年12月在上海成立,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术组织。它的成立同当时共产国际内部关于中国社会性质分歧、中国国内产生乡村危机及乡村研究热潮密切相关,而陈翰笙中央研究院工作受挫则是其中最直接的促成因素。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的组织架构并非严密,经费保障也不是很理想,然而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的各项工作能够得以顺利开展,主要原因在于组织成员共同的学术志趣、政治信仰以及强烈的家国情怀。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开办书店,编辑出版《中国农村》杂志,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农村调查,进行农村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资产阶级自由学者、农村改良派及“中国经济派”等进行论辩,维护马克思主义,有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在与各个学派的论争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在推进过程中体现出的鲜明特点。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以大量翔实的证据论证了中国农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为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政策提供了理论上的辩护,同时也在研究实践中确立了当代中国学术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也为我们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提供了有益借鉴: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之一的知识分子,应该具有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要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敢于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作斗争,要立足基本国情,坚持问题导向,在政治与学术的良性互动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期刊2017-05-01)

刘楠楠[2](2015)在《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会务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1940年9月17日,中央社会部暨内政部、教育部令各直属人民团体呈报会务报告,本史料即是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致中央社会部的会务报告。(本文来源于《民国档案》期刊2015年03期)

范铁权,马世荣[3](2012)在《知识传播与学术研究——以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以下简称农研会)是民国时期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的学术团体,于1933年在上海成立,以"研究中国农村经济底结构"(1)为宗旨。成立以来,农研会通过发行《中国农村》、出版书籍等途径,向民众传输科学知识,传授开展农村调查的方法和技巧。与此同时,农研会制定学术研究规划,发动各地会员广为参与,开展乡村(本文来源于《农业考古》期刊2012年06期)

黄锐杰[4](2012)在《“土地”与革命》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现代乡村研究始自“五四”时期。这种意义上的乡村研究从一开始就与中国的现代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概言之,在古今之变中,中国必须由农业国转化为工业国。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社会”建设始终受到“内卷化”危机的钳制。中国共产党最终打破了这一僵局。通过土地革命,中国共产党以武装斗争的形式完成了“国家”建设,并通过国家的力量再次回到乡村推行“社会”建设。这种意义上的乡村建设由叁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的乡村研究开启。在叁十年代的众多乡村研究流派中,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独树一帜。通过唯物史观的理论方法,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最终“证明”了中国农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由此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路线。如今,因为改革开放的范式转型,我们已经不再能够理解唯物史观视野下乡村研究在古今巨变之际承续古今的重大意义何在。通过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在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第叁阶段的中国农村性质论战(1933-1935)中的活动,我拟再次回到这一问题。我将指出,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诞生于叁十年代的“大革命”思潮下。在这一思潮下,唯物史观的理论框架得以成型。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以这一框架中的“封建”概念分析中国农村,将目光聚焦于土地问题,最终以一种奇特的方式与传统中国“天下为公”的传统勾连了起来。其中,最关键处在于“政治性”问题。在传统中国,“天下为公”规定了政治的“法理学”基础。周秦之变之后,传统中国便形成了“封建”与“郡县”对峙的格局。新兴的“家”构成了传统中国的社会基础。在此之上形成了“个别人身支配”意义上的“公”领域。传统中国的土地问题便建基在这一政治结构上。叁十年代,整体性社会变革的要求引出了唯物史观,其关切点在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封建”这一理论框架秉承的便是这一关切。通过复杂的格义过程,“封建”脱离了“封土建侯”的中国古义,最终与唯物史观的土地问题视野联系了起来,用于泛指传统中国社会。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这么理解“封建”的时候,传统中国“天下为公”的政治结构最终以一种潜在的方式投射在了土地问题上。这便是土地问题的“政治性”结构。在叁十年代,土地问题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土地问题带来了整体性的社会动员的可能:革命。在“政治性”结构下,通过土地问题打开的缺口,农民转化为了新的政治主体“人民”。最终,中国共产党通过“革命”完成了现代中国的“国家”建设。(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2-04-01)

蒋梅[5](2011)在《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1940年会务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是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的学术团体,1933年12月在南京成立,由陈翰笙任理事会常务理事。该会及其主要成员对当时中国农村社会所做的调查,推动了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民国档案》期刊2011年03期)

孙璐[6](2011)在《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33年,陈翰笙组织一批进步青年从事广泛的农村调查并发表论述,这些产生了很大影响,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忌恨与打击,进步青年被“开除”出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陈翰笙在社会科学研究所也已难以立足,被迫辞职。为了进一步团结和整合学术队伍,推动和加强农村经济研究,经过陈翰笙和其他同志共同努力,于1933年12月组织成立了民间学术团体——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陈翰笙被选为这个研究会理事会的主席。该研究会吸收社会名人吴觉农(中华农学会会长)、孙晓村(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专员)、冯和法(着名的农业经济学家)等。1934年8月,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组织扩大,在上海举行扩大会议。会内建立了中共的秘密领导小组。该研究会后来成员发展到1000人之多。研究会根据党的政策方针开展研究和宣传工作。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存在期,一共选举产生了五届理事,陈翰笙始终是理事长。至此,这批胸怀革命理想的青年学人在国民党统治区赢得了研究农村经济的合法阵地,他们在中国农村社会性质大论战。本论文主要分叁部分对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进行论证和总结概括。首先,介绍了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成立的原因与背景,成立后所创办的刊物及成立后所做的学术事业和活动。这其中包括了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成立的内外及国际原因,有力的论证了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存在的合理性。《中国农村》这个刊物的特点和性质等。另一方面就是对于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所做的学术事业的认同与农研会所做的活动。通过对以第一章的论证可以形成对于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这个组织一种比较全面的概括和总结。其次,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与各个组织的论战,主要有叁次这种论战。第一次是关于赢得了关于中国农村社会性质问题论战。第二次是对梁漱溟、晏阳初为代表的乡村改良主义运动的批判。第叁次是对美国资产阶级学者卜凯错误论点的批评。第叁部分主要是关于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及其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这些影响既包括对于党的政策制定的影响与推动,也包括了对于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以外各个经济组织的产生的影响。通过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成员的调查与研究,有力的证实了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宣传了党的政策与方针,驳斥了各个学派的观点。也为党在农村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和论证。(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1-04-20)

汪效驷[7](2011)在《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是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思想界矛盾斗争的产物,是在陈翰笙领导的农村调查的基础上产生的,还与陈在中央研究院的工作受阻有关。它从1933年成立到1951年解散,工作重心和会址数度变迁,在各地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活动。该会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色;保持"合法性"是其在国统区生存的基本策略;中共对该会的政治指导是通过在其中工作的中共党员的自觉行动实现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是左翼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来源于《安徽史学》期刊2011年02期)

汪效驷[8](2009)在《“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活动始末》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是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的重要基础。陈翰笙、薛暮桥、孙冶方、钱俊瑞等一批左翼进步学者以《中国农村》杂志为阵地,与对手展开理论交锋,论证了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中国农村》是“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以下简称“农研会”)的(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09-06-23)

马世荣[9](2009)在《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是民国时期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的学术团体,简称农研会,1933年在上海成立。1934年,农研会创办《中国农村》杂志,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年,成立“中国经济情报社”和“中国征信所资料室”,向各报刊提供经济论文和经济资料,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1936年,为冲破国民党当局的封锁,成立新知书店。1951年前后,农研会完成使命,退出历史舞台。论文系统考察农研会的创立背景、发展历程及其主要活动。农研会的成立有着极其重要的进步意义,其创办的《中国农村》月刊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涉及对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问题、土地问题以及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的认识。通过论战,农研会在理论上战胜了托派以及其它各种改良主义派别,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乡村工作青年中起了重大影响,使许多优秀青年卷入了救国运动的浪潮中来。该会及其主要成员开展的各种活动,尤其是对当时中国农村社会所做的广泛、深入调查,对中国社会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09-05-01)

欧阳宗书[10](1998)在《中国农村财政研究会顾问、着名经济学家许毅同志的讲话——关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中国改革“领头兵”的农村改革,五年来,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中又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李鹏同志在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过去五年我国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增加值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四点五。……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较大提高。1997年粮食产量达到9850亿斤,粮食生产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现在,我国已形成比较完备的粮食(本文来源于《农村财政与财务》期刊1998年04期)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40年9月17日,中央社会部暨内政部、教育部令各直属人民团体呈报会务报告,本史料即是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致中央社会部的会务报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论文参考文献

[1].巩亚起.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

[2].刘楠楠.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会务报告[J].民国档案.2015

[3].范铁权,马世荣.知识传播与学术研究——以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为中心[J].农业考古.2012

[4].黄锐杰.“土地”与革命[D].华东师范大学.2012

[5].蒋梅.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1940年会务报告[J].民国档案.2011

[6].孙璐.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7].汪效驷.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述论[J].安徽史学.2011

[8].汪效驷.“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活动始末[N].光明日报.2009

[9].马世荣.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研究[D].河北大学.2009

[10].欧阳宗书.中国农村财政研究会顾问、着名经济学家许毅同志的讲话——关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J].农村财政与财务.1998

标签:;  ;  ;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论文-巩亚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