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筑门诊部论文-程坤

医院建筑门诊部论文-程坤

导读:本文包含了医院建筑门诊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基本原则,功能设置,流线划分

医院建筑门诊部论文文献综述

程坤[1](2017)在《医院传染楼门诊部的建筑设计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两个不同等级的传染病医院的门诊部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传染病医院的门诊部在实践中如何满足功能分区合理和流线明确的设计原则。(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期刊2017年05期)

梁天池,石谦飞[2](2017)在《医院门诊部建筑环境满意度评价——因子集建立与权重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门诊部是医院建筑中流线最为复杂的部分,现行国内虽有医院建筑门诊部的评价体系,但只是针对建筑功能及空间,未有全面考虑使用者满意度的评价体系。以山西大医院、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以及太原市万柏林区中心医院叁大医院为例,首次将医院门诊部的建筑环境满意度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主观评价的方法建立全面、普遍适用的评价因子集,并以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因子权重。分析计算结果,研究其使用后建筑环境满意度是否与设计者依据行业标准做出的建筑预期相一致,形成反馈机制以指导今后的建筑设计,改善医院建筑门诊部的质量与功能。(本文来源于《建筑技艺》期刊2017年03期)

孙贻昭,黄琼[3](2016)在《基于建筑性能分析的寒冷地区医院门诊部庭院空间形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环境健康理念,以寒冷地区医院门诊部庭院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软件模拟对庭院空间的围合形式、尺度、朝向与门诊部能耗、光环境及风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揭示庭院空间形式与能耗、物理环境间的影响机理,为医院门诊部设计提供优化建议,以达到建设健康医疗环境及生态环境的设计目标。(本文来源于《建筑学报》期刊2016年S2期)

马军[4](2012)在《综合医院门诊部建筑空间构成及流线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中国的医院建筑正开展着医学模式、医疗科技和产权体制的重大变革,这将在医院的功能结构、流线组织、空间形态和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我国正处于医疗改革初期,一些大城市的大型综合医院都在改建、扩建乃至异地新建,而且相信在未来10年会有更多的中小城市也要对医院进行必要的更新。门诊部作为医院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病人在医院建筑中首先接触到的空间,是整个就医程序的开端。门诊部医疗环境设计的好坏将对病人的治疗康复进程产生重要的影响。大凡接触过医院建筑(门诊部)设计的建筑师,或多或少都会被其复杂且不断变化的功能与空间形式所困扰,进而感到无从下手,与自然界其它复杂事物一样,在这些变化与繁杂的表象下面,必然有着其内在的普遍规律。而医院的设计规律可用系统化设计语言来实现。本论文回顾了医院建筑门诊部的发展过程,从人的行为出发,按照系统化的分析方法,对医院建筑门诊部逐级进行了探讨,结合调研实例,探讨医院建筑门诊部设计的模式语言,从而使建筑师在从事医院建筑门诊部的设计工作时能够有所参考,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探索。(本文来源于《沈阳建筑大学》期刊2012-11-01)

王波[5](2012)在《综合医院门诊部建筑用后评价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为我们提供了生活和工作的空间,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医院建筑作为建筑的一种类型,它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随着医院建筑技艺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医院建筑的发展也空前。但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医院建筑在使用后或多或少在功能与空间上存在一些问题,甚至有些问题非常严重。因此如何对医院建筑使用后评价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对于医院建筑使用后评价还没有开展,但使用后评价已经成为医院建筑生命周期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后评价体系,来形成策划—设计—反馈(使用后评价)良性循环的设计模式。本文就是在这种趋势下,选取医院中病人最先接触、人数最多的门诊部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门诊部相关理论研究、相关实践指导以及后评价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系统论及理论研究的方法,初步形成门诊部使用后评价框架;然后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逐步调整、完善初步框架;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并通过权重的确定,建立起门诊部建筑用后评价体系;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并应用了该评价体系,验证了该体系的科学、客观性。并为门诊部设计指导纲要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论文由叁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为本文研究的背景、应用价值、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并构建了论文框架。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第二、叁、四、五、六章。第二章通过对门诊部功能与空间理论的研究以及后评价的理论研究,应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对门诊部进行分级,并构建了门诊部初步的后评价框架,为下一步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撑。第叁章通过实际调研分析,不断完善、调整初步框架。第四章确立了评价原则、方法、分值即等级,应用层次分析法,并通过权重建立起门诊部用后评价体系的模型结构。第五章为用后评价体系细则说明部分。第六章为门诊部建筑用后评价体系的应用,是对用后评价体系及方法的检验。第叁部分为结论部分,不仅对本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思考。并提出了门诊部设计指导纲要的愿望!(本文来源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期刊2012-06-01)

王学敏[6](2009)在《基于行为心理的综合医院门诊部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不再仅仅是“遮风避雨”的住人的机器,而是与人的感受和人的心理密切联系的环境。现代医院的功能结构和组成要素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也处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现代医学更多的关注到人的心理需求,从治疗扩大到预防,从生理扩大到心理,医院的功能不再是单纯追求治疗疾病,还要通过病人的心理和社会的需求营造一个方便、安静、祥和、温馨的环境。这就要求现代化的医院,在规划设计时多一些人性化的考虑。在医院建筑中门诊部集门诊、急诊于一体,是现代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担当着医院对外窗口的角色,对医院整体的功能和形象起着关键作用,是医院形象的重要展示。为了追求良好的医院形象,对门诊部空间环境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虽然是基于使用者的行为心理,论述使用者的需求和门诊部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的共融性研究,但同时对其它种类的空间环境设计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城市建筑的发展趋势是有共通性的。Stuart D Green和G W Moss(1988)提出POE(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主要关注建筑使用者的需求、建筑设计的成败和建成后建筑的性能。)不仅有助于在建筑设计的最初阶段需要建立明确的目标,提高新建筑建设过程中的效率,同时修正已建成建筑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基于行为心理的空间环境设计是对可持续设计理论与建筑计划结合起来的研究探求。因此,它会形成一个持续不断的学习和反馈的循环,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进步。论文从整体上分为五个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并且就研究目的、范围及主要内容进行概述。第二章为门诊部空间环境不和谐因素的分析。作者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门诊部建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空间组织混乱、空间设计不符合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医疗流程,空间的私密性、领域性不足,对人的知觉环境营造欠缺等,是我国目前医院门诊部空间设计以及环境设计需要解决的普遍问题。第叁章为门诊部使用者行为心理需求分析。医院建筑环境的一体性,使得它的各个部分都贯穿着空间环境对心理的影响。同时也表明,使用者在医院中的活动基本上是一种有序的空间和时间的移动,即按就医的功能层次有序的排列,有很强的序列性。如果这种序列性过程因为空间环境设计的问题出现了重迭的行为,如往返、重复、交叉,就会造成连贯的功能被间断,引起人流的混乱,环境的无序,病人在其中容易产生心境恶化,不利于治疗。对医院门诊部建筑的使用人群的划分和各部分人群的行为心理研究,是从行为心理角度出发的“行为—场所”的探讨模式,是进一步探讨划分空间状况及空间使用性能的有效手段。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为基于行为心理的门诊部空间设计研究和基于行为心理的门诊部环境设计研究。在前叁部分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对使用者的行为心理和门诊部空间环境设计的各部分要素相融合的分层递进方式展开论述,探讨了医院门诊部空间环境设计发展方向的构想、深化及评价标准。最后结语部分分析指出我国医院门诊部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方向,以求从整体上促进我国医院建筑质量的提高。这就需要设计师把建筑设计与使用者心理因素相结合,具备相关的POE理论知识并应用到设计中来,在实践中不断努力、总结和提高。(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09-05-01)

马静[7](2009)在《综合医院门诊部建筑空间可持续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医院建筑是与人类生命密切相关的场所,集各种专业技术、复杂功能于一体,并需要处理建筑内部各类不同的物流、人流之间的关系。门诊部是医院建筑中使用人员最为集中、频率也最高的场所。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等相关影响因素不断共同发展,人们对于可持续发展领域中的建筑可持续投以更多的关注。综合医院门诊部正是特殊的能耗高、使用时间长、与人们息息相关的建筑类型,因而对于医院建筑门诊部建筑空间的可持续设计研究意义重大。医院门诊部因其特殊的建筑类型以及与医疗模式、技术等方面的密切联系,在平面布局、功能流线组织、空间形态等各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个性。综合医院建筑随着医疗模式和建筑设计理念的变革逐渐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趋势。本论文主要从应对未来发展及突发事件的适应性设计、适应生态环境的节能设计,以及“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叁方面,探讨医院建筑门诊部建筑空间的可持续设计策略。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资料的对比分析,以及国内外众多综合医院门诊部建筑空间的实例调研分析,明确综合医院门诊部建筑空间可持续设计的影响因素,将建筑设计的时间扩大到建筑的整个运行生命周期。论文分别针对门诊布局模式、功能流线组织形式、诊室适应性设计、候诊空间,以及门诊大厅这些医院门诊部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针对各个组成部分的可持续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实例的评测和辅助模拟改造分析对文中所提出的设计方法加以验证,从而希望能够真正有效地对今后的医院门诊部建筑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期刊2009-05-01)

贾登辉[8](2008)在《现代大型综合医院门诊部医学模式与建筑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医院建筑是指适合于医院医疗活动有关的房屋设施。合理的医院建筑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医院功能,提高工作效率,还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因此,根据医院特点、功能和医学模式的要求,研究医院建筑,使医院建筑尽可能地达到布局合理,使用方便、从而发挥建筑的最大效能,满足医院工作的需要,提高其医疗救治能力。医院建筑使用功能比较复杂,医院建筑设计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康复。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医学模式由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这就对医院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医院建筑设计时,如何把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与医院建筑设计的理论融汇贯通,形成一种全新的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规划与建筑设计理念,根据医院的特点及投资,把握标准、优化设计、为医院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医疗环境,便成为建筑师追求的目标。本文即从医学模式的发展演进及现代大型综合医院门诊部的发展趋势着手,结合我国此方面的现实情况,就当前医院建筑门诊部在功能设置、流线组织、公共医疗建筑空间设计等问题,从人性化、快速反应能力、医学模式转变、医疗技术发展等角度提出了现代医院建筑设计在新时期应注意或加强的几个方面。文中以医院建筑设计原理及其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了社会经济学,行为心理学、管理学、场所精神理论等前沿学科的基本原理为研究的依托,阐明了现代医院门诊部建筑设计的改进对策。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是新型医学模式下,医院建筑门诊部在功能、流线、空间叁个方面的设计问题。(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08-04-01)

程壮[9](2004)在《我国综合性医院门诊部建筑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医院建筑是与人类生命密切相关的场所,是集专业技术与复杂功能于一体的建筑类型。门诊部是医院建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其中最为复杂的部门。我国医院建筑在新世纪必然具有更多的要求与新的特征。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医疗卫生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医院也正由供给型向经营型转变。因此,医院建设需要通过改善自身环境从而适应市场竞争。在医学进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发展阶段的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医院建筑设计必然面对很多新的要求。在门诊部建设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综合性医院门诊部建筑设计的分析研究,对当前医院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通过实态调研与理论相结合,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提出对策的思路进行,力图使研究更具针对性与时效性。论文通过对我国综合性医院门诊部建筑设计现状的分析,对其历史与现状特征进行了剖析。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当前门诊部主要建设形式的优缺点。并且根据医学内外相关因素的影响,探讨影响其发展变化的原因。SARS疫情的发生,引起了全社会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其对建筑设计也产生了影响,在门诊部的建设中也有很多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的注意。根据分析,论文从若干角度提出我国综合性医院门诊部建筑设计对策,对建设趋势、空间组合与环境设计提出建议。并在文章最后对其未来发展做出一定展望。(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04-06-01)

医院建筑门诊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门诊部是医院建筑中流线最为复杂的部分,现行国内虽有医院建筑门诊部的评价体系,但只是针对建筑功能及空间,未有全面考虑使用者满意度的评价体系。以山西大医院、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以及太原市万柏林区中心医院叁大医院为例,首次将医院门诊部的建筑环境满意度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主观评价的方法建立全面、普遍适用的评价因子集,并以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因子权重。分析计算结果,研究其使用后建筑环境满意度是否与设计者依据行业标准做出的建筑预期相一致,形成反馈机制以指导今后的建筑设计,改善医院建筑门诊部的质量与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医院建筑门诊部论文参考文献

[1].程坤.医院传染楼门诊部的建筑设计探讨[J].安徽建筑.2017

[2].梁天池,石谦飞.医院门诊部建筑环境满意度评价——因子集建立与权重计算[J].建筑技艺.2017

[3].孙贻昭,黄琼.基于建筑性能分析的寒冷地区医院门诊部庭院空间形式研究[J].建筑学报.2016

[4].马军.综合医院门诊部建筑空间构成及流线设计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2

[5].王波.综合医院门诊部建筑用后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

[6].王学敏.基于行为心理的综合医院门诊部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9

[7].马静.综合医院门诊部建筑空间可持续设计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

[8].贾登辉.现代大型综合医院门诊部医学模式与建筑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

[9].程壮.我国综合性医院门诊部建筑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04

标签:;  ;  ;  

医院建筑门诊部论文-程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